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啤酒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5224393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啤酒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啤酒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啤酒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啤酒行业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啤酒行业研究报告1、走进啤酒行业1.1、啤酒简介啤酒简介。啤酒是以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 碳的低酒精度酒,素有“液体面包”之称。按照麦芽浓度,可以将啤酒分为低浓度、 中浓度与高浓度啤酒。其中,低浓度啤酒的原麦芽浓度在 2.5%-9%左右,酒精度为 0.8%-2.5%;中浓度啤酒的原麦芽浓度在 11%-14%左右,酒精度为 3.2%-4.2%;高浓度 啤酒的原麦芽浓度在 14%-20%左右,酒精度为 4.2%-5.5%。此外,按照色泽可以将啤酒 分为淡色啤酒、浓色啤酒与黑色啤酒,按照灭菌方式可以将啤酒分为鲜啤酒、熟啤酒 与纯生啤酒。其中,鲜啤酒没有经过

2、巴氏灭菌法处理,口味比普通瓶装熟啤鲜美,保 质期较短,而鲜啤酒经过巴氏灭菌法处理即成为熟啤酒。熟啤酒由于进行了杀菌处理, 稳定性好且保质期较长,但口感不如鲜啤酒。纯生啤酒采用其他物理方法除菌,保质 期可达半年以上。1.2、啤酒行业产业链啤酒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从啤酒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上游由原料商构成,中游由品牌商构成,下游由渠道商与消费者构成。其中,啤酒上游的原料商包括种植 业、包装材料业与食品添加剂加工制造业等;中游的品牌商以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等 公司为代表;下游的渠道商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消费者可以通过商超、餐饮店、夜场等线下渠道消费产品,也可通过电商

3、等线上平台 购买产品。根据欧睿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啤酒的销售渠道以线下为主,2020 年啤酒线 下渠道占比为 88.90%,线上占比为 11.10%。1.3、我国啤酒产量区域分布山东是我国啤酒第一大生产省市。从啤酒产量来看,2020 年我国啤酒生产前十大省市分 别为山东、广东、浙江、四川、河南、河北、江苏、辽宁、福建与黑龙江。其中山东省 2020 年啤酒产量为 458.0 万千升,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在全国占比为 13.4%。广东、浙江与四川 2020 年的啤酒产量分别为 357.5 万千升、259.6 万千升与 218.0 万千升,占比 分别为 10.5%、7.6%与 6.4%。2、我国啤酒行业

4、传统量增逻辑难以为继,品牌高端化势在必行2.1、我国啤酒行业传统的量增逻辑遭遇瓶颈我国啤酒行业传统的量增逻辑遭遇瓶颈。啤酒作为我国的舶来品,发展至今已成为了 消耗量排名居前的饮料饮品,在市场中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从发展历程来看,1900- 1978 年属于我国啤酒行业的缓慢引进期,我国逐渐从国外引入啤酒的酿酒与生产技 术,行业增速相对缓慢;1979-1992 年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啤酒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啤酒产量实现较快增长,该阶段属于我国啤酒行业的高速增长期;1993-2013 年在消费 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外资品牌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行业开始逐步整合,进入波动增长 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消

5、费结构升级,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理念,少喝酒喝好 酒的观念逐步被社会认可,我国啤酒行业经过了前期的较快发展产销量自 2013 年见顶 后持续下滑,2014 年至今进入调整趋稳期。2013-2019 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啤酒 销量从 5028.7 万千升减少至 4500.0 万千升。发生后,餐饮、酒吧等线下消费场 景受到巨大冲击,啤酒销量出现明显下滑。2020 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啤酒销量为 4048 万千升,同比下降 10.04%。在啤酒销量整体缩量的背景下,啤酒的产量亦同步趋 缓。2013-2020 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啤酒产量从 4983 万千升减少至 3411 万千升。 2021 年

6、随着趋于常态化,我国啤酒产量同比增长 4.44%至 3562.40 万千升。从我 国近几年啤酒行业的情况来看,行业产销量总体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啤酒公司仅 仅依靠增产获得利润与市场份额的逻辑难以为继。2.2、短期:关闭经营不善的酒厂,重塑经营活力关闭经营不善的酒厂,重塑经营活力。在我国啤酒行业蓬勃发展阶段,行业中的中大型 公司通过收购小工厂的方式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2013 年后,随着我国啤酒行业发展趋 缓,行业中的公司开始陆续关闭生产效率低、生产设备老化等经营不善的工厂,重新进 行产能布局、优化产业链,旨在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与盈利水平。华润啤酒在 2016-2021 年陆续关厂约 38 家

