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语文六月月考.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6755250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二语文六月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年高二语文六月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二语文六月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二语文六月月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二语文六月月考 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体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句宣誓,字字慷慨,

2、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

3、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1 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

4、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23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

5、烈的家国荣誉。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2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 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B.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退 虾 周天红 老板,退虾! 退虾?不退。

7、 节日的菜市场,人来人往,热闹呀。两句对话,像把菜市场点着了一样,炸开了锅。一位老太婆,满头白发,少说也有七十岁,正跟卖虾的老板交涉。 你的虾少二两,不要了,我要退货。 3 怕不会哟,我这个摊子哪会有缺斤少两的事儿? 老太婆就认准要退虾。老板坚决不退。老太婆满脸阴沉。老板一脸通红,给憋的。 你看嘛,近点看,太婆,四斤虾,一两都不少。老板扶着老太婆上前看台秤,一刻一刻地指给老太婆看。 大家都看见了,是四斤虾,一两都不少。老板就是耐得住脾气,要不,怎么每季度都能评上这个菜市场的“公乎秤”呢。这把“公平秤”在这个小城里都是有点名气的。为这事儿,老板家里没少领回去“红本本”。 不,肯定没有四斤,我提回

8、去称过好几回,就少二两。我不要了,要退虾!老太婆是一口话,没得说,横竖要退。 没多久,市场管理的,工商的,来了好几个。 四斤虾,秤的指针不偏不歪地指着那位置呢,大白天的谁看不清楚呀。刚来的几个人左左右右地试验了几下秤,又扎扎实实地称了两三遍,真是四斤。 太婆,真是四斤虾。 你们不会是一伙的吧?我刚才在家里称还少二两呢。反正随便你们怎么说,好,我不要了!老太婆就认这个理儿,退虾! 太婆,退虾怕是不恰当哟!退了虾,不就说我欺人吗,还是欺骗一个老太婆呢。我这“公平秤”还往哪里挂嘛。老板颈脖子上都红了,说起话来还是很和气,真是难得呀。 我看这事儿还是去派出所解决!刚来的几个人中突然有个人提议。 去派出

9、所?老太婆阴着的脸猛地一惊。 好,好,好,如果太婆真纠缠着不放,我们就只有去那里了。老板也同意这个方案,去派出所说事儿。 唉,这该死的虾!老太婆一把把虾从秤上拿下来提在手里,身子晃动了两下,差点坐在了虾盆子里。 老板一手上去,把老太婆扶住。大家帮着忙扶老太婆在摊子前的一把藤椅 4 上坐下,捶背的、端水的、忙着买药的,七手八脚,把整个菜市场都闹翻转了。 好一会儿,老太婆转过气来,扫了老板一眼,又扫了一眼周围的人,说起了自己退虾的真正原因。 男人去世得早,自己一个人把两女一儿拉扯大。拉扯大一个,屋子就空一间。最后,儿子大学毕业也去了远方工作。一套房子,就留下了老太婆一人。这个节假日,儿女们约好了要

10、回来过节。老太婆大清早就起来,准备了一桌大餐,全是儿女们喜欢吃的菜。正在老太婆高兴地准备迎接着儿女时,大女儿说单位上加班,二女儿说她朋友从几千里以外的城市赶过来看她,小儿子说要跟老婆回娘家陪老丈人喝酒呢。三个儿女,全都来不了了。老太婆看着一桌子的菜,就只有一个虾子还没打整,可以退。退虾,找什么理由呢,只好硬说缺斤少两,才好退! 老太婆说着,菜市场一层层地安静了下来。老太婆说完,整个菜市场死一般的沉寂,能听见水龙头一滴一滴水落下来的声音和有人轻轻的抽泣声。 太婆,我给你退虾。老板一句话打破了寂静。 老板接着说:太婆,虾钱你收着,虾我打整干净提着到你家,我们一起吃饭,过节! 菜市场一下又热爆开了。

