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效应(人质情结).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82954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7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德哥尔摩效应(人质情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斯德哥尔摩效应(人质情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斯德哥尔摩效应(人质情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德哥尔摩效应(人质情结).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斯德哥尔摩效应斯德哥尔摩效应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西方心理学家这样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当局当成了敌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条件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

2、胁到自己的存活。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1973 年 8 月 23 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 Olsson 与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 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

3、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 竟然还爱上劫匪 Ol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

4、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经验。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第 1,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第 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第 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完全隔离了。第 4,让你感到无路可逃。有了这 4 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警方找来心理学家:三个人质为甚么在最后的性命关头都帮匪徒逃命呢

5、?专家深入研究,结论是: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份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於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一九七四年,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的千金被美国的“新人民军”绑架,最后自己也穿上了军装,参加抢劫银行,感谢恐怖份子。对一个长久的施暴者不杀的恩威,觉得是一种慈悲,不止一两个人质,在地球上,还有长久匍

6、伏在暴政之下的一些古老的民族。他们的苦难太长久,他们已经放弃了自由的希望,不要怪他们为什么甘心自我作贱,他们患了“斯德哥尔摩心理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之经典案例1977 年 5 月 19 日,27 岁的卡罗离开位于奥勒冈州尤金市的家乡,起程去探访一位住在北加利福尼亚州的朋友。北加利福尼亚州距离奥勒冈州大约有644 公里的路程,路上她搭了个便车,车上是一家三口,男主人卡门龙,妻子叫珍尼斯。半途中,她突然被勒令举起双手,蒙上眼睛,卡罗被带到了一个屋子的地窖里。卡罗清楚记得卡门龙把她身上的衣服脱去,一条鞭子抽打在她的身上。以后每天,卡罗先被毒打一顿,然后吊在门檐上,脚尖仅仅踮到一点点地面。卡罗刚开始

7、还拼命挣扎,卡罗最初的一段时间完全生活在黑暗之中,卡门龙特意用金属做了一个双层头罩和像棺材一样的箱子,她在里面不能吃、喝、听、看。卡门龙是一个虐待狂,他崇拜古代的奴隶社会,长期沉迷于带有暴力倾向的色情文学,他把卡罗当成自己的俘虏,而自己就是奴隶主。从卡罗的身上,他得到了征服感和占有感的满足。在这个小镇,卡门龙夫妇看起来是极为平凡和不起眼的邻居,他们和平常人一样,白天去上班、购物,晚上回家睡觉。卡门龙在当地的一家木材加工厂工作,他们的邻居评价这是很爱安静的三口之家。但是从来没有人了解这一家子的背景。在邻居的眼里,卡门龙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不善和人交友,只喜欢默默一个人干活。卡门龙几年前毕业

8、于当地的一所高中,然后在1973 年遇上了当时只有 15 岁的珍尼斯。珍尼斯患有轻度癫痫病,卡门龙就是看上了她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优点。卡门龙认为,只要有男人肯要珍尼斯,珍尼斯一定会为这个男人付出任何代价。卡门龙疯起来的时候会把卡罗的头按在水里,直至几乎窒息,或者接通电线,或者用手扼她的脖子。而鞭打是每天的家常便饭,有时卡门龙还拍下卡罗的照片,然后在家里冲洗。每当卡门龙折磨卡罗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异常兴奋。卡门龙还想出了千奇百怪的主意来实施自己的虐待欲,包括在地下杂志上剪下一份据称是出售灵魂的契约,强迫卡罗签下。他还在卡罗的阴唇上穿了一个洞,说这是他们的“结婚戒指”,并说希望有一天可以和她生孩子。当

9、确定卡罗不会试图逃跑时,卡门龙决定要和卡罗结婚。自此,卡罗有了更多的自由,她可以每天去洗澡、干家务活,甚至允许她出外慢跑,而卡罗每次总是会回来。一些邻居也开始看到了卡罗,他们都以为她是这家的保姆。1980 年,卡罗甚至可以到外面打工。实际上已被绑架了三年的卡罗这时有许多机会可以逃跑,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卡罗被囚禁了7 年,直到卡门龙的妻子珍尼斯突然良心发现,加上嫉妒卡罗的“得宠”,帮助她逃离了这个地狱。难以置信的是,卡罗在回到自己的家以后,还一直打电话给卡门龙,他哭着企求她回来,而卡罗向他保证决不起诉他。直到卡门龙的妻子珍尼斯离开了卡门龙,找到了一个心理医生,他们聊了将近2 个小时,珍尼斯把故

