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_阿沙.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15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_阿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_阿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_阿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_阿沙.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东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涉密情况 : D7不保密 保密,保密期 ( _年 _月 _日至 _年 _月 _日) 分类号: C91 _ 密级 : UDC: 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 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宄 以阿坝县索朗村为例 阿沙 指导教师姓名: 曹 锦 清 教 授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

2、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 专 业 名 称 : 社 会 学 _ 论文定稿日期: 2015-11-08 论文答辩日期: 2015.12.20 _ 学位授予单位: _ 华东理工大学 _ 学位授予日期 : _ 答辩委员会主席:张广利教授 评 阅 人: 彭善民教授 徐丙奎副教授 作者声明 我郑重声明:本人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 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结果。除文中明确注明和引用的 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 并对所写内容负责。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I页 四川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研究 以阿坝县索朗村为

3、例 摘要 本文以四川藏区一个典型村落的生计模式变迁为切入点,探讨了转型期藏区乡村社 会的失范问题。以生计变迁为线索,通过生计转型的困境来呈现藏区诸多失范行为的社 会经济原因,进而认识和理解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 研宄表明,无论是民主改革以前,还是集体化时期,藏区农牧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 中形成了农牧结合的传统生计模式。在青藏高原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藏民族发展出 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和环境知识。农牧民的生态 理念和族群文化对于人与自然 协调发展、多元文化有机共生及各民族和谐相处具有特殊 价值和重要意义。农牧结合的传统生计模式蕴含着丰富的本

4、土性智慧并具有重要的生态 学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进程引发了藏民生计模式的变迁,但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和 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藏民的生计并未实行顺利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的 30多年间,藏民 家庭生计分化为牛羊词养和虫草采集两大类型。大部分家庭放弃牧业,以挖虫草、贝母 为家庭主要生计来源。由于比较收益低下,青稞种植日益被边缘化,而虫草采集的不稳 定性又迫使藏民不能放弃作为最后的社会保障的小规模家庭农业。 农牧 民在社会转型期的生计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后果:生态失衡、社区失范和文 化失调。不仅对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对藏民原有的文化观念形成了 巨大冲击,越轨行为和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大量

5、出现。 关键词:藏区; 农牧结合; 生计变迁; 社会失范 第 II页 华东理 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Hardship and Accommodation: The Research of Sichuan Tibetan Farners and Herdsmen5$ Livelihood Changes - Take Suolang Village, Aba Prefecture as A Case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taking the livelihood mode of a typical village of Sichuan Tibetan area as

6、a penetration point, and exploring the anomic problems of the rural society of Tibetan areas in its transition period. It takes the livelihood transition as the clue, and presents u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asons of many anomic behaviours through the dilemma of livelihood transition, in order to u

7、nderstand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Tibetan area and challenges and paths of long-term peace and order.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the Tibetan area have fonned the traditional livelihood mode that combines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long-term life practice. Under

8、 the specif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Tibetan people have cultivated the productive and life ways suitable for themselves, and shaped a complete set of cultural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The ecological concept and ethnic cultur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has spec

9、ial value and importance to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ature, organic coexistence of multilateral culture and multi-ethnic harmonious coexistence. The tradtional livelihood model of agricultural-pastoral combination contains abundant local wisdom, and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Since re

10、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brought about the transition of livelihood model of Tibetan people. Due to the influences like natural environment, history, culture etc, the livelihood of Tibetan people are not actually transitted smoothly. During over 30 years5 reform and opening up,

11、 the livelihood of tibetan families are divided into breeding of cattle and sheep and collection of cordyceps sinensis. A large part of families give up animal husbandry, and turn to make a living on digging cordyceps sinensis and fritillaria. Since the relatively low earnings, the plantation of hig

12、hland barley has been gradually marginalized. And the instability of collecting cordyceps sinensis forces the Tibetan people to give up the small-scale household operation as their last social security. The livelihood dilemma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bring about a series o

13、f social consequences: ecological imbalance, community anomie and cultural imbalance. They not only seriously damage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bring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第 III页 about huge conflicts to the original cultural concept of the tibetan people. Malpractices and challenges to tr

14、aditional culture begin to appear with a great number. Key words:Tibetan Area; Combination of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Ecological Transition; Social Anomie 第 IV页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 1 章 导 论 . 1 1.1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 1.1.1选题缘起 . 1 1.1.2研宄意义 . 2 1.2文献综述 . 3 1.2.1国外研究 . 3 1.2.2 国内研究 . 4 1.2.3研究述评 . 8 1.

