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发展困境探究_刘姝辰.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101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人网发展困境探究_刘姝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人人网发展困境探究_刘姝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人网发展困境探究_刘姝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人网发展困境探究_刘姝辰.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_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衮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分、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査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2、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女 :対、展 导师签字 : 签字日期: 2代年 t?月丨 n 签字日期 : 20 IS 年 t月 / H 目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ll 绪论 . 1 第一节研宄背景 . 1 第二节研宄现状、意义 . 2 第三节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宄方法 . 4 一 、 理论基础 . 4 二、 研宄内容 . 5 三、 研宄方法 . 6 第一章人人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 7 第一节问卷设计 . 7 第二节问卷收集 . 7 第三节问卷分析 . 9

3、 一、 “ 人人网 ” 用户样本基本情况 . 9 二、 “ 人人网 ” 使用情况调查 . 11 三、 “ 人人网 ” 用户互动程度调查 . 17 四、 “ 人人网 ” 用户满意度调查 . 20 五、 人人网发展方向调查 . 23 第二章人人网发展困境 . 25 第一节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 . 25 一、 总体网民规模 . 25 二、 网民年龄结构 . 26 三、 交流沟通类应用发展 . 26 第二节人人网经营状况 . 29 一、 人人网用户情况统计 . 29 二、 人人网股价行情 . 31 三、 人人网收入和利润情况统计 . 32 第三节人人网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状况 . 35 一、 窥视动机及其

4、满足程度 . 35 二、 自我呈现动机及其满足程度 . 36 三、 社交动机及其满足程度 . 37 四、 娱乐动机及其满足程度 . 37 五、 信息动机及其满足程度 . 39 第三章人人网发展困境的原因探宄 . 41 第一节内因探宄 . 41 一 定位转变 A败 . 41 二、 创新能力不足 . 42 三、 用户体验不佳 . 42 四、 内容更新速度慢 . 43 第二节外因探宄 . 43 一、 从产品性质上来看 . 43 二、 从用户间关系链强弱方面来看 . 44 三、 从传播主体角度看 . 44 四、 从传播内容来看 . 45 五、 微信与微博互补优势形成对人人网的巨大冲击 . 45 第四章

5、人人网未来发展建议 . 47 第一节回归校园年轻群体 . 47 第二节提供个性化信息 . 48 第三节通过线下活动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 . 49 第四节打造高效学生工作综合服务平台 . 50 第五节人人网的合作策略 . 52 结语 . 54 注释 . 55 . 56 P# . 58 至夂 i射 . 61 中文摘要 社交媒体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二十世纪下半叶应运而生,尤其是在 web2. 0时代全面到来后,社交媒体的发展更是势如破竹,人人网便是其中一个代 表。成立之初,人人网将其用户定位为大学生群体,并以其实名制注册和高互动 性等特点迅速成为我国社交网站的领头羊,甚至一度被贴上 “ 中国 Fa

6、cebook” 的标签。 2011年 5月 4日,人人网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当日其市值便冲至 71. 2亿美元。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社交媒体平台,人人网本能够借助这一优势 实现大规模的扩张和增长,然而 Web3. 0时代的到来却使社交领域发生了新的变 革,微信、微博等通讯应用的兴起给人人网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尽管此时 的人人网也曾尝试向移动客户端发力,适时地推出了多款移动应用产品 ( 美图、 移动聊天等),但却始终未能打开市场。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战略转型迟滞,最 终导致用户忠诚度大大下降,人人网发展面临巨大困境。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实地采访等方式获取了人人网用户的基本信息、使用 现状、互

7、动程度、发展建议等可信度较高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合我 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人人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用户的使用与满意状况,客观 地呈现了目前人人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而从内因与外因两个层面探宄了人人 网面临困境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发展策略,以期能为人人网尽快走出 当前困境从而实现长足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 人人网,困境,使用与满足 分类号: G20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all-round arrival of the

8、web2.0, Renren as the representative social media rises rapidly.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establishment, Renren regards university students as its consumers, and develops quickly into the bellwether for the SNS social networking site in China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l name registration and

9、 high interaction, and even once was labeled China Facebook. In May 4, 2011, Reren was listed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and its market value was up to $7120000000 on the first day. As the first listed social media platform, Renren could take this advantage to achieve expansion and growth. Howev

10、er,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the Web3.0 makes social field a new change, the growth of the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such as Wechat and micro-blog brings a big challenge to Renren. Though Renren also tried to make use of the mobile client, timely introduced a varie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Mito, m

11、obile chat and so on), but it has failed to open up the market. The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and slow-mov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eventually led to the great user loyalty reduction. This research obtains Renren user basic inform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se, interactive level and the develo

