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在高校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_沈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36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统计学在高校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_沈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统计学在高校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_沈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统计学在高校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_沈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统计学在高校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_沈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0 DOI :10.16019/j .cnki .cn42 -1578/g4.2009.06.042 2009 年 11 月 第 15 卷 第 6期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uBeiAdultEducationInstitute Nov, 2 0 0 9 Vol.15 No.6 教育统计学在高校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沈 震 , 谢震皖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 部 , 江苏江 阴 , 214433) 摘 要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 师 教学 效 果工 作 评价 体 系的 不 够健 全 、 完 善 的 现 状 , 运 用 教 育统 计 学 原 理 , 设 定 德 、 能

2、、 勤 、 绩等几个考评因 素 , 来更加 客 观 、 合 理 、 公 平 、 公 正地对 体 育教 师 工作 进 行考 评 , 进 一步提 高 广大 青 年教 师 的 工 作积极 性 , 来进一部完善高校的教学评价体 系 。 关键 词 教育统计 学 ;教学效 果 ;评 价 中图分类 号 G40 -05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673 3878(2009)06 0010 02 1.前 言 教育统计学是 运 用数理 统 计的 原 理和 方 法 研 究教 育 问题的一门应用科 学 。 它的 主 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 集 、 整 理 、 分析由教 育 调 查 和 教 育 实 验 等 途 径

3、所 获 得 的 数 字 资 料 , 并以此为依 据 , 进行科学 推 断 , 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 现 象中的客观规 律 。 教育统计作为一种科学 的 认识方法和工作方 法 , 已 被 广泛地应用于现 代 教育 管 理的 一 切领 域 之 中 。 教 育评 价 研究是目前我国 教 育界 的 一个 热 门话 题 。 因 为 它 不仅 是 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 节 , 也是学校管理改革的一项迫 切 任 务 。 在教育评价 中 , 如何排除主观意 志 、 态 度 、 情感和 人 际关系及其他因 素 的干 扰 , 使 得 教育 评 价逼 近 客 观 , 易 于 衡 量 , 具有较强的科学 性 和说 服

4、力 , 教育统 计 学 中 的模 糊 综合评判法提供了 一 个行之有效的方 法 。 2.研究对象与方 法 2.1 研究对 象 :本校青年教 师 2.2 研究方 法 :模糊综合评判 法 模糊 综 合 评 判 法 的 综 合 评 价 的 数 学 模 型 是 (U、 V、 R), 其 中 U 是评审因素 集 , V 是 评 语 集 , R 是 U 到 V上 的 一个模糊变换器 即 模糊 关 系矩 阵 。 当我们 使 用 科 学方 法 确定并实现了对评审因素的 合 理分析之 后 , 建立起来的 这 种评价模型也就 有 了充 分 的依 据 和牢 靠 的基 础 。 用它 来 评判教师教学工作就能达到 使

5、用精确的数学语 言 , 描述 其 模糊性程 度 的 目 的 , 广 泛 而 及 时 地 检 索 该 过 程 的反 馈 信 息 , 更有效地调控教育管理系 统 , 提高教学质 量 。 3.主要步骤设想如 下 : 3.1 确定评审因素 集 U, 权重 集 A及评语 集 V 3.1.1 评审因素 集 U=u1, u2, u3 , u4, 及其因素权 重 集 A=a1, a2 , a3, a4 , ;对 于 因 素 Ui, 又 有 R 个子 因 素 ui(j=1, 2, r), 设 Ui 的 子 因 素 权 重 集 为 Ai=ai1 , ai2, aik 在具体 实 施 中 , 德 由 5 个 子 因

