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整合课的教学实践反思.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810158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整合课的教学实践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整合课的教学实践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整合课的教学实践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整合课的教学实践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论文之信息技术整合课的教学实践反思 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开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校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充分利用已有的师资队伍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了教育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在网络情景下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的才能,带动了老师教育教学思维、观念、手段和方式的改

2、变。为了总结和反思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我们学校举行了主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效性”的主题教研活动。老师们通过听课和备课组集体研讨方式对六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实效性进展了充分的讨论。大家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应如何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关系等征询题进展了深化的讨论和深化的反思。(1)信息技术应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能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表达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完全改革传统的教学构造和教育本质,带来教

3、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深化变革,拓宽学生处理征询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科学组老师认为张老师的这节探究课(风)就充分表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张老师事先通过精心备课,预备了大量与“风”有关的素材,如各种图片、演示实验、flash和录像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消费生一种新奇感,从而加深了对科学概念、规律的理解,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展性学习,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这节课假设按一般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印象也确信不深。但并

4、不是所有的学科内容都能够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其主体是学科课程,而非多媒体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首先必需要强调学科本位,不能什么内容都拿过来整合(如一些科学实验课),否则容易走入误区。一些数学老师就认为,数学课需要老师对做题过程进展分析演示,学生看着老师的板书演示,大脑也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进展有目的的考虑,而一些数学课利用了信息技术后,容量增加了,演示过程也加快了,一堂课下来,理解力弱的学生根本就无法接受。语文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由于文体和内容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课型,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宜与信息技术进展整合。因而我们在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老师首先要明晰本节课的教学目

5、地、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点能提高这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能做到但效果不佳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决定该如何样使用信息技术进展教学,这才是整合,而不是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两方面简单的混合。(2)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指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表达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完全改革传统的教学构造和教育本质,到达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才能素养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能够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

6、,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更多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上一节信息技术整合课从选题到搜集材料、到课件的制造,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些网络互动课还要考虑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纯熟程度,其普及性如何?如今一些老师不管上什么课,尤其是公开课或进展优质课评比,第一个想到确实实是如何做一个美丽的课件,他们花在材料搜集和做课件上的时间比备课的时间要多得多,因而不少老师对信息技术整合课出现的目的偏移感到迷惘。他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整合课不能以牺牲课程目的的实现为代价,要防止现代教育技术喧宾夺主,使学生成为观看课件的观众。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后,确实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教学容量,但也导致教学过程都必须按照老师预先设计好的

7、流程走,无视了课堂生成,制约了学生制造性思维的开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排除在课堂教学之外,使得一些课堂成为部分老师展示本人制造课件技术的舞台,同时也由于课堂教学容量的加大,许多学生反映“上课有兴趣,知识衰败实”,由于学生在热喧哗闹看过之后根底知识却不能特别好地得以落实和掌握。特别是有些课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完全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假设僵硬地使用信息技术,根本确实是事倍功半,如此也失去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有价值。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一种能够提高我们课堂效率的辅助手段而已,我们决不能无视本人的学科特点。假设过分强调资源的大量堆砌,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预备一节课,而无视了学生

8、分析和考虑的过程确实是本末倒置了。如这次英语课的主题是“Do you like bananas?”,杨老师的教学设计没有过多花哨的东西,只用了几张幻灯片辅助教学,但他牢牢把握住教学目的,通过“任务型”教学方法,设计了五个任务,由初级到高级,构成一个“任务链”,通过小组合作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的,课堂气氛爽朗,学生参与主动,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3)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的又一创新。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老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互相

9、联络、互相作用的有机整体。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慢慢感到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现代技术手段,完全抛弃了传统教学中一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中所必要的一些老师根本功(如充满情感和发自内心的诵读、老师富有逻辑的讲解、带有归纳性质的板书等)根本都没有了。如这次语文的网络互动课(扮靓你的作文语言),老师借助于网络技术开设了BBS,让学生在BBS上互相交流本人的现场写作,交互性特别强。老师能够随时掌控每位学生的写作情况,对每位学生的写作进展指导和及时的讲评,这给了平时在课堂中不爱表达的学生一个交流表达的平台和时机,极大拓展了课堂交流对话的范围,这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是语文课又是一门充

10、满情感的学科,这节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听、说、读、写才能没有予以足够的注重。老师们都说如今许多网络互动式课堂,整堂课下来我们只听到键盘击打的声音,却看不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听不到一段精彩的朗读,整堂课下来我们只欣赏到了一幅幅精巧的画面,却对课文本身包涵的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缺乏真实的体验,我们只感遭到了网络技术的优越性,但无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事实上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手段,而应博取传统教学之长。如数学课,本该让学生一步步考虑、一步步推导、一步步反思的传统解题过程被现代教育技术一点即出、稍瞬即逝的投影内容所代替,一些课堂上,老师对例题一题接一题展示,无视学生的演练过程,尤

11、其是缺失了让学生上台做题暴露存在的征询题从而到达纠错目的的时机。因而许多老师呼唤信息技术整合课必须返璞归真,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注重教学设计和征询题设计,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再按照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适当穿插师生朗读、老师板演、学生上台演示等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由于假设都是利用网络进展讨论交流,学生更多的只是面对机器,进展“人-机”的对话,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与人交流的才能,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开展。 通过这次主题教研活动,广大老师普遍认识到,任何教学改革和创新都必须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改良,不断提高。这次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开出了几节公开课,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

12、动,许多老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本人的方法。一些老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尚未树立,没有按照需要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是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结果导致现代教育技术的过度过滥使用,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产生了电灌征询题。他们可能没有想到,多样化的感官刺激、过多的动态过程,也会导致学生失去考虑和想象的乐趣。大家都认为并非所有的课都适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和应用也不尽一样,要将信息技术无痕地交融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到达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最正确结合,必须做到“该用的积极用,不需要用的坚决不用,不能为技术而技术”,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效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