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_父辈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关系_气质的调节作用_吴晶晶.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565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辈_父辈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关系_气质的调节作用_吴晶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祖辈_父辈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关系_气质的调节作用_吴晶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祖辈_父辈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关系_气质的调节作用_吴晶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辈_父辈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关系_气质的调节作用_吴晶晶.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宄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 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 遵守此规定。 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上海 师范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答辩委员会签名 :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

2、学位论文 摘要 摘要 目前,双职工家庭的普遍使得祖辈需要承担起教养孙辈的任务。祖辈在教养 过程中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这是个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在 目前的研究中,对隔代抚养的关注更多得是集中在对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的关注。 本研究从城市家庭入手,关注在城市家庭中祖辈起着怎样的教养作用。社会情绪 适应中的外化问题与内化问题影响着幼儿的个体发展,这与幼儿接受到的教养方 式密切相关,而气质在教养方式与社会情绪适应中又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因此,本研究对上海市的 211 名 14 个月龄的幼儿进行调查,邀请祖辈、母 亲、父亲分别填写相关问卷,对不同教养人的教养方式与幼儿的社会情绪适应的 关

3、系进行探讨 ,并且研究气质在其中的调节。研究结果如下: 1、 在城市家庭中,隔代抚养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区别于农村家庭,祖辈教 养孩子的地点主要是在孩子父母家中,祖辈与孩子的父母共同教养孩子。 2、 不同教养人的同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高相关,教养人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采取的教养方式会趋向一致。 3、 在共同教养孩子的城市家庭中,祖辈的教养方式与父母并不存在显著差 异。而父亲的接受水平显著得低于祖辈与母亲。 4、 祖辈的惩罚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的外化问题,祖辈的鼓励显著负向预测外 化问题;母亲的接受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 母亲的惩罚显著正向预测外化问题 ; 父亲的惩罚显著正向预测外化问题。教养方

4、式对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5、 幼儿的受限后沮丧与专注性这两个气质维度在惩罚与外化问题的关系中 起着调节作用。受限后沮丧处于高水平的时候,祖辈的惩罚对外化问题有显著正 向预测作用;受限后沮丧处于低水平时,这种预测作用不显著。专注性处于高水 平时,父母的惩罚对外化问题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专注性处于低水平时,这 种预测不明显。 关键词:教养方式;祖辈;气质;社会情绪适应;调节作用 I Abstract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 of Psychology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universality of double

5、 income families make grandparents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to parent and take care of grandchildren. Th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of parenting styles between grandparents and parents is worth exploring.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about grandparents raising their grandchildren, the more attentio

6、n is paid into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of rural family. This study keeps a watchful eye on the city family, explore the role of custodial grandparents play in the process of raising children.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which is a part of social- emotional adjustment, influen

7、ce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infants.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parenting style the infants receive. And the temperament plays a moderating effect in the relationship of rearing and social emotional adjustment.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of 211 14-months-old infants in Shanghai City car

8、ried out, which invited grandparents and parents to fill out questionnaire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enting style of different caregivers and childrens social-emotional adjustment. Otherwise, the moderating effect i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city family

9、, this phenomenon of grandparenting is very common. Different from the city families, grandparents in the rural raise their grandchildren mainly in the location of childrens parents home, grandparents and childrens parents are in charge of child-rearing together. 2. 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

10、en 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s of different caregivers, the influenc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 will tend to be consistent. 3. In the city family of grandparents and parents raising children, grandparents and parents rearing patterns do not exist significan

11、t differences. Instead, the acceptable level of father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ir grandparents and mother s. II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 of Psychology Abstract 4. Grandparents punish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 childrens external problems; grandparents encouragemen

12、t significantly negative predict the externalizing problem; mothers9 accept significant negative predict the externalizing problem, mothers9 punishment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predict externalizing problems; fathers punishment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prediction externalizing problem. The predict

13、ive effect of parenting style on internaliz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5. The two temperament dimensions (distress to limitation, duration of orientation) hav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nishment and the externalizing problem. When distress to limitation is at the high level,

14、 the grandparents9 punishment to externalizing problem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when at low level, the prediction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When the duration of orientation is at a high level,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unishmen

15、t of the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s externalizing problem, while it is at low level, which is not obvious. 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 grandparents, temperament, social emotional adjustment, moderating effect III 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般 . 1 Abstract . II g 录 . IV 第一章前言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综述 . 2 1.2.

