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有道_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_梁莹.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132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0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存有道_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_梁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生存有道_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_梁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存有道_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_梁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存有道_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_梁莹.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代码 10603 学 号 20121015 密 级 U D C 硕士学位论文 生存有道: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 Survival Way: the Changes of Zhuang Nationality Livelihood Mode in Jiuzhou Village of Jingxi County 学 科 专 业 : 社 会 学 专业方 向 : 民 族 社 会 学 二级学院 : 政 法 学 院 年 级: 2012级 研 究 生 姓 名 : 梁 莹 导师姓名及职称:罗彩娟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5年 6 月 5 日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申请法学硕士学位 ) 讼 t願

2、目 半存有道: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 专业名称:社会学 申请人姓名:梁莹 导师姓名、职称:罗彩娟副教授 二一五年六月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如违反 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 字 日 期 年 月 扣 曰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各项规定,同意以下 事项:

3、1、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2、 本人授权广西师范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供查阅、检阅。 保密 ,在 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3、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Ef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八 ” ) 琢 I: 签字曰期 签字曰期 : y)!6 2芯 h 生存有道: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 摘要 长期以来,地处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与现代社会相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 系,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西部农村开始发生整体性的

4、变迁。作为整体性 变迁一部分的生计方式变迁也切实发生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身边。生计方式是 人们相对稳定的维持生活的计谋或办法,它与人 们所处 的自然及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村社区的发展尤其是生计方式的变迁规律,有着重要的 现实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为宏观背景,以处于西南边陲的靖 西县旧州村为田野调查点,从历史风貌和经济变迁、社会结构等方面对该社区农民的文化 生活和生计方式变迁进行跨越时空的社会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旧州壮族生计变 迁的动力机制,深刻分析和理解家庭生计方式选择给村民带来的不同影响。 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

5、第一部分对旧州古镇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描述传 统的农耕型生计方式,主要介绍在社会转型前,人们通过作物轮种、畜禽饲养及副业加工 来维持生计丨第三部分介绍现代的多元化的生计方式,人们通过烤烟种植、制作绣球、外 出务工等方式来增加经济收入;第四部分分析推动旧州生计方式变迁的动力机制;第五部 分阐述生计方式变迁对旧州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旧州壮族;传统生计;现代生计 I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is located in the edge area of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dissimilar with the modem s

6、ociety life style and culture system.With the speeding up of the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hanges of our country began in the countryside of west China integrity.As a part of the overall change and living way change to occur i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minority areas of farmers.Ther

7、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the chang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mmunity especially the livelihood,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based on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fter the coxmtryside for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dramatic change.In the southwest of Jing

8、Xi JiuZhou village as the field site.From the historical view and the chang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community of farmers living way change across time and space of sociological analysis.And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JiuZhou Zhuang liveliho

9、od change old states.Deep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family livelihood mode choice to the villagers. Paper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JiuZhou.Type in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traditional farming

10、 way of living, are mainly introduced in front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ople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crops,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and sideline processing to make a living.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diversity of modem way of living, people through the flue-cured tobacco planting an

11、d production of silk, migrant workers and other ways to increase income.The fourth part analysis for JiuZhou a dynamic mechanism of living pattems.The fifth part expounds the effects of subsistence of change of the JiuZhou. Key Words: JiuZhou Zhuang;Traditional livelihoods;Modem livelihoods ii 目录 顏

12、. I ABSTRACT . II 職 . 1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 三、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4 四、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4 第一章旧州古镇 . 6 第一节空间表述:地理位置 . 6 第二节历史叙事:村落渊源 . 8 第三节时间观念:年度周期 . 9 第二章传统的农耕型生计方式 . 13 第一节作物轮种:养家糊口 . 13 第二节畜禽饲养:保障生活 . 16 第三节副业加工丨生计补充 . 19 第三章现代的多元化生计方式 . 21 第一节烤烟种植:从个体生产到统一收购 . 21 第二节刺绣工艺:从传情绣球到商品绣球 . 25 第三节异域

