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8020613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燕京啤酒研究报告一、啤酒行业共识:聚焦高端,挖潜效率啤酒行业改革的阶段必然性。开启高端化进程之前,啤酒更类似工业品,具有产品同质 化程度高、销售半径小、行业资产较重的特点。因此,行业量增阶段,龙头酒企往往以 销量为导向,通过迅速且大量地收购小厂进行跑马圈地,且因同质化程度高而陷入低价 竞争,而对内部管理与利润不甚重视。随着 2013 年行业产量见顶下滑,量增逻辑打破, 酒企产能利用率低、人员冗余、产品结构偏低等问题越发凸显,盈利落后、亟待改革。改革节奏虽有不同,但龙头路径相似,均驱动利润大幅提升。在控股股东变动或管理层 换届等因素作用下,龙头陆续将战略重心由销量抢夺转向结构升级与利润

2、增长,并提出 战略开启改革。总结各酒企变革路径的共性,皆是收入端寻求高端化,结合向内提高效 率。虽然由于外部环境、内部体制等差异,其改革落地时间或早或晚、强度或大或小, 但在行业高端化浪潮下,盈利水平均大幅提升。(一)产品结构升级,高端能力强化聚焦高端化,搭建高端核心矩阵是第一步。高端核心产品是一切渠道与营销动作的落脚 点,而淘汰升级中低档则可对外焕新产品形象,对内促进团队思维转变、资源聚焦、盈 利提升。因此我们看到,开启高端化进程后,重啤组成“6+6”品牌矩阵并淘汰“山城” 品牌,华润联姻喜力形成“4+4”高端矩阵并升级主流大单品“勇闯天涯”,青啤也进一 步聚焦“青岛+崂山”并推出 1903

3、 国潮罐、升级白啤与纯生等高端产品。而受益于结构 升级与提价,16-21 年间重啤、华润、青啤吨价 CAGR 分别为 6.9%、4.3%、2.8%,毛利 率分别+14.9、+7.3、+3.1pcts 至 54.2%、38.4%、42.3%。高端矩阵主干成型,个性化、多元化产品补充。高端产品的核心在于对人群、场景、情 感诉求等进行差异化细分,进而提高消费者感知价值、支撑高端溢价。当下各酒企纷纷 推出个性化产品以强化产品矩阵、满足细分消费需求,如重啤的无醇啤酒、乐堡气泡酒, 华润的黑狮白啤&果啤、苏尔、小啤汽,青啤琥珀拉格、IPA 等。此外,长于并购整合的 华润啤酒,通过收购景芝与参股金种子跨界布

4、局白酒业务,有望发挥协同效应,成为多 元化酒业平台。区域上,高消费地区突破&基地市场升级,为高端化的两大核心阵地。啤酒企业推进高 端化的重点区域可分为两类:一是具备较高消费水平的区域,当前高端空间较为广阔、 教育难度较低,且建立品牌后可辐射中低成熟度区域。华润啤酒进攻两省五市八大高地, 重庆啤酒东进扩张,选定大城市计划从 41 个拓展至 76 个,均与此契合。二是自身优势 市场,酒企可凭借垄断地位,低风险、低投入地推动全价格带升级,增量亦十分可观。渠道上,大客户把控高端渠道是“王道”,差异化的强品牌力切入并绑定场景为“奇招”。 当前高端啤酒销售仍主要集中于夜店、商务餐饮等渠道,而此类渠道壁垒较

5、高,多依靠 社会资源驱动且要求经销商拥有更强的综合实力。故对拥有足够资源与规模发展大客户 的酒企而言,通过大客户进攻高端渠道是为“王道”,如百威前 200 大商规模达整体平均 规模 10 倍,我们测算可贡献 7 成以上收入,华润发力培育高端大客户等。而对于资金与 规模有限的酒企而言,依靠差异化的品牌力切入并绑定渠道亦不失为一种策略,譬如乌 苏早期通过品牌力拉动进入并绑定烧烤与西北菜为场景实现放量,后拓展流通与其他餐 饮场景。营销端,加大费用投放,多渠道营销塑造差异化品牌定位、支撑高端溢价。高端啤酒产 品差异化壁垒较低,需要持续投放费用进行消费者教育,支撑高端溢价。如华润啤酒引 入高端运作人才后