16、1 教养方式 . 2 1.2.2 社会情绪适应 . 4 1.2.3 气质 . 5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 7 1.3.1 问题提出 . 7 1.3.2 研究假设 . 8 第二章研究方法 . 9 2.1 研究对象 . 9 2.2 研究工具 . 10 2.2.1 教养方式问卷 . 10 2.2.2 社会情绪问卷 . 10 2.2.3 气质问卷 . 11 2.3 实施方法 . 11 2.4 数据分析 . 11 第三章研究结果 . 12 3.1 描述性统计 . 12 3 丄 1 家庭教养概况统计 . 12 3 丄 2 教养方式、气质、社会情绪适应的差异分析 . 12 IV 3.2 教养方式、

17、社会情绪适应与气质的相关关系 1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3.3 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预测 . 16 3.4 气质的调节作用研究 . 19 第四章分析与讨论 .24 4.1 家庭教养总体概况 . 24 4.2 祖辈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 24 4.3 教养方式、气质、社会情绪的性别差异 . 25 4.4 教养方式对社会情绪适应的预测 . 26 4.5 受限后沮丧在惩罚与外化问题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26 4.6 专注性在惩罚与外化问题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27 第五章结论与不足 . 28 5.1 会吉 i 仑 . 28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28 参考文献

18、 . 29 P 緑 . 33 V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A- -T*T- _S_* 弟一早刖目 第 1 章 1.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变迁,女性教育水平逐渐升高,女性对自我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 许多女性选择在生产下婴儿之后又重新回到了职场,导致了 “ 双职工家庭 ” 的出 现。当父母双方都工作忙碌,无暇照顾自己婴孩时,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来照看 孩子,即隔代抚养便成为了一种最便捷最常见的选择。 来自美国国家家庭调查的资料表明, 10.9%的祖父母曾有至少半年的时间作 为主要照看者照顾一个甚至多个孙子女 (Fuller-Thomson, Minkler & Driver, 1997)。

19、在我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隔代教育更为普遍。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在 城乡被访的 20083 位老年人中,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的老年人比例达 66.47%, 隔代抚养孙子女的女性老人城乡分别高达 71.95%和 73.45% (张璐斐, 2001)。 北京宣武区 2000年对全区 0-6 岁幼儿家庭的普查表明, 48%的幼儿与父母及祖 父母同住。上海市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市 0-6 岁的幼儿, 10 个中有 5、 6 个主要由隔代老人带养。这项调查表明,孩 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 例愈高。祖父母作为家庭系统中的成员,与父母、兄妹、同伴一样,在儿童认知 与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

20、作用 ( Denham & Smith, 1989)。 在隔代抚养现象如此普遍的今天,祖父辈的教养方式在幼儿教育中起了关键 性作用。而现如今对祖父辈教养方式的研究却并不多,尤其是实证研究。对隔代 抚养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对象上,对城市家庭的关注较少。 而实际上,隔代抚养现象在城市家庭中也非常普遍。本研究将关注在城市家庭中 包括祖辈在内的不同教养人,包括祖辈、母亲与父亲。 第 1 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研究综述 1.2.1 教养方式 1、 教养方式的概念 1) 教养人 教,意为教育;养,意为养育、抚养。所谓教养,即是指对儿童的抚养及教 育。教养人,指的是对儿童进行