13、求富:从固步自封到漂移流动 . 27 第四节本土谋生: 就地取 “ 财 ” 与近地生财 . 29 第四章旧州壮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动力机制 . 31 第一节市场贸易的拓宽 . 31 第二节政府政策的导向 . 33 第三节农民的理性选择 . 35 第五章旧州壮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分析 . 36 第一节物质文明的提升 . 36 第二节通婚范围的扩大 . . . 37 第三节村庄的经济分层 . 38 雜 . 40 ill . 41 隱 . 44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6 尉己 . 47 IV 绪论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论文选题的缘起 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民就在华南一珠江流域生息繁衍。根

14、据 2013年统计数据,壮 族现有人口 1700多万,是现今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而严格意义上的壮 族研究肇始于 19世纪末,当时多为西方国家的学者为适应殖民主义侵略的需要而进行的。 1885年,英国学者柯奎翁 ( A. R. Colquhoun)著的在掸族中 ( Among The Sham),以 及伦敦大学拉克伯里 ( Terrien de Lacouperie)教授为该书所作的序言掸族的摇篮 (The Cradle of The Sham Race)是目前所见到最早涉及壮族的论著。我国知识分子开 始研究壮族的标志是 1928年钟敬文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周刊发表的僮民考略 等

15、文章,截至 20世纪 40年代,我国学者出版的一系列壮族论著结束了外国人垄断壮族研 究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壮族被认同为统一多民族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特别是 1958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壮族新纪元的到来,壮族研究也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各种科研机构应运而生。 1991年 1月 21 R召开的广西壮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壮学学 术研讨会,壮族研究开始炙手可热,各类研究专著、 学术论文层出不穷,随着研究领域不 断开拓,多学科的加盟研究,拓展了壮族研究的视野,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了壮族研究的 学术成果。 广西地处西南边陲,壮族也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深厚的壮族传统文化资源 和得天

16、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壮族研究创造了契机与平台,壮族研究学者不胜枚举。我的导师 罗彩娟副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壮族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 究 ” ,旨在通过对壮族的历史记忆、文化表征、民族语言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掲示其深层 次的文化内涵与族群特质,进而探讨族群认同的内核及对国家认同的升华,为中华民族多 元一体格局准备了实证材料。我有幸加入到该课题的研究队伍中,于 2013年暑假和寒假 期间分别前往武鸣县、靖西县、宁明县、龙州县做壮族族群认同的田野调查,主要考察与 之相关的民族文化,而作为基础作用的民族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引起了我的思考,遂将 “ 生 存有道: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

17、变迁 ” 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 (二) 论文研究的意义 20世纪初期,受功能学派的影响,吴文藻、费孝通和林耀华等学者在中国开创社区研 究,旨在使社会学这门学科适应复 杂的传统农业社会,从而使社会学更加细致而真实地反 映中国社会。费孝通倡导从村落研究来了解 “ 乡土中国 ” ,他认为 “ 目前生活最苦的是住 在乡村里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 ” 。 |费孝通 .乡十 .中 W.丨 -.海:丨 :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67. 因此,对旧州这一壮族村落生计方式的研究,是了解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缓解社会转型对其带来的文化阵痛,从而探讨如何使

18、其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 国外有关生计方式研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拉策尔认为人的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 境的严格限制,强调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和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20世纪以来,学者们在研究 采集者或牧民等社会时都开始注重生态环境因素,因此风靡一时的环境决定论正式将生计 与特定环境和文化捆绑起来,认为物质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人类活动总是受到 自然环境的制约。埃文思 普里查德在对尼罗河畔努尔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之后,指出 努尔人居住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计方式,雨季和旱季的干湿变化决定了他们在 高 原和平地之间来回迁徙从事不同的生产

