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_税伟.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55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_税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_税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_税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_税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21卷第 1期 2 0 1 2年 3 月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WORLD REGIONAL STUDIES V L21, N J Man, 2 0 1 2 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 税伟 徐 国 伟 3,兰肖雄 4,王雅文 3,马菁 3 (1.四川农业大学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系,成都 611130, ;2.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地理系,卡拉马祖 49008密歇 根州 ;3.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 611130;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随着环境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程度的逐渐加深 ,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对生态难民 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对生态移

2、民的定义与分类、生态移民的产生原因、生态移民的相关预测 与评估、环境变化与移民之间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综述,并对环境难民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 展望。提出要扩大生态移民的研究区域、转移生态移民的预测重点、加深关于生态移民影响效益的 评估研究、探索更综合严谨的生态移民研究方法以及建立一套适合于生态移民的应对指导体系和 可持续发展体系。 关键词:生态移民 ;环境难民 ;环境变化 ;迁移 中图分类号: C922 文献标识码: A 生态移民是因环境破坏或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移民,国外一般称为环境难民 /移民 (environmental refugee/ environmental migrant)、 生

3、态 / 气候难民 ( eco-refugee/ climate refugee)、环境迁移人 ( 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rsons, 简称 EDP)等。国外 学者于上世纪初就开始研究生态环境对移民的影响,在随后的时间里,出现了大量有关于生 态移民 /难民的定义与分类、生态移民 /难民的起因与驱动力、生态移民 /难民数量的预测 与分析、环境与移民之间的关联等的研究。我国的生态移民起源于影响到生态环境的项目工 程移民,而因环境逐步退化引起的移民起始于上世纪 90年代末,是在维护国家(区域 )生态 安全、社会和谐和城乡协调背景下由中央与地方政府推动出现的,因而研究生

4、态移民的相关 议题较国外晚。伴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生态 移民越来越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研究不断深化 1生态移民的定义 生态移民在国外最早被称作环境难民,由世 界观察研究院 (World Watch Institute)的 Lester Brown于 20世纪 70年代首次提出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慢慢流行起来,成为国外学 者研究的热点。联合国环境署 (UNEP)的研究员 Essam El-Hinnawi于 1985年首次对环境难 民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 :“ 由于显著的环境崩溃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生 存受到威胁,从而不得不选择迁移的人(这种迁

5、移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永久的) ” 。 El-Hinnawi指出,定义中的 “ 环境崩 溃 ” 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发生的任何物理、化学以及生 收稿日期: 201卜 12-22;修订日期: 2012-02-12 作者简介:税伟 ( 1974-),男,副教授,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地理系 Visiting Professor 研究方向为乡村地理学、乡村规划 与生态农业。 Eraail: shuiweiman163. com。 物变化,从而导致该地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可以是由某种严重的自然灾 害引起的,例如飓风、龙卷风、沙尘暴等 ;也可以表现为生态环境的逐渐退化,比如土地干旱、 荒漠化、

6、盐水入侵等 w。尽管通过 El-Hinnawi的定义并不能完全区分各种环境难民之间的 差异,但是他关于环境难民的定义却是被专家学者们引用最多的。 除此之外,英国环境学家 Norman Myers在总结了几十年对于环境变化与人口迁移研究 的经验基础上,将环境难民总结为 :“ 由于干旱、土壤侵蚀、荒漠化、过度砍伐森林等环境问 题,结合人口压力、贫穷等社会经济问题,从而致使其生计问题不能得到保障的人 ” 5。而 Frank Biermann等人则将气候难民 (climate refugee)定义为因为海平面上升、严重的气候 事件、干旱或者水资源匮乏等气候变化,致使当地居民被迫离开原居地从而产生的难民

7、 6。 但是,环境 /气候难民的概念自提出开始,就一直饱受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难民这 个身份是否可以得到国际政府的承认。难民与移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其差别在于 :难 民可以得到国际政府的收留与救助,而移民则不能享有同样的权利。因此支持这一概念的学 者们,试图通过定义环境 /气候难民,以期增加 “ 难民 ” 的定义范围,从而为由于环境变化造 成迁移 的人们寻求更多的人道主义帮助与保护。支持者们认为,随着环境变化对人类生产生 活影响程度的逐渐增大,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众多迁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Diamond通过 对全球数十个社会变迀案例的研究分析,发现环境变化是影响这些变迁的一个共同因素,