21、日常养护及教育的抚养者。父母、祖辈为现代家 庭中的两种类型的主要教养人。 2) 教养行为 教养行为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家庭教育学中,教养行为是与教 养方式相联系的,家长旳教养理念与教养方式会影响其教养行为表现,可以说家 庭教养方式是由家长一系列的具体教养行为来表现 。 Nancy Darling、 Laurence Steinberg等 (1993)认为家长的教养方式指的是家长在与幼儿的亲子互动中所展现 出的一系列的交流态度及互动方式,这两方面相结合从而在家庭中形成固定的感 情氛围,家长的教养行为便在这种感情氛围中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幼儿的行为表 现及发展。家长的教养行为既包括家长在教

22、养幼儿时的一些直接的有目的性的教 养行为,如给幼儿阅读图书,又包括在教养中自然伴随的教养行为,例如父母的 姿势、语调等的变化或情绪情感表现。 Jeffrey 指出教养行为是指在特定情境中, 亲子互动时父母特定种类的行为,是父母教养方式的具体化。本研究中的教养人 的教养行为,是指在亲子互动中,祖辈、父辈教养人的教养行为在互动交流、管 教约束、间接支持、关注帮助、感情表达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2、 教养方式的分类 19 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 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 50 年代, Parsons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

23、并把这个问题与家庭角色及性别特征联 系起来,认为女性善于表达, 情绪比较敏感,所以适于处理与孩子间的各种关系 ; 而男性指导性强,负责制定规则更好。 Sears 把这些思想与学习理论相结合,提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出了教养方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温暖和控制。 Baumrind 以此为基础提出常见 的三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埃里克森及其他研究者(如 Maccoby&Martin,1983)指出,教养方式分为两个维度:父母的接纳 (acceptance)与父母的要求( demandingness)。而由两个维度相交叉,形成四 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接纳 /控制)、放

24、任型(接纳 /不控制)、专制型(冷淡 /控 制 ) 、冷模型(冷淡 /不控制 )( Maccoby&Martin,1983)。国外从 20 世纪 40 年代大量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 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 3、隔代抚养的界定及其利弊 隔代教养,也称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 辈的主要或全部责任。隔代教养属于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述的是原来 本属于父辈教养的责任现在由祖辈来承担。随着社会的 变迁,家庭结构不断发生 改变,当父母无法亲自照顾子女时,通常会将子女委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 这是近年来常见的社会变化趋势。隔代

25、抚养家庭被分为与孩子父母同住的情况与 不与孩子父母同住的情况。本研究中主要关注前者。 隔代抚养的家庭具有优势。国内的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隔代教养主要有以 下优势: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有丰富的养育经验和人生阅历、有平和 宽容的心态等。这些都是隔代教养的巨大优势,如果正确运用,将对儿童的健康 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黄海波曾指出,由祖辈带大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在 生活照料和 安全保障方面要强于其他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沈卫华 ( 2001)认为祖 辈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孙辈身上,而祖辈家长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 富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这些正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 的宝

26、贵财富。梅鹂欢 ( 2004)认为,隔代教育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在于 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之间如何进行有效衔接,并保持一致性。隔代教育一方面能 够减轻父辈家长的负担、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另一方面祖辈家长能成为孙辈与父 辈家长的沟通桥梁,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可以并驾齐驱。 隔代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祖辈对孙辈的溺爱,这对孙辈的成长构成了较大 的负面影响。同时,祖辈知识面的不足,也会导致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较好的教 3 第 1 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育,许多祖辈凭借旧思想和过时的经验来教育孙辈,导致隔代教养质量下降。李 洪曾 ( 2002)调查了上海市部分隔代教养家庭,对隔代教育的不足进行了详

27、细分 析,认为祖辈对孙辈的百依百顺的溺爱是隔代教育的最大弊端。另外, “ 由于祖 辈家长的文化知识不足,隔代家庭教育总体水平的平均值低于亲代家庭教育水平, 两者的差别在统计上有显著性意义。 ” 易云 ( 2002)认为,隔代教育虽然存在一 定的优势,但从整体上看,其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祖辈对孙辈的爱总会有点 过分,往往成为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卢乐珍 ( 2004)也承认隔代教 育中存在着四种弊端:在情感和理智的把握上,容易重感情轻理智;在物质和精 祌的把握上,容易重物质轻精祌;在活动和安静的把握上,容易重静轻动;在教 育要求的把握上,容易与父辈产生不一致。另外,孙红艳 ( 2002