6、,通过“这就是街舞”、欧洲杯和欧冠赛事等持续提升品牌拉力, 2017-2021 年间销售费用率提升 2.7pcts,而次高端以上销量也从 2020 年开始迎来爆发式 增长。从品牌主张、人群场景定位到营销活动落地,系统化运营体系逐步形成。自 2017 年起通 过数年摸索,高端化已从需求驱动的自然增长,逐渐走向酒企以系统化方法推动增长。 以乌苏和 Super X 为例:二者均被赋予产品设计之上的品牌主张,分别是“硬核”和“酷”。 其次,明确的场景与人群定位给高端化的落地提供抓手,如乌苏主打烧烤、西北菜等场 景,Super X 则针对年轻消费者。最后,通过张伟丽和王一博、王嘉尔等代言实现 IP 联

7、动,并根据具体需求分别选择抖音等媒体以及“这就是街舞”等平台作为营销场景。(二)关厂减员提效,内部激励优化关厂减员优化资源配置,轻装上阵奠定高端增长基础。产能过剩、人员冗余制约酒企效 率和盈利提升,甩掉历史包袱有利于酒企轻装上阵、发力高端。因此,关厂减员是龙头 改革提效的核心动作:重啤(15-19 年)、华润(16-21 年)通过高效改革,先后关闭落后 产能数量占总工厂数量约 1/3,员工人数分别降至改革前的 1/2。青岛啤酒虽稍显保守, 但 2018 年至今亦关厂 6 家,减员约 1/4。虽然关厂带来的资产减值拖累短期利润表现, 但中长期看,卸去旧包袱、优化资源配置可为公司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8、激励优化,增强内部士气,提薪纳贤,组建适应高端化运作的战斗队伍。除了减少冗余 人员,为了强化高端化能力,龙头还通过优化激励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引入优秀人 才等方式,以提升队伍士气与能力。例如,重啤重建薪酬体系,将管理人员薪资也与各 部门财务表现紧密挂钩,并对一线业务人员设立月度 KPI,14-16 年间销售人员人均年薪 翻倍至 19 万元。华润啤酒增强市场化机制,吸引渠道、营销等方面的高水平市场经理人 进入,全公司人均年薪从 8.7 万提升至 22.7 万。青啤虽作为老牌国企改革步伐偏稳健, 但亦推出股权激励提振士气。除上述内容外,各龙头还依据自身情况,对内部生产经营的具体流程动作进行优化提

9、效。 例如,华润啤酒调整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以明确各环节权责,摒弃冗余流程,提 升运行效率。重庆啤酒自 2013 年起淘汰瓶型,并加强物资统一采购,以发挥规模化优势 等。(三)行业大幅改善,改革不乏先例聚焦高端,挖潜效率,行业盈利大幅改善,酒企改革有迹可循。2017 年前后,啤酒行业 头部玩家陆续全面改革,策略由量向利,聚焦高端成为行业共识,叠加内部关厂减员提 升效率,行业盈利大幅改善。2017-2021 年间,虽然行业销量持平微降,但吨价提升驱动 收入以 3.4%的速度复合增长,行业利润更是从 67 亿元(嘉士伯未合并)增长至 150 亿 元左右,以 25%的复合增速领跑食饮行业,且随品

