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65771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9.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情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情绪情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绪情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情感.ppt(1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5讲情绪情感,心理健康教育第5讲,预备实验:把一只猴子放在铜条里,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电。猴子挣扎乱抓,傍边有一弹簧拉手,是电源开关,一拉就不痛苦了,这样猴子一被电就拉开关,建立了一级反射。然后每次在通电前,猴子前方的一个红灯就亮起来,多次以后,猴子知道了,红灯一亮,它就要受苦了,所以每次还不等来电,只要红灯一亮,它就先啦开关了。这就建立了一个二级条件反射。预备试验完成。 正式试验:在这个猴子的旁边,再放一猴子,与第一个猴子串联在铜条上,隔一段时间就亮红灯,通电,每天持续6小时。第一只猴子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看到红灯就赶紧啦开关,第二只猴子不明白红灯什么意思,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过了

2、二十几天,第一只猴子就死了。,关于猴子的心理学实验,究竟是什麽原因导致了第一只猴子很快的死亡呢?,第一只猴子是因为什么死的呢?科学家发现,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胃烂掉了,实验之前体检它没有任何胃病,没有溃疡,可见这是二十几天内新得的病。 第一只猴子要工作,他的责任重,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老担惊受怕,它的消化液和各种内分泌系统紊乱了,所以就会得溃疡。 由此说明,不良的情绪会产生过高的应激值,将严重损害身体的健康。,本讲内容:,情绪与情感是什么性质的心理现象? 情绪与情感有什么功能? 情绪与情感的种类有哪些? 情绪调节有那些方式?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情绪的产生,个体,第一节 情绪

3、与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是无动于衷的。俗语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时,总伴有欢乐、悲伤、厌恶、愤怒和恐惧等情绪体验。 因而,个体情绪的变化是伴随着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产生的,也就是说个体情绪的起伏和变化是有原因的。成功时失败时,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在我们充满了喜怒哀乐的生活中,情绪的多样性说明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独特的心理过程,也有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因此,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它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情绪和情感作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整合性的心

4、理组织,在个体的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一)情绪与情感的涵义 情绪十分复杂,关于情绪的定义也多种多样。布莱克尔(1994)提供了当时关于情绪的22种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尽管不同,但都承认情绪由以下四种成分组成: 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多为情绪的表达形式) 2.行动的准备阶段(一些人称之为行动的潜能) 3.情绪涉及意识的体验(我们感知事物时就会存在情绪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关于情绪与情感的涵义,现一般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理三

5、部分组成。(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 这种看法说明,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这一概念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1主观体验(subject experience)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体验”是情绪与情感有别于认知的重要方面。每种情绪情感都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的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与情感的心理内容。 情绪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主观性。,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2外部表现 情绪与情感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通常称之为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s)。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与语音语调表情。

6、表情既是传递情绪情感体验的鲜明形式,也是情绪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发生机制。 3. 生理唤醒(physical arousal) 指情绪情感活动所产生的生理反应。 生理唤醒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二)情绪与情感的性质(实质) 1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中介因素) 情绪与情感与认知的另一重要区别是反映对象不同:认知反映事物的本身;情绪与情感虽由客观事物所引起,但客观事物并不直直接决定个体的情绪情感,它对情绪情感的决定作用以需要为中介。因此,情绪情感反映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关系的晴雨表。,第一节 情绪与

7、情感概述,情绪情感与需要的关系可表现为两种性质的体验: 一方面,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愿望的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喜悦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凡不符合个体需要或违背其愿望的事物,则会使人产生郁闷、痛苦、厌恶、焦虑等否定的情绪情感体验。 而那些与个体需要无关的事物,一般不会引起人情绪情感体验。即所谓“无动于衷”。,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但是,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和个体需要的多样性, 所以各个事物与个体需要的关系就具有多样性,如既有符合的地方,又有不符合的地方。 因此, 人的情绪和情感也具有复杂性, 并不总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 而是有时表现为肯定中有否定, 满意中有遗