28、)强调隔代教育 会导致 “ 亲子隔阂 ” ,影响 “ 亲子关系 ” 。 1.2.2 社会情绪适应 1、社会情绪适应的概述 幼儿的情绪社会性发展特指以下几个方面:体验、调节、表达情绪 ( 喜怒哀 乐 );形成亲密和安全的依恋关系;探索环境,发展与家庭、社会和文化期待相 适应的各项能力。幼儿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发展不良,会形成问题,以各种行为方 式表达出来,常表现为外化性行为 ( 如攻击、反抗 ) 内化性行为(如焦虑、恐惧、 退缩)饮食和睡眠及感官敏感性方面的失调及各项社会能力的发展不良。这些行 为是可观察的。问题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容易改善,有可能发展成心理问题、精祌 障碍并可延续至儿童青少年时期。 儿

29、童的社会情绪适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外显行为、 内隐行为和失调域均没有显著变化,而能力域随个体成熟而增长则是十分自然的 (王静等, 2013)。 儿童早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一些先天自身因素如性别、 年龄、是否独生子女、个人气质外,后天一些外在环境因素,例如喂养方式,家 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主要养育人母亲的精祌状况也是影响儿童情绪 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些基本因素。 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本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情绪适应中的问题行为方面,包括外化问题与内化问题。 Achenbach ( 1985)在研究中分析指出,问题行为可分为内隐行为和外

30、显行为, 内隐行为包括退缩、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外显行为包括违反纪律、攻击等表 现。 2、隔代抚养对社会情绪适应的影响 隔代抚养对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都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Golbert-Glen 等人 (1998)指出隔代教养的儿童易产生焦虑、不安全的情感问题,也比较容易产生 发展迟缓及行为分裂问题,还有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Dalinison 等人 ( 1998)研 究发现 ,父辈外出或缺失家庭生活的儿童较容易产生愤怒、不安、害怕、拒绝、 失落和沮丧等消极情绪; Kleiner, Hertaog 与 Targ (1999)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的 男孩和女孩分别作了研究,结果发现隔代教养的男孩最易有

31、行为失序问题,隔代 教养的女孩最易有情感与情绪的问题;还有研究者发现,隔代教养儿童有 26% 行为问题,较一般儿童高出 10%之多。我国台湾学者王怡又 ( 2000)对祖辈照 顾的幼儿如何表达情绪进行了严谨的研究,表明隔代教养中祖辈的不良情绪对幼 儿正常情绪的表达有极大的阻碍作用。邓长明,陈光虎 ( 2003)通过对 3 7 岁 儿童的对比研究,发现隔代带养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父母带养儿童,祖辈对 幼儿教育干预的接受性差,这很可能与祖辈受教育程度偏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下 降有关。李炎 ( 2003)的研究发现,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其行为控制力,卫生习 惯等普遍较差;缺少关怀,集体观念淡漠;缺乏正

32、确的学习目的。 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祖辈教养对儿童社会情绪适应的影响, 并且关注祖辈的教养方式与父辈的差异。 1.2.3 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在出生后最早出现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一种先天 素质,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及连续性 ( Tomas A & Chess S, 1968)。气质在哲学 领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用于人类发展实证研究只有相对短近的历史。气质涉 及人的先天特性,又受环境、人际关系、接受刺激和活动条件的影响。所有这些 5 第 1 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素中哪些是主要的、根本的,它们之间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作用,构成了十分 复杂和难以简单陈

