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_资金链_和_担保链_风险分析与对策_孙琼.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117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_资金链_和_担保链_风险分析与对策_孙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_资金链_和_担保链_风险分析与对策_孙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_资金链_和_担保链_风险分析与对策_孙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_资金链_和_担保链_风险分析与对策_孙琼.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文题目: 商 #银行不良帒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睑分析与对策 一 潮海银行案例 作者姓名 _ ?/h 谅 _ 指导教师 _ 童和杰 _ 副指导教师 赵洁平 _ 学科专业 _ 工商管理 _ 所在学院 经留管理学院 提交日期 2015年 10月 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己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宄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江 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

2、本声明的 法律责任。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江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 保密口,在 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V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 分析与对策 一 激海银行案列 摘要

3、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一直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不良贷款余额的大小, 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有时甚至也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因 此关注并分析商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国内经济处于下行压力之下,不少企业因 主营盈利下降、对外投资过度、应收款清收困难、涉足民间借贷以及商业银行出 于风险控制原因压贷、抽贷等种种原因引起的 资金链 风险不断发酵;同时, 因某一企业出现问题而导致参与其 担保链 中的的企业也军心不稳、人人自危。 资金链 和 担 保链 ( 下文用 两链 表示 ) 形成的危害已成为威胁企业生 存和金融机构资产安全,从

4、而进一步影响社会稳定的致命 毒瘤 。任其发展, 将对商业银行的安全经营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本文从浙江省不 良贷款的现状、发展趋势出发,着重分析杭州辖区 两链 风险的现状及成因, 以渤海银行为实例,提出化解 两链 风险的一些措施及应对策略,以促进商业 银行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稳健、可持续发展。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根据当前风险特征,首次创新性的提出了 两链 风险的定义。再次, 两链 风险具有显著的时代特性,有别 于过往的商业银行 风险理论分析,更贴近实际。最后,本文也重点突出了政府职能部门在 两链 风险成因及化解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不良贷款;两链风险;商业银行 I 浙江

5、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CAPITAL CHAIN AND GUARANTEE CHAIN RISK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MERCIAL BANGK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BANK OF BOHAI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bad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all walks of life, the size of the balance of non-p

6、erforming loans, not only affects the profit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sometimes even the fuse of financial crisis. S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bad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recent years,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internatio

7、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domestic economy is under downward pressure, because many companies main profit decline, foreign investment excessive, should receivables collection difficult clearance, involved in private lending and commercial banks for risk control loan pressure, pumping loans and o

8、ther variety of reasons funds chain risk continue to ferment; at the same time? an enterprise as a result of problems caused in the security chain Mof the enterprise also the morale of instability, insecurity. Funds chain and guarantee chain (hereinafter the Mtwo chain) the formation of the damages

9、has become threatening the survival of enterpris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set security, which will further affect the social stability of fatal cancer Any of its development, the commercial banks will be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saf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10、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n Hangzhou Provinc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two chain risk in Zhejiang area, taking the Bank of Bohai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ntwo chain11 risk, and to promote the commercial banks

11、 in the complex economic situ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definition of two chain* risk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isk characteristics. Again, the two chainM risk has significant tim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different fro

12、m the previous commercial bank risk theory analysis, more close to the reality. Finally, this paper also highlights the government ftinction departments in the Htwo chain risk causes and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solving. Key Words: non-performing loans; two chain risk; commercial b

13、ank II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目录 m要 . I ABSTRACT . II 1绪论 . 1 1.1研究背景 . 1 1.2研究意义 . 2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1.3.1研究内容 . 3 1. 3. 2研究方法 . 4 1.4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5 1.4.1 难点 . 5 1.4.2可能的创新之处 . 5 2 *0关研究综述 . 7 2.1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的文献综述 . 7 2.2不良贷款解决方法的文献综述 . 8 2. 3小结与启示 . 8 3理论定义 . 11 3.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定义 . 11 3.

14、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 . 11 3.2.1国际贷款风险分类方法 . 11 3.2.2我国贷款风险分类方法 . 12 3.3 两链 风险定义 . 15 4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 )分析 . 17 4.1浙江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7 4. 2浙江省各市贷款规模和质量分布情况 . 20 4.3杭州辖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 . 23 4. 3.1杭州辖区经济简介 . 23 4.3.2杭州辖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及趋势 . 23 5 两链 风除状况 . 25 5.1杭州辖区 两链 风险现状 . 25 5.1.1杭州辖区经济金融环境状况 . 26 5.1. 2当前化解 两链 风险的举

15、措 . 27 5.2渤海银行 两链 风险现状 . 28 III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5. 2. 1渤海银行杭州分行简介 . 28 5.2.2渤海银行杭州分行 两链 风险现状 . 29 5. 2. 3渤海银行杭州分行 两链 风险特征 . 31 6 两链 风险原因和发展趋势分析 . 33 6.1 两链 风险原因剖析 . 33 6. 1. 1从政府层面看 两链 风险形成原因 . 33 6. 1. 2从企业层面看 两链 问题形成原因 . 33 6. 1. 3从商业银行层面看 两链 风险形成原因 . 34 6.2 两链 风险发展趋势分析 .