6、 素 组 成 :(1)爱 岗 、 敬 业 、 尽 职 、 具有责 任 意 识 , 服 从 分 配 ;(2)参 加 校 、 系 、 部 政 治学习好业务学 习 , 不断提高思想 素 质 ;(3)教 书育 人 , 做 好差生思想工 作 ;(4)团结互 助 , 尊老 爱 幼 , 为 集体 事 业 出 谋出 力 ;(5)遵 守 党 纪 国 法 、 校 纪 校 规 、 教 纪 教 规 , 无 违 纪 违规行 为 。 能 由 6 个子因素组 成 :(1)能刻 苦 钻研 体 育 业 务 , 努力进 修 , 完成个人进修 任 务 ;(2)能 认 真备 课 、 上 课 、 辅 导 , 完成教学 任 务好工作 量

7、 , 完 成合 格 率指 标 ;(3)能 组 织管理工 作 ;(4)能在科研 活 动中担任任 务 ;(5)能 在教 学 改革中不断求 新 , 取 得良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6)能 加 强 体 育 锻 炼 , 保持良 好 工 作 状 态 。 勤 有 3 个 子 因 素 组 成 :(1)勤 奋学 习 , 不断提 高 自己的业务能 力 ;(2)勤奋 工 作 , 除 完 成 本职工作 外 , 努 力 做 系 、 教研室 安 排的 分 外工 作 ;(3)勤 奋 搞好卫生工 作 , 为 创建 文 明成 市 、 文 明 校 园 做贡 献 。 绩 由 6个子因素组 成 :(1)教学有成 果 , 完成或

8、超额完 成 教学 任 务和指定合格 率 ;(2)教研活动 有 成 绩 , 能担 任 公开 课 、 示 范课教学或讲 座 ;(3)管理 方 面有成 绩 ;(4)业务 进 修有 成 绩 , 能完 成 指 定 的 进 修 任 务 ;(5)思 想 进 步 方 面 的 成 绩 ; (6)在相关行业有一定知名 度 。 3.1.2 评 语 集 V=学 科 带 头 人 , 骨 干 教 师 , 合 格 教 师 , 不合格教 师 , 为了 使 其量 化 , 我 们 可以 给 出相 应 的 等 级分值得到 评 语 集 的 各 等 级 参 数 , 设 为 V=90, 80, 70, 50。 3.2 确定评分人 员 指

9、参加评估工作的有代表性的专家或教授 , 可以指定 或邀请 , 也可以抽 样选拔 。 3.3 评分记录和得 出 评 语 11 收稿日 期 2009 - 06 -10 12 1 3.3.1 用等级 制 进 行 模 糊 评 分 记 录 。 考 核 小 组 由若 干专家组 成 。 评分记录不 采取 百 分制 , 而 是 采用 优良 中 差四 个等 级 。 这是由于人的认知本来 就 是一个模糊的范 围 , 如果 硬 要给出一个精确分 位 , 那么与实际往往偏差较 大 。 以后 再 根据相当水平进行 量 化 , 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实际情 况 。 每 位专家对每个因 素 Ui逐一进行 评 分记 录 。 3.3

10、.2 量化评 分 记 录 和 得 出 评 语 。 在 得 到 评 分 记 录 之 后 , 还要由此确定因 素 Ui的评 判 矩 阵 Ri, 它是从因素 集 U 到评语 集 V的模糊矩 阵 (Ri 的导出方法见下 文 )。 由 Bi (i=1, 2, 3, 4)组 成综合评价 考 量 B=(b1 , b2 , b3 , b4 )。 那 么教师的综合得 分 M =BA, 这样就完成 了 U V的考核 量化工 作 , 把 M与评 价 集 V比较即可得等 次 。 例 如 :教师考评小 组 (假 定 10 位 专家 组 成 )认 为某 教 师因 素 U1(德育 第 1 条 )为优的 占 5 位 (即 0

11、.5)、 中的 占 1 位 (即 0.1)、 差 为 无 (即 0), 类 似 地 得 到 有 关 第 (2)(3) (4)(5)条的考评 数 据 。 具 体 见 表 1: 表 1:某教师考评数据 表 由综合评判结果可 知 , 改教师 德 育方 面 优 占 38%、 良 占 28%、 中 占 27%、 差 占 27%。 根 据全 体 教师 相 对 水 平 , 我们可把各 等 级 赋 值 , 求 得 该 教 师 德 育 评 价 分 值 。 设 优 95 分 、 良 85 分 、 中 75 分 、 差 55 分 , 便 构 成 一 个 量 化 向 量 V1, 即 V1 -(95, 85, 75,

