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17686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2、识记理解苏格拉底“学问即美德”这一观点 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教化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 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

2、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一、单元引言简析: 1、标题引出“人文主义”概念,展示“蒙娜丽莎”油画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明确 人文主义: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当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切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洁地说,就是关切人,尤其是敬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2、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的? 学生

3、阅读引言,分层。老师明确: 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 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意人性,宣扬人性的力气,形成人文主义思潮 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志向社会的思想武器。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引入:师生谈话。 1、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之源? 古代希腊。 2、由古代希腊你能联想到什么? -希腊神话。 出示宙斯像- 3、说明什么? 一方面说明古代希腊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认为世界是“神”创建的,反映了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说明怀疑的愿望。于是有了许很多多好听的神

4、话故事。 另一方面我们所熟识的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物都已人格化,宙斯神像的人格化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调。在此基础上,导出古代希腊欧洲文明的中心,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这一结论。 新课 一、智者学派 师生对话 1、首先由敬畏“神”关注“人”的学派是? 智者学派: (1)产生时间:公元前5世纪 (2)代表人物:普罗泰戈 (3)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何说明这一命题-学生说明 (4)意义: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珍贵的。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怎样生活才算华蜜? 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全部的人都是同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允、自由

5、地生活。 (6)明显局限:忽视道德 故事:不明确的是非观 二、苏格拉底 2、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特殊关注道德的作用。 (1)人物:苏格拉底 (2)主要观点:“美德即是学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相识你自己” “美德来源与教化”(知德合一) (3)意义: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整理和学问。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化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扛起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大旗,提倡自然人性观、和谐发展观和特性解放的理论,喊出“学问就是力气” 苏格拉底心目中完备的人应具备什么必要的素养?心地和善、学问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即:才智、正义、英勇、节制、学问丰富等。 他自身为

6、成为这样的完备的人而努力。 补:苏格拉底的妻子 (4)局限:学问的内涵:片面狭隘。 比如:美德与学问的关系不肯定成正比。 美德与教化的关系不是简洁的成正比:美德是教化的目的,不肯定是结果;教化是美德的来源,却不是唯一来源。高分低能、高分低德、。 “雅典的牛虻”自居。 苏格拉底以他的悲剧性的生命终结阐释了他的观点。 苏格拉底之死。 (5)孔子与苏格拉底 时代、外貌、思想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简洁介绍柏拉图志向国 2、亚里斯多德:全部学科都精通,极有才智的人。希腊人的百科全书 3、他们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学术贡献是什么? 四、产生的背景: 古代希腊经济的旺盛、民主政治的发

7、展、人的地位的提高等 小结: 表格归纳。 观点 意义 局限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三段论”是亚里斯多德创立的逻辑推理,其闻名的例子有:凡人都有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有死(结论)。 在当时的希腊,这种会“诡辩”的人自称为“智者”,他们在社会上收徒讲学,喧闹异样。与此同时,中国的“百家争鸣”同样喧闹。 中西方的主流思想同时奠基,但结果迥然不同。 一、自然的“人” 在世界万物中,“人”是什么? 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理解: 第一层:从自然存在

8、的角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确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其次层:从社会存在的角度,强调人的自由、独立,确立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主动: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普罗泰格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消极:它在将人置于世界的社会中心的同时,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在今日来看,在自然和社会面前,人不能过于自以为是。 为什么只有普罗泰格拉才知道这个简洁的道理? 这与当时希腊社会发展程度有关,最主要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加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二、道德的“人” 人不是纯生物的人, 古希腊卓越

9、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理解: 1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不是纯粹的生物。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的地位。 2人的理性是美德,美德来源于学问,因此,“美德即学问” 3一切罪恶源于人的愚昧无知,教化是获得美德的途径。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探讨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的“性善论”与中国的孟子是一样的;他对理性的尊崇与18世纪的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像。 苏格拉底是当时道德的最高点: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这一时期,在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同时,过于泛滥的干脆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

10、弊,高举起“美德即学问”的大旗。 三、社会的“人” 人类应当根据怎样的原则来构建“志向”社会? 社会构建:柏拉图在他的志向国中提出:社会分工,贤人治国。 社会地位:亚里斯多德认为,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亚里斯多德的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揭示了追求真理的永无止境。 四、小结 本课标题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它以古代希腊为起点,从“人”的角度来为“人文主义”奠基。 对人的相识,从三个层次来揭示其本质:从纯粹自然的角度“人是万物的尺度”;从精神的角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以“美德即学问”来强调“精神的觉醒”;从社会构建的角度推出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社会认知”。

11、惋惜的是,教材没有介绍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 五、扩展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一般分为社会人,即理性人和政治人。在公共生活中,城邦是有机的整体,个人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靠于城邦,离开城邦人就无法完善自己。 二、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国家的起源:自然生成说。人的本性预示国家产生的可能,人不行能单独生活,家庭是最基本的公共单位,后形成村落,村落无法更好地满意人们的生活需求,后发展形成为城邦和国家。 国家的目的:追求至善的团体和社会。为了达到至高至广的善业和优良的社会生活,须要公允的财宝、健康的身体、高尚的道德。这些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政体论。 政体不同导致古希腊

12、邦国林立,达到几百个。 区分政体的标准:为谁谋利。正宗政体,是为城邦全部的人服务、做事。非正宗(变态)政体,是为统治者,即少数人,谋利益。 政体的要素:议事部分(立法)、行政部分(行政)、审判部分(司法) 政体制度选择:依据疆域和人口的数量。 君主制大国;贵族制-中等国;共和制小国。 四、共和制政体的主见。 (1)以中产阶级作为基础的共和政体,社会不是由极贫或极富的阶层,而是由多数人作为中产阶级的群体,驾驭国家权力,能够更好地使国家运转。因为中产阶级具有理性、平和、中庸的特性,能够平稳和折衷地处理问题,使社会较稳定。 (2)原则: 财产的私有共用:人追求自爱,以人为本,避开极端。 公民轮番执政

13、:因为公民是有独立性、自主性、人权。维护社会公允,避开独裁专制。 法治原则:法治优于人治,法律代表多数人的意志,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才智,更加公允和正义。普遍听从的法律,肯定是良法、好的法律。这样才能避开恶治和政治生活的不确定,保证社会秩序稳定。 五、同等观(正义观) 正义即同等,在“安排”的同等的意义上确定。数量同等(平均的主义)是穷人的要求,比值同等(比值的正义)是富人的主见,按比例安排权力。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不能肯定化,两者都要兼顾。 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亚里斯多德这些理论的影子. 高二历史复习资料: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高二历史复习资料: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

14、主义思想的起源1.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特殊强调人的价值。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来自于学问,美德就是关于善的学问,于是他提出“美德即学问”的思想。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探讨“人”的学问。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建者和主子,要求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华蜜和物质享受,激励发

15、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学问。2、薄伽丘十日谈。这部书里的许多教士和贵族显现了荒淫伪善的面目,宣扬人类同等。3、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很多杰出作品。4、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5、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极大反感,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闻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挽救,无需购买赎罪券。6、宗教改革在欧洲很多地方兴起,有加尔文派。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1.随着资本主

16、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剧烈,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2.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推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索,运用自己的智力去相识、推断和理解事物的实力。“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启蒙思想家们呼喊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法国的启蒙思想家3.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4.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5.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

17、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假如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同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启蒙运动的扩展6.启蒙运动很快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康德是德意志闻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当自己独立思索,理性推断。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