10、牌教育效果显现仍有望继续加速。而 龙头酒企重啤、华润、青啤先后走出低盈利困局,16-21 年间 ROE 自 26.2%、7.0%、6.8% 提升至 104.7%、16.3%、14.4%,其改革路径对于燕京有迹可循。乘行业大势,启改革征程,燕京啤酒后发优势明显。参考行业龙头从管理层换届、提出 改革蓝图,到内部关厂提效与高端化结构升级,酒企改革优化路径已然清晰。燕京啤酒前期受机制固化、缺乏改革抓手等限制改革推进缓慢,因而盈利能力较弱,资产利用效 率偏低。2021 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 2.4%,资产周转率为 0.63,ROE 仅为 2.2%,回报率 处于行业末尾,内部效率与产品结构提升潜力大。202

11、1 年 U8 起势,公司盈利与高端化 能力进入提升通道,当下大声疾呼唤改革,后发优势明显,改善潜力巨大。二、燕京啤酒:昔日霸主,重整发力(一)公司概况:民族龙头酒企,兴于创新敢拼,囿于改革迟滞份额行业第四,唯一从未引入外资的民族龙头酒企。燕京啤酒前身为建于 1980 年的北京 顺义啤酒厂,是发展过程中唯一始终未引入外资的民族龙头酒企,现为港股上市公司“北 京控股1”旗下六大主要业务之一,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市国资委。目前,公司拥有燕京、 漓泉、惠泉、雪鹿“3+1”品牌矩阵,扎根北京、广西、内蒙三大基地市场。2021 年公 司实现销量 362 万千升,收入 119.6 亿元,归母净利润 1.9 亿

12、元,是我国第四大啤酒企业。兴于创新敢拼,囿于改革迟滞,当下再启征程。复盘历史,燕京啤酒在行业快速发展期 积极拥抱市场化,通过开创清爽啤酒和“胡同战术”确立龙头地位。在跑马圈地期,因 坚持不引入外资且扩张较为稳健保守,份额降至第四。而行业调整期则进一步囿于改革 迟滞,销量连年下滑。直至 2020 年起 U8 起势,管理团队成功换血,燕京啤酒再启征程:1980-1998:清爽啤酒开宗立派,胡同战术成就龙头。燕京啤酒于 1980 年建厂,1998 年产量接近百万吨,并于 1995-2005 年间连续十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我们认为, 这一阶段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面向市场率先研发出国内第一款高质

13、量清 爽型啤酒“11 度清爽”,通过差异化成功引领行业风潮,成为全国第一数十万吨级大 单品。二是积极拥抱市场化,90 年代国营酒厂统购统销模式打破后,李福成亲自带 队推进“胡同战术”,快速下沉铺货放量,建立北京基地市场优势。1999-2013:稳健保守扩张,品牌矩阵与基地市场成型,同时份额落至第四。2000-2003 年间,公司陆续收购雪鹿、漓泉、惠泉三大品牌,形成“3+1”品牌架构与基地市场 布局,2013 年燕京啤酒在内蒙古、广西、北京的市占率分别达到 75%+、85%+和 85%+。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润、青啤等陆续引入外资以获取资金和经验的同时,燕京啤酒 坚持民族资本始终未引入外资,叠

14、加公司采取稳健保守的并购策略,故市场份额逐 渐被超越。2000-2013 年,公司总销量从 141 万千升增长到峰值 571 万千升,CAGR 为 11%,2013 年市占率为 11%,位列全国第四。2014-2020:行业调整回升,燕京改革迟滞。2013 年行业销量见顶后,其余龙头陆续 通过改革与高端化实现收入与业绩企稳回升。而燕京啤酒 2014-2020 年销量则连续 七年下滑,ROE 亦从 6.1%降至 1.7%,主要系:(1)长期定位中低档,高端产品缺 失、营销乏力,在消费升级中缺乏竞争力;(2)产能过剩,人员冗余,拖累业绩表 现及经营动作。(3)作为顺义区国资委控股国企,外部环境与内