11、那几个穿制服的,卖肉的、卖鱼的、卖小菜的,一人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围着老太婆一路到她家。 可热闹了。洗菜的洗菜,整饭的整饭,倒酒的倒酒,吃着,笑着,闹着,好大的一家子人呢。 有人随口说了句:真是一顿和谐大餐。大家都说,对头,就叫和谐大餐! 你别说,人多,吃起来有味儿,大家也吃得高兴。摆笑话的,划拳猜子的,兴趣高得很。老太婆看着大家热闹,也是喜上心头,哈哈大笑。 一桌子的菜,吃得只余下碗筷了。尤其那盘虾,更是吃得干干净净,一点皮儿都没留下。 老太婆一直乐着呢,假牙都掉了好几回。 5 (选自2023年11期小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的

12、对话十分简洁,既点明了“退虾”与“不退”之间的尖锐矛盾,又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导入下文。 B“老板家里没少领回去红本本”中的“红本本”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老板获得了诚实经营的“荣誉证书”。 C小说中老太婆相关情况的插叙,既补充了老太婆退虾的理由,又点出了如何孝敬父母及如何对待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 D小说结尾写老太婆一直乐着,意味悠长,老太婆为自己的举动而髙兴,不但有人陪伴自己过节,而且自己还拿回了虾钱。 5小说以“退虾”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6.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老太婆;也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老板;还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所有参与此事件的人。你认为呢?请结合文

13、本说明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增长,中国网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移动网民,他们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是国产的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接入流量与2023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未退,直播平台、网红经济、虚拟现实、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潮起潮涌。与此同时,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移动互联 6 网在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的过程中,日益趋向平稳发展,呈现出理性成熟的一面。 (摘编自步入平稳发展期的中国移动互

14、联,2023年12月13日新闻战线)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2023年12月4日中国产业信息) 材料三: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关键词是创意、创新和无限可能。很巧的是,这也正是我们在谈及儿童时会想到的词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法图玛塔恩达耶的一席话,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法制日报记者获悉,日前,中国青少年网民已有17亿人,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知还很模糊。多年来,各政府部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严厉 7 打击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

15、的犯罪行为,即将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石。 (摘编自一亿多青少年网民的网络权益如何保护,2023年12月5日人民网) 材料四: 无须讳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也无可避免的存在着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各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病毒、造谣传谣、传播色情、恶意攻击、造谣诽谤等等,致使网络空间时有阴霾出现,实在让人痛心。 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如此广大的网络空间、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也难免会百密一疏,挂一漏万。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多管

16、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网络素质普遍提高了,网络社会的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也才能让网络空间保持晴朗。“中国好网民”不仅要具备网络伦理自律能力,更需要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以自身之力,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 (摘编自“中国好网民”既是标准更是目标,2023年12月10日“今日头条”)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网民总体规模继续扩张,预计2023 年将达78 亿。 B202

17、3年中国整体网民为62亿,比上年增加06亿,其中移动网民为5亿,比上年增加08 亿;整体网民和移动网民增长率都是最高年份。 C中国移动网民增长率总体上远超整体网民,但是2023年移动网民增长率持续下滑,而整体网民却呈现增长,移动网民增长率首次低于整体网民。 D从2023-2023年中国网民规模走势来看,无论整体网民还是移动网民,增长 8 率虽然略有反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23年增长率最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网红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服务共享等诸多领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

18、道。 B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倍受关注,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信息分享的新渠道。 C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人,其中超过五成为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辨别网络世界的精华与糟粕,令人担忧。 D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经颁布,就会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防波堤,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E当前,网络空间存在着诈骗、暴力、病毒、色情、造谣诽谤等各类社会问题,这也是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重视的原因。 9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19、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l013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 9 运之忠直耳于

20、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运上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曰:“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

21、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注】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舆榇(chn):载棺以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B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C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

22、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D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10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B通籍,文中指记名于门籍。籍,竹片,把姓名刻在上面,挂在宫门外,可以进出宫门。 C崩,古代专指帝王之死。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卒,大夫死曰薨,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开皇五年,文中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开皇”指年号。年号纪年法始自汉武帝,历代沿