12、pment suggestion with high reliability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interviews, then we make data analysi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 China and Renrens cur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customers9 use and satisfaction, this research objectively presents the dilem

13、ma in the process of Renren development, then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plight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On the basis of this, we put forward releva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s reference for R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web of Renren, plight customers9 use and s

14、atisfaction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06 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社交网站最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人们搭建社会性网络互动应用平台,其最早兴起于美 国,尤以美国的 Facebook最为出名。我国的社交网站起步相对较晚,以借鉴 Facebook设 计灵感而创立的人人网为代表。成立于 2005年 12月 8日的人人网,原名为校内网,具有 上传照片,发布个人状态与日志,分享站内外文章、视频、音乐等功能,通过提供这些功 能为不同用户搭建了一个个人展示的交流互动平台。校内网于 2006年 10月被千橡互动集 团收购, 2009年 8月,千橡集团对外宣布其对校内网的一系列改革项

15、目:启用人人网站 名,更换新的图 像标志,用户范围从最初只对大学生群体开放扩大为面向中学生、大学生 和白领等,从而打破了校园这个范围对用户群的限制。 校内网在建立后的最初两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千橡互动公司在 2006年将其收购后, 便将其与旗下电影资源网站 5Q校园网合并经营。在 2007年的中国商业网站综合社区类网 站综合排名中,人人网名列第七, 2008年人人网继续向好发展,并逐渐确立起其在国内社 交类网站中的领先地位,成为国内首屈一指、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品牌。 2011年 5月 4日, 人人公司(人人网)在美国纽约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 ( IP0),此次人 人公司将旗下的社交 网站人人网、团

16、购网站懦米网以及网页游戏运营商人人游戏和经炜网整体打包上市,在首 曰开盘每股价格便达到 19.50美元,较发行价 14美元大涨 39.28%,当日收盘报 18.01美元, 较发行价上涨 28.64%,首日市值达 71.2亿美元。 19月27日,在距其在美上市不到半年 后,人人网便以 8000万美元收购视频网站 56网。 在我国社交网站迅猛发展的 5年中,人人网的用户规模也逐渐扩大。据人人网官方统 计在我国社交网快速发展的 5年中, 2008年 9月人人网注册用户数量达到 3000万,而仅 仅半年之 后在 2009年 3月注册用户进一步扩大,已经达到了 4600万人,直至 2009年 12 月注

17、册用户数量终于突破过亿,截至 2010年 12月,人人网注册用户数量已经到达近 1.7 亿,两年内人人网注册用户数量增加率高达 470%,面对当前中国不到 2.4亿社交网用户的 市场,其统治地位已经非常明显。截至 2012年 3月网站激活用户数量已经达到 1.5亿。 2 近年来,微博、微信的兴起给人人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微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 带有传统 “ 新闻媒体 ” 的烙印和特点,以其特有的方式 加速着信息的传播,这种酷似新 闻媒介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给诸如 “ 人人网 ” 这样的传统社交网站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微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移动社交工具,与其他社交工具不同,微信将微信联系人与手

18、 机通讯录捆绑认证,使微信好友与手机通讯录好友建立起 “ 强关系链接 ” 。羊年春节期间, 微信成为热门词语。在除夕夜,春晚与微信红包的 “ 联姻 ” 引爆了一场全民狂欢。据统计, 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的收发量高达 32.8亿次,全国人民都伴随着 “ 摇一摇 ” 进入了微信时代。 与以往的收发红包相比,微信发红包与抢红包更接近一种社交行为,人们以微信群 为载体 实现了群体社交,微信成为紧密人际关系、促进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不难看出,微博、 微信等强大的竞争对手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交媒体行业的速度要比人人网快速。 2013年 8月,人人网正式将其曾在 2009年吸引了数以亿计用户的偷菜游戏一开心农 场从

19、人人网开放平台撤下,停止服务器运营。 2014年 10月 28日,人人公司与搜狐公司达 成最终协议,搜狐公司将收购人人公司旗下 56网的在线视频业务。 2015年 1月 30日,人 人网发消息称将下线站内信功能, 2月 2日,针对关闭站内信功能 ,一 篇名为人人网, 谢幕开始的文章在微 信等平台广泛传播, “ 人人网很快关闭 ” 的谣言也甚嚣尘上,引发 了一场关于 “ 人人网谢幕 ” 的风波。 经历了从收购到出售的转折,一些列风波背后,折射出目前人人网营业状况不佳、用 户数量下滑等困境。该如何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并最终实现营业收入是人人网现阶段需 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人人网通过模仿美国社交网站