8、其 中又以气候变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最大 7。同时支持者们还提出,只有对环境 /气候难民有 了明确地的定义,才能保证决策者以及政府部门更好地针对环境 /气候难民制定相应的应 急措施,减轻由于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使那些由于环境因素而不得不迁移的人 们得到更充分的救助 反对使用环境 /气候难民概念的学者主要来自于非自愿移民研究以及难民研究领域 9, 他们认为使用环境难民这一概念是不恰当的,主要理由包括: a)从国际上关于 “ 难民 ” 的定 义上来说,难民应当是指自身的财产、生活以及生命不能得到本国政府的保障,从而不得不 离开自己的国家 ,寻求其他国家的庇护。而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人口迁移,

9、一般都是在本国范 围内,从而由此产生的迁移人口不能被称作难民; ( 2)从对难民的分类角度上来说,难民一般 都是以社会、政治以及经济这三大类因素来区分,而环境应当归属于经济这一大类,因此使 用环境难民这一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混淆了难民的分类; ( 3)从迁移这个行为过程来 说,人口的迁移应当是各种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环境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驱动因素, 使用环境难民这一定义无疑是将迁移这个复杂的社会过程简单化了;同时 Anthony Oliv- er-Smith认为,使用环境难民一词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使人们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导致迁 移的原因,而其实这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归根究底都是由于人类活动

10、所造成的 “4) 从政府的 角度来说,各国政府更希望难民的范围尽可能的狭小,从而减轻他们在财力上的负担 KH2。 因此,为了避免 “ 难民 ” 这一提法所带来的争议,联合国难民署 (UNHCR)于 2007年提出了 环境迁移人 ( 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rsons)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由于不利的环 境、生态和气候变化,导致人们的生命、生活以及自身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从而被迫离开原来 生存地的人。联合国难民署指出,为了避免与其他难民类型之间产生混淆,在定义时明确指 出这种移民的最终迁移地仍在本国范围之内,不会迁移到其他国家,同时导致这种迁移行为 发生的原因不涉及迫

11、害、武装冲突以及人权侵害等行为 13 。 在联合国大学环境暨人类安全中心 NU-fflS) 份研究报告中,又提出并定义了强制性 152 世界地理研究 21卷 环境移民 (forced environmental migrant)这一概念,将其描述为由于环境所带来的压力, 而不得不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人。该定义着重突出了由于环境原因而进行迁移的非自愿性,从 而反映出环境变化在迁移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除了上述几种关于生态移民的提法与定义之外,还有包括环境移民 ( environmental migrant)、 生态难民 ( ecological refugee)、 气候移民 ( climate

12、change-induced migra- tion)、灾害难民 (disaster refugee)等诸多说法 9 15_17。虽说由于环境难民的争议不断,导致 环境难民的定义至今未能有统一的说法,但是这并不影响学者们对于环境难民的研究热情。 2生态移民的分类 在 El-Himiawi于 1985年发表的报告中,他从迁移的起因角度将生态移民划分为三大 类: ( 1)由于某种自然灾害,比如龙卷风、飓风以及沙尘暴等所造成的迁移。其特点在于这种 迁移的规模一般都相对较小,且都表现为暂时性的迁移,即当原居住地的环境条件恢复以 后,移民还可以返迁回来居住; ( 2)由于环境的崩溃而造成的迁移。环境崩溃

13、的原因可以是自 然也可以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且由于原居住地的环境条件很难恢复,这种迁移一般都是永久 性迁移,即移民只能异地居住,而不可能返迁; ( 3)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缓慢退化所造成的迁 移。这种退化可以表现为土地干旱、荒漠化、耕地退化等,且环境退化一般较难缓解与恢复, 所以由此产生的迁移 大多表现为永久性迁移 4。 Diane C. Bates在 El-Hinnawi的分类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系列分类标准,包括:发生迁 移的原因 ( 自然或者人为)、环境变化的持续性 (急性或者缓慢 )、迁徙的发生是否在计划内,将 生态移民划分为三种类型: ( 1)由于灾害产生的移民。这种灾害具有突发性,且持续