8、憾,正所谓忧中有喜、喜中有忧、喜忧参半、悲喜交加、啼笑皆非、百感交集。,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2对刺激情境的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直接原因。 情绪和情感除了与个体的需要有关外,还取决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与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的体验。,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三)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两者可统称为感情(affection),在日常生活中区分不严格。 但是作为科学概念,情绪情感是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 情绪通常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繁殖等)相联系,为人和动物共有; 而情感通常与个体的社会需要(如友

9、谊、劳动等)相联系,如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等,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2)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脑的神经活动过程,通常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 而情感则主要指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经常用来描述那些稳定、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真理的热爱、对美的欣赏等。,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3)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这一情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 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如友谊并不因朋友是否在眼前而改变。 (4) 情绪具有冲动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悔恨时捶胸顿足,

10、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一旦发生,其强度往往较大,有时个体难以控制; 而情感则经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并始终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另一方面,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变化受情感支配,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者密不可分。,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工具)。 达尔文曾指出,情绪最初只有生存适应的功

11、能,情绪的社会性涵义是后天派生出来的。 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如婴儿出生时不具备独立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交流, 得到成人的抚养。 从成人角度而言,个体可借助各种情绪和情感来了解其自身和他人的处境或状态,以求得良好的适应。,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二)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学习任务。 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巨大动

12、力。如在危险的情况下,人们产生的恐慌感和急迫感会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使之成为行为的强大动力。,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三)组织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它不仅对其他心理活动诸如知觉、记忆、思维等具有组织作用,也影响个体行为。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表现为: 一方面,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情绪还常常支配个体的的行为,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之下,人容易注意到事物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事物,倾向于和善、慷慨和乐于助人;而处于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时,则会万念俱灰,容易放弃自己的愿望,对他

13、人也会变得冷漠、不关心,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四)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表情是思想的信号。在许多场合,只能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 表情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利用手势.语调. 从信息交流的发生上看,表情的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在前语言阶段,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惟一手段就是情绪。 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是通过信号交流来实现的。,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五)感染功能 指某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影响功能。当一个人发生某种情绪时,不仅能自身感

14、受到相应的情绪体验,还能通过表情动作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被他人所察觉,引起他人相应的情绪反应。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作移情或感情移入。生活中产生情感共鸣是典型的移情现象,使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情感相互影响,正是情绪感染功能的必然结果.所谓“一人向隅,满室不欢” 。 感染功能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使通过情感影响他人情感,达到情绪情感的控制提供了的途径。,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六)迁移功能 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就可能对他所使用的东西、他的生活习性等,也产生好感。 中国有句俗语:“爱屋及乌”生动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

15、。,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一)什么是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 情绪是一种多维度、多水平的复杂心理过程。 情绪的维度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包括情绪的性质、动力性、强度、紧张度、复杂性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通过以上各维度和各水平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种类的情绪。,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二)情绪的两极性 1情绪的性质有肯定和否定两极 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当个体的需要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如烦恼、忧愁等。 由于客观事物纷繁复杂,同一事物对于个体说来,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6、所以肯定和否定这一对立的情绪体验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有时可同时或相继出现。如“悲喜交加”,另“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等成语也说明肯定和否定两种对立的情绪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2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肯定的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能提高个体的活动能力。 否定的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能降低个体活动的能力。 但某些情况下,同一种情绪既可具有增力性质,也可具有减力性质,如恐惧。,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3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 激动的情绪是强烈、短暂和爆发式的态度体验,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狂喜、激愤等。它们常在时间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或出乎意料之外,超出意志力控制的

17、情况下产生。 与激动情绪对立的是平静情绪,是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个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平静的情绪状态之中,它保证个体从事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4情绪的强度具有强与弱两极 一般说来,情绪都有从弱到强的等级变化。而每一种从弱到强的情绪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程度上的差别。如欣喜欢喜大喜狂喜。 情绪强度越大,自我情绪卷入的程度就越深。 情绪强度主要取决于引起情绪的事物对个体所具有的意义,意义越大,引起的情绪越强烈。 此外,情绪强度还与个体的既定目标和动机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有关。,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5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紧张与轻松这一对立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个