15、3 概 念 界 定 . 8 1.3.1 藏区 . 8 1.3.2 生计 . 8 1.3.3 失范 . 9 1. 4 研 究 视 角 . 10 1. 5 研 究 方 法 . 12 1.5.1田野调查概况 . 12 1. 5. 2资料收集方法 . 14 1. 5. 3资料分析方法 . 14 第 2章高原环境与传统生计 . 16 2.1村庄的历史演进 . 16 2.1.1农奴制时期 . 16 2.1.2民主改革时期 . 17 2.1. 3集 体 化 时 期 . 17 2. 2村民的传统生计 . 17 2.2.1 种植业 . 18 2. 2. 2 饲 养 业 . 20 2. 3农牧结合的特性 . 23

16、 2.3.1生存性智慧 . 23. 2. 3. 2生 态 学 意 涵 . 24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第 V页 第 3章市场经济与生计变迁 .25 3.1传统生计的衰落 . 26 3.1.1青稞种植 . 26 3.1.2 牛羊饲养 . 30 3.2现代生计的建构 . 32 3.2.1外出打工 . 32 3.2.2药材采集 . 34 3.3生计转型的困境 . 36 第 4章生计转型期的社会失范 .38 4.1高原生态失衡 . 38 4.2村庄社区失范 . 39 4.3 族群文化失调 . 41 第 5章总结与反思 .43 5.1 雜 . 43 5.2 題 . 44 5.3 酿 . 44 参

17、考文献 . 46 mm . 49 华东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第 1页 第 1 章 导 论 1.1选题缘起及研宄意义 1.1.1选题缘起 建国迄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及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四省藏区的人 民在住房、教育、收入等方面的实质性提高和提升是得到公认的,中国官方在为自己的 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进行阐述时也着力强调藏区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然而,举世瞩目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在拉萨、甘南和阿坝等地却相继发生了一 系列骚乱和示威,更晚一些,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年轻僧俗自焚等极端事件。在拉萨 3.14“ 打砸抢烧 ” 事件发生仅仅两天之后,我的家乡阿坝县也发生了性质类

18、同的 3.16事件。 耳闻目睹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突发现象,我 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这是为什么?为了 解答心中的困惑,我开始有意识地阅读相关文献,并利用寒暑假回家的机会借助熟人关 系网络做一些社会调查。但由于当时对学术研宄尚未入门,所谓的调查完全是兴趣使然, 缺少系统性的思考。但收获还是有的,那就是单纯的震惊和困惑被转化为一个总问题: 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秩序基本稳定、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大背 景下,西藏问题缘何成为中国社会总体稳定的例外,藏区的乡村社会为何没有成为藏区 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如何理解藏区危机及其生成条件?但限于自身的学 术 能力,加之当时的思考尚不

19、成熟,本科毕业时我并没有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2013年进 入研宄生阶段的学习后,经过进一步的的调研、阅读和思考,我逐渐对藏区形形色色而 又杂乱无章的复杂现实有了 一个初步的认知框架,并最终决定将之作为我的硕士论文的 选题。但初期的思考和调查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藏族的饮食文化、藏民日常生活中 的宗教仪式、寺院经济、草场退化、大骨节病、土地抛荒、采挖虫草、社会治安和村庄 治理等。后来,我逐渐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当代藏区农牧民的生计变迁。 一直以来,藏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内生性动力不 足。但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大多集中于大型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如道路和水电站 等。受制于当