19、活动。 m此外,马林诺夫斯基等学者从经济与文 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生计问题。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对新几内亚东边特罗布里恩列岛库拉圈交 易的研究,揭示了项链和臂镯在库拉圈背后的经济交换中承担的功能及文化整合中的作 用,描述了当地族群的一种生计方式。 2克里斯托夫 冯 菲尤勒一海门道夫关注印度原 始部落及靠近中印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区一带传统民族的生计、社会组织、信仰等,从部落 文化和当地人民生活的理念中了解部落人民的生存。 :1 (二) 国内有关生计方式研究 国内学者很早就幵始关注 生计方式的研究。费孝通先生通过对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 实地考察,写成名著江村经济 w,文中虽然没有使用 “ 生计 ” 一词来描

20、述农民的消费、 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但其内容无一不涉及 “ 生计 ” 的内涵,阐释了这个正在变化着 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1939 1942年,费孝通与张之毅在云南内地农村调查的三本报 告: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 5,报告内容折射出学者们对 农民生活方式和生存技能的关注。20世纪 40年代,胡庆均对滇东汉村和川南苗乡从事的 社会历史调查研究中,采用了 “ 村民生计 ” 一词来阐述全村收入、生活费用分析和农田经 营支付。 620世纪 80年代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后,国内学者从民族生计方式研究的视角 出发,成果繁多,主要沿着以下研究路径展开。 一是生计方式与环境的视角。张有隽认

21、为过山瑶在生态环境的驱逼下形成了自己 “ 吃 一山过一山 ” 的游耕策略,并根据这一策略形成生产、习俗、信仰相配合而运作的完整的 111埃文思一普里杏德著,褚建芳等译 .努尔人一一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 .北京:平 H,1丨丨版社 , 2002. 12马林诺夫斯基著,张 /; 江译 .两太 f-洋上的航 海者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w克里斯托夫 冯 菲尤勒一海门道夫茗,何国强译 .伤印度部落中生活 一位人类学家的 &传 .呑港: W际炎芮文化 出版社 , 2009. 14费孝通 .江村经济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151费孝通、张之毅茗

22、.A南二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 6胡庆均 .汉村 苗乡:从 20 Hi纪前期湞东汉村 h川南苗乡右传统中 R.天津:天津古箱出版社, 2006. 生计策略系统,因此瑶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徐杰舜等学者通过对船家与高山汉族的比 较研究,发现船家以船为家,靠水吃水,高山汉建房安吊脚安铺,靠山吃山的族群生存策 略的多样性的特点。 K罗柳宁认为生态环境的变迁会引起生计方式的变迁。田俊迁认为 甘肃土族的生计方式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与藏汉族民族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逐渐从逐水草 而迁徙的游牧业向牧减农增过渡,并最终形成以农为主、以牧为辅的生计结构。崔海洋 从抵抗自然风险因素的角度论述了皇岗

23、侗族传统农事制度的意义。 5魏乐平认为生态环境 多样性与生计文化多样性具有内在锲合 关系,生计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也是社会变迁 的产物。 s 二是生计方式与作物的视角。长期以来,作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备受社会学、 人类学家的关注。台湾学者黄应贵以台湾东埔社布农人为例,探讨从 20世纪 20年代到 90 年代的主要农作物从小米、水稻、番茄到茶的转变及其相应呈现出的家、聚落、教会、企 业的社会性质,描述布农人经由原有 hanido信仰与人观来理解种植作物的转变乃至创造 有关新作物的经济活动。 7大陆学者多从民族地区的的微观视角阐述作物与生计方式的关 系。颜宁从茶叶经济的繁荣管窥西双版纳俊尼

24、 人与之相应的土地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关系、 贸易合作等。 m秦红增等学者认为广西布努瑶族农民打破了旧的以玉米种植为主的生计方 式,转向新型的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以此证明作物与生计的共变规则。 9可见,作 物与生计方式息息相关,其带来的影响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当地的社会之中。 三是生计方式与文化的视角 。一 个民族 、一 个地区的生计方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总要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适应。吕俊彪通过对建国以来广西京族人的生计方式变迁过程进 行考察,认为京族人 “ 靠海吃海 ” 的生计选择实际上是与族群文化相适应的。 玉时阶通 过 对 20世纪 80年代从东南亚的老挝、泰国移居到美国的瑶族的调查,发