7、,产能利用率从 53%提高至 61%,净利率从 4.86%增加至 13.35%。 青岛啤酒在 2016-2019 年陆续关厂约 4 家,关厂后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与净利率均有较大 幅度的改善。2016-2019 年,青岛啤酒的产能利用率从 65%提高至 82%,净利率从 4.24% 提高至 6.89%。2020 年受影响,青岛啤酒关闭酒厂进程暂缓,2021 年随着趋于 常态化,公司关闭了 2 家生产效率低下的酒厂,产能利用率提高至 80%,净利率提升至 10.79%。受益于嘉士伯的强势入驻,重庆啤酒的经营效率、盈利水平等均有较大幅度的 提升。2016-2020 年,重庆啤酒关厂约 6 家,产能利用

8、率从 66%提高至 107%,净利率从 4.38%增加至 16.02%。2020 年底重庆啤酒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嘉士伯将中国全部的啤酒资产注入至重庆啤酒,带动重庆啤酒 2021 年酒厂数量增加了 12 家,产能利用率 2021 年提高至 117%,净利率增加至 18.29%。2.3、长期:多因素催化,啤酒高端化趋势势在必行2.3.1、我国高端啤酒市场增速快于行业市场增速我国高端啤酒市场增速整体快于行业市场增速。2013 年我国啤酒产销量见顶之后,行 业进入调整趋缓期。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消费者对 啤酒产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端化的产品逐步得到社会接受与认可,近

9、几年我 国高端啤酒市场的增速整体快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 GlobalData 数据显示,按照消费 量计,2013-2018 年我国啤酒市场规模从 539.4 亿升下降至 488.5 亿升,年均复合增速 为-2.0%;而我国高端啤酒市场规模从 59.0 亿升增加至 80.3 亿升,年均复合增速为 6.4%。按照价值计,2013-2018 年我国啤酒的市场规模从 703 亿美元增加至 818 亿美 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3.1%;而我国高端啤酒的市场规模从 237 亿美元增加至 418 亿美 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2.0%。根据目前我国啤酒市场的实际情况,预计在产品结构升 级、消费趋势向上等因素催化

10、下,我国高端啤酒市场增速有望快于行业市场增速。 GlobalData 预测到 2023 年,按照消费量计算的啤酒市场规模将达 511.5 亿升,CAGR5 为 0.9%;而高端啤酒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2 亿升,CAGR5 为 4.9%。若按照价值计算, 2023 年我国啤酒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 1029 亿美元,CAGR5 为 4.7%;而高端啤酒市场规 模有望达到 627 亿美元,CAGR5 为 8.5%。我国啤酒吨价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差距。虽然我国高端啤酒市场近几年增速快于行业整 体增速,但我国啤酒吨价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差距。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9 年日本和美国的吨酒终端价格分

11、别为 10000 元/千升与 8000 元/千升,亚太平均吨 酒终端价格为 4300 元/千升,而我国吨酒终端价格为 3000 元/千升。2.3.2、多因素推动,啤酒高端化趋势势在必行(1)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啤酒产品向高端化迈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啤酒产品向高端化迈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居民可支 配收入稳中有升。2016-2020 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3821 元增加至 32189 元,年 均复合增速为 6.2%。2020 年在影响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保持 4.74%的增 长。2021 年,随着逐步恢复常态化,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35128 元,同比增长 9.13%。我

12、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使居民消费水平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少喝 酒、喝好酒”的消费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认可,行业产品结构逐步向高 端化趋势迈进。分品类看,淡啤目前是我国啤酒市场中的主要品类,其销量基本维持 在 94%左右。根据欧睿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低端淡啤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中端淡 啤的市场份额微幅提高,高端淡啤的市场份额增速较快。2011-2018 年,我国低端淡啤 的市场份额从 61.60%下降至 35.50%,中端淡啤的市场份额从 27.20%增加至 29.65%, 高端淡啤的市场份额从 11.20%增加至 34.85%。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预计我国高 端啤酒占比有进一步增