20、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藏区的工业化进程缓慢,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 真正普惠农牧区个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远远不够。在传统农牧业的发展缺 乏潜力情况下,藏区青壮年也考虑到城镇和内地从事其他职业,如餐饮、运输和建筑等。 但受制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语言差异、生活方式等不利条件,他们的就业机 会大大受限。另一方面,巨大的投资机会和旅游业 的兴旺,大量内地的非藏族群体涌入 藏区寻求发展机会。由于在资金、技术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他们在商业、服务业 . 及旅游业等各领域占尽先机,逐步成为藏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并 第 2页 _ 华东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没有普遍惠及普

21、通的藏区农牧民,反而使他们愈加被边缘化,无论是藏区与内地,还是 藏区内部,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拉大。在这种情况下,藏区民众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陡然上 升。在藏区危机集中爆发之前的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86元,农 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 3.33倍。同年,阿坝州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72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 2406元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是农牧民的 4.46倍。从藏区与全国的比较来看,藏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 相比,差距并不明显。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是阿坝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 1.72 倍。为支援藏区发展,中央政府

22、对藏区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连年增加。 2007年阿坝州财 政收入 8.78亿元,公共财政支出 44.77亿元, 2支出是收入的 5.1倍。 2013年阿坝州地 方公共财 政收入 24.5亿元,公共财政支出则高达 175.9亿元,支出与收入之比上升至 7.2 倍。从中不难发现,政府对于藏区的财政支援和经济扶持不可谓力度不大,按照阿坝州 户籍人口约 90万人来计算,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约 19508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 看到, 2013年阿坝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6793元。 3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护当地资源、促进 农牧民持续增收,己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同时,阿坝县又是藏区反分裂维稳斗争的前 沿,通过加

23、快发展、争取使阿坝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大家的共同关注和期待。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藏区的 治理问题可被归结为市场化进程中的生计变迁及随之 而来的生态危机、文化危机和社会治理危机。本研宄所关注的问题是:在市场化的进程 中,藏区农牧民的生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之相应,高原生态、社区生活和族群文 化出现了什么样的改变?通过回答这一问题,希望能从农牧民生计变迁的视角来考察藏 区的社会失范及政府在过去数十年来藏区治理的得失。 1.1.2研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基本 国情决定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体和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和研宄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及理

24、论 意义。在急速的市场化进程中,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有些已经超出了原有社会理论的 研究范畴。特别是民族边疆地区所发生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构成了我国社会学、政 治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问题域。在改革开放以来的 30多年里,和全国其他地区 的民族一样一样,藏区社会也发生巨大变化。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藏民的生计方式 发生了根本转型,也引发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农牧民生计不可持续而引发的突 发性事件,严重影响了藏区的和谐稳定。因此,把藏区的农牧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研 究藏族群众在从家计生计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 程中,生计策略的发展变迁及其对高原生 7可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统计局:关于 2007

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阿坝州统计局 2010年 12月 02日发 布。 2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统计局:关于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阿坝州统计局 2010年 12月 02日发 布。 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统计局:关于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阿坝州统计局 2014年 04月 02 R发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第 3页 态和族群文化的影响,为实现藏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决策依据和理 论参考,探宄解决藏区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 青藏高原地带多是中国的 “ 老、少、边、穷 ” 地区,本研究的田野点位于典型的高 原地区,属于国家级连片贫

26、困区。具体田野点是国定贫困县的特困村。本研宄建基于对 社会事实研宄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未来发展路径有可以借鉴的意义。 本文的田野地点是四川藏区的阿坝县。己有的学术研究对这一地区的关注比较少, 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关于藏区和藏民的研究。 从现实的应用层面,本文的研宄可以为当下 的发展社会学理论提供具体有中国本土 化特色的地方性典型。中国的发展宄竟应当从抽象的理念出发还是从经验性的、具有地 方性文化的理念出发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看,在藏区的社会变迁中,藏传佛教深入到普通农牧民日常生 活的方方面面,是典型的宗教社会。现代社会的很多发展理念无法实现简单移植。通过 社会学