25、现这些瑶族人为 了适应美国的现代化生活,不得不改变以农维生的生计方式,逐步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山地 农业民族演变为从事现代化生产的都市民族。 m 四是生计方式与政策的视角。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不少地方积极抓住政策资源和 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的契机,实现乡村生计模式转型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对接。 12汪丹对 白马藏族的研究发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白马藏族生计变迁的历程是与国家政策、市场 m张有隽 .吃丫一山过一山:过山瑶的游耕策略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3 (3) : 14. p徐杰舜、罗树杰 .靠山吃山 , 水吃水:船家与高山汉比较研究 .广两民族学院学报 , 2003 (3) : 7. 31

26、罗柳宁 .生态环境变迁 1U文化调适:以广西矮山村壮族为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 2004 (7) : 8. W II丨俊迀 .卄肃土族生计结构变迁探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5) : 69. 15崔海洋 .从混种、换种制度苕侗族传统生计的抗自然风险功效:以黎 f县黄岗村侗族糯稻种植生计为例 .思想战线 , 2009 C2) : 17. 161魏乐平 .7; 南藏区乡村多元生计变迁的经济人类学分析:以云南德钦县茨中村为例 .经济问题探索 , 2012 (4) : 32. m黄皮访 .作物、经济勾社会:东埔社布农人的例了广丙民族学院学报 , 2005 (11). 181颜宁 .茶

27、n|经济的兴衰勻传统文化的调适: M双版纳南糯山傻尼人的个案 .民族研究, 2009 (2). |9秦红增、唐剑玲 .定居 4流动:布努瑶作物、生计与文化的共变 .思想战线, 2006 (5) : 52. (w卩俊彪 .“S 海吃海 ” 生计内涵的演变:广西京族人生计方式的变迁 .东南亚纵横, 2003 (10) : 52. 111玉时阶 .美 W瑶族生计方式的变迁 .中南民族火学学报 , 2007 (5) : 35. 1121周建新、张男肀 .新农村逑设背贵下的乡村生计模式转型探析:以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为例 .广两民族人学学报, 2008 (11 ) : 68. 3 力量等因素交织在一

28、起的。杨军昌认为侗族本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随着解放后国家 权力在侗族乡村社会的有效进入,逐步走向多元性的可持续发展生计。 2不少学者认为制 度转型完成后的国家权力 “ 下探 ” ,在完成地方社会和秩序重建的同时,左右了民族社会 的生计方式 “ 统一 ” 步调,从而形成对这种社会构成和秩序的响应。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民族生计方式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生态环境的变迁、经济 作物的选择、社会文化的调适以及国家权力与政策的实施等角度。社会学、民族学界对中 越边境一带的壮族生计方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三、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本文在 ffl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旧州壮族历史文化为背景,

29、从生计史入手,考察与之相 关的传统生计方式。同时以现实社会环境为背景,考察在社会转型时期旧州壮族多元化的 现代生计方式,展现其生计方式的变迁与图景,探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内 在法则与运行逻辑,领会生计方式变迁给旧州乡村发展带来的深刻意义,为少数民族社会 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提供借鉴意义,缓解社会转型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发展带来的文化阵 痛。 (二) 主要内容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旧州古镇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地理位置、 村落渊源、年度周期等;第二部分描述传统的农耕型的生计方式,主要介绍在社会转型前 , 人们通过作物轮种、畜禽饲养及副业加工来维持生计;第三部分介绍现代的多