16、35 6. 3渤海银行杭州分行现有担保形式风险程度分析 . 37 6.4渤海银行杭州分行信贷资产质量变化趋势 . 37 7措施与对策 . 39 7.1政府部门是化解 两链 风险的主心骨 . 39 7.2企业是防范 两链 风险的源动力 . 40 7.3商业银行是化解 两链 风险的主力军 . 41 8结束语 . 45 8.1结论 . 45 8.2不足与展望 . 45 参考文 . 47 St 谢 . 51 IV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来看,由 2007年末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仍然存 在,虽然世

17、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美国经济复苏态势继续巩固,欧元区经济扭转 了负增长,但日本经济出现下滑,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増速下滑。同时主要经济货 币政策明显分化,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日进一步扩大宽松力度。在此情形 下,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低,多数主要货币兑美元贬值,国际资本流向更加复杂。 而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増大,中国银行业在 快速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至 7. 4%,仍属于年初目标区间内,但保持 适度经济增速,强调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 新常态 。以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

18、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内容的经济领域 改革全面启动,产业结构、人口劳动力结构、需求结构等经济发展底层结构继续 发生变化。受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发展转型减速期、大规模刺激消化期的 叠加影响,中国银行业规模和利润增速放缓,资产质量面临考验。 截止 2015年 9月 8日,国内 16家上市银行的中报业绩均己公布。中报数据 显示,截至 2015年上半年末,除宁波银行外,其他 15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均较年初有所上升。 而今年 8月初,银监会公布的上半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数据,不良贷款再度 出现双升:截 至 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10919亿元,商业银 行不良贷款率1.5%,较上季

19、度末上升 0.11个百分点。从微观上来看,各家商业 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升。 如五家国有大行已经感受到资产质量波动带来的压力。农业银行截至今年上 半年末不良率达到 1.83%,在 16家上市银行中居首,不良资产余额较 2014年底 大幅增加了 345. 73亿元。工行不良贷款率 1.40%,较 2014年末上升 0.27个百 分点,已经接近工行今年控制目标 中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比率分 别为 1.41%和 2. 30%,较 2014年末增长 0. 23%和 -0.15%;建设银行上半年不良贷 款率、关注类贷款比率分别为 1. 42%和 2. 79%,较 2014年末增长

20、 0. 23%和 -0.18%, 交行则出现双升的情况,分别增加 . 1%和 . 56%。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也大都小幅度上升。其中,今年中期平安银 行的不良贷款率为 1. 32%,较上年年末上升 0, 30%,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 28%, 1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较 2014年年末上升 22个百分点;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 1.35%,比上年年末上升 0. 26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 1.32%,比上年年末微升 0.02%,南京银行 不良贷款率 0. 95%,较年初上升 0. 01个百分点。 在目前不良多发,且

21、 不良 双升已经成为上市银行面临的严峻考验,同样 也是所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面临的严峻考验。 不良贷款持续上升,主要有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亲周期性的行业、企业经营 状况恶化、互保联保圈风险加剧扩散、商业银行惜贷等等原因,从而导 致违约概 率加大,信用风险加剧。 而在 2008年下半年出现的金融危机下 ,一 股企业倒闭潮席卷了我国最重要 的制造业基地 珠三角和长三角,众多企业陷入了现金财务危机,我们听到最 多的词是 资金链 断裂;而 2012年以来, 担保链 问题的严重性逐渐暴露 , 如新疆啤酒花担保圈、绍兴担保圈等。这些企业在经济热潮中盲目投资,快速扩 张,担保额度巨大,往往超过自身资产的数倍。在

22、这些具有显著地域和行业特征 的担保圈中,一旦某家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不仅该企业自身难保,也会殃及 担保圈内为其提供担保的其他企业,造成一损俱损 的局面,最终形成商业银行的 不良资产。如何在 资金链 、 担保链 双重夹击的社会经济运行新常态中求 生存、求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 难题。 1.2研究意义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改制而来的,在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 份制改制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高达 26%,这还不包括 1998年 由中国信达、中国长城、中国东方和中国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为四大国有控股 商业银行剥离的 1. 4万亿元人民币不

23、良贷款。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 展的重大因素。为此,国务 院在允许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引入外资银 行资本的同时,对上述国有银行进行了全面的股份制改造,采用商业银行的管理 模式进行市场化管理,特别是在中国加入 FTO后,中国市场逐步全面对外资银行 开放,国有商业银行也全面与国际接轨,引入国际通用的监管、管理和考核机制 ; 2003年成立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银行业进行集中监督管理。这一 系列措施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实现了长期的 双降 。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国际化水平日渐增长的 中国经济再也不能像十几、二 十年前一样事不关