15、部体制限制改革步 伐。2021 年至今:U8 起势,换帅改革,发力追赶。2017 年,赵晓东任总经理后着手进 行销售端改革,推出 U8 并采取大单品战略进行培育。而内部改革方面,虽然公司 在 19H2 提出“五年增长与转型战略”,但因管理层变动后续进展缓慢。当下 U8 起 势为公司推进减亏增利和产品高端化提供抓手,叠加 2022 年新董事长耿超上任、管 理团队换血,公司正以降本增效、产品高端化转型为基本思路,改革步伐加速落地。(二)当下阶段:改善空间大,老树开新花产品结构与效率优化空间较大,U8 崛起新气象初显。公司作为传统国企受外部环境与内 部机制限制,改革动作迟滞,故当下产品结构、人效、产

16、能利用率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2021 年,U8 在公司集中资源培育下起势,燕京啤酒销量 7 年以来首次回升,同时高端 营销与渠道推广获得抓手、内部士气提振,公司盈利水平与高端化能力开始进入提升通 道。1、结构效率偏低,潜力仍待挖掘。弱势市场多且亏损大,本质是产品低端、效率落后,潜力仍待挖掘。分区域看,燕京啤 酒亏损子公司对利润拖累较大,如 2021 年公司实现并表净利润 2.9 亿元,而母公司(剔 除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桂林漓泉、福建惠泉、内蒙古赤峰分别实现利润 1.22、5.5、0.3、0.5 亿元,其余子公司合计亏损达 4.5 亿元。究其根源,是燕京啤酒高端 核心产品缺位、产品

17、结构偏低,且产能、人效仍有较大优化空间。高档产品长期缺位,产品结构有待提升。由于长期缺乏有锐度的高档产品与配套营 销,直至 2019 年燕京啤酒核心产品仍是鲜啤、清爽、干啤等中低档啤酒。虽然 U8 起势带动公司 8-10 元价格带占比快速提升至 2021 年的 26%左右,但我们测算公司 10 元以上产品销量仅占低个位数,而其余龙头均可达双位数水平。2021 年燕京实现 吨价 3090 元、毛利率 38.4%均处于行业尾部,产品结构仍有较大升级空间。产能利用率与单厂产量低,关厂提效空间仍足。2015 年至今,重啤、华润、青啤陆 续关闭工厂约 10/36/6 家工厂,产能利用率与单厂产能明显提升

18、。燕京啤酒受外部环 境与体制机制影响,动作相对保守,18-21 年间共停产约 10 家工厂(未关闭)。因此 当前公司单厂产量仅 9.8 万千升,产能利用率仅 40%(以设计产能计算),均明显低 于同业水平,由此导致折旧摊销占收入比例较同行高 2-3pcts,拖累盈利表现。人员冗余、低效低薪,积极性有待提升。人员效率方面,2021 年公司员工人数共 2.6 万人,人均创收与人均净利润分别仅为青岛啤酒的 1/2 与 1/9,与华润、重啤相比差 距更大。人员冗余、效率低下限制人均薪酬的提升,燕京啤酒 2021 年人均年薪 10.1 万元,仅为其余三大内资龙头的一半。较低的薪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一方面影

19、响骨 干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对公司招揽优秀人才造成限制。2、大单品 U8 起势,高端化能力提升。集中资源培育战略性大单品,公司高端化能力随之提升。燕京 U8 产品具备差异化,价 格巧妙定位空间大且竞争较宽松的 8-10 元价格带。作为公司的战略性大单品上市后,在 充足的渠道利润和营销资源加持下成功放量,21 年销量同增约 150%至 26 万千升,2025 年规划目标达 100 万千升。同时,U8 崛起亦初步补齐公司全国性中高档产品缺口,带动 全国化营销首次落地、渠道端拓展开始提速,公司高端化能力进入提升通道。(1)产品端:U8 差异化进攻次高端价格带,产品推新升级。U8:产品特色十足,价格

