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语用失误现象和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_蒲婧新.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58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语教学中语用失误现象和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_蒲婧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语教学中语用失误现象和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_蒲婧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语教学中语用失误现象和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_蒲婧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语教学中语用失误现象和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_蒲婧新.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DOI:10.13858/32-1312/c.2012.s1.014 课程改革研 究 外语教学中 语用失误现象和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蒲婧新 蒲婧新 ,南 京财经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一 、 什么是语用学和语用失误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 。 要 做到真正理解和 恰当使用一门语言 , 仅 仅 懂 得 构 成这门语言的发音 、 词 汇和语法是不够的 , 我 们还 必须懂得这种语言与理解和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之 间存在的各种 各 样 的 关 系 , 如 词语的字面意 义 和 隐含意义 、 话 语 的 前 提 、 说 话 人 的 意 图 、 听 话 人 的 推断等等 。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

2、化背景的 人们 之间的交际 。 跨文化交际中有一个语言的文化差 异的问题 。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 英 语是外语 , 说 英 语时往往或多或少的带有汉文化的痕迹 。 英国语 言学家 说 过 ,语 言深深地扎根于文化 现实和该民族 人 民 的 习 俗 , 语 言研究离不开 这 一 宽泛的语言 行 为 环 境 。 要 理 解 语 言 , 归 根 到 底 要 懂得说话人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 因此我 们在英语使用 过 程 中 , 无 论是 正确的理解或 正 确 的表达 , 都 需 要 注 意 根 据 语 境 选 择 合 适 的 词 句 。 而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 要防止语用

3、失误 。 语用失误不是 指 一 般 的 语 言 运 用 错 误 , 而 是 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 , 或 者说话方式不妥 、 表 达不 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 语 用失误问题作为引起跨文化交际困难甚至失败的 主要原因 , 早已引起国内外 学 者 的 广 泛 关 注 。 这 一术语最早是 由 英 国 语 言 学 家 于 年在 她 的 跨 文 化 语 用 失 误 一 文 提 出 的。 指 出 ,在 跨文化 交 际 中 ,本 族 语 者 与 非 本 族语者间的交际 失败往往不是由于发音 , 选 词 或 语法上的错误引起的 , 而 是由于思维方式 , 语 言习 惯和社会风俗 的 不

4、同 所 导 致 的 , 这 种 现 象 不 应 称 为 语 用 错 误 , 而 应 称 为 语 用 失 误 ( )。 将 语用 失 误 分 为 两 类 :语 用 语 言方面 的 失 误 ( )和 社 会语用方面的失误( )。 二 、 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是指由于非本族语赋予某个词 或句型的语用意义 与本族语者所赋予的 不 同 , 或 是由于非本族语者误将其母语中言语行为策略迁 移到目的语中来而造成的语用失误 。 常见的语言语用方面的失误包括以下常见的 几种情况 : ( 一 ) 受 儒家思想为 核心的传 统 文 化 的 影 响 , 中国人生性 谦 虚 慎 言 , 倾 向 含 蓄 内

5、蕴 , 藏 而 不 露 。 因此交 流 中 喜 爱 用 一 些 模 糊 词 , 如 “ 也 许 或 许 可 能 ” 。 ( , , ) , “ 大 约 大 概 ” ( , ) , 差 不 多 ( , ) , 大 体 上 的 基 本 上 的 ( , ) 等 。 但这 类 词语用 多 过滥会起反作 用 。 西 方 人 , 特 别 是 美 国 人 , 性 格 开 放 豪 爽 , 说 话 开 门 见 山 , 直 奔 主 题 。 过 多 的 模 糊 词 给 人 模 棱 两 可 , 言 不 由 衷 的 印 象 。 汉 语 表 达 的 模 糊 性 ,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很 可 能 会 导 致 交

6、际 失 败 。 例如中国人爱 说 “ 我 尽 量 去 ” , 译 成 英 文 是 “ ” 。 这 里 汉 语 表 达 的 模 糊 性具有其语言 功 能 。 一 是 出 于 标 记 的 策 略 考 虑 , 它 有 婉 言 谢 绝 之 意 , 以 便 不 伤 害 对 方 的 面 子 , 同 时 也 是 出 于 推 诿 责 任 的 需 要 , 万 一 不 能 完 成 任 务 , 也 有 台 阶 可 下 。 但 西 方 人 却 把 这 种 婉转的措 辞误认为肯 定 江 苏 社 会 科 学 的回 答 , 因 为 “ ” 表 示“ 我 一 定 会尽量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之 意 。” ( 二 ) 将 汉 语 的

