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日照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4147958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0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东省日照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山东省日照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山东省日照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东省日照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毕业学校_姓名_ 考生号_ _ _化学(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相对原子质量:第卷(选择

2、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B.加热碘固体,出现紫色蒸气C.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腈纶线D.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生石灰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用滴管滴加液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溶液的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能补锌B.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C.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钾化肥,分别取少量,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4.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A.丙丁甲乙B.乙甲丁丙C.丁甲乙丙D.丙乙甲丁5.蓝莓中含有的花青素(化学式为)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酸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红色,碱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32个原子C.向的草木灰水中滴加花青素溶液,溶液变成红色D.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电解水实验装置如下图所

4、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D.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7.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甲、丙是有机化合物,也是氧化物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溶液加入过量的溶液

5、,过滤B溶液加入过量的锌粒,过滤C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D溶液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9.如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中的铁钉10.利用铜制备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方案:方案:对比上述两个方案,若硫酸足量且不考虑铜的损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方案都需要加热B.方案中可以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C.方案中硫酸的利用率高,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D.等质量的铜分别按两个方案制备

6、,可获得等质量的硫酸铜11.利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证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已知: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过程中,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色,证明有新物质生成B.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D.上述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12.制造口罩时,常用环氧乙烷灭菌。常温下,环氧乙烷和乙烯按一定质量比混合的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下列有关该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D.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

7、子数之比是第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13.(7分)几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写字母标号)。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7B.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元素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D.元素与磷、氯元素位于同周期,与氧元素位于同一族(2)一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3)下图所示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写字母标号)。毕业学校_姓名_ 考生号

8、_ _ 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14.(7分)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甲20.931.645.863.985.5110乙31.034.037.040.042.645.5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_(填写化学式)。(2)时,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应采用_的方法提纯(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和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_(填写“”“”或“”)。(4)如下图所示,时,将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

9、,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填写字母标号)。冰块生石灰固体硝酸铵固体干冰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A.B.C.D.(5)时,将固体溶解于水中,降温至,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15.(7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要合理搭配饮食,以保证基本营养素的均衡摄取,增强身体免疫力;要合理使用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_(填写字母标号)。A.水果、蔬菜B.花生油、奶油C.纯牛奶、蛋清D.米饭、馒头(2)下列物质常用于制作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写字母标号)。A.过氧乙酸B.二氧化氯C.苯酚D.次氯酸钙(3)体积分数为的酒精

10、常用于手和皮肤消毒。因易燃,使用时要注意远离火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适用于物体表面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的消毒。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16.(7分)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和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固体,为红棕色,为黑色。和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气体。和是固体单质,能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和反应生成和的化学方程式是_,基本反应类型是_。(2)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_。(3)在实验室里,做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一些水,目的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17.(8分)在

11、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_(填写字母标号,下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用混合过氧化氢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_,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3)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_,上述装置中,能用于收集甲烷的是_。(4)选用上述装置并进行改进,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节约药品。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18.(8分)现有含杂质氯化镁的氯化钾,欲除去杂质,配制氯化钾溶液,操作流程

12、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过滤。有关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填写字母标号)。A.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3)蒸发。把液体倒入蒸发皿,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4)天平调零。如下图所示,先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如果指针静止时偏向右侧,则应该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往_旋动(填写“左”或“右”)。(5)配制溶液。称量氯化钾固体的质量和量取水的体积时,天平示数(单位:克)和量筒读数(单位:毫升)分别

13、如图所示,则所配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9.某化工产品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钡,现取该化工产品样品放入锥形瓶内,向其中加适量水,振荡,然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只填空,不列式计算)。(2)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A.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B.加热碘固体,

14、出现紫色蒸气,为碘受热升华,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C.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腈纶线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D.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生石灰共存有新物质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选:B2.【答案】C【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贴

15、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A.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说法错误;B.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产生泡沫多,说法正确;C.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钾化肥,分别取少量,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说法正确;D.着火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并在高处,所以室

16、内着火被困时,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说法正确。故选:A。4.【答案】A【解析】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则丙活动性最弱;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乙能将甲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知金属活动性:甲乙;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则金属活动性:丁甲;故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丙丁甲乙。故选:A。5.【答案】C【解析】A.根据花青素的化学式可知,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见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个花青素分子中有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

17、子,共有32个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溶液会变成红色,而的草木灰水呈碱性,故溶液不会变成红色,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花青素的化学式可知,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加,导电性增强,故正确;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氢气是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的两倍,由图知玻璃管中的气体是玻璃管中气体的大约两倍,所以管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故正确;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因为管内产生的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正确;D.因为管内产生的是氢气,管内产生