24、己、隔岸观火了。当前,拉动经 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 步履维艰,未来几年内 新常态 经济形势已成定局,企 业和居民收入在双双下降的情况下,不良贷款呈现多发态势,对我国商业银行的 2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资产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本文从研究背景与意义出发,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念、分类的 阐述和对 两链风险的定义,在对浙江省不良贷款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的同时,着重分析杭州辖区 两链 风险的现状及成因,并以渤海银行为实例, 提出化解 两链 风险的一些措施及应对策略,以促进商业银行在当前复杂经济 形势下稳健、可持续发展。 1.

25、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首先,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分类进行系统性阐述和对 两链 风险 进行定义。其次,通过对浙江省不良贷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浙江省各市贷款规 模和质量分布状况的分析,引出杭州辖区金融业在浙江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此再来着重分析杭州辖区 两链 风险的现状及成因,并以渤海银行为实例, 从政府、企业和商业银行三个层面提出化解 两链 风险时可采取的一些措施和 应付策略,以促进商业银行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稳健、可持续发展。 具体思路简单表示为图 1.1: 3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图 1.1论文框架 1.

26、3.2研究方法 第一,数据图表分析法。以具体的数据和图表说明问题,使文章更加丰满。 第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式。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状况以及发 展趋势。 第三,比较分析法。利用现有数据的分析比较,引出杭州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面临严峻的考验,并重点对杭州市 两链 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 第四,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法。为了避免周限于技术层面,本 文注意在理论分析和阐述的同时,采用了一定的数据与分析,同时通过实例,提 出切实可行的理论推论和方案结论,最终使本论文能够拥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4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1.4

27、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难点 1、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内部数据的采集比较困难,受此局限, 在实例分析方面仅以渤海银行杭州分行为例。 2、 引起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是渐进和变化的,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目前鲜有具体的理论和实例可供参考。 3、 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商业银行政策的多变,加上出险企业 配合度不高等原因,商业银行在化解 两链 风险时遇到的障碍比较大,且进程 缓慢。 1.4.2可能的创新之处 1、 本文根据当前的风险特征,经过总结和归纳创新性的提出了 两链 风 险的定义,并进一步描述了 两链 风险的成因、特征,希望为商业银行后续的 风险防范的理论研究起到抛砖

28、引玉的作用。 2、 两链 风险在浙江地区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目前鲜有文 献对该风险领域进行深入剖析。同时,本文提出的一些风险化解措施,也是近年 在实践过程中的归纳和总结,有别于过往的理论分析,更加贴近当前实际情况。 3、 对商业银行来讲,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声誉风险是风险关注和防控的 重心,同时商业银行也一直将自身和企业作为控制风险的重点对象,但从本人多 年的信贷从业经验来看 ,政府也是风险的推手,同时也是化解风险的强大推动 者 , 作为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部门,本文也突出了其在商业银行化解 两链 风险中 的重要地位。 5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

29、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6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2相关研究综述 2.1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 进行了分析。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和观点有以下几种: (1)经济基础成因论。其认为经济运行风险广泛存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 险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运行风险的反应。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 是由国有企业风险转嫁而来。樊纲 (2003)认为银行坏帐在一定意义上是准国债。 (2) 预算软约束理论 .郑江淮 (2001)等人就国有企业软约束和银行风险积累。 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进

30、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软约束与不良贷款 之间有着相关关系,目前的改革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软约束问题。 (3)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使得金 融机构具有内在的脆弱性,不良贷款产生不可避免。斯蒂格里兹和魏斯 (Stigitiz &Weiss,1981)的研究证明信贷市场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国内学者许国平和 陆磊 (2001),王克明 (2002)等人则运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分析了信贷市场上的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沉淀。 (4)银行自身成因论。这种理论可以分为两种观点:委托代理论和银行自身 行为论。尚教蔚 (

31、2002)分析了商业银行体制与风险的关系,认为国有商业 银行组 织体制存在很大弊端,降低了效率,增加了经营风险。银行自身行为论从银行自 身行为方面探讨了银行信用风险的根源。聂庆平 (2002)从内控角度分析认为国有 商业银行缺乏内部控制机制,贷款管理制度不健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使不良 贷款逐年积累。 2 7年以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集中于对不良贷款的产生、宏观经济对银 行不良贷款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其中:李江 ( 2007)等分析了不同阶段 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认为现阶段新增不良贷款主要是银行贷款交易中内部性的 上升。李麟 ( 2009)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证明 了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周