7、 思 维 表 达 方 式 直 接 套 用 在 英 语 上 。 例 如 一 位 美 国 朋 友 说 : “ ” 比 较恰当的反应应该 是 :“ ” 而 不 是 把 汉 语 的 表 达 “ 别 担 心 ” 直 接套用 为 “ ” , 这 样的 话只会 让 朋友感到你对他父亲的病根本就毫无关心之 意 。 ( 三 ) 不 能 根 据 语 境 识 别 话 语 中 包 含 的 言 外 行为 。 比如在听 到 “ ” 时 , 说 话 人的本意很多时侯并不是对天气或温度作 出判 断 或评 价 , 而 是 提 出 暗 含 的 要 求 :“ ” 或 者 “ ” 。 又 如 , 在 公 交车站 有 人 问 你 :

8、“ ? ”这样 的 疑问句事实上并不是发问人对你 是 否 能告诉他 时 间 这 一 能 力 的 疑 问 , 而 是 发 问 人 想 要 以 言成 事 , 要 求你告知 时 间 。 根 据 的言 语 行为理 论 ( ) , 语 言 不 仅 仅 用 于 描述事 情 , 而 且用于 做事 情 。 正确的理 解 语 句 不仅要通 过 掌 握 语法来了解字面意 义 , 更 要 注 意 在特定的语境中语句所隐含的交际目 的 。 ( 四 ) 不 注 意 完 整 句 在 特 定 场 合 下 可 能 带 来 的特殊含义而错用 了 完 整 句 。 根 据 的 合 作 原 则 ( ) , 人 们 在 语 言 交 际

9、 中 都要遵循 一 定 的 原 则 , 正 是 这 些原则使人 们 可 以 互相理 解 , 顺 利交 流 。 如 果说话人或听 话 人 不 理解或者 不 遵 循 这 些 原 则 的 话 , 就 会 导 致 交 际 的 失 败 , 误 解也因此而产 生 。 的 合作原则 由 四 个准则构 成 , 即 量 准 则 、 质 准 则 、 关 系 准 则 和 方 式 准则 。 例如量准则要求在语句中提供适当 数量 的 信息 。 如果说话 人提供的信息量大于这一 准则 所 要求 的 , 听 话 人 就又可能认为说话人 有 “ 言 外 之 意 ” ( ) 。 例如老师 问 一 名 学 生 : “ , ? ”

10、 时 学 生 回 答 说: “ ” 这个回答并没有任 何 语法错 误 , 但 是句子太过完 整 , 提 供的信息 超过 了 量准则的要 求 , 因 而会产生言外之 意 , 让 人 认为 说 话人 很不 耐 烦 或 者 在 耍 脾 气 , 对对方的提 问 不 领 情 , 觉 得 是 多 管 闲 事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只 要 回 答 : “ , ” 就 可以了 。 ( 五 ) 动 物象征意义方面的差别 : 由 于 我 们 对 动物象征意义了解不足 , 在跨文化的商务 往来中 , 经常遇到一些 非 常 尴 尬 的 局 面 , 中 国 的 万 象 牌 电 池在国外曾遇到销售的尴尬局面 , 因

11、为我 们 把 它 译 成了英语 的 “ ” ,在 以 英 语 为 背 景 的 语 言 国 家 , “ ” 就 是毫无意 义 且 对人们来 说是负担的东 西 。 再 如 : “ 金 鸡 鞋 油 , 颜 色 有 黑 、 棕 、 白 、 红 、 黄 等 。” , , , , , 国产品的品牌很 多 冠 以 “ 金 ” 字 。 因 为 “ 金 ” 在 汉 语 中 有 多 层 意 思 , 含 义 丰 富 。 在汉文 化 中 “ 雄 鸡 ” 的联想意义是褒义 的 。 因 此 , 把 “ 金 鸡 ” 鞋 油 的 “ 鸡 ” 理 解 为 “ 雄 鸡 ” , 想 当 然 地 译 为 “ ” 就 犯 了 大 忌