13、加的空间。(2)潮流化、时尚化的高端优质啤酒愈发受到年轻消费群体青睐啤酒消费主力的年龄层占比下降,潮流化、时尚化的高端优质啤酒愈发受到年轻消费 群体青睐。目前我国的啤酒消费年龄层级主要分布在 15-64 岁,而在该消费年龄段 中,以 20-35 岁的消费群体居多。根据 2020 年 CTR 央视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啤酒 消费群体中 90 后与 80 后分别是我国啤酒的第一与第二大消费群体,占比分别为 29%与 25%,70 后在啤酒的消费群体中占比为 21%。受生育观念、经济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我国啤酒消费主力的年龄层占比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2011-2021 年,我国 15-64 岁

14、人口占比从 74.40%下降至 68.30%,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从 9.10%增加至 14.20%。 在现有的啤酒消费主力群体中,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啤酒价格的敏感度 有所淡化,啤酒品质、口味多样化以及产品潮流化越来越成为年轻消费者购买啤酒时 的重要衡量标准。与此同时,年轻人越来越享受微醺时刻,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高 颜值的啤酒付出更高的溢价,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有望成为啤酒未来发展 的趋势之一。(3)现饮消费推动产品升级趋势加速现饮消费推动产品升级趋势加速。啤酒的现饮消费场景主要包括餐饮、酒吧、夜场 等,其中餐饮是现饮的主要消费场景。近几年,多样化的现饮消费场景愈发受

15、到年轻 一代欢迎,啤酒的现饮消费市场持续扩容。2015-2019 年,我国啤酒现饮消费占比约 51.5%,非现饮消费占比约 48.5%。2020 年对餐饮、夜场等消费场景产生了巨大冲 击,我国啤酒非现饮渠道占比反超现饮渠道,非现饮与现饮渠道占比分别为 51.5%与 48.5%。从价格来看,受消费习惯、产品新鲜度等多因素影响,目前现饮啤酒的均价普 遍高于非现饮产品,且价格增速明显快于非现饮产品。2004-2018 年,我国啤酒现饮均 价从 7.0 元/升提高至 17.6 元/升,年均复合增速为 7.35%;我国啤酒非现饮均价从 4.2 元/升提高至 9.1 元/升,年均复合增速为 6.13%。今

16、年 3 月在多地反复,对餐 饮等消费场景再次产生冲击。近期随着逐步恢复常态化,餐饮、酒吧等现饮消费 场景逐步复苏回暖,2022 年 7 月,社零总额同比增加 2.7%,餐饮收入同比下降 1.5%, 降幅环比延续缩小态势。在餐饮等场景逐步复苏回暖的背景下,预计我国啤酒市场中 现饮消费占比有望企稳回升,进而推动啤酒产品结构升级。3、我国啤酒行业形成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我国啤酒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我国啤酒行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市场集中 度较高,目前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2020 年我国啤酒行业的 CR5(华润啤 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与嘉士伯)为 92.00%。其中,华润啤酒的

17、市场份 额最高,2020 年占比为 31.90%;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为 22.90%,位居行业第二。百威 英博、燕京啤酒与嘉士伯的市场份额分别位居第三至第五位,占比分别为 19.50%、 10.30%与 7.40%。我国啤酒行业 CR5 稳步提升,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近几年,伴随着行业出清与高 端化进程稳步推进,我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稳中有升。2017-2020 年,我国啤酒行业的 CR5 从 75.60%增加至 92.00%。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还有进一步提升 的空间。根据 GlobalData 数据显示,2018 年澳洲、韩国啤酒行业的 CR5 已经分别达到 95.00%

18、和 96.00%。4、高温天气带动啤酒需求增加,酒企成本压力趋缓4.1、高温天气带动啤酒需求增加全国气温处于近十年偏高水平。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宣称,根据欧洲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 机构数据,今年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第三热的六月,并出现了广泛的极端高温事件。 气象专家分析,我国的拉尼娜事件为今年 6 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 景条件,尤其是 7 月中纬度暖高压带发展加强,导致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根 据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2022 年 7 月 20 日至 8 月 17 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 29 天发布高温预警。目前全国共有 2440 个国家气象站,而在本轮高温天气中,全国共有

19、194 个 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表明我国有近 8%的观测站均破历史极值。高温天气叠加趋稳带动啤酒需求增加。一般而言,每年的 6-9 月是啤酒的消费旺季。 今年 3 月受部分地区扰动,我国啤酒产量 3-4 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6 月以来, 随着影响逐步可控,餐饮、酒吧等现饮渠道陆续恢复,叠加高温天气的催化,我国 啤酒产销量迎来回补性增长。2022 年 6-7 月我国啤酒产量分别为 419.30 万千升与 421.60 万千升,月产量数据超过去年同期水平。预计在高温天气的影响下,我国今年啤酒消费 旺季有望延续至 9-10 月,进而带动啤酒销量整体增加。4.2、近期大麦等价格高位回落,