20、定位巧妙。从产品端看,我们认为 U8 快速放量主要原因有二:产品差异化强,“小度酒、大滋味”迎合年轻消费者,具备大单品潜质。参考大单品 乌苏,其依靠高度、大瓶、口味浓重的产品特性和异域风情、硬核的精神内涵形成 差异化,强势东进突破原有弱势市场,故有锐度的产品可为高端化打下良好基础。 而 U8 突破性结合多项专利技术,实现口味上小度酒、大滋味、不上头,并在通过 棕色复古胖瓶和拉环式瓶盖进一步增强自身特色与记忆点。我们认为,U8 不仅差异 化较强,而且较乌苏更适合大量畅饮,具备成为大单品的潜质。巧妙定位 8-10 元价格带,得以快速放量享受升级红利。U8 主要定位 8-10 元次高端 价格带,与当

21、前各大龙头纷纷加注的 10 元以上高端市场相比,可承接的主流啤酒向 上升级放量空间更加广阔。同时,该价格带当前竞品数量较少,其中百威经典品牌 有所老化,Super X 与青啤 1903 也未有压倒性优势,竞争环境也相对宽松,是公司 押注大单品、快速起量与升级的最佳选择。 继续推新升级,完善产品矩阵。除了主推次高端核心大单品 U8 以外,公司密集推出 10 元以上的 V10、U8 Plus、12 度特等产品以补齐高端矩阵,并在 6-8 元腰部价位布局新雪 鹿、鲜啤 2022 等产品,从而在尝试统一并升级原有产品形象的同时,向下防御保护 U8 价格定位。我们预计随着 U8 起量与中高端产品矩阵逐渐

22、成型,公司产品结构有望从金 字塔型转变为中高端产品为主力的橄榄型,从而带动吨价与盈利能力提升。(2)品牌:全国化营销首次发力,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U8 为抓手,全国化营销动作首次落地,产品推广效率明显提升。U8 诞生之前,燕京啤 酒对下属 30 余个区域市场管控松散,子公司产品不统一,营销上亦各自为战,故难以合 力打造品牌。而燕京 U8 横空出世为全国化营销动作落地提供抓手,各子公司引入 U8 并 首次统一开展品牌宣传与消费者教育,产品推广效率显著提升。同时,V10、鲜啤 2022 等全国性新品的推出,也进一步支撑燕京啤酒全国化品牌塑造。线上、线下、空中三线并进,品牌影响力放大。公司大力推动品

23、牌焕新,线上、线下、 空中投放三线并进,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进行营销:1)在线上,联动乘风破浪的姐姐 抖音直播带货,通过 510 品牌日、618 董事长直播与年轻消费者互动。2)在线下,夏日 大篷车全国巡演不断升级,城市灯光秀维持曝光度,“燕京酒號”、狮王精酿酒馆布局高 端精酿场景式消费。3)在空中,邀请蔡徐坤、王一博担任品牌代言人,并在微博等平台 推出“燕京 U8,热爱有你”话题,邀请 KOL 进行互动和原创发布。一系列年轻化营销 动作声势浩大,燕京啤酒的渠道与终端认可度也随之明显提升。(3)渠道端:高利润提供支撑,渠道拓展加速度。利润高、层级少,渠道与终端推力足。渠道调研反馈,部分地区燕京

24、U8 餐饮渠道出厂 价与终端零售价之差可达 53 元/箱,我们测算渠道毛利率与终端毛利率分别约 24%与 41%, 高于大部分同价位竞品,且费用投入亦较为充足。此外,燕京啤酒采用密集分销,厂家 至终端往往仅有1-2个环节,扁平的渠道结构可进一步减少利润分食。高渠道利润支撑 下,经销商与终端对U8销售推广的动力更足。U8 带动进店,高端消费渠道逐渐补齐。在高渠道利润提供的推力之下,公司拓展加速, 19-21 年间经销商数量净增约千名至 8737 名。终端布局方面,在众多过去仅实现传统渠 道覆盖的弱势市场中,已开始打通餐饮渠道这一中高端啤酒消费核心场景。虽然公司当 前的资源与渠道实力,尚不足以支撑