30、元化的生计 方式,人们通过烤烟种植、制作绣球、外出务工等方式来增加经济收入;第四部分分析推 动旧州生计方式变迁的动力机制;第五部分阐述生计方式变迁对旧州带来的影响。 四、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1、文化变迁的理论视角 社会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各个部分紧密结合并且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以 达到整个社会的平衡。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帕森斯把社会 看成是一个被人类、有机体、 文化包围着的系统,文化是维持社会的核心,每一种文化都处于一种恒常的变迁之中。 20 世纪 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将生态学引入人类学的研究,提出文化生态学说。 m汪丹 .白马藏族生计变迁的 B主性研究

31、.西藏民族学院 , 2012 (5) : 65. H杨军 R.侗族传统生计的当代变迁勾目标走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3 (5) : 86. 3 黄 F.宇、 S爱民 .国家权力 1j民族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以湖南通道县阳灿村侗族为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0(2): 107. 4 他认为文化是适应环境的工具,而环境适应的过程对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起源具有决定作 用。文化是与生计活动息息相关的,因此生计方式是生态人类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文化生 态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生活在特定区域的特定族群所拥有的文化中究竟哪些是该族群 适应当地生存环境的核心文化特质,揭示核心文化要素的原理,从而更

32、好地理解和预见该 文化的变迁趋势和方向。 2、社会转型的理论视角 “ 社会转型 ” 是英文 “ Social Transformation” 一词的汉译,是对生物学派 “ Transformation ” 这一概念的转用。 “ 社会转型 ” 思想是西方社会结构功能学派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思想, 西方社会学家借用这个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说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 会的转换。中国大陆学者普遍接受并使用 “ 社会转型 ” 概念和理论开始于 20世纪 90年代 之后,主要用来解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变迁。因此,社会转型理论就是作为描述和解 释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工具,在国内成为争相阐释

33、的学术话题。 (二)研究方法 1、 资料收集 充分收集民族生计方式和乡村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到靖西县图书馆收集到相关史志 类资料,在靖西县博物馆收集到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到靖西县民族局、旅游局收集相关 的政策文件。在旧州街街委收集了相关的经济、人口、地理等基本材料,村内的碑文、家 谱、堂联等内部材料。 2、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意义上从 “ 书斋 ” 走向 “ 田野 ” 的成年礼,也是本文选用的基本研 究方法。笔者于 2013年 8月 1日首次进入旧州,并进行了为期 10天的田野调查,随后于 2014年 4月 1日 一一4月 5日 ( 清明节)、 2014年 8月 10日 8月 30日进

34、 行追踪调查 , 前后跨越一年时间,收集访谈资料约 6万字。本研究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 与当地的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参与观察进行详细记录;选 择重要的报道人来追寻人物、追寻历史、追寻事件,并做好相关的录音整理,每天晚上坚 持撰写田野笔记。 5 第一章旧州古镇 第一节空间表述:地理位置 一、 聚落位置 靖西县位于祖国南疆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边境,百色地区南部,地处东经 105 56 106 48 ,北纬 22 51 23 34 之间。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交界,西 与那坡县毗邻,北与百色市和云南省富宁县相连,东与天等、大新县接壤,东北紧靠德保 县,东

35、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 268公里,北距地区行署百色市公路里程 181公里, 南距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境公路里程 30公里。旧州位于县城南部,距离靖西县城约 7 公里。 旧州街实际上由四个自然屯组成,即街上、岜诺、上安马、下安马。街上因地处旧州 街道而得名;岜诺位于旧州东北,从旧州望去,每年农历七、八月间银河正对屯后山顶, 故名 “ 岜诺 ” ,此外,由于该屯四面环水,当地人 俗称之为 “ 台湾 ” ;上安马位于旧州东 北,地处形似马鞍的山下的上方,故名上安马;下安马亦位于旧州东北,地处形似马鞍的 山下的下方,故名。 二、 空间与人口 (一)圣俗之间 在乡土社会中,村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

