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持技术的探究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案例.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920226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8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手持技术的探究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案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手持技术的探究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案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手持技术的探究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手持技术的探究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案例.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釉 仪 嚣 2 0 1 2 if - 第1 1 期 手持技术 集方便快捷 与可视 直观等特点 于一 身 ,充分利用手持技术的特点并针对课堂教学 中学 生容易产生错误的“ 基本化学观念” 设计和开展探究 实验 , 可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 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 提升。下面笔者介绍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并应用于课 堂教学 的探究实验案例一则 。 一 、探究实验设计的背景 在初中化学教学 中,教师为了能将问题简单化 处理 , 常将反应结束限定为反应物 1 0 0 消耗 , 导致 学生没有反应限度的概念。此外, 很多教师习惯将多 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发生 的反应分步解 释,使一些学 生形成 “ 反应总是先后发生的

2、” 错误认识 。同时在初 中教学 中, 部分教师喜欢过分强化“ 酸碱盐” 概念 , 使 部分学生认为盐类是中性的为帮助学生澄清以 上错误认识 , 笔者选用初中教学 中“ 盐酸与大理石反 应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结束后 的残液 , 利用手持技术 设计后续探究实验并在课堂教学 中开展取得 了较 好的教学效果 。 二 、 实验探究过程 1 实验步骤。 ( 1 )在 2 5室温条件下取用过量块状大理石与 适量 2mo F L稀盐酸于烧杯中反应, 至 目测无气泡放出。 ( 2 ) 从烧杯 中取 2 0 mL反应残液于锥形瓶中, 往 锥形瓶中放入搅拌磁子 。并将锥形瓶置于磁力搅拌 器操作 台待用。 ( 3

3、)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5 0mL0 5mo l LN a 2 C 0 3 溶液。 ( 4 )连接好 p H传感器 、 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 , 打开数据采集程序( V E N I E R L a b P r o ) , 并开始采集数据。 ( 5 ) 打开磁力搅拌器 , 挤压碱式滴定管玻璃球 , 利用 N a 2 C O , 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残液 ,计算机实时 记录反应体系中p H的变化。 ( 6 )在滴定过程 中记录锥形瓶中的实验现象 。 2 实验结果。 按上述步骤平行实验 3次,所得 3次实验图象 基本一致, 均如图 1 所示 。图 1中数据呈现 : 反应残 液初始 p H约为 2 ( A点

4、) , 随着 N a 2 C O 的滴入 , 反应 体系 p H 迅速上升至 B点 ( p Hi7 ) , 之后缓速下降至 6 7左右后基本维持不变( B C段) 。 随着 N a 2 C O , 的继 续加入 , p H再度升高至大于 1 0 ( D点 ) 。 B c 厂 , _ w f 上 2 0 o 4 o 0 s 图 1 用 0 5 mo l L Na 2 CO3 滴 定 大 理 石 与 盐 酸 反 应 后 残 液 的 p H 变化 图线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 反应在进行到A一 曰段时。 可 观察到锥形瓶 中不仅有 白色沉淀生成 ,且 同时有气 泡放出。B C段体系内几乎观察不到有气泡

5、产生, 仅 见到大量白色沉淀不断生成。 三、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探究 如果学生有着与前面“ 实验设计背景” 中所述的 相似错误观念 ,那 么该实验所得实验图象与学生头 脑 中预期图象将会不一致, 具体表现在“ 认为反应结 束为反应物 1 0 0 消耗” 的学生会不理解 A点的初始 p H, 认为 “ 反应总是分步发生 的” 学生会惊讶于 A B 段 的实验现象, D点 p H数值则会让 “ 认为盐类为 中 性物” 的学生所不解。此外 , 体系 B C段 p H不为 7 也 会成 为 学生 的 疑 问点 。为 解 释实 验 图象 中所 呈 现 的 p H的变化 , 保证实验设计 的科学性 , 笔者

6、进行了 如下理论分析与进一步实验探究 。 1 A点 p H 的计算。 从理论上看, 对于反应 C a C O 3 + 2 H + = C a 2 + + C O 2 T + H2 0, 查表得 AG ( C a C O 3 ) : 一 1 1 2 8 8 k J mo l , A G ( H ) = 0 k J m o l , A G ( C a 2 ) = 一 5 5 3 5 k J mo l , A G ( C O 2 ) ( g ) = 一 3 9 4 4 k J too l , AG ( H 2 0) 一2 3 7 2 H m o l , 反应的A G O = A G ( C a 2

7、) + AG ( C O ) + AG ( H: 0) ) _ AG ( C a C O 3 ) + 2 9 2 0 1 2年第 l 1期 S HI Y AN J I A OX UEYU YlQ 2 AG ( H ) 1 = 一 5 6 3 k J to o l 。 该 反 应 A G= A G + RT I n ,初始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0 2 m o l L, 根据方 L J 程式计量关系 ,反应接近限度时溶液中 C( C a ) 兰 0 1 mo l L。 故 在反应接近限度 AG = O时 , A G = = RT I n , l Jt J 止 E 时有 一 5 6 3 k J to

8、o l x 1 0 0 0 J k J =一 8 3 1 4 J Kx 2 9 8 K I n , 理论 上 c ( H + ) : 3 7 x 1 0 m o l L, p H= 4 4 。 J 在实际实验时 , 4点为“ 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 酸反应至 目测气泡逸出不明显后” 的残液 , 此刻只是 接近反应终点而非反应结束 , 故 图 1中显示最初 p H 小于 4 4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2 A B段发生反应的分析。 经上述分析 ,碳酸钙在与盐酸反应至 C O : 气泡 放 出时 , 溶液呈酸性 , 此时溶液为 C a C 1 2 与极少量盐 酸的混合溶液。 在此混合溶液中滴入 N a 2