12、, 忽 视 了 译 文 读 者 的文化差 异 , 因 为 在英 语里不仅指公鸡也 是 男 性生殖器的婉 称 。 如果有关人员对这 种象征 差 异有所了 解 , 则 完 全 可 以 避 免 这 种 后 果 。 这 也 从 另 一个侧 面 , 引证了要培养 合 格的英语 人 才 , 必 须 在外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差异的重要 性 。 三 、 社会语用方面的失误 社会语用方面的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为不了解 或忽视谈话双 方 的 社 会 、 文化背景而出 现 的 语 言 表达失误 。 它与 交 谈 双 方 的 身 份 , 谈 话 的 语 域 等 因素密切相关 。 社会语用失误常见的有如下一些 情况 : ( 一

13、 ) 不 得 当 的 问 候 和 告 别 方 式 。 问 候 和 告 别是交际 的 重 要 方 面 , 使用不得当的 语 言 来 问 候 和 告别常常会导致困惑甚至反 感 。 中国 人见了 面 传 统的打招呼的问候 语 “ 吃 了 吗 ?” 或 者 “ 你 到哪 儿 去 ” 而 在 与 初到中国的 西 方 人相 遇 时 问 “ ? ” 或 者 “ ? ” 会 使 它 们 感 到 困 惑 : “ 为什么总问我吃 没 吃 饭 ? 难道是要邀请我共餐 吗 ? 我去哪 里是自 己 的事 情 , 为 什 么 别 人 要 打 听 ?” 合 适 的 问 候 语 应 该 是 “ ” “ ” 等 。 同 样 ,

14、传 统的中 国 告 别 用 语 “ 再 坐 一 会 儿 吧 ” 、“ 您 慢 走 ” 在 英语中也不适 用 , “ ” 和 “ ” 会 使西方 人 感到 迷 惑 。 英 语 中 道 别 时 常 常 是 “ ” 、 “ , ! ” 或 者 “ ” 等 等 。 ( 二 ) 忽 视 两 种 语 言 的 称 呼 差 异 。 中 国 人 对 西方人直呼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大惑不解 , 在我们国家 , 为 了尊重 , 人 们习惯让小孩以亲 戚关系称呼长 者 , 不 管 是 否 真 有 血 缘 关 系 ,如 : 张 阿姨 、 王 叔叔 、 李 奶奶 ; 而 在英语国家 , 人 们被 这样称呼会 感 到 很 别

15、 扭 不 自 然 。 事 实 上 , 西 方 国 家小孩直呼长辈姓名或者学生直呼 老师姓名并不 为怪 , 也 很少有年长 者喜欢别人在他们 的 称 呼 前 课程改革研 究 加个老( )字 。 所 以 对 于 使 用 密 切 的 称 呼 语 的 差异 , 一 定要向讲授清楚 。 在汉 语 中 可 以 用 职业或职务加上姓来称 呼 人 , 比 如 “ 张 老 师 ” 、 “ 王 主 任 ” 、“ 陈 局 长 ” 等 。 但 是 在英 语 中 关 系 不 是 很 亲 近 的 人 们 常 常 用 、 或 来 互相称 呼 , 如 “ ” 、 “ ” 等 。 ( 三 ) 对恭维或赞美 不 恰 当 的 应

16、答 。 中 国 人 注 重 谦 虚 , 在 与 人 交 际 时 , 讲 求 “ 卑 己 尊 人 ” , 把 这 看作一种 美 德 , 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 色 的 礼 貌现象 。 在 别 人 赞 扬 我 们 时 , 我 们 往 往 会 自 贬 一 番 , 以 表谦 虚 有 礼 。 西方国家却没 有 这 样 的 文 化 习 俗 , 当 他 们 受 到 赞 扬 时 , 总 会 很 高 兴 地 说 一 声 “ ” 或 “ ? ” 表 示 接 受 。 中 国 人的应答通常是谦 虚 的否 定 : “ 哪 里 , 哪 里 , 过 奖 了 。 ” 而 对于西方 人来 讲 这样的否定 会 令 他 们 觉 得

17、 难 堪 , 似 乎 他 们 在 说 谎 话或者他们 没 有 辨别好坏的能 力 , 因 而 产 生 不 快 的情绪 。 ( 四 ) 由 于 价 值 观 念 差 异 带 来 的 社 会 语 用 失 误 。 在跨文 化 交 际 中 , 由于不同的 文 化 传 统 和 社 会习 俗 , 会 存在不同文化的非自由话题的 差 异 , 如 禁忌语等 。 在交际中要注意什么该 说 、 该 问 , 什 么 不该 说 、 不 该 问 。 中 国 人 不 忌 讳 甚 至 乐 于 同 别 人 谈起自己 的 收 入 或 家 庭 情 况 , 而西方人却 非 常 注 重个人隐 私 , 尤 其 是 关 于 年 龄 , 宗

