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978416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儒学(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学(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学-第 7 页第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与汉代儒学【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命题规律】本专题属于高频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以此必须重视相关的考点,要特别注意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会突出考查儒、道、法、墨四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在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关于这一考点要注意其基本的史实。但侧

2、重于考查“罢黜百家”的背景、过得及评价,太学,始创于西汉武帝时期,鼎盛于东汉,历时六、七百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葩。所以同时兼顾太学的性质与意义。【命题趋势】2017年学生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运用“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理解儒学的发展与时代要求的关系。二是在新情境、新材料中深入挖掘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特别是儒家学派的观点。三是要理解道家、法家和儒家关于治国理念的内涵和异同。四是要特别注重儒学思想体系中的“正能量”,及其对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意义。五是要站在世界和平与文明的交融两个角度来看待西方国家兴起的儒学

3、热潮。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基础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1、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2、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3、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4、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学在民间”5、阶级关系:“士“阶级的活跃和受任用;(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1、儒家: (1)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已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评价: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

4、人”(2)孟子 :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 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3)荀子: 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2、道家:(1)老子:哲学

5、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2)庄子:老子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者 哲学思想:齐物;天与人不相胜 修身思想:逍遥 评价:代表没落怒堵住贵族消极避世思想;其哲学思想影响深远3、法家:(1)韩非思想主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评价: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法儒结合,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 治思想的理论基

6、础。4、墨家: (1)墨子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评价: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三)影响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轻巧记忆】1。百家争鸣2图示构史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历史知识辨析】1. 诸子百家中的相反观点 (1)治国方面: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

7、然”。 (3)人生态度方面: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感,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 强调“超脱”。 (4)人性伦理方面: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之性恶”。2. 百家争鸣时期不同治国理念 (1)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并步入正常轨道时,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2)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在动荡年代,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上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哲

8、学基础。 (4)封建社会基本治国理念是在儒家思想基础上,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让三者相互融合补充。【比较提升】1.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仁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2“百家争鸣”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所体现的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的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请分析道、儒、墨、法诸家思想主张及代表哪些阶级利益?学派代表主张代表阶级道家(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春秋晚期没落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与应世的态度儒家(孔子)“仁”、克己复礼

9、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要求维护统治儒家(孟子、荀子)“仁政”“仁义”“王道”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改造社会的愿望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战国时期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渴望社会安定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治国主张,其核心是民本思想、德治与法治、和谐等理念。这些治国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具有哪些重要借鉴意义?【提示】(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

10、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考点二汉代儒学【基础梳理】一、董仲舒的新儒学1背景2内容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

11、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二、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重点突破阐释】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在何处?如何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1. “新”在何处(1)从思想来源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2)从核心内容看:既宣扬“君权神授”,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又以神权限制王权。(3)从目的看:以维护皇权统治为最终目的,完全变为官方统治的工具。(4)从主观动机看:企图以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统一。2. 正确认识(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

12、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争鸣。(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思想地位的变革通常是由学术文化自身发展变化、统治者需要、是否适应社会政治

13、经济形势三个方面共同起作用的,但是否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 大一统的要求: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王国问题”等危及西汉统治,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者急需一种思想理论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2. 董仲舒的贡献: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新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思想,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三纲五常”等主张,是一种较为高明的统治政策,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3. 汉武帝的推动: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起用儒学家参与国政,设太学,以“五经”为

14、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4. 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易错易混】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1) 区别在思想内涵上,汉代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与统治者关系上,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新儒学则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在政治地位上,先秦儒学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汉代新儒学,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封建统治思想。2. 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汉代新儒学所继承。汉代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误区警示】(1)“儒术”孔孟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后形成的儒学,这已经不完全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2)“罢黜百家”完全禁绝其他思想:在推崇的过程中,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