33、述的一种心理现象。 2、气质的测量 气质测量的研究是个渐进成熟的过程。就测量对象而言,以前,心理学家以 类型论作为测量研究的主要对象。例如,以血型来阐述气质类型的血型说二本世 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巴斯 (A A Buss)根据人们参加各种类型活动倾向性 不同,提出气质的活动特性说,把人的气质分为活动性的人、社交性的人、情绪 性的人、冲动性的人四种。由于类型论是从某一角度划分气质类型,所以它不能 反映出气质类型的多样性,不能描述、测定一个人全部气质特征。目前,在现代 测量理论和统计技术的影响下,大多数研究气质的心理学家超越了类型论的框框, 而以气质特质(tempera mental trait

34、)作为测量 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人们具有许 多共同的特质,但人与人之间在气质上存在着量的差异,测量个体各种气质特质 所具有的量,从而准确全面地描述气质特征,探讨气质发展规律,所以它是研究 气质的有效方法。本世纪八十年代,波兰心理学家斯特里劳用调查表分析出以 F 六种气质特质:反应保持性、反应再生性、反应灵活性、反应规律性、反应速度 和反应节奏,并对他们给予操作性定义,又根据操作性定义,筛选出调查题目, 编制了时间特质调查表。 就儿童气质研究方法而言,最常用的是测验法,常利用访谈和问卷来测量儿 童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此 类问卷在国外颇多,基本上都源于 NYLS 的气质 结构和概念,其中尤以托

35、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评定问卷最有代表性。问卷法虽 然得到广泛使用,但目前还没有最有效最可信的气质问卷 。 Huber L, Wachs 等 人认为,要对气质所有方面进行调查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范围太大了。本研究 中选用了 Rothbart的气质问卷,这份问卷包括了受限后沮丧、专注性、活动性水 平、欢笑、惊怕、安抚性、声响活动等多个维度,基本上已概括了研究中婴儿早 期社会性交流中的重要方面(叶仁紫, 1988)。 本研究主要选用前两个维度,受限后沮丧( 对挫折的情绪)是指婴幼儿的叫 喊,表现特别不安、抗拒、等待或拒绝食物、放入受限制的位置,获取需要物时 受阻等;专注性是指儿童活动中注意力的持久程

36、度。受限后沮丧(生气 ) 在儿童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早期中表现比较明显,而且会比较明显得影响教养人的教养方式。专注性在国内 的研究中关注得较少,因此本研究也选用了这个维度进行探讨。 3、气质与社会性情绪适应的关系 在儿童个体因素中,气质对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有研究表明, 外向行为、内隐行为和失调域以麻烦型儿童得分最高、发动缓慢型次之,平易型 最低;显然,麻烦型和发动缓慢型儿童适应性差、活动缺乏规律性、遇事情绪消 极(杨玉凤, 2005),所以容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妨碍了这 些儿童的探索过程和认知发展,故能力域发展较平易型缓慢。但儿童气质类型没

37、 有好坏之分。不论哪种气质类型均有其优势和劣势,只要根据儿童气质特点采取 适宜的养育方式,避免各种人际冲突,各种气质类型均可得到良好的发展 (Collins WA, etal., 2001)。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1.3.1问题提出 本研究以上海市的 211 名幼儿为研究对象,比较祖辈、母亲与父亲这三种不 同教养人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探讨祖辈教养方式与幼儿适应的关系, 关注幼儿的早期家庭教育。其中,幼儿适应情况主要以其社会情绪作为测量指标。 与此同时,气质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作用。教养方式是作为一个后天因 素,气质则作为一个先天因素,起着与生倶来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也将气质

38、作为 一个调节变量,研究气质在祖辈的教养方式和幼儿的适应性问题之间的调节作用。 一方面隔代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其研究长期以来并没 有得到 应有的重视,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借助此次的研究,希望能够关注祖辈教养,充 实教养方式这一领域的研究,引合当下的时代需求,为隔代教育的研究做出贡献 ; 另一方面,希望引起人们在祖辈教养方式方面的重视,为教育婴幼儿提供详实的 可供借鉴的实证研究。 7 第 1 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2研究假设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我们可以看出,祖辈教养相比父母更容易出现问题,可 能会对儿童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一方面探讨祖辈 教养与