18、教 , 收 入 等 都 是 敏 感 的 话 题 。 所 以 诸 如 “ ?” 、 “ ? ” 、 “ ? ” 或 “ ? ” 等 问题 都 应 该慎重提 出 , 以 防冒 犯 。 造成这些语用 失 误 现 象 的 原 因 多 种 多 样 , 究 其根本 , 就 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 、 不 同 的历史背景 , 必 然带来人们思想 、 行 为等方面的差 异 , 甚 至是冲突 。 从认知角度看 , 语 言是在人们对 其生活经历概念 化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 反 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模式与思维习惯 。 这就 产生了文化间的差异 。 这是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 所在 。 而外语教 学 中 一

19、 味 强 调 语 言 语 法 知 识 , 忽 视文化 教学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导致语用失误的 直接原因 。 因此 , 加 强文化教学 , 增 强学生跨文化 交流的意识和 能 力 , 无疑是 克 服语用失误的 最 佳 捷径 。 四 、 加 强 文 化 教 学 提 高 学 生 的 跨 文 化 沟 通 能力 ( 一 ) 加 强文化教学的意义 正 如 所 指 出 的 : “ 文 化 理 解 和 文 化 对比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 文 化 教 学对于改善外语教学意义重 大。 首先 , 语言教学中增加对 目的语文化的介绍, 既可以扩大学 生 视 野 , 加深学生对外国 文 化 的 了 解 ,

20、又 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 提 高学生跨文 化交际能力 。 目的语文化介绍涵盖历史 、地 理 、 建 筑风格 、 文 学艺 术 、 风 土 人 情 、 民 俗 习 惯 等 各 个 方 面 , 学 习者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 , 能 够了解目的语 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差异 , 加 深对两种文化的理解 , 这有助于避免 母 语 文 化 的 负 迁 移 , 减 少 跨 文 化 交 际中语用失误的产生 。 其次 , 加 强文 化 教 学 还 能够激发学生学 习 外 语的兴趣和 热 情 , 更 快 更 好 的 学 习 外 语 。 将 文 化 教学与语言教 学 相 结 合 , 课本中关于目 的 语 国 家

21、鲜活的资料会激发 学习者的求知欲望 ,调 动 其 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提 高学习效率。 再者 , 加 强文 化 教 学 还 有利于教师改进 教 学 方法 , 由 以往的以教 师为中心的灌输式 教 育 改 为 以学习者为中心 、 探 索式 、 发 现式的自主学习 。 最后也是最重 要 的 一 点 , 加 强 文 化 教 学 必 然 会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因为交际能力除 了语言语法 知 识 外 , 还 包 括 语 用 知 识 。 也 就 是 学 习者不仅要知道如 何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 , 而 且 要了解如何得体的使用它 。 文化教学中大量应用 现代化的 教 学 设 备 , 可 以

22、 将 本 族 语 者 的 语 音 、 语 调 , 以 及一些非语言交际策略如 : 身 势 , 手 势 , 面 部 表情等鲜活地 传 达 给 学 习 者 , 这 有 利 于 加 深 学 习 者对目的语及 目 的 语 文 化 的 理 解 , 更 好 地 习 得 其 语用规则 。 ( 二 ) 加 强文化教学的措施 授 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 教 学 体 系 中 , 外 语 教 学 多 半 只 在课堂上进行 , 教 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 如果 教师只把重点 放 在 语 法和词汇教学上 , 学 生 就不可能学会 语 言 的 实 际 运 用 , 也 无 法 获 得 跨 文 化交际的能 力 。

23、因 此 , 授 课 的 教 师 必 须 要 转 变 自 己的观念 , 切 实认识 到文化冲突的危害 性 和 培 养 学生跨文化 交 际 能 力 的 重 要 性 。 同 时 , 教 师 还 要 加强学习 , 提 高 自 身 的 综 合 文 化 素 质 , 只 有 这 样 , 才能全面把握英语 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 , 以 及 教学的具 体步骤和方法 , 以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 改 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 , 大 学 的 英 语 教学侧重点都放 在 了 语言知识的传 授 上 , 而忽略了跨文化交 际 能 力 的 培养 。 为了改变 这 种 情 况 , 我 们 必 须 改 进 教 学 方 江