14、时间较短, 因而由此产生的移民并不在人类的预期计划之内,同时发生的迁移一般都是暂时性的,移民 有返回原住地的可能。灾害的起因可以是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因素,也可以表现为核泄漏等 人为技术原因; ( 2)由于国家政府蓄意改 变当地环境条件而产生的移民。这类移民的产生原因 有两种,一是以经济开发为目的,例如政府要在某地修建水库,强制当地居民进行迁移从而产 生的移民 ;二是战争时期,国家政府为夺得战争的胜利,从而破坏敌国的生态环境,由此产生 移民。这种环境变化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由于原居住地的生态坏境遭到永久性改变不再适 合人类居住,移民一般没有返迁的可能;( 3)由于环境退化产生的移民。环境的退化

15、主要表现 为环境污染 (例如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与资源匮乏 (例如土壤肥力的降低)。环境退化是一个 缓慢的过程,由此产生的迁移最初表现为个体的迁 移,而这些迁移的个体多为富有冒险精神 的年轻人,迁移的目的是为可追求环境更好的居住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环境的不断 恶化,迁移的规模也逐渐变大。因此相对于前两种类型的移民,由环境退化产生的移民在迁 移时选择的空间更大 ,他们往往可以决定何时迁移,迁移到何地以及怎样迁移 18。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根据移民的意愿,将环境难民分为非自愿移民与自愿移民两类。非 自愿移民主要指由于环境压力,从而不得不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人。环境因素在迁移过程中主 要起到推力的

16、作用,即原居住地的恶劣环境 (例如耕地退化,气候恶劣等 ) 已经 严重威胁到人 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生存,迫使人们进行迁移。而自愿移民则是指为了追寻更高质量的生活, 从而选择迁移到环境更好的地方居住的人。环境因素在迁移过程中主要起到拉力的作用,即 迁移地的良好环境 (例如更高质量的耕地、更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更舒适的气候等)诱使人们 进行迁移,迁移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水平的提高,且迁移的规模较小 ,一 般局限于个体与家庭 1 期 税伟等: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 153 层面上 |_。 3生态移民的产生原因 生态移民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驱动因子总是相互交织着出现在 每一个由生态环境变化导致的

17、迁移行为中,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但我们可以将其大 致分为四类: (1) 由于某些突发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环境变化是生态移民产生的重要原因。这些自然 灾害包括飓风、海啸、洪水、龙卷风、地震等,会迅速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们会使生态系统 发生剧变,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有统计数据显示,自 1980到 2000年这 20年间,全球有 1.4 亿人在 3559起自然灾害中失去家园而被迫迁移,其中超过 97%的人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特 别 是突发灾难性自然灾害,如 2004年亚洲发生的海啸、 2005年美国墨西哥湾海岸发生的飓 风以及 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等,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同时也让

18、数以百 万的人不得不进行迁移。 1995年蒙特塞拉特岛上的苏佛里耶火山爆发,致使该岛 7000个居 民被迫迁移;莫桑比克于 2000年爆发的一场洪水,直接导致该国中部以及南部近一百万人 暂时性迁移 11。 不过,自然灾害的发生或多或少也掺有人为成分,最好的例子就是波多黎各发生的大规 模洪水事件。 Tortiigo城修筑在一条河流岸边,由于城市的无计划扩张 ,致使河道发生偏移, 再加上城市垃圾堵塞河道,最终导致雨季发生洪水,淹没整个城市,城市居民不得不进行迁 移。在这个案例中,洪水的发生是由于降雨量的增加,但同时也是因为人们的不合理发展 |8。 (2) 由于人为因素 (特别是未被预料到的人为因素

19、)而造成的环境变化也是导致迁移的 主要原因。它既包括某些由于人为技术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灾难事件,诸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和三里岛核电站发生的化学物质泄漏意外,也包含一些比较长期的环境退化过程,例如土地 的荒漠化 (沙漠化),这种荒漠化过程被大多数学者看作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 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于 1994年召开的一场题名 “ 荒漠化与迁移 ( Desertification and Migration) ” 的联合国座谈会上,有关学者明确指出全世界的移民数量以每年 3百万人的速 度持续增长,而土地荒漠化是造成这一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并且预计全世界有超过 1亿人 处于由于土地荒漠化所造成