25、其抢夺非基地市场的连锁餐饮和夜场等制高点,但 凭借大单品 U8 和高利润空间的带动,公司高端消费渠道已开始逐渐补齐。三、未来展望:U8放量可期,换帅改革启程U8 放量可期,换帅改革启程。销售端看,大单品 U8 在公司集中资源培育之下,带动销 售端向好、高端化能力提升,当下新气象已初步显现,未来放量可期。改革与内部提效 方面,此前公司动作较慢,而本次新董事长耿超上任,管理团队换血、激励初步改善, 团队冲劲更足,停产减员与各类效率优化手段亦开始逐步推进。在国资委自上而下主导 之下,公司正以“二次创业、复兴燕京”为主基调,重启改革征程。(一)基地市场打底,百县工程发力华北基地快速铺货升级,贡献 20

26、25 年目标基本盘。渠道调研反馈,2021 年燕京 U8 销量 约 26 万吨,其中北京、河北、内蒙分别约 6/5/5 万吨,贡献 60%左右的销量,广东、浙 江、四川、湖南、山东等省份销量分别1-2万吨。燕京啤酒在华北基地市场渠道与品牌 基础较强,叠加公司当下发力北京保卫战,我们预计基地市场有望支撑 U8 快速铺货, 通过升级替换与反攻实现放量,中长期看,至2025年有望贡献 U8 销量 40 万千升以上 的基本盘。百县工程聚焦发力,摸索经验并推广复制,推动体量突破百万吨。燕京啤酒的品牌、渠 道、资金等实力较华润、百威等龙头仍有差距,暂不具备进行大范围进攻实力。故公司 主要采取集中力量、点状

27、突破的策略,2022 年发动“百县工程”,在全国各地选定百县 并分为垄断、均势、弱势三类,通过分子公司资源聚焦、总部赋能,因地制宜展开进攻 与升级。公司计划总结并推广“百县工程”经验,并用 2-3 年完成“百县牵线”、强化竞 争优势。我们预计百县工程推进决定 U8 单品体量天花板,U8 有望冲刺百万吨水平。(二)核心团队换血,激励初步改善新董事长耿超国企改革经验丰富,锐意进取。新董事长耿超今年 47 岁,历任北京市国改 办主任、北京顺义区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等职位,具备丰富的国企改革实操经验。2020 年耿总出任北京燕京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后,就开始推动燕京啤酒在产能、创新、市场化

28、等方面的改革。而在 2022 年 5 月就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后,更是首开业 内董事长参与 618 直播互动先例,并赴贵州、广西、河南三省进行调研考察。我们认为, 新董事长国企改革经验丰富,锐意进取,有望带领燕京啤酒改革进程加速推进。中高层换血,团队年轻化且实战经验丰富。2022 年 7 月,公司宣布高管团队变动,聘任 谢广军为总经理,林文、赵伟、申长亮、郁茂杰为副总经理,其中多人曾任并兼任地方 销售公司总经理,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新任总经理谢广军今年 55 岁,而四名副总经理 年龄在 41-44 岁之间,均正值壮年,新团队平均年龄较此前年轻 5 岁。除高管团队外, 当前总公司中高层干部与分公司负

29、责人亦基本调整到位,北京、河北、广东等重要市场 负责人均有变动,管理队伍更加年轻化,预计冲劲更足。考核倾斜利润与 U8,薪资水平随业绩提升,内部士气明显提振。考核与激励方面,公司 2021 年由销量导向转为利润导向,并针对各子市场因地制宜设计考核指标,例如华南市 场利润、总量、重点产品(以 U8 为主)的考核权重分别为 50%、30%、20%。此外,U8、 新雪鹿、V10 均设有单箱激励,其中 U8 激励力度高达 1 元/箱。员工薪酬方面,随着 U8放量推动业绩改善,2021 年燕京销售人员平均年薪从 9.1 万元增长至 11.1 万元,渠道调 研亦反馈,部分地区中层 U8 单箱激励带来增量奖