24、 苏 社 会 科 学 法 , 在 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 教 学 加以控制 , 并 充分利用现 代化的教学手段 ( 电 影 、 投影仪 、 互 联网等 )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 此 外还可以举办 一 些 专 题 讲 座 , 以满足学生的 求 知 欲望 , 培 养 出 具 有 较 高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 人 才 。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 在 改进教学方法时 , 一 定要使 新的内容与学生 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 , 并 与 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 重 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 际 也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交 际 方 式 , 指 的 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

25、中使用非语言行为 交流 和 理解信息的过 程 , 它 们 不是真正的语言单 位 , 但 在 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 强烈 的 含 义 , 一 些 特 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 特 定 的 含 义 , 在 跨 文化交际中必 须 加 以 重 视 。 中 西 文 化 背景下的 非 语 言 文 化 内 涵 差 异 非 常 大 。 例 如 , 中 国人信 奉 “ 沉 默 是 金 ” , 认 为 沉 默 里 含 有 丰 富 的 信 息 , 甚 至 “ 此 时无声胜有 声 ” , 而英语国家 的 人对 此 颇感不舒服 。 西 方 人 交 谈 时 ,听 者 一 般 都 会 长 时 间注视对 方

26、的 眼 神 , 以示 听 者 的认真和对 说 话 者 的尊 重 , 但 是在中国人看 来 , 这是一种不 礼 貌的 行 为 , 因 为 中 国 人不 习 惯 于对 方 长 时 间 地 盯 着 自 己看 。 引 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 , 英语教 学的课时非常有限 , 但 学生 课余有充分的 可 支 配 时 间 , 因 此不能仅仅依 靠 教 师在课堂上的教 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 力 , 教 师 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 作品 、 报 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 , 从 中吸取文化 知识 , 增 加文化 素 养 , 拓 宽 西 方 文 化 视 野 , 提 高 跨 文化交

27、际能 力 。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要 尽 可 能 地 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 教师应大量收集有关目的 语国家风 土 人 情 的 磁 带 、 录 音 带 、 光 盘 等 声 像 制 品 , 为学习 者创造地道的语言文化习得环境 , 帮 助 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文化 , 习 得语用规则 , 实 现得体 交际 。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 生应用互联网获取自己 所需要的各种相关文化资料 。 鼓励学生通过收发 直 接和本族 语 者 进 行 交 流。 同 时 还 应 充 分发挥外教在西 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 他 们 是 活 的文化教材 , 让 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 , 听 外教做报 告或讲课 , 其

28、 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 移 默 化的作用 。 这样作必然会极大的促进学生文化习 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 加 强教师培训 张爱玲在 中 国 外 语 教 学 中 文 化 教 学 现 状 调 查 教 师问卷中发现 , 我国外语教师的师资 培训严 重匮 乏。 被 调 查 的 人 中 , 没 受 过 任 何 培 训 。 而且青年教 师 居 多 , 接 触 外 国 文 化 的 质 与 量 同样有限 。 人 中 ,仅 有 人 出 过 国。 可 见 ,加 大教师培训力度 , 增 强教师外国文化鉴赏能力 、 跨 文化交际能力 、 计算 机网络等现代化教 学 设 备 能 力 , 提高外语教师综合教 学

29、也是至关重要的 。 五 、 结论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 际 。 因此全面提高 外语教学的效 率 和 质 量 , 大 幅 度地提高学生 的 外 语 应 用 能 力 , 既 是 中 国 国 民 经 济发展的需要 , 同时 也是跨文化的中国 高 等 教 育 的一项紧迫 任 务 。 为了实现这一 目 标 , 需 要 我 们 正确认识到外语教 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 , 把 语 言看作是与 文 化 , 社 会 密 不 可 分 的 一 个 整 体 。 语 用失误作为跨文化 交流中的主要障碍 , 理 应 受 到 外语教育界的关注 。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善于指导 学生跨文化交 流 的 意 识 和 能 力 , 培 养 与 国 际 接 轨 的复合型人才 。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杨 纯丽 、 祝 嫦鹤 : 语用失误研究与外语教学改革 , 高 师英语教 学与研究 , 年 第 期 。 张 爱玲 : 从 跨文化 角 度 看 中 国 外 语 教 学 改 革 , 中 国 外 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调查 。 吴 友富 : 外语与文化教育 , 上 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 社 年 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