39、父母教养的相关与区别,另一方面探讨祖辈与父母教养分别对 14 个月幼 儿的社会情绪适应的预测,以及气质在教养方式对社会情绪适应的预测关系中起 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教养方式分为接受、惩罚、鼓励三个维度,选取外化问 题、内化问题作为社会情绪适应的相应指标,而气质则选取受限后沮丧与专注性 这两个维度,做出如下假设: 1、 祖辈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存在差异,祖辈的接受水平显著高于父辈; 2、 祖辈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情绪适应有预测作用,接受和鼓励负向预测外化 问题与内化问题,惩罚正向预测外化问题与内化问题; 3、 气质在惩罚与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受限后沮丧会加剧 惩罚对幼儿不良社会情

40、绪适应的影响,而专注性会起着缓和作用。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第二章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源于一项从母亲孕期到幼儿 48 个月的大型追踪项目。被试的最初来 源是 2010 年在上海市普陀区妇幼保健院寻找的自愿参与研究的一批孕期母亲。 当时通过对孕周在 24-33 周的孕妇发放研究告知书,了解她们的参与研究的意愿, 从而确定被试。之后对这批母亲的孩子展开了从孕期到幼儿 48 个月的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该项目中的 14 个月阶段的幼儿作为被试,分别向这批幼儿的祖辈、 母亲、父亲发放问卷进行测量,调查祖辈、母亲和父亲三者的教养方式以及幼儿 的社会情绪适应与气质。 删除

41、了部分无效样本之后,最终本研究的幼儿被试共有 211 人,其中男孩 118人,占比 56%,女孩 93 人,占比 44%。 大部分父母被试的出生地为上海。 75%的母亲出生于江浙沪地区(包括上海、 江苏、浙江),其中出生于上海本地的有 61%。 75%的父亲出生于江浙沪地区, 其中出生于上海本地的有 63%。 父母被试大多为 80 后。年龄层主要在 26 岁到 35 岁之间,分别为有效样本 量的 86%与 78%。其中, 80%的母亲为 80 后,在 26 岁至 30 岁之间的有 105 人, 占比50%;在 31-35 岁之间的有 76 人,占比 36%。母亲的平均年龄为 31 岁,年 龄最

42、小的为 23 岁,年龄最大的为 40 岁。 58%的父亲为 80 后,父亲在 26 岁至 30 岁之间的有70 人,占比 33%;在 31-35 岁之间的有人 94,占比 45%。父亲的平 均年龄为 33 岁,年龄最小的为 25 岁,年龄最大的为 49 岁。 而祖辈年龄层跨度比较大, 最小年龄为 45 岁,最大年龄为 81 岁,平均年龄 为 58 岁,主要集中在 51 岁 -60 岁之间,占了 56%。本研究的祖辈被试 87%为幼 儿的祖母与外祖母,分别占比 40%与 47%,这是由于负责照看幼儿的祖辈一般 为女性。 9 第 2 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研究教养人被试的受教育程度都较高

43、。母亲被试的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占 比79%,最低学历为小学,最高学历为博士。 84%的父亲被试的教育水平为大专 以上学历,最低学历为高中,最高学历为博士。祖辈被试的最低学历没有上过学, 最高学历为本科, 52%达到高中及以上学历。 2. 2研究工具 2.2.1教养方式问卷 选取教养方式 Q 分类卡片 ( Child Rearing Practices Q Sort, 简称 CRPR, Bloke, 1981)的修订版。该问卷已完成在中国环境下的修订 (Chen, et al., 1998)。 采用 Likert 式 5 点评分,由 1 5 分别代表 “ 完全不符合 ” 到 “ 完全符合 ” 。已 用于国内的实证研究,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丁小利等, 2013)。 本研究通过自我报告形式来测查母亲、父亲、祖辈三者的教养方式,主要关 注其中的 3 个维度:接受、惩罚、鼓励。接受有 4 个条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