20、Facebook的经验取得过成功,然而面对 国内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人人网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在模仿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在 摸索中找寻一条属于自己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清晰的商业模式。 第二节研究现状、意义 国内对人人网的研宄随着人人网的发展而发展。人人网成立于 2005年 12月 8日,在 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也迎来了学术研宄的热潮,至今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但随着人人网用 户的数量减少、营利能力减弱,学者对其关注度也在减少。在中国知网上键入关键词 “ 人 人网 ”进行搜索,期刊类文章较多,而相关硕士论文较少。对人人网的研宄主要分集中在 新闻传播领域,部分涉及社会学、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思想政治教

21、育、应用心理学、教 育技术学等领域。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人人网所进行的研宄主要集中在以下 方面:第一,对人人网的人 际传播研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慈兆泓的从人人网看校园 SNS 中人际传播的特征,研宄了在人人网这种新媒介快速发展背景下人际传播的独特之处: 即信任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传播主体的角色相对单一、交往范围拓展不明显、人际交往的 弱功利性和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3201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晓夏的校园 SNS对大学 生的人际传播效果研宄一以 “ 人人网 ”为例,探讨了在新型媒体技术支撑下网络人际传 播的特点及校园 SNS对学生的人际传播之意义;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

22、鲍丽娟 的社交网站 的信息分享特征研宄一以人人网为例以人人网为案例,从媒介、用户和内容三个层面对 社交型网站的信息共享行为进行了解析; 2013年山东师范大学乔旋的论 SNS社交网站中 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一以人人网为例以人人网为例,在充分的分别对 SNS网站、青年亚 文化进行理论梳理之后,结合人人网等相关亚文化传播实例,采用文本分析等方法,深入 解读其内在传播机制、传播环境、传播原理及相关影响。 4 在企业管理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宄成果主要有: 2014年安徽大学朱晶晶的购物网 站的 SNS营销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研 宄一以人人网营销为例以人人网作为 SNS网站的代 表,把购物网站作为研宄对象,以

23、安徽大学的在校学生为研宄样本,探宄购物网站的 SNS 营销模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其研宄成果为购物网站在 SNS营销方面指出相 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 SNS营销能够对消费者态度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而为购物网站 SNS 营销策略及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完善相关理论研宄。 在应用心理学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宄成果有: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胡谍的性别 二态名字与容貌吸引力在 “ 人人网 ” 交友中的补偿作用及性别差异:创造性地将人的性 别 、姓名及容貌吸引力运用到网络交际的研宄中去,其研宄成果证实了网络交往中姓名与 容貌吸引力间存在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解释了网络社交红人这一现象,并给

24、爱好 网络交友的网友一定的启发和建议。教育技术学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2014年南京师范 大学肖婉的基于人人网的交互学习活动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了应用人 人网开展交互学习活动的优势。 人人网虽在形式设置上与 facebook相似,但在国情、文化背景、传播方式、用户习惯、 文化背景等方面二者存在诸多差异,发展中所面临挑战和机遇也不同,人人网无法复制 facebook的发展历程,也无法直接应用其发展经验。目前人人网面临着用户流失和营业收 入持续下降的双重困境,这就要求国内的学者能够根据本国国情的发展探索出具有本国特 色的发展道路。本文将结合人人网的发展近况,综合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和 S

25、NS理论,全 面深入地对其发展所面的困境进行分析研宄,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为其发展 提供一些建议。 第三节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 基础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对 “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的研宄起源于上世纪 40年代。这一理论认为 “ 受众成员是一个 有着特定 需求 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也被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的动机来 使用 媒介,进而使其需求动机得以 满足 的过程 ” 。 5 “ 使用与满足 ” 理论认为传播媒介所 传递的信息并不能引起受众群直接迅速的反应,受众群会根据自身需求主动 “ 使用 ” 媒介 所提供的信息来使自身得到满足。 “ 使用与满足 ” 理论的这一研宄

26、视角在新媒体传播环境 下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其将衡量媒介传播效果的标准设定为传播媒介是否能够满足受众的 需求,但也应顺应媒体发展的动向使其内涵不断丰富。人人网作为社交网站,用户使用人 人网除了使用浏览新鲜外,还可以发布日志、照片,组建社团,建立社交关系,在作为受 传者的同时,人人网用户也是传播者本身。换句话说,人人网受众群的 “ 使用与满足 ” 不 只是使用媒介传播给用户的信息,而是在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使用媒介本身传播其 想要传播的信息,以使更多需求得以满足。由于受众对人人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展,相比 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众的满足需求也有了新的延伸。因此,在探宄人 人网的用户满 足度时,