30、金 3 万余元。我们预计随着业绩提升, 燕京啤酒员工薪资水平与内部士气均有明显提振。加强人才培训与业务分享交流。公司开办燕京商学院并专门设立销售、研发、管理的人 才库,对不同梯队的中青年干部进行定期培训、考核与嘉奖,以提升队伍战斗力。此外, 新增月度回顾工作会议制度,每月对各个市场表现进行横向与纵向结合的对比分析与排 名,促进公司内部互相交流、积极争先。大声疾呼唤改革,内部战斗力与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中高层换血叠加 U8 带动收入与 高端化能力提升,燕京啤酒从上至下士气明显提振。在此基础上,董事长耿超提出,公 司将探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深化市场化用人机制、建立高素质职业经理人队伍。参考 业内龙

31、头改革经验,当下燕京啤酒大声疾呼唤改革,内部效率与战斗力有望大幅提升。(三)减亏增利推进,运营效率提升加强总部统筹,帮扶弱势地区,推进降本增效。过去燕京啤酒对各地子公司的管理较为 松散,故许多子公司管理粗放,存在人效较低、产品种类过多导致生产与采购成本偏高、 营销与渠道打法缺乏章法等问题。2018 年,公司成立弱势企业帮扶办公室,加强对子公司的指导与管理力度:产品端削减产品种类、统一瓶型以提高生产规模效应,渠道端注 入大单品 U8、借鉴成功地区经验、优化落地打法,运营端推进精细化管理,采购端加强 集中采购平台建设从而节约成本,降本增效稳步推进。产能过剩地区停产减员,计划逐步实现全国性产销分离。

32、对于产能缺乏战略意义且过剩 严重的区域,则进行停产减员并从临近工厂调货,同时保留销售公司以维持当地推广节 奏。2017 年至今燕京啤酒停产约 8-10 个工厂,员工总数 3.7 万人下降至 2.6 万人。中长 期看,在推进 U8 放量与减亏的同时,公司计划逐步实现全国性产销分离,明确盈利与 亏损单位、提升内部效率。多措并举初显成效,关厂规划尚待出台。多措并举之下,减亏初显成效,如广东市场 21 年通过关停产线、优化人员叠加 U8 增长大幅减亏。今年公司仍将视减亏目标达成情况 进一步规划停产减员。当前公司关厂规划尚未出台,考虑到公司国企特性,我们预计其 关厂减员步伐或较其余龙头更偏稳健,内部提效

33、的速度与确定性有望随相关规划进一步 明确而增强。 优化空间:单厂产销量对标青啤,预计共可节省约 4.5 亿元固定成本。假设燕京啤酒单 厂对应产销量分别达到重啤、青啤、华润水平,则公司需对应关闭 5/9/15 个工厂。渠道 调研反馈,030 万吨产能工厂固定成本多在 4000 万1 亿元区间。我们假设燕京啤酒关 闭工厂的产能在 5-15 万吨不等,每个工厂可节约固定成本 5000 万,则单产对标青啤关 闭 9 个工厂可节约固定成本 4.5 亿元,占其 2021 年收入的 3.8%。总结评价:战略路线清晰,U8 核心驱动,改革添砖加瓦。啤酒行业量增逻辑终止之后, 向外高端化拉动吨价、对内改革提升效率已大势所趋。参考业内龙头已有路径和公司举 措与规划,我们认为燕京啤酒正沿着正确的改革方向逐步行进。当下 U8 起势已成为公 司收入与业绩改善的第一驱动力,并为改革推进提供核心抓手,而改革提效与高端化能 力提升也可反哺 U8 增长。我们预计新管理层有望加速改革步伐,随着未来股权激励落 地、市场化用人机制完善、关厂规划出台,燕京啤酒经营改善速度与确定性将进一步强 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