18、的是氧气,两者的质量比为,故错误。故选D。7.【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甲是二氧化碳,是无机化合物,丙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不是氧化物,说法错误;B.该反应有单质参加,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C.该反应中氢元素由氢气转化为化合物,化合价肯定改变,说法错误;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A.能与过量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能与过量的锌粒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能除

19、杂质且没有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C.和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D.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B。【提示】本题重点考查了除杂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考点】除杂的原则9.【答案】A【解析】A.铁与氧气、水接触充分时最易生锈,所以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中铁只与水接触,铁不锈蚀,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铁只与空气接触,铁不锈蚀,

20、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四个实验中,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生锈最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B【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两个方案都需要加热,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可以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方案必须使用浓硫酸,符合题意;C.方案中,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每两个硫酸分子生成一个硫酸铜分子,方案中每一个硫酸分子生成一个硫酸铜分子,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D.方案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方案,由此可知,等质量的铜分

21、别按两个方案制备,可获得等质量的硫酸铜,不符合题意。故选B。11.【答案】D【解析】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A.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氧化铜固体,所以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色,证明有新物质生成,选项A正确;B.已知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所以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选项B正确;C.因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C正确;D.上述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应该是。因为如果先检验二氧化碳,产物必定通过澄清石灰水,而

22、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这样的气体再经过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不能确定水一定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选项 D不正确。故选D。12.【答案】C【解析】可将环氧乙烷看作,则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A.可知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固定值,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说法正确;B.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说法正确;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说法错误;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设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子数之比是,则,说法正确。故选:C。二、13.【答案】(1)B(2)(或,漏写单位不得分)(3)3(或三)A【解析】(1)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叫原子序数,代表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23、中的序数,等于这个元素的原子中的质子数,故可得出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得出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A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间的文字下方的数字代表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单位为“1”,可省略,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排布顺序可以推出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元素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故C正确;D.元素与磷、氯元素属于同一行,故位于同周期,与氧元素属于同一列,故位于同一族,故D正确。故选B。(2)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故一个氧原子的

24、质量为。(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元素的核电荷数不同,故C、D属于同一种元素,一共有三种元素;化学性质主要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可以推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和A的化学性质相似。14.【答案】(1)(2)冷却结晶(3)(4)B(5)(或,漏写单位不得分)【解析】(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物质乙是指;(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则时,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和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因为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温析

25、出晶体更多;(4)时,将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加入物质后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则能使水温升高的有:生石灰固体和水反应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是溶于水放热。故选B;(5)时,将固体溶解于水中,降温至,此时的溶解度为,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5.【答案】(1)C(2)B(3)(4)(漏写“”或“1”均不得分)【解析】(1)A.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错误;B.花生油、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错误;C.牛奶、蛋清中富含蛋白质,故正确;D.米饭、馒头中富含糖类,故错误。故选C。(2)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

26、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选项知B符合题意,故选B。(3)乙醇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4)中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则,则,故填:。16.【答案】(1)置换反应(2)蓝色(3)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解析】和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固体,为红棕色,为黑色,与反应、与反应均能得到和,和是固体单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则为氧化铁,为铁,为二氧化碳,为四氧化三铁,为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和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气体,则为一氧化碳,为碳;代入验证正确;(1)和反应生成和,高温条件下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2)是一氧

27、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3)在实验室里,做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一些水,目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点燃条件下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17.【答案】(1)BD(2)AC催化作用(3)BD(4)抽拉(或提起)粗铜丝,使小布袋与液体脱离接触【解析】(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

28、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用混合过氧化氢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液体混合不需加热型,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3)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属于固体混合加热型,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上述装置中,能用于收集甲烷的是。(4)选用上述装置并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节约药品。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抽拉(或提起)粗铜丝,使小布袋与液体脱离接触。【提示】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29、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考点】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18.【答案】(1)(2)A(3)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左(5)【解析】(1)氢氧化钾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故填:。(2)A.为加快过滤速度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A错。B.使液体沿烧杯内壁缓缓下流,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B正确。C.为防止玻璃棒戳破滤纸

30、,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正确。D.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内壁间隙流下,D正确。故选:A。(3)蒸发把液体倒入蒸发皿,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填: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天平调零,先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如果指针静止时偏向右侧,说明右侧重,则应该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往左旋动,故填:左。(5)由图可知氯化钾质量,水质量,质量分数,故填:。四、19.【答案】(1)。(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与碳酸钙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与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设样品中质量为。答: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三种物质中只有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故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化学试卷第17页(共20页)化学试卷第1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