9、 C 0 溶液, 体 系又该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 1 mo l L的 C a C 1 溶液中, 由 于 K ( C a C O 3 ) = 4 9 6 x 1 0 = 0 1 X C ( C O 3 2 一 ) , 经计算 得生 成 C a C O 所需 C 0 3 2 - 物质 的量 浓度为 4 9 6 x l mo l L 。 在 p H为 4 4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2 H C I + C O3 2 - _- H 2 0 + C O 2 , A G : A G + R T I “ 开 1 , 当A G 4 7 x l 0 。 mo | L时 C 0 3 消耗 H 十

10、的反 应开 始发 生 。 在实验 中, 以0 5 m o l L N a 2 C O , 滴定混合液, 滴人 1滴约 0 0 2 mL N a 2 C O , 后溶液 中 N a 2 C 0 的物质的量 浓度约为 ( 0 0 2 m L x 0 5 m o l L ) 2 0 mL = 5 x l 0 m o l L, 该 物质 的量 浓度大于 C a C O 3 生成 以及 C O 放 出所 需 C 0 3 2 一 物质的量浓度 ,也就是说一旦在碳酸钙与盐酸 反 应后 的残液 中滴 入 N a 2 C 0 , C a 结 合 C 0 3 2 一 生 成 C a C O 沉淀和 H 与 C 0

11、 3 2 - 生成 C O 的反应应同时发 生 , 此阶段 由于 H 的消耗 , 体系 p H迅速上升。在实 际进行 实验 时 ,在体 系 p H迅速 上升 的 A一 曰段 , N a , C O 滴入时能见 白色 C a C O 生成 ,实验现象与理 论分析相吻合。 3 B C D段 p H 的分析。 在 曰 一 C阶段,体系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C a C 1 + N a 2 c 0 3 = 2 N a C I + C a C O , 从实验图象来看 B c段 p H 一 直维持稳定 ( 因搅拌所致的局部 p H微小变化不 3 0 考虑 ) 且为 6 7左右。此 阶段溶液 p H为何不是 7

12、 7 我们分析 , B C段为 C a , C a C O , N a , C 1 一 和极少 量 C 0 3 2 - , HC O 一 , 以及 A B段生成 的未溢出体系的 C O : 共存体系,且 C a z + 在从 日到 C的过程 中物质的量浓 度逐渐减小。首先我们查阅资料并未找到有关 C a C 1 溶液 p H数据 的权威记录。 于是我们在实验室采用分 析纯 C a C 1 配制物质 的量浓 度为 0 1 mo l L的 C a C 1 2 溶液 , 并利用 p H传感器测得溶液 p H 为 7 3 。往该溶 液 中加入 N a C 1固体 稍许 搅拌 再 测 量溶 液 p H,

13、发现 p H数据没有变化。然后我们再用 0 1 m o l L N a 2 C O 3 溶液滴定 C a C 1 , N a C 1 混合溶液 ,持续记录滴定过程 中的 p H, 实验过程中 C a C O3 持续产生 , 溶液 p H持续 保持在 7 2左右。 最后我们再取 0 1 m o l L C a C 1 : 溶液 加少许 N a C 1固体混合 , 然后往溶液 中通人 C O : 气体 一 段时间, 再次测量发现溶液 p H为 6 8 。 以上实验操 作多次重复结果相同。 经分析初步认为图 1中 日 一 C段 p H数值小于 7 是由于溶液 中溶有 C O 所致。C点过后 , 由于

14、 C a 消 耗殆尽 , C 0 3 过量 ,该离子水解使得溶液呈现碱性 , 溶液 p H升高。 四、 探 究实验 的教 学应 用 将该探究实验应用于教学 ,显然不是要求学生 从理论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实际教学 中可先向学生 讲述实验步骤 ,在理解实验过程后要求学生根据 自 己的理解画出可能的 p H变化图线。 然后再按照所述 实验步骤进行实际操作 ,引导学生观察各阶段的现 象并记录。待实验完成后 , 对比实际 p H图线与学生 所画图线 , 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激发探究热情 。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以下问题 :第一 , A点 p H 为何 小于 7 7 第 二 , A 日段你 观察 到 了什

15、么现 象 , 该现 象说 明 了什 么 ?第三 , 写 出 B C段 的化学 方程 式 , 并 讨论 一 C段 p H为何不是 7 7如何验证你 的结论 ; 第 四, D点 p H为何大于 1 0 7作为初中生 , 通过A点 p H 的分析 ,可很好地接受 “ 反应结束并不意味着物质 1 0 0 消耗” 的观念。 A B段气体与沉淀共生成的现象 给了学生反应可共同发生的直观印象。 对于 B C段 , 可引导学生按照前面“ 日 一 C段 p H分析 ” 中所记录的 实验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使学生了解复杂反应体系 的变量控制法 , 提升实验探究能力。D点的 p H分析 可使学生直接理解 盐溶液的 p H不一定都是 7 , 从而 尽量减少错误观念对于高中学习的干扰。 f 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 学“ 十二五” 规划立项课 题“ 数字传感技术与中学化 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研 究 成 果之 一 立项编 号 : D 2 0 1 1 0 2 1 9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