20、酒企成本压力趋缓啤酒成本结构。目前在啤酒的成本结构中,包材、大麦等酿酒原材料是其主要的成本 构成。以青岛啤酒为例,2021 年包材在青岛啤酒的成本结构中占比达到 50.50%,大麦 等酿酒原材料、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占比分别为 23.60%、18.30%与 5.50%。成本上行,啤酒板块迎来新一轮提价周期。从板块近几年的提价历程来看,产品提价 很大程度与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有关。2007-2008 年、2011-2012 年与 2016-2018 年, 大麦等原材料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2021 年以来大麦、玻璃等价格维持上涨态 势,啤酒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面对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青岛啤酒

21、、华润啤 酒、重庆啤酒、百威亚太等公司相继对产品进行提价,2021 年 4 月以来啤酒板块迎来了新一轮的提价周期。今年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大麦价格进一步走高,百威 亚太、青岛啤酒等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从具体提价情况来看, 2022 年 3-4 月,华润啤酒对全国范围内的产品提价中个位数;2022 年 4 月,青岛啤酒 对瓶装纯生流通渠道提价 10%,餐饮渠道提价 6%;2022 年 2 月,重庆啤酒对疆外乌苏 提价 4%-8%。近期大麦等价格高位回落,酒企成本压力趋缓。2022 年 3 月以来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 响,大麦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近期俄乌冲突因素弱化,大麦价格

22、高位回落。同时, 玻璃、铝锭与瓦楞纸价格亦出现下降态势,啤酒公司成本压力有所趋缓。5、重点企业分析目前在我国啤酒的上市公司中,市场影响力居前的主要包括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 啤酒与重庆啤酒。在此,将四家啤酒公司在产品结构、吨价、渠道结构、业绩等主要指 标进行对比分析。5.1、公司简介(1)百威亚太公司于 2019 年在港交所上市,是全球啤酒龙头百威英博的子公司,在亚太区啤酒市场 啤酒酿造商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目前在亚太地区生产及销售超过了 50 个啤酒品牌, 包括百威啤酒、时代啤酒、科罗娜啤酒、福佳啤酒、凯狮啤酒和哈尔滨啤酒等。目 前,公司的业务市场主要覆盖中国、韩国、印度和越南,是亚太地区

23、规模最大的啤酒 公司。(2)华润啤酒公司成立于 1965 年,于 1973 年在港交所上市,是华润集团下属的啤酒上市公司,以 啤酒产品的生产、销售与分销为主。公司旗下的“雪花”品牌自 2005 年起连续第八年 蝉联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单一啤酒品牌。2018 年公司与全球知名酿酒商喜力达成战略 合作,并于 2019 年收购喜力在华的啤酒业务,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进一步提 高。(3)青岛啤酒公司成立于 1903 年,于 1993 年分别在港交所与上交所上市,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 目前公司的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区域,是世界第五大啤 酒厂商。在 2021 年世界品牌

24、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 500 强中,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为 1985.66 亿元,连续 18 年位居中国内地啤酒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全国拥有 60 多家 啤酒生产企业,每年生产约 180 亿瓶啤酒。(4)重庆啤酒公司成立于 1958 年,于 1997 年在上交所上市,总部位于重庆市。目前公司形成了国际 高端品牌与本地强势品牌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国际品牌主要包含 1664、乐堡啤酒等,本 土品牌主要包含乌苏啤酒、西夏啤酒、大理啤酒等。目前,公司有 15 个生产基地,分布 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公司致力于引进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在中国啤酒企业中率先与世界啤酒巨头展开合作

25、。2020 年,公司完成与嘉士伯 的重大重组,为公司发展注入新活力。5.2、产品结构与吨价对比啤酒公司致力于产品结构升级,重庆啤酒高端产品占比较高。近几年在啤酒量增逻辑难 以为继的背景之下,啤酒公司相继开启高端化进程,致力于产品结构升级。华润啤酒今 年上半年在扰动下,销量仍实现稳健增长。分品类看,2022 年上半年华润啤酒次高 档及以上产品的占比同比增加 1.7 个百分点至 18.14%。百威亚太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区域 进行渠道结构的调整,6 月整体销量实现高个位数增长,超高端与高端产品组合提升至 双位数增长。青岛啤酒致力于产品的整合与优化,中高档产品规模持续壮大,2022 年上 半年实现中高档