10、事全部说了出来,心理医生报了警。1984 年 11 月,卡门龙被正式逮捕。在法庭上,主控官描述了卡门龙最喜爱的一部电影,片中讲述了一个虐待狂绑架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并把她变成一个顺从的性奴。这个女孩最终变得忠心耿耿,甚至为她的“主人”牺牲了生命。主控官试图以这种戏剧化的形象,向陪审团证明卡门龙如何深受这部电影的影响,而卡罗也和片中的女孩一样,被卡门龙完完全全洗了脑而丧失了个人的意志。此外,压在卡罗身上的是一种无形的恐惧和枷锁,因为害怕报复,所以她一直不敢逃走。经典案例:洛阳性奴案河南洛阳警方近日破获一起发生在地下4米深处的案件消防兵转业的34岁当地男子李浩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瞒着妻子秘密在外购置

11、一处地下室,耗时 1 年开挖地窖并将 6 名歌厅女子诱骗至此囚禁为性奴。本月初,该案因一女子的举报电话而告破。洛阳警方从地窖中成功解救出4 名歌厅女,同时,还找到两具尸体“卖淫女”举报引爆离奇大案“卖淫女”举报引爆离奇大案洛阳刑警郑胜利说,干了一辈子刑侦的他永远无法忘记本月初市局指挥中心转来的那个电话。因为这个电话,4 名年轻女子的命运发生巨大转变震惊洛阳警界的“李浩囚禁性奴”案因此引爆。郑胜利说,本月初,23 岁的女子小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趁着被强行带出卖淫的机会,刚刚从“大哥”为她构建的一个地窖中逃离。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和另外5 名姐妹被诱骗绑架后,沦为“大哥”的性奴。“其间

12、,大哥还杀了两个人。”小晴的话很快引起洛阳警方重视。由洛阳市分管刑侦工作的多名警界高层坐镇。针对这一案件的专案组当日宣告成立。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警方出击,解救了小美、丹丹、可可等女子。据接近专案组的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案发现场位于洛阳市西工区凯旋路附近的一个小区。被囚禁人员成功解救后,按照女孩子们的描述,警方在本月 6 日及稍晚的时候,在囚禁女子的地窖中,又陆续挖出两具尸体。“大哥”深夜诱骗坐台女外出“大哥”深夜诱骗坐台女外出按照被解救女子的描述,洛阳市公安局刑事警察侦查支队很快锁定了洛阳市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李浩为重大犯罪嫌疑人。案发仅 48 小时后,洛阳警方成功将试图外逃的李浩抓获。据

13、郑胜利等人描述,李浩祖籍河南南阳市新野县,现年 34 岁,几年前从消防部队转业分配安置在洛阳市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经警方调查,李浩已婚,且与其妻子育有一子。其妻为无业人员,较李浩年轻10 岁。“李浩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以包夜外出为名,分别从洛阳市不同的夜总会、K T V 诱骗了 6 名女子到洛阳市西工区凯旋路附近的小区。将这些女子绑架,并带到事先挖好的地窖中,长期囚禁,并进行性侵害。”一名不愿具名的当地警方人士介绍说。李浩用于作案的场所表面看是一间隐藏于居民楼中的地下室。该地下室为李浩 4 年前从别人处购得。由于面积不足 20 平方米,且小区老旧,价格并没有难住经济条件一般的李浩。随后,李浩开

14、始挖掘地窖。在长达1 年多的时间里,李浩挖地窖、运土石方,行动均在深夜进行,周围邻居甚至毫无察觉。而李浩诱骗坐台女子的时间,也多发于深夜零时以后,这更为其长时间作案提供了“隐性保护”。女子见到民警放声大哭女子见到民警放声大哭南都记者昨日实地走访该现场发现,涉案小区位于原凯旋东路派出所附近,地下室十分隐蔽,仅有的一扇窗户已经被封闭,从外面根本无法窥探内中详情。而涉事小区的住户们,均表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案子”。据可靠消息,李浩用于作案的地窖位于该储藏室地下 4 米深处。警方内部人士介绍说,很多参战民警被李浩的精心设计所震撼。地窖共分为 4 个部分,首先是一个直径大约为 60 厘米的洞口。在下到

15、洞口之后,向左即是一条仅够一人爬行穿过的隧道,爬过隧道之后,里面是两间小房子,由于位于地下近4 米的地方,潮湿和酸臭之气扑鼻而来。“几个女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又是在地下。那味道能好得了吗?”郑胜利摇头道,民警穿越横向的隧道进入地窖之前,被囚禁的几个女孩子以为是“大哥”回来了,还喊了一声:“大哥,你可回来了。”直到确定来者系洛阳民警,女孩们才放声大哭。民警搜索地窖后发现,李浩挖出的地窖共分为两个小间。让他们惊讶的是,被囚禁的女孩子身边还配备了电脑。“当然,电脑是不能上网的。那只是李浩给女孩子们看影碟、打游戏的工具”,郑胜利和其同事介绍说。女孩们被解救后,民警按照掌握的情况,在地窖的两个角