12、55)。 设 U1 评价结果 为 b1, 进行 量 化 , 即 : b1 =B1 V1 =(0.38 0.28 0.27 0.27 0.3)= 95 85 =84.4 75 55 知该教师德育评分 为 84.4 分 。 类似地得 到 b2 、 b3、 b4 (能 b2, 勤 b3, 绩 b4 )。 不妨设 其 分别 为 83, 78, 85, 则 该 教 师 综 合 评 判 向 量 为 B=(84.4, 83, 78, 85) 0.20 0.30 M=BA=(84.4, 83, 78.85) 0.20 0.30 =82.8 由此得出德育 因 素 Ui的模 糊 评判矩 阵 R: 有综合评判结 果

13、 B1 =A1B1 (B1 含义是德育方面 即 U1 综合评判向 量 ;A1 含 义 是 德 育 方 面 5 项 内 容 权 重 集 )设 A1 =(0.2 0.2 0.2 0.1 0.3) B1 =A1R1 =(0.2 0.2 0.2 0.1 0.3) = 对照 评 语 集 V 可知 , 该 教 师 教 学 工作 综 合 评 等 为 “ 良 ” , 这样就可得到相应评 语 。 4.结 论 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加 强教师 教学工 作考核 并使 之科 学化有着重大意义 。 它不 仅对教 师德能 勤绩进 行了 确如 其分的肯定 , 提高 了教师积 极性 , 同时对 教师队 伍建 设有 了准确的理论依据

14、和导向 。 参考文献 : 1 王景 英 .教 育 统计 学 M .高等教育出版 社 , 2006. 2 林 英 典 .教 育 统 计 学 M .广 东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2004. 3 项立 敏 .高 校 青 年 教 育教 师 培 养 目 标 、 内 容 与 方 法 研 ) EducationStatisticsintheEvaluationofcolegeteachingintheAppliedResearch SHEN Zhen, XIEZhen-wan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 JiangyinPolytechnicColege, Ji

15、angyin, Jiangsu, China214433) Abstract:Chinascolegesanduniversitiesaccordingtothepresentefectoftheworkofyoungteachersteachingevaluation system inadequate, andimprovethecurentsituation, theprincipleoftheuseofeducationstatistics, setthemoralcharacter, ability, diligence, andperformanceevaluationofseve

16、ralfactorstobemoreobjective, reasonable, fairandimpartialmanner 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ontheworkofappraisal, themajorityofyoungteacherstofurtherenhancetheworkoftheinitiativeto improvethecolegeintoateachingevaluationsystem. KeyWords:EducationStatistics;Teachingefectivenes;Evaluation 等 级 优 良 中 差 因 素

17、 (1) 0.4 0.5 0.1 0 因 素 (2) 0.6 0.3 0.1 0 因 素 (3) 0.1 0.2 0.6 0.1 因 素 (4) 0.1 0.2 0.5 0.2 因 素 (5) 0.5 0.2 0.2 0.1 0.4 0.5 0.1 0 0.5 0.3 0.1 0 R1 = 0.1 0.2 0.6 0.1 0.1 0.2 0.5 0.2 0.5 0.2 0.2 0.1 0.4 0.5 0.1 0 究 J .体育科 学 , 1999, (01). 0.6 0.3 0.1 0 4 王 龙 .甘肃省 高 校体育师资现 状 调查分 析 J .中国 学 0.1 0.2 0.6 0.1 =(0.38 0.28 0.27 0.27) 校体 育 , 1994, (04). 0.1 0.2 0.5 0.2 (责任编 辑 :胡 炼 0.5 0.2 0.2 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