23、用,年号后以元、 二、三的序数递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运顾念亲属,以孝闻名。他以做雇工的方式积累财物,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亲属;梁故都官郎琅邪郡的王澄赞美他,编列他的品行事迹写进孝义传。 B乐运刚强正直,不徇私情。他在担任万年县丞时,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受到武帝嘉奖;内史郑译经常以私事请求托付他,他都没有答应,因此招致郑译的记恨。 C乐运敢于犯颜直谏,获得皂帝赏识。武帝不修德政,糊涂凶暴,他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皇帝虽大怒,但终被其感动,不仅没杀他,反而称他为忠臣。 D乐运素有大志,但仕途坎坷。乐运常常希望能做一名谏官,然

24、而他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能被任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5分) (2)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再泛吴江 宋王禹偁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注】本诗写于诗人第二次遭贬之时。张翰,吴郡人,西晋文学家,齐王司马囧执政时,任大司马东曹掾。后知司马囧将败,又因秋风起,思念故乡

25、鲈鱼脍,遂辞官归吴。绿袍,古代低级官员的官服。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分) A.首联既交代了被贬吴地、疾病缠身的写作背景,也照应了“再泛吴江”的诗题,还与尾联的“绿袍”呼应。 B.颔联以“碧波”“疏雨”设喻,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输”“属”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与不满。 C.颈联以移动的视角写景,照应了题目“泛吴江”;再以晓月孤轮、春山数点,表达了诗人泛舟时的心境。 D.尾联运用典故,以“张翰还笑我”与“依旧惹埃尘”形成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张翰的否定与自己的执著。 E.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严守格律,音韵和谐;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融情于景的写法运用得当;抒情

26、委婉含蓄。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分) 12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劝学中“ , 。”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上没有过错。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_,_,_”借刘义隆的典故,批判了南宋朝廷草率北伐的行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林教授讲课时,喜欢从现实生活具体案例中寻找切入点,呈现事实真相;然后避实就虚,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寻求规律,直指本质。 1月16日,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

27、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 近年来,学术造假盛行,影响极度恶劣。教育界委员呼吁,对造假者,要抓住一个,严打一个,以儆效尤。 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他多次跑省、县有关部门,上下其手,发动单位力量,筹措项目资金,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立即启动了16公里村道延伸建设工程。 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13 A

28、.随着消费者的购房行为趋于理性,人们对于房子来说,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情感和梦想的寄托。购房不只是一种物质消费,更是一种精神消费。 B.“琶洲移动支付岛”项目由腾讯微信携手海珠区发展和改革局共同打造,首期项目已实现区域内围绕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体验全面覆盖。 C大家观看了厉害了,我的国,电影里中国桥、中国路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彰显了祖国的强大实力,也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D.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北斗系统作为一项国家高科技工程,一个开放型创新平台,日益激发出全民创业创新的巨大热情和无限潜能。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

29、有机茶基地,头茶终于开摘了。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当我赶到时,相约的老茶友们已经恭候我多时了。 B今日到府上,一是共叙同窗之谊,二是拜访家慈,表达晚辈尊敬之情。 C热浪翻滚的酷暑天气,朋友特意做了拿手菜“凤鹅烧冬瓜汤”招待我们,并不断嘱咐:“你家小女最爱吃这道菜了,一定要带孩子来呀!” D您借给我的这套书,对我研究课题很有帮助,今日璧还,特向您表示感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很多人感冒后胡乱用药, 。其实,感冒初期以病毒感染为主,吃抗生素大多有害无益。滥用中成药的现象也很多见。而感冒分风寒和风热两种,

30、。市面上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以清热解毒药为多,对风热感冒效果最好; ,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 。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逻辑问题,请指出并加以说明。(5分) 14 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这样一来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容易被病菌入侵。因此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能有效预防流感。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 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互联网+的时代,站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美丽新世界的入口,人人都害怕被时代悄