16、落中,先后挖出两具尸体,据初步分析,死亡时间应该在 1 年以内。被囚女子相互妒忌引发血案被囚女子相互妒忌引发血案警方侦查后得知,犯罪嫌疑人李浩在将 6 名女子诱骗、囚禁之后,强行与这些女子发生性关系,且平时对这些女孩“调教有方”,女孩子们不仅毫无反抗之意,反而相互妒忌。常常以“晚上谁能陪大哥睡觉”而发生争执。时间一长,女孩子们都喜欢叫李浩为“大哥”、或者“老公”。“大约 1 年前的一个晚上,其中一名女子与另一被囚女孩因争风吃醋发生打斗。李浩协助后者将前者打死之后,将尸体就地掩埋。在此之前,为了“杀一儆百”,李浩将一名“不听话”的女子芳芳打死后,也掩埋在女孩们居住的“房间”角落里。南都记者掌握的

17、材料显示,因为协助李浩打死同伴并掩埋尸体,被解救的4 名女子中的可可,刚刚走出地窖就被关进了看守所。其他 3 名女子目前已经被警方妥善安置,等候进一步处理。“这些女子被囚禁的时间跨度很大,最长的有两年之久,最短的也有 3 个多月了。”郑胜利说。被囚禁期间,李浩对这些女孩的控制是极为严密的。除了连续几道铁门,为了防止女孩们“有力气外逃”,李浩往往两天多时间才给被囚禁的女孩们送饭一次。“大哥”试图逃离洛阳时被抓“大哥”试图逃离洛阳时被抓郑胜利等人告诉南都记者,李浩在被抓获后,自知罪恶深重,表现配合。目前被羁押于洛阳市看守所。案件之所以能够告破,皆因李浩“手紧”。“这个李浩,平时遇到经济紧张的时候,

18、偶尔也会放出一个表现听话的女子,由其介绍到洛阳市区卖淫并获取嫖资。”接近专案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事发当天,李浩带着“妹妹”小晴再次外出卖淫,小晴趁李浩不注意成功逃跑,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所述的场景小晴报案后,引爆了离奇大案。这名工作人员说,李浩发现小晴逃跑后,意识到案情败露。于是,前往妹妹处,将自己这些年作案的经过和妹妹“倾心交谈”,并从妹妹处获得外逃路费。在试图逃离洛阳时,被民警抓获。南都记者发稿前从当地获悉,目前警方针对被解救女子的家属联系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考虑到李浩作案手法异于常人,警方将考虑对其进行精神病鉴定。谎称在外“兼职”长期隐瞒妻子谎称在外“兼职”长期隐瞒妻子据郑胜利等人介绍

19、,李浩囚禁女子之所以长期被隐瞒,除了其作案时间多于深夜进行、隐蔽性强之外,其已婚的妻子对其所作所为几乎一无所知。“据李浩供述,他购置该地下室并开挖隧道、地窖一事,其妻几乎完全不知情。李对其妻子谎称,在外面找了一份帮人看大门的兼职工作。因此,每个月中,李浩可以有近半个月时间与妹妹们在一起,而无需回家。”接近专案组的人士说。受害者的心理效应:受害者的心理效应:1.1.被囚女子不仅不反抗,反倒争风吃醋被囚女子不仅不反抗,反倒争风吃醋女孩们不仅毫无反抗之意,反而相互妒忌。常常以“晚上谁能陪大哥睡觉”而发生争执。时间一长,女孩们都喜欢叫李浩为“大哥”、或者“老公”。2.2.被囚女子有机会逃脱也不利用被囚

20、女子有机会逃脱也不利用李浩经济并不宽裕,遇到经济紧张的时候他就带听话的女孩出去卖淫,获取嫖资。令人不解的是,一直到9 月初,一个叫小晴的女孩才乘机逃跑去报案。在此之前,被李浩带出去卖淫的女孩难道都没有找机会逃跑或者请周围人帮助自己?尽管李浩在监视她们,但是并不代表找不到机会。当然,也有可能女孩求助了,但是周围人没有帮忙,不过结合全报道来看,这个可能性不高。3.3.受害者变施害者,被囚女子竟将同伴打死受害者变施害者,被囚女子竟将同伴打死大约 1 年前的一个晚上,其中一名女孩与另一被囚女孩因争风吃醋发生打斗。李浩协助前者将后者打死之后,将尸体就地掩埋。所以,在本案告破之后,全部四名女孩皆因涉嫌犯罪