27、、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本文通过对藏区的民族志书写,为进一步认 识和理解这一群体在市场化进程中的生存境遇提供参考。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宄 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也很难看到某一区域像西藏这样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国外 关于当代西藏治理的研究大多选取宗教与文化的视角。在国外学者看来,宗教是理解西 藏民众生活的核心之所在。具体而言,这一研究视角的选择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国 外的大量有关西藏的著作和文献有显而易见的政治目的,因此,它们必然会以宗教和政 治作为叙述的核心。其次,在民主改革以前,西藏长期处于一种政教合一的治理体制, 治理与宗教难以完全区分,民主改革则意味着宗教从世俗领域

28、的撤退和现代政治体系的 确立。最后,数百年来,西藏一直是西方世界的 “ 东方 学 ( Orientalism) ” 想象中最为 重要的幻景之一。 1面对自身社会由于现代性所导致的高度物质化和利益化的现实,西 方世界把藏族想象成为一个轻视物质,重视精神的民族,宗教和信仰被认为是藏族的全 部生活内容。 2因此,关于宗教的认知就成为西方世界衡量中国政府西藏治理的中心标 准。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政府的当代西藏治理史无疑就是一部西藏逐渐丧失 “ 独立 ” 地位的 “ 殖民史 ” 。 对于上述视角的解释力之不足,国内己有大量文献对之进行了批判性回应。本文不再 一一赘述。而即便是在国外,也有学者对西方学界的

29、主流论调提出了 不少批评。加拿大 爱德华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年版。 汪辉: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 一一 关于 “ 西藏问题 ” 的一点思考,载天涯 2008年第 4期。 第 4页 _ 华东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学者谭 戈伦夫 ( Tom Gnmfeld)所著的现代西藏的诞生一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在书中描述了当代西藏的发展简史,较为客观公正的反映了当代西藏的治理现实。该 书的核心观点是,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整体而言,中国政府对西藏的治理是以发展 为基本诉求的,核心是尽快突进西藏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建设,消灭西藏宗教和同化藏 族文化并非中国政府的主观目

30、的。 1美国学者梅尔文 戈德斯坦 (Melvyn C. Goldstein)则 通过通过对西藏历史社会变迁的具体分析指出,西藏原有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深刻的 内在危机,严重阻碍了西藏社会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了自身的毁灭,走向世俗化是西藏 治理的唯一出路。 2在雪狮和龙:中国、西藏和达赖喇嘛一书中,梅 戈尔斯坦通过 分析民主改革后的西藏历史指出,当前西藏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西藏内部 (即中国政府 的西藏治理策略 ), 而是达赖流亡集团的各类暴力活动和西方国家的不当介入引起的。 不仅是历史的原因,还需要看到激进而快速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计划所造成的新矛盾和 新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藏区加速的市场化

31、进程和 “ 发展 ” 的政策思维并没有真 正帮助藏区顺利实现向现代化的过渡,反而在很多层面上造成了对藏族的结构性边缘 化,激化了一系列矛盾。这也是为什么在八九十年代之前,虽然藏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上比现在更落后,但反而比现在相对稳定。这既源自藏区一藏族的传统性与现代化进 程之间必然发生的剧烈冲突;也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藏族自身无法在真正 意义上主导和掌 控自己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和速度。 3 1.2.2国内研宄 (1) 少数民族生计方式研究。 少数民族生计方式研宄是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之一。上个世 纪50年代,前苏联著名民族学家托尔斯托夫 .列文和切博克萨罗夫提出的 “ 经济文化类

32、 型 ” 对少数民族的生计研究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具有很强的的指导意义。林耀华认为, “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了民族分类的手段。虽然这种方法,到目前为止还 远不如语言谱系分类法那样完整和严谨,也不能像语言谱系那样准确地标出各个民族在 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它能从共时的角度表示出世界各民族人民所处的地理 环境,他们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他们所从事的生计方式的特征。这一点是民族学研究 必须涉及而语言谱系分类法却是无济于事的。目前学术界出现的 农耕民族 、 游牧民 族 、 狩猎民族 、 海洋民族 、 骑马民族 等含义颇有争议的术语,正是语言谱系分 类法中存在的缺陷所致。经济文化类型理