20、的迁移威胁中。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UNEP)以及生态学专家 Norman Myers的推测都表明,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未来将会有 0. 5-1. 5亿人由于海平面的上升而被迫迁移。除此 以外,农业耕地的退化以及水资源的不合 理使用等,都是造成移民发生的因素之一 21。 (3) 军事行动以及政治动荡等也会造成迁移 ,主要表现为把对环境的破坏作为达成战争 以及种族灭绝政策的一种手段。例如伊拉克政府自 1991年起有计划地对本国南部的沼泽地 进行破坏,从而导致 35万的沼地阿拉伯人被迫离开居住地逃往伊朗。而美国在越南战争时 期,对占有的越南土地实施森林砍伐政策,利用脱叶剂

21、和灭草剂等破坏耕地与森林资源,严 重损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越南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附近城市 22。 (4) 经济或发展规划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环境变化从而发生迁移。例如以经济发展为目的 而进行的水库建设,会导致部分区域被洪水淹没,从而产生水库移民。有学者在 2000年时估 计中国三峡大坝的修建直接导致了 85万人离开故土,并且预测 2009年移民数量为 130万 人 23。但中国政府对因修筑水库产生的合法移民都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与救助。又如修筑 公路、铁路,兴建自然保护区以及圏定矿区等,都会对该区域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 致部分居民发生迁移。 在以上这些驱动因子单一、组合或 共同作用下,

22、将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环境,从而最终 导致生态移民的发生。需要特别说明是的,自然灾害诱致的环境变化是移民的直接原因,而 一些缓慢的环境变化过程则往往通过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间接迫使人们进行迁移。 缓慢的环境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匮乏等,会影响当地社会 经济的发展,诱使当地居民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以提高经济水平为目的而选择迁移。 Kees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加纳北部的移民进行调查,发现移民迁移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 肥沃的土地资源、农作物产量过低等,经济问题是诱使他们迁移的主要因素 ;而后他又使用 遥感资料,分析了降水量、NDVI值、森林覆盖率与移民数量之间的关系,认为自然资源与

23、移 民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19。在这个案例中,移民迁移的关键原因在于土地肥力的逐渐降 低,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不能满足当地人的经济需求,甚至出现食物危机,人们为了自身的生 存发展而选择迁移到土地更为肥沃、工作机会更多的地方生活。而土地肥力的降低 ,却是由 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环境退化造成的。因而环境因素可以以经济作为桥梁,间 接对人类的迁移行为产生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缓慢环境变化过程,也会对各国的农业发展产生影响,并 导致生态移民的发生。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IPCC)的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全球 的适耕面积将会减少,同时农作物的适耕期也会缩短,从而导致农业产量

24、的降低,必然造成 大量的难民与移民的出现。有研究表明,处于气候温暖干燥的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农民普遍反 映,由于气候变化 (温度,降雨量等),他们已经开始缩短农务期。专家预测,到 2020年非洲一 些靠天吃饭的贫困国家,农业产量将降低近 50%;而中亚以及南亚地区的农业产量也会于 2050年 降低 30%。可见,如不进行国际合作与政府间积极行动, 21世纪亚非国家的生态移民 数量与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此外 ,全球气候变化对沿海的渔业经济与居民身体健康也会产 生灾难性影响,间接影响到生态移民。 Arnell认为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厄尔尼诺现象将 会大量减少海洋生物产量,对沿海渔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

25、 ,从而导致沿海大规模移民的 发生 26。有研究表明,沿海温度每提高 4度,每年将会导致 1. 7亿的沿海居民遭受洪水的侵 害, 6000万非洲人感染疟疾 27。 4生态移民的预测 尽管由于移民行为具有多因性、复杂性等特点,并且生态移民的定义一直未能得到各方 学者的公认,从而导致人们很难对移民的数量、持续时间以及移民去向等做出准确预测。但 由于生态移民的预测对深化移民行为研究、评估生态移民的影响以及辅助政府决策等方面 至关重要,因而一直受到相关学者和政府决策人员的关注,特别是全球生态移民数量的预测 成了联合国等国际人权、环保组织关注的重点。 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联合会 ( IFRC)预测,于