26、及以上产品销量 166 万千升,同比增长 6.6%,占比为 35.17%。重庆啤 酒近几年致力于产品结构的升级,在完成资产重组之后高端化进程加快推进,高端产品 占比较高。2022 年上半年,重庆啤酒高端产品的营收占比为 49.51%,主流与经济型产品 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36.30%与 12.09%。百威亚太产品吨价位于可比公司首位。在百威亚太的产品结构中,高端产品占比较高, 与此同时公司近几年持续致力于产品优化升级,公司超高端产品的销量占比不断增加, 带动了公司整体吨价水平的提升。2022 年上半年,百威亚太的产品吨价为 5124 元/千 升,位于可比公司首位。重庆啤酒受益于嘉士伯的入驻,产品

27、高端化进程稳步推进, 2022H1 产品吨价为 4814 元/千升。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的价格带覆盖范围较广,相对而 言吨价低于百威亚太与重庆啤酒。5.3、业务区域对比啤酒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啤酒公司会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战略,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区域结构。青岛啤酒总部位于山 东青岛,公司拓展业务区域时,在山东地区的基础上重点布局黄河流域省份。目前, 青岛啤酒已在黄河流域建有 28 家啤酒生产工厂和 1 家麦芽厂,并设立 7 家省级销售业 务单位,河北、山西、陕西与甘肃地区均为公司的优势区域。相比之下,华润啤酒全 国市场化布局相对完善,在广东、东北、浙江

28、、江苏等地均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百 威主要垄断了华南地区,在江西、福建等地的市场份额较高。嘉士伯以重庆为中心, 市场辐射至云南、新疆等地。5.4、高端品牌战略对比酒企在推动高端化的过程中纷纷制定高端品牌战略,以提升自身在高端市场的竞争 力。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观念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认可。与此同时,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高颜值的啤酒 付出更高的溢价。在啤酒板块传统的量增逻辑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啤酒企业近几年纷 纷致力于产品结构升级,并制定了高端品牌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高端产品的市场份 额,高端化进程稳步推进。从具体公司看,华润啤酒目前实行“4

29、+4”的高端品牌战 略;青岛啤酒 2020 年 6 月相继推出 IPA 精酿、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超高端新品以抢 占高端市场份额;重庆啤酒完成资产重组后,实行“本土强势品牌+国际高端品牌”的 发展策略。5.5、业绩对比华润啤酒业绩体量大,重庆啤酒营收增速较快。从四家啤酒公司的业绩来看,华润啤酒 的业绩体量最大,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210.13 亿元。青岛啤酒营收体量位居 可比公司第二,重庆啤酒与百威亚太受区域、地区业务分布等因素影响,业绩体量较百 威亚太与华润啤酒小。2022H1,重庆啤酒与百威亚太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79.36 亿元与 34.53 亿元。从营收增速来看,重庆啤酒

30、在 2020 年底完成资产重组之后,2021 年营收 增速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 19.90%,增速处于可比公司首位。百威亚太由于市场区域 分布相对分散,业绩波动相对较大,2020 年受影响营收同比下降 14.63%。2021 年 随着恢复常态化,百威亚太营收同比增长 21.47%。相比而言,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 业绩增速相对稳定,近五年营收的年均复合增速在 3%左右。5.6、盈利能力对比百威亚太 2022H1 毛利率与净利率水平处于可比公司第一。在四家啤酒公司的产品结构 中,百威亚太的产品吨价最高,带动公司毛利率处于可比公司第一。2022H1,百威亚太 的毛利率为 50.74%。重庆啤酒 2022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 48.67%,位居可比公司第二。 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的产品价格带覆盖相对分散,毛利率水平整体低于百威亚太与重庆 啤酒,2022H1 毛利率分别为 42.25%与 38.10%。从净利率水平来看,重庆啤酒与百威亚 太的净利率水平高于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2019-2021 年,重庆啤酒的费用结构控制在 合理范围,净利率水平处于可比公司首位。2022 年上半年,面对、成本上涨等因素 影响,百威亚太缩减控制费用,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至 7.69%,带动公司的净利率水平 提高至 18.51%,净利率水平位居可比公司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