21、被刑事拘留。4.4.被囚女子被囚女子“忘记了恨忘记了恨”,有人还在警察调查过程中袒护李浩,有人还在警察调查过程中袒护李浩民警在对被解救女孩询问时发现,她们对被囚禁期间的描述反映出,李浩对女孩们“照顾有加”。直至见到民警之前,这些女孩甚至“忘记了恨”。最让民警们不能理解是,被解救女孩中,竟然有人在民警调查过程试图袒护李浩。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许多人都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名词耳熟能详。这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1973 年 8 月 23 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两名有前科的罪犯在意图抢劫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

22、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 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其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竟然还爱上劫匪,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转变下,这四名人质甚至抗拒政府营救他们的努力。社会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样一种堪称畸形的情感竟然普遍存在。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

23、受虐妇女到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经验。在以往国外发生的的一些囚禁性奴案中,很多被囚女性身上都能找到这种情结。其中很有名的就是被囚八年的奥地利女孩娜塔莎,重获自由的她在首封公开信中竟然表示被囚也不算坏事,她写道,“从某种角度来说,他(绑架者)对我非常关心。他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为他感到悲伤。”李浩的手腕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四个形成条件一一对应李浩的手腕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四个形成条件一一对应学界一般认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形成有四个关键条件,这在本案中一一匹配:1.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李

24、浩对这些女孩的控制极为严密。除了连续七道铁门外,为了防止女孩们“有力气外逃”,李浩在最初两天多时间才给被囚禁的女孩们送饭一次,后来虽然让女孩们自己做饭,但是送菜的频率也很慢。当然,李浩做得最残酷的是,为了杀一儆百,将一名不听话的女孩子活活打死后埋在地窖。2.2.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感到绝望。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感到绝望。整整七重铁门,复杂的地窖结构,再加上因为吃不饱饭而没有任何力气,这些都足以让女孩们对逃脱绝望。在随时随地都觉得有生命危险又感到不能逃脱这个地方的时候,女孩们就只有想办法来迎合李浩,为求活命。3.3.控制人质的信息来源和思想。控制人质的信息来源和思想。这些

25、女孩虽然能够用电脑,但是电脑上不了网,他们无法和外界联系。在一个信息不流通的封闭空间中,加害者能够对受害者进行洗脑,强行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李浩可以反复地给女孩们强调这个地窖是如何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外面的世界如何险恶之类的思想。谎话说一千遍,说谎者自己都会相信,何况天天只能听谎话的人呢。而思考可以教人辨别善恶,所强权者不会让弱者思考,这些女孩子也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4.4.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会出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会出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李浩给女孩们配备了电脑,让她们可以玩电脑解闷。女孩们甚至觉得在被囚禁期间李浩对她们“照顾有加”。时间一久,对

26、于女孩们而言,自己能够活命完全都是李浩的施舍,李浩再给一点小恩小惠,她们就忘记了自己的悲惨命运是李浩造成的,反而感激李浩,对他充满了感情。当然,作为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加害者,李浩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就像古代皇帝一样可以操纵人的生杀大权,掌握人的喜怒哀乐,并且被这些弱女子所膜拜。所以他不断地玩弄权术,更加牢固地控制着自己的俘虏。总之,一般认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成因有二,一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为了保命不得不迎合加害者,对加害者谄媚;二为人性中对强权的屈服和膜拜。以上的四个形成条件正是这两大成因的演化。这其实也和专制社会的形成有很强的共通之处。如何才能逃脱沦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受害者的厄运如何才能逃

27、脱沦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受害者的厄运事实上,不是每个被绑架者都会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情结。美国 FBI 曾经对 4700 个人质绑架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 73%的人质没有出现这种症状。研究认为,强烈的道德感、坚定的信念和一种扪心自问的反思,可以降低或弱化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产生。当然,这并不是说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理性地选择保命,毕竟能够做到“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最高”的人凤毛麟角。但是,在保命之余,如何坚持自我的人格,不被洗脑,去掉奴才心态则尤为可贵。而底线是,就算要谄媚,也不能由被害者变为加害者,和绑架者一起去伤害自己的同伴,这就是在作恶了。还有个低得不能再低的底线是,即使真的作恶了,过后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认为自己是被体制所迫,甚至在被解救后仍然认为自己没错,怀念旧体制,甚至为强权者歌功颂德。详细心理学中出现了一个相对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提法利马综合征。上个世纪 90 年代,日本驻秘鲁利马使馆的工作人员被绑架,在这起持续数月的绑架事件中,人质影响了绑匪,让绑匪对其产生了认同,绑匪被分化,敌意也逐渐弱化,这种绑匪反过来认同人质就被叫做“利马综合征”。这比拼的就是谁的心态更加的坚定,谁又更为强烈的人生观、价值观,谁就能影响对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