27、也就必然要将 “ 使用 ” 范围的延伸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二) SNS传播理论 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即社会性网络服务,又称 “ 社交网站 ” 或 “ 社交网 ” , 特指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又称 “ 社交网站 ” 或 “ 社交网 ” 。 6SNS 理论源于六度分割理论,该理论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Stanley Milgram于 1967年创立。 该理论认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 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 7六度分割理论还认为,通过不断放大每个人的社 交圈,最后可

28、形成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的早期理解。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布德和 埃里森则将 SNS定义为一项网络服务。在该服务项下,每个用户被允许在一个相对受限的 系统里搭建起一个公开或者半公开的私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用户可以设置自身友情关联 的用户名单,同时用户在系统内还可查看自己及与己相关的用户链接。 8 SNS传播理论 以六度理论为基础,以用户已经认识的朋友的朋友基础上,不断建立新 的朋友关系并扩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在人脉圈中展示自己、为他人提供帮助,并且可 在个体有需求之时随时从朋友圈中获取需要的资源。 Facebook和人人网之类的社交网站正 是根据这一理论,创立起面向社会的互联网服务,通过

29、“ 熟人的熟人 ” 这一方式实现了网 络社交的拓展。社交网站要想获得持久动力,就必须为用户搭建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社交平 台,使用户始终保持用户粘性,而进而促进社交网站的发展。 二、研宄内容 本文以 “ 困境探宄一原因探宄一对策探宄 ” 为逻辑思路。 第二章是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主要包括用户基本信息、使用现状、互动程度、发展建议等几个方面。第三章通过研宄我 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人人公司经营状况以及人人网用户的需求满足情况,探宄人人网现 在发展的困境是什么。第四章,分析人人网出现目前发展困境的内外因素,并以此为依据 在第五章中对人人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三、研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宄方法包括: (

30、一) 本研宄通过在问卷星发布调查问卷与开展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大量 第一手数据,并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和深度访谈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定性研究和定量 研究相结合,使调研结果更加科学、缜密、周全。 (二) 通过持续观察人人网的用户数量变化、网站版块变动、经营业收入、营利模式 等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归纳和总结,力求做到真实反映人人网发展近况。 (三) 通过对比研究人人网与微信、微博的不同点,探索人人网现阶段陷入发展困境 的外在原因。 第一章人人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节问卷设计 问卷的标题为人人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大致分为四类: 用户基本情 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人人网注

31、册时间和对人人网的喜爱程度等; 使用现状 调查:包括登陆频率、使用年限、登陆设备、登陆时间等; 互动程度调查:好友数量、 接受好友申请的条件、好友现实中有往来的比例、对最近来访人次的关注度等; 满意度 调查:当前满意度调查、使用减少的原因及今后打算; 发展方向调查。 第二节问卷收集 2014年 12月 12日至 2015年 1月 2日在问卷星网站发放人人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网站共获取问卷反馈 241份 ,最终有效样本数量为 241份,其中独立 IP数为 230份。问卷 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由问卷星网站的专业的数据分析服务系统提供,综合运用了描述法、 交叉分析法、绘图法等方法。从数据来源渠道分析

32、:手机提交数量为 162,占比为 67.22%; 互填数量为 67,占比为 27.80%;链接数量为 12,占比为 4.98%。从地理位置分析:样本来 源于 21省市,省份填写分布较广,但山东省较为集中,占比为 44.81%,其他省市以广东、 北京、上海居多。此外,还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大学生用户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来源渠道 数量 百分比 浏览答卷详情 分类统 计 手机提交 162 67.22% _ jiL 互填问卷 67 27.80% a lili 链接 12 4.98% B Jib 有效答卷数: 241独立 IP数: 230 (图 1-1:答卷来源分析 ) (图 1-2:地理位置分

33、析 ) 觳重 数簠 (图 1-3:省份分布图 ) 第三节问卷分析 一、 “ 人人网 ” 用户样本基本情况 (一)样本性别 本研宄一共回收有效问卷 241份,其中男性样本 104人,所占比例为 43.15%;女性样 本 137人 ,所占比例略高,占 56.85%。 (图 1-4:性别分析) (二)样本年龄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人网用户年龄集中在 18至 25岁,占被调查用户总数的 58.51%。 18至25岁的用户是处于本科、研宄生求学阶段,或者刚刚入职,处于对社会环境的探索 期,有很强的交往需求。从市场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个群体消费集中、消费需求旺盛,消 费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交、求职、娱乐等方面