26、 2001年全世界环境难民的数量将会第 次超过由战争导致的难民数量 ;联合国难民署 (UNHCR)于 2002年估测,截止 2002年,全球 由于洪水、饥荒以及其他环境问题而导致的难民数量约有 2400万人 ;Nicholls于 2004年 预测,在 2080年以前全世界将会有 5000万 -2亿人由于气候变化而选择迁移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 (UNEP)在 2005年的报告指出,至 2060年仅非洲地区就将会产生 5000万的环境难 民 ;Stern27与世界之友 (Friends of the Earth)分别在 2006年和 2007年做出的预测都表 明,至 2050年全世界将会有 2亿人由

27、于 环境问题而不得不迁移,而其中有 100万人将来源 于小型岛屿国家。 尽管上述预测并不是通过严格的数学模型得出的,预测的方法与假设前提都有待商榷, 但是这些结果却能对人们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让更多的人关注与重视环境及其由此产生 的迁移行为。Camillo等学者认为相较于对全球的移民 /难民数量进行估计与预测,研究 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的潜在迁移人群及其相应的政策干预程度更具有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他提出,我们应当首先辨别和标注出那些可能因为环境变化而发生迁移的热点区域,监测 这些热点区域移民的变化情况,追踪与预测区域的移民趋势 ;然后根据监测与分析的结果, 调整该区域的相关发展政策,以适应环境的

28、需求,最大程度保证区域的恢复能力与可持续 发展 ;最后绘制潜在移民图,以保证更加准确地预测环境难民的数量,并缓解由迁移带来的 危机 29。毫无疑问, Camillo等人的观点为生态移民的预测指引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同时 极大地推动了生态移民分类研究的发展。因为要对潜在移民进行预测与干预,就要求我们对 生态移民的类型进行更细致入微的分类,从而致使一批学者又投入了对生态移民分类的相 关研究。如 Rerrnud就从类型学的角度再一次对生态移民进行了定义与分类。与此同时,关于 生态移民预测研究的重点也从移民数量预测向潜在移民区域预测转变,从生态移民的产生 原因分析向生态移民全程跟踪监控转变,从生态移民

29、发生后的应急与处理向生态移民发生 前的干预与防治转变。 5总结与评论 尽管国外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的相关概念仍存在争议,但是大量学者在实证研究中不断 完善有关于生态移民的理论体系,深化生态移民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望 未来,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仍存在广阔空间: (1) 扩大生态移民的研究区域。现有关于生态移民的研究表现出较强的地域偏重,研究 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 (如加纳、孟加拉共和国等),几乎很少涉及其他 区域; (2) 转移生态移民的预测重点。目前关于生态移民的预测大多集中于对移民 /难民数量 的预测与评估。而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将重心放在对潜在生态移民的空间分布

30、与迁移趋势 的预测上,从而更好地为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与修改提供科学依据; (3) 加深关于生态移民影响效益的评估研究。国外关于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效益的评估研 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水库移民等以经济建设为目的 移民评估研究,很少有关于环境退化 诱使移民的评估以及牧区生态移民安置效益的评估; (4) 探索更严谨、更综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研究生态移民。建立严谨的数学模型来预测 生态移民的数量与空间分布,将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结合起来研究生态移民的产生原 因与迁移的驱动力,运用交叉学科知识对生态移民的影响效益进行评估研究; (5) 建立一套适合于生态移民的应对指导体系。在准确定义生态移民的概念并

31、确定出生 态移民的包含范围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生态移民的应对指导体系从而更好的保障移民的 利益,减轻整个迁移过程的经济负担,更好地保持家庭与 种族的聚集性,增加文化的适应性: (6) 引导移民进行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人为因素是产生生态移民的一个重 要原因,保证移民在新居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减轻人为因素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防止因 环境退化出现的重复迁移。 参考文献: 1 Ogenga Otunnu. Environmental refugees in Sub-Saharan Africa causes and effectsj. Refuge, 1992,12(l): 11-14 2

32、Karen Elizabeth McNamara,Chris Gibson. “We do not want to leave our land : Pacific ambassadors at the Uninted Nations resist the category of climate refugeeswJJ. Geoforum, 2009,40:475-483 3 Ethan Goffman. Environmental refugees:H w many, How bad?j, CSA Discovery Guides, 2006, 7:1-15 4 El-Hinnawi, E.