32、期与 商业银行具有亲周期性,在经济持续上升阶段的信贷扩张最终会以不良贷款的形 式在经济下滑期显现出来。谭燕芝 ( 2009)比较分析了中、日、美三国的信用风 险,认为中国的商业银行风险水平与 GDP增长率、 CPI无关,而与失业率有显 著的负关系。赵洪丹 ( 2010)、郭婧洲 ( 2010)等认为政府对银行的干预、银行 自身经营管理因素、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社会信用环境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我 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梁秋霞 ( 2012)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不良贷款的 7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形成除了受一国特有的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外

33、,更主要的是受到了宏观经济发展和 银行自身行为等的影响。安然 ( 2012)通过 VAR模型分析,认为通货膨胀、银行 多度发放贷款、居民和企业贷款需求上升或政府的剧增财政支出力度不足是引发 银行不良贷款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2.2不良贷款解决方法的文献综述 国际上关于不良资产处理问题起步较早的是美国。美国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 重组时采取了足额提取损失准备金、债权放弃转让出售、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 一系列方法,为其它国家的不良资产处理提供了借鉴意义。日本、韩国在经历金 融危机的冲击后,也纷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如日本的 过 渡银行计划 、韩国成立的专门负责清理业务的 成业公司 等。

34、国内关于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始于 1994年,但当时并未引起银行的高 度重视。直到 1999年,国家成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银行剥离巨额 不良资产,银行界才开始积极参考各种研究成果,从中寻求不良贷款的解决途径。 何仕彬 (1998)在他出版的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一书中,按工业化国 家、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的国家群体分类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国家处理不良 资产方法的异同。阙方平、夏洪涛 (2002)提出了外部处置与内部处置相结合原则、 存量处置与流量处置相结合原则、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原则。孙晓晶 ( 2009) 认为,国外典型的不良贷款处置的模式主要为美国重组信托公司 ( RT

35、C)模式、日 本版 RTC模式和韩国资产管理公司 (KAMCO)模式,并认为我国面对金融不良贷款 应强化政府支持力度、主动出击快速处理、标本兼治注重防范,充分发挥市 场机 制的作用。卢金钟、王永生 ( 2010)认为,不良贷款传统的处置模式主要包括债 转股模式、财政注资模式和银行 自我消化 模式;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资 产证券化模式、联合运作法、资本运营法、并购重组法和业务外包法等不良贷款 处置的创新模式等。宋效中等在 2010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建立健全企业法人 制度、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建立约束激励机制、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同步进 行来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何伟 ( 2011)认

36、为:商业银行进行管理不 良贷款不仅要从内部处置方面入手,还应该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外部处 置,这 样才能全面的进行管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 2.3小结与启示 通过查阅并总结国内外众多文献,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都有深 入的了解和研究。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有从经济基础成因论、预算软约束理论、 8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信息不对称理论、银行自身成因论、宏观经济影响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去分析和 探讨,而对于不良贷款的解决方法也提出了国内外众多值得借鉴的解决方案,这 些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不良贷款的解决方法值得我们一直借鉴和实

37、 践。但在目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越来越 复杂,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不良贷款的解决方案也随之产品创新、方案创新越 来越多和可行,有些理论和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同时也 鲜有文献从产生不良贷款的具体原因去分析和研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本文将从产生不良贷款的具体风险入手,着重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中的 两 链 风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据此提出在化解 两链 风险时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及应对策略,以促进商 业银行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稳健、可持续发展。 9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10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

38、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3理论定义 3.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定义 不良贷款 (Non-Performing Loan),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 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 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 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是评价金融机 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可能无法收回的贷款占总 贷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贷

39、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不能收回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 小。 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如下:不良贷款率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 贷款 ) /各项贷款 X100%=贷款拨备率 /拨备覆盖率 X100% 3. 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 3.2.1国际货款风除分类方法 各国(地区 ) 的监管当局对贷款分类的要求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采 用五级分类方法,把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如美国、 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国家等。另一种是基本上不对贷款分类作出任 何规定,监管当局只采取道义规劝,希望银行有适当的风险管理程序或自行设计 分类方法,如英国、荷兰等。第三种是仅

40、把贷款划分为正常和不良两类,如澳大 利亚、新西兰等。当然,即使是对贷款分类作了统一规定的国家,具体做法也并 不一致。如美联储要求,必须使用五级分类,但同时鼓励银行的内部评级使用更 多的级数,优化分类体系。 尽管监管当局对贷款分类的具体要求不一致,但在贷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上 是一致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将贷款风险分类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世界顶尖级的商业银行几乎全部建立了内部评级系统,监管当局的贷款分类要求 仅仅被作为最低标准,银行内部的评级标准更细、更严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11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 资金链 和 担保链 风险分析与对策 在被调查银行中正常贷款被分为 2 20个级别不等,平均为 10个级别;有问题 贷款被分为 1 6个级别,平均为 3个级别。如花旗银行将贷款分为 13个级别, 其中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