36、生活空间。从 纯的物质本身所建构出来 的地理形式上看,旧州的村落空间呈现出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二元划分,人们长年累月 地在这样一个圣俗之间的场域里生产和生活,实现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1、世俗空间 旧州古镇是靖西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地属岩溶峰林地貌,四周遍布石山峰林,孤山平 地拔起,峰俊田平, 山环水抱,山水秀丽。东边三座相连如屏的山峰,树木翠绿,环境清 静幽雅,好似三个亭亭玉立的美女面朝东观望。在这三座山的对面有一座双峰山,山上有 一巨大的穿山洞,从山下往上看,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与三座青山遥遥相对,似三个美 女临空照镜,故称美女照镜。 绣球是旧州的传统工艺品,因此闻名于世。走进旧州

37、,便会发现大街上屋里屋外都挂 满了色彩艳丽的绣球,这便是绣球一条街。大街上家家户户都制作绣球,零售各种规格的 绣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购买旅游工艺品作为纪念。 旧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被列入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试点项目。 2005年 9月,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建成,总面积 3125平方米,该馆由展示中心和旧州的 原状保护两部分组成。展示中心是一个集壮族文化展览、文物及资料收藏、工作人员办公、 研究人员住处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旧州的原状保护要求原有居民由其所有者继续使用, 不改变其建筑功能及风格。同时保护自然村区域内的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及自然 生态环境。 6

38、 西闸门的右边有一片桂花林,又叫民族团结林,是全国兴边富民会议与会代表亲手栽 种的桂花树,一共有 56棵,代表全国 56个民族。与会代表都是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各民族 代表,桂花林象征祖国大家庭的民族团结。 2、神圣空间 文昌阁坐落在旧州东街前面的旧州河中间。清乾隆年间 ( 1736年)修建, 1984年县 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该阁占地 30平方米,阁呈四边形,三层砖木结构,高 14. 6米;三重 檐,四角攒尖顶,葫芦宝剑,内供文昌魁星诸神。阁内四壁饰有花木鸟兽彩画,第二、第 三层四壁分别开有椭圆形、圆形窗。第一层西北面开有一个拱门,原有清嘉庆年间知州宋 庆和亲笔书匾 “ 蔚起南州 ” ,但因破 “

39、 四旧 ” 时期被毁 。文昌阁是古代文人骚客对月临流、 琴棋书咏之处,今为乡人及游客四时祈愿的神圣之地。 旧州天皂殿始建于甲戍年 ( 1994)三月十四円,次年乙亥年三月初十竣工,建筑面积 一百六十平方米,总投资四万二千元,由旧州西南街群众集资及外界人士捐款筹建。殿宇 座落在羊刀山上,内设三宫六院,大殿塑立天皁玉帝、太白君星、二郎神、哪吒、神犬、 仙旗女的神像。百姓视之为保佑万物之生灵、保社稷之平安的神圣殿宇。 旧州观音楼建于甲戍年二月初三 R,于当年三月二十七円落成,该楼由大街群众筹资 建成,居于主山山腰,分两层阁楼,第一层为观音庙,第二层为女娲娘娘庙。逢年过节村 民必前往此庙宇烧香祈福。

40、(二) 旧州人口 旧州的人口数量自解放以来一直保持着缓慢增长的态势,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了逆增长 的趋势。如下表: 表 1-1-1旧州若干年份人口规模数 年份 总户数(户) 总人口(人) 1949 319 1388 1959 344 1607 1970 476 1974 1983 413 1921 1998 453 2196 表 1-1-2旧州 2012年人口规模数 村 w小组 乡村户数(户) 合计(人) 男 女 两南巷 95 418 221 197 大街 121 534 280 254 东内巷 129 568 281 281 东外巷 64 279 145 134 岜诺屯 67 294 150 144 上安马 32 141 75 66 下安马 30 132 68 64 合计 538 2366 1220 1146 资料来源:靖两县 2012年农村经济统计年报 7 一、历史沿革 唐开元二年 ( 714年后),今县城东部开始设置归淳州,隶邕州都督府,府治宣化(在 今南宁市 ) 。元和初年 ( 806年后),归淳州更名为归顺州。南汉乾和十二年 ( 954年) 废归顺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