33、 Environmental RefugeesM. Nairobi: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1985:1-3 5 Myers,N. Environmental Refugees: An Emergent Security Issue OL. http:/www.osce.org/docu- ments/eea/2005/05/14488_en. pdf 6 Frank Biermann, Ingrid Boas. Preparing for a Warmer World: Towards a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34、 to Protect Climate RefugeesJ.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10,10(1):6 -88 7 Jared Diamond. Collapse: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M.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Publishers, 2005 8 John A. Kelmelis. Arctic warming ripples through Eurasia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11, 52(1) : 56

35、-78 9 Olivia Dun, Francois Gemenne. Defining “environmental migration” J. Forced Migration Review, 2008, 31:10-11 10 Kibreab. T. Environmental causes and impact of refugee movements:a critique of the current debate J* Disasters, 1997,21(1) :2 -38 11 Black R Environmental refugees:Myth or reality L.

36、http:/www.unhcr.org/research/RESEARCH/3ae6a0d00, pdf 12 Zetter, R. W. More labels, fewer refugees:remaking the refugee label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J. Journal of Refugee Studies, 2007, 20(2):172-192 13 Susan Charnley. 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oples and the Cascade effect: lessons from Tanzan

37、ia J, Human Ecology, 1997,25(4):593-618 14 Sophie Kimura. 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rsonsJ. Jackson Schoo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0, 1(1) :10-21 15 Paul Fearon, Craig Morga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chizophrenia:the role of migrant studies J. Schizophr Bull, 2006, 32(3):405408 16 J

38、ustin T. Locke. Climate change-induced migration in the Pacific region:sudden crisis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J.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2009, 175(3):171-180 17 Rafael Reuveny. Climate change-induced migration and violent conflict J. Political Geography, 2007, 26(6): 656-673 18 Diane C. Bates. Envi

39、ronmental Refugees? Classifying Human Migration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j.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2, 23(5):465-477 19 Kees van der Geest. North-South migration in Ghana: What role for the environment? L. http: /geest, socsci. uva. nl/publications/vd _ geest_2008a.pdf 20 Massey DS, Ara

40、ngo J and Hugo 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s review and appraisal 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93, 3:31-66 21 Myers,N. Environmental refugees: a growing phenomenon of the 21st centurylj. 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2002,357(1420):609-613 22 Glassman, J. C

41、outer-insurgency, ecocide and the production of refugees: Warfare as a tool of mod- ernizationJ. Refuge: Canadas Periodical on Refugees,1992,12:27 -30 23 Lou, Y. Immigration policy adjusted in Three GorgesJ. Beijing Review,2000,43:23-24 24 Whitney, J.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n Chinaj. Refuge: Cana

42、dafs Periodical on Refugees, 1992, 12(1): 24-26 25 Zmolek,M. Damming the Narmada and the Three GorgesJ. Refuge: Canadars Periodical on Refugees, 1992,12 (1):33-38 26 Arnell,N.W, Global impacts of abrupt climate change:an initial assessment 0L. http:/deutsch- er-fluglaermdienst* de/Presse/PMitt/2006/

43、061030c6. pdf 27 Stern,N.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0L. www.hm_treasury.gov.uk/independent_re- views/stern_review_ economics climate_change/stern_review_report, cfm 28 Nicholls, R. J. Coastal flooding and wetland loss in the 21st century:changes under the SRES climate and socioe

44、conomic scenario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4, 14(1):69-86 29 Camillo Boano, Roger Zetter and Tim Morris. 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ople: Understanding the linkages betweenenviro nmentalchange, livelihoods and forced migration 0L. http:/www. conflictre- covery, org/bin/rsc_Dec2007. pdf A R

45、eview of Study on Ecological Migrant SHUI Wei12, XU Gu -wei3,LAN Xiao-xiong4, WANG Ya-wen3,MA Jing3 (1. Department of Ec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2.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Kalamazoo MI, USA 49008; 3. College of

46、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f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 4.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Abstract: This paper is emphasiz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migration, the cause of

47、the ecological emigration, the related forecasts and assessments of the ecological emigration,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he link between emigrations, and the further outlook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refugees. It puts forward to expand the ecological emigration research area, to tran

48、sfer the important predictions about the ecological emigration, to deepen the impact of emigration on the eco-efficiency assessment, to explor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ompact research method of the ecological emigration and to establish a set of suitable for ecological emigration in response to guidance system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Key words: ecological migrant; environmental refugee; environmental change; migrati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