31、无声息地抛弃或遗忘,于是我们看到微信群里风起云涌,朋友圈里一切皆可晒,说说空间微博分秒必争高效刷新,各种自拍照片小视频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乐此不疲不少人纷纷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 对于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说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有人说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存在感;还有人说,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充实,自然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32、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月考高二语文答案 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述错误,因果倒置;C项,“文中引用出塞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D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33、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 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 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于文无据,说法绝对。 4D(D项“老太婆为自己的举动而高兴”“而且自己还拿回了虾钱”分析错误,从文中来看,老太婆之乐是大家关注了她,自己的寂寞之心得到了慰藉,为众人的热情善良、社会的和谐美好而感动而高兴) 5、(1)以“退虾”为题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事件(2)“退虾”贯穿了全文内容, 16 小说就是围绕“退虾”

34、事件所产生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的。(3)“退虾”之事彰显了人性美德,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答出一点得2分,给满5分为止) 6、示例一:小说的主人公是老太婆(1分)理由:(1)小说由老太婆“退虾”引起事件发生,她是小说的线索人物(1分),(2)老太婆自始至终参与了小说的所有事件,是作者从正、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2分)(3)老太婆婆所经历的事件表现了小说要表达的“社会和谐”,关注留守老人的思想主题(2分)。 示例二:小说的主人公是老板。(1分)理由(1),老板是构成矛盾冲突最主要的一方,也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刻画的人物形象,(1分)(2)小说通过老板的行为,

35、主要表现了人性的美好,赞美了老板诚信经商,诚恳待人、关爱老人的精神,彰显了小说的主题。(2分)(3)老板不肯退虾才引起大家的聚焦,后来肯退虾但提议把虾退到老太婆家陪她过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认为“主人公是所有参与此事件的人”的,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观点1分,理由5分) 7(3分)C(移动民增长率虽然持续下滑,但仍远高于整体民增长率) 8(5 分)BE (A 项“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错,根据原文,2023 年就已经“日益趋向平稳发展”;C 项“其中超过五成为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错,原文是“8 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并非现有17亿青少年民里有超过一半是8 岁以下的儿

36、童;D 项“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错,根据材料三,在未成年人络保护条例颁布之前,政府已经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络隐私信息)(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 分,答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9(4 分)国家职能部门加强立法执法,发挥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依靠 17 各种社会力量,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民应该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络素质,养成崇德向善的络行为规范,做“中国好民”。(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 分;意思对即可) 10.B(原文标点为: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37、) 11C(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2C(1.原文应是宣帝不休德政,糊涂凶暴。2.原文中“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乐运没被处死不是因为感动了皇帝,而是因为内史元严劝谏而得以幸免。) 13(1) 他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嫂很恭敬,因此凭着有孝行闻名。(得分点:“事,由是,以”各1分,句意2分) (2)班固认为齐桓公就是平常人,管仲扶助他就成就了霸业,竖貂辅佐他国家就乱。可以和他做好事,也可以和他做坏事。(得分点:“中人,相,辅,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省略句)”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乐运,字承业,是南阳清阳人。乐运少年时就喜欢学

38、习,涉猎经书史籍。十五岁时(粱的都城)江陵被攻占,(乐运)按照惯例被送到长安。他的亲属大多被没收家产(成为奴蜱),乐运多年给别人做雇工。(乐运)用财物把亲属都赎为平民。他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嫂很恭敬,因此凭着有孝行闻名。粱故都官郎琅邪郡的王澄赞赏他,编列他的品行事迹写进孝义传。乐运秉性正直,未曾讨好别人。担任露门学士。前后多次冒犯劝谏武帝,多被采用。建德 18 二年,任命为万年县丞。乐运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武帝嘉奖他,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入宫中,有不利于时政的事,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武帝曾经到同州巡视,召乐运赶赴同州。乐运到后,武帝对他说:“你说太子是什么样的人?,乐运回答:“