33、论为弥补这一缺陷带来了现实的可能性。 ” 其 实,对民族生计方式理想类型的划分,是一种可行而准确的分类,是研究民族生计类型 必不可少的理论归类,具有一定的方法论 意义。将 “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 ” 引入到对自然 1 加拿大 潭 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伍昆明、王宝玉译,中国藏学出版社丨 990年版。 :美 梅尔文 戈尔斯坦:丙藏现代史 ( 1913-1951) 嗽嘛王国的覆灭,杜永彬译,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5年版。 Melvyn C. Goldstein. The Snow Lion and the Dragon: China, Tibet and the Dalai lama, Berke

34、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华东理 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第 5页 生态环境的研究中,为不同学科的交叉和创新提供了可能。可以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 学和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民族的生计方式进行考察和研究。具体而言,游猎、游 耕、游牧和农作四大类生计方式,几乎广布于中国绝大多数的领土面积,绝大部分人口 可被纳入其中。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不同民族的生计类型,深化和推进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生计研宄。对中国各民族或族群生计研宄最为系统、完整的学术著 作为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何国强先生于 2002年出版的围屋里的宗族 一一 广东客家族

35、 群生计模式研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田野资料,归类总结出客家族群生计研究的一套 理论和研宄方法,这是至今民族生计研究最好的一部学术专著,也是 “ 经济文化类型理 论 ” 运用较为成功的一部力作。吕俊彪指出,京族靠海吃海的生计方式与其所在的生态 环境、社会结构和族群文化是相适应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实施和沿海贸易的发展,京族的生计方式向农业、手工业、海产品加工业等多元化 方式转变。作者还指出,虽然京族人的生计方式 发生变迁,但是无论怎样改变,都始终 离不开所依傍的大海。京族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为京族提供生计上的便利的同时,也在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京族人生计方式的选择。因此,

36、京族人的生计方式的变迁受自然环境 的严格限制。 1周云水认为,小民族的生计变迁过程中,国家政策的推力作用不可忽视。 他指出,独龙族的生计方式在变迀过程中,由于国家退耕还林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导 致了独龙族目前的生存困境。如人均占有耕地锐减、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缓慢、绝对禁猎 后导致生态失衡等等。作者认为,独龙族的传统生计模式充分发挥了文化适应的主观能 动性, 但是在外来政策制度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显得束手无策,导致文化失调。目前, 独龙族的生存困境最大障碍在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对立,也就是说,目前的社会结构调整 无法得到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适应力量的支持。周云水认为,只有发挥小民族传统文化 的内在适应机制

37、,结合国家政策的外在推力,合理调整政策和制度,才能消除这种社会 结构变迀中的失衡现象。 * 2 3 (2) 基于生态人类学的民族文化研宄。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宄,取 得了很多优秀成果。 20世纪 80年代后,在许多著作和文献里都有文化生 态学和生态人 类学的章节。未蜀华专门论述了生态环境、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他根据中国历 史文化生态的状况划分出 8个大的生态文化区 ,强调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与调适。 31997年,尹绍亭提出 “ 民族文化生态村 ” 的概念,希望以此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的有效途径,并在云南省基诺族、彝族、傣族等五个村

38、寨作为试点进行,己经取得了一 吕俊彪:靠海吃海一生计内涵的演变一一广西京族人生计的变迁,东南亚纵横, 2003, (10)。 2周石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一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2009,( 06) 3宋蜀华:人类学研宄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K哉民族学研究第 12期,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6页 _ 华东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些阶段性的成果。 2000年尹绍亭又出版了人与森林一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 一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自己近 20年的学术成果。该书从人与森林相互关系的角度去 考察、审视刀耕火种,同时运用生态人类系统的概念进行分析和整合,并探讨研宄系统 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及错综复杂的运动过程,从而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