34、。可人人网用户是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 用户市场。 (图 1-5:年龄分析) (三)样本职业 样本分析中 61.4%为上班族, 35.27%为全日制学生, 3.32%为自由职业者。可见人人 网用户中上班族占主导,许多用户是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工作者,这部分用户的注册时 间集中在 2009年一 2012年,那时人人网发展处于上升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这些用 户的忠诚度较高,工作他们仍保持使用人人网。有三分之一占比为全日制学生,这体现出 人人网学生中较为流行的特点,这部分用户生活压力偏小,在网络空间中投入较多时间,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活跃的网络用户。 (四)样本学历 从学历统计上看,具有本科学历用

35、户占调查总人数的 72.61%,可以分析得出 “ 人人网 ” 的使用者大多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 二、 “ 人人网 ” 使用情况调查 (一)登陆频率 从 “ 登录人人网的频率 ” 这一项 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仅有 14.94%的用户每天登录, 近半数的用户几乎不登陆。这表明用户在注册人人网后的登陆频率较低,由此可见,人人 网面临着用户流失的困境。 (二)使用年限 从 “ 人人网 ” 的使用年限这一项的统计结果可知,使用年限达五年以上的用户居 多,占样本数据的 40.66%,间接说明在 2010年人人网的注册用户数量较多。使用年 限在一年以内的用户仅占样本数据的 12.86%,说明去年以来新注册

36、用户数量较少。 (图 1-9:使用年限分析 ) (三)登陆终端 从 “ 人人网所使用设备 ” 这一项统计结果分析可得,使用电脑的用户 ( 人人网页面和 人人桌面)占绝大多数,占比为 77.18%。使用手机登陆者占比为 56.43%,可见随着 Web3.0 时代的到来,手机用户数量快速攀升。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设备,其使用不受时间空间的 限制,社交工具移动客户端的开发必须得到足够重视才能适应用户需求。 (图 1-10:登陆终端分析 ) (四)登陆时间 用户登陆人人网的时间集中在在家宅着、上班闲暇时间以及在校回到宿舍时,分别占 比 48.96%、48.96%、 30.29%。可以看出,人人网作为社交

37、 网络,其在人们的休闲时间使用 频率较高。 (图 1-11:登陆时间分析 ) (五)使用原因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用户使用 “ 人人网 ” 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分别为为知晓好友近况保 持联系、浏览感兴趣的信息以及无聊时消磨一下时间,占比分别为: 64.73%、 64.73% 和 48.96%。由此可判断出登录 “ 人人网 ” 的用户有较强的窥视动机、社交动机、信息 动机、娱乐动机及自我展示动机。 (图 1-12:使用原因分析 ) (六)功能使用调查 分析数据得出,从使用网站的功能中可以看出,浏览新鲜事、分享信息和发布个人状 态是被较多用户使用且使用度较高的三 项功能。用户通过浏览首页中的好友新鲜事获

38、知好 友最新生活动态,用户在分享功能中分享较多的内容涵盖日志、视频、相册等各种资料, 好友分享的内容也往往更容易引起较多关注。但人人网用户发表原创日志却很少,由此可 见,用户更偏好人人网上简单便捷的分享功能,相较于写日志的费时费力,用户只需简单 的点击操作,便可以把海量的信息归为己有。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校园广场、社团人、人人分期等仅有 2.40%的被调查者经常使用, 而完全不用者几乎占到了被调查者的一半之多,由此推断这些新的应用推广力度还不够。 题目 选项 经常使用 比较常用 一般 不怎么用 完全不用 发布个人状态 26(10.79%) 32(13.28%) 45(18.67%) 83(34

39、.44%) 55(22.82%) 浏览新鲜事 68(28.22%) 60(24.9%) 52(21.58%) 35(14.52%) 26(10.79%) 分享信息 30(12.45%) 41(17.01%) 72(29.88%) 55(22.82%) 43(17.84%) 评论 /留言 18(7.47%) 28(11.62%) 67(27.8%) 81(33.61%) 47(19.5%) 写曰志 9(3.73%) 18(7.47%) 45(18.67%) 74(30.71%) 95(39.42%) 上传照片 /相 19(7.88%) 27(11.2%) 64(26.56%) 68(28.22%) 63(26.14%) 册 公众号 9(3.73%) 31(12.86%) 62(25.73%) 72(29.88%) 67(27.8%) 人人小站 8(3.32%) 23(9.54%) 46(19.09%) 67(27.8%) 97(40.25%) 应用 /游戏 8(3.32%) 12(4.98%) 30(12.45%) 69(28.63%) 122(50.62%) 校园广场 6(2.49%) 18(7.47%) 30(12.45%) 70(29.05%) 117(48.55%) 社团人 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