39、是平常人。”当时齐王宇文宪及以下的大臣都在武帝身边,武帝回头对宇文宪等人说:“百官讨好我,都说太子聪颖明智,只有乐运说是平常人,正好证明乐运的忠诚正直啊。”于是又问乐运平常人是什么样子的。乐运回答说:“班固认为齐桓公就是平常人,管仲扶助他就成就了霸业,竖貂辅佐他国家就乱。可以和他做好事,也可以和他做坏事。”武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就精选东宫官员来匡正辅导太子。 等到武帝去世,宣帝继承帝位,葬礼刚刚结束,就下诏因事繁忙,皇帝临时除去丧服。乐运上奏疏说:“三年服丧期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应遵循)。先王礼仪,怎么可以改变呢。”奏疏呈上,宣帝不接受。从这以后宣帝不修德政而糊涂凶暴更加厉害。乐运于是带着

40、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宣帝的八大过失。宣帝大怒,准备杀掉他。内史元严劝谏,因而得以免死。第二天,宣帝稍微有点感悟,召见乐运并且对他说:“我昨天夜里思考你所奏的事,你实在是忠臣。”于是赐给他帝王饮食来奖赏他。满朝的公卿,起初见宣帝很愤怒,无不为乐运担心。后来见他受到赏赐,又都祝贺他,认为他是幸免于虎口。内史郑译经常以私事请求托付,乐运没有答应他,郑译因此记恨他。当隋文帝为丞相时,郑译担任长史,于是将乐运降职为广州滍阳县令。开皇五年,转任毛州高唐县令。连续历任二县,都有声誉政绩。乐运常常希望能做一名谏官,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劝谏议论,然而他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被任用为谏官。于是就发愤抄录

41、夏朝、商朝以来直言谏争的事例,集合成一部书,取书名叫谏苑。将书奏上,隋文帝阅读后赞赏他。 19 14.(“碧波”“疏雨”没有设喻;诗句也并非表达“无奈与不满”,而是表达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涯的厌弃。并非“对张翰的否定”,恰恰是对张翰追求的肯定。) 15.【鉴赏评价】(6 分) 诗人第二次遭贬,又疾病缠身,因此,当看到江上自由飞翔的野鸟、江边优游垂钓的 渔人,好生羡慕,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之情,并萌生了想像张翰一样辞官归隐之 意。 但是他又无法脱下绿袍、真正遁世,不惹埃尘,表达了一种对入世的执著。 同时,自己的执著入世,却仅换来“绿袍”之身、一贬再贬的遭遇,流露了对仕途坎 坷的不满与自嘲

42、。 16(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7 B(使用错误的成语【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对象错位,望文生义】【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使用对象不当。 使用正确的成语)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此句使用正确。以儆效尤: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犯下的过失和错误。) 20 18D(D(A项,主客颠倒,应是“房子对于人们来说”; B句式杂糅,以为核心,围绕; C.【成分缺失,“也”和“感受到”中间添加“使大家/

43、使观众”。】 ) 19D(A项,恭候:用于等待对方。错用。;B项,家慈,自己的母亲;C项,【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错用。】 20尤其是滥用抗生素 不同类型的感冒用药完全不同 如果风寒感冒误服了清热解毒的药 (每写对一处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答案】 (1).过于绝对。“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分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太武断,因为流感流行的原因是很多的。 (2).条件关系不妥。预防流感,不一定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有效。 (3).条件关系不当。早睡早起,不一定就能避免得流感。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文段有三处逻辑问题,请指出并加以

44、说明”,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文段中表述不合逻辑的句子,如“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分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表述过于绝对,且武断,因为流感流行的原因是很多的,不“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分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能有效预防流感”,“只有才能” 条件关系不妥。预防流感,不一定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有效。“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就能避免” 条件关系不当。早睡早起,不一定就能避免得流感。 21 22 高二语文六月月考 高二语文9月月考质量分析 高二语文10月月考参考答案 黄冈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济南市高二语文10月月考 山西榆社高二政治10月月考 重庆市铜梁高二语文10月月考!专题 山东淄博市高青高二语文10月月考! 甘肃静宁高二英语10月月考. 广西贵港市高二政治9月月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