18、体活动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来,如重要考试时,个体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考试结束,紧张状态便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轻松的情绪体验。 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也取决于个体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应变能力。 一般而言,紧张会促使个体积极机行动,但过分紧张,也可导致个体不知所措,甚至停止行动、严重的可导致行为瓦解。,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6情绪的复杂性有单纯(简单)与复杂两极 情绪在复杂程度上有很大差异。一般说来,快乐、悲哀、恐惧和愤怒是四种基本或原始情绪,他们在体验上是单纯的;而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些情绪则较为复杂。如爱与恨都是比较复杂的情绪。“爱”包含了柔情和快乐的成分,而恨则包含了

19、愤怒、惧怕、厌恶成分, 嫉妒则的爱和恨的“合金”。焦虑包含着痛苦、恐惧、愤怒、忧愁等多种情绪。 有时,情绪和情感的成分十分复杂,人们难以用语言描述它,即所谓“百感交集”。,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对两极性的认识;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是相反相成的:首先,两极相比较而存在;其次,两极也不是相互排斥的;再者,两极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情绪的表达,(1)情绪表达的方式 语言的表达 非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最为丰富,它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来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状态。,非语言表达,姿势语言:是通过四肢与躯体的变化来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状态,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 研究

20、发现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存在个体差异 ,以及民族和团体差异。,亲密关系(父母和子女,情人、夫妻之间)0-18英寸 个人关系(朋友、熟人之间) 1.5-4英尺 社会关系(一般的认识者之间) 4-12英尺 公共关系(陌生人、上下级之间) 12-25英尺,Hall, 1968: interpersonal space,姿势语言还可以引出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问题。,个体对由姿势语言表达的情绪往往自己不容易察觉,不为当事人的意识所控制,1英尺=12英寸=0.305米,0-0.4575m,0.4575-1.22m,1.22-3.66m,3.66-7.625m,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四

21、、情绪情感的表现表情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行为表现,叫“表情”。 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模式,它即使人际间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个体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客观指标。人类丰富的表情归纳起来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三大类。,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一)面部表情 指通过眼睛、额眉、鼻颊、口唇等肌肉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是情绪表达的重要的方式。 1面部表情的表达 据统计,人的面部 有80块肌肉,可表达 7000多种不同的情绪。,第一节 情

22、绪与情感概述,2面部表情的识别 面部表情的识别与以下因素有关: (1)面部表情的复杂程度:有研究表明,最易识别的表情是快乐和痛苦,较难识别的是恐惧和悲哀,最难识别的是怀疑和怜悯。 (2)个体年龄:表情的识别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1214岁作用有一个急剧发展和变化时期. (3)职业:演员比其他人更容易识别各种面部表情。 (4)文化:研究发现,在面部表情识别上,人类具有共同的倾向和规律。,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3面部表情的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 达尔文(1872)在人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认为,人类的情绪表达是从其他动物的类似表达进化而得来的。个体生来就具有不同面部表情的表达能力,不同民族的人的面部表

23、情模式具有共同性。 人类的某些面部表情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受社会环境制约。在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下有不同的表现,并且个体还能在社会环境中学会掩饰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的后天习得既是生物适应性的延伸,更是社会适应的体现。 上述两方面的观点均得到了实验研究的支持。,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二)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是指颜面以外,身体其他部分所表达的情绪状态,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 身体表情是个体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个体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表情各不相同。 手势也是个体经常使用的情绪表达方式。 手势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以补充言语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信息;手势也可以单独表

24、达某种思想或情绪情感。 手势还可以与面部表情一起表达某种情绪信息。但有时也存在姿态表情与面部表情不一致的情况, 由于姿态表达常并不自如, 因而也更加真实。,亲密关系(父母和子女,情人、夫妻之间)0-18英寸 个人关系(朋友、熟人之间) 1.5-4英尺 社会关系(一般的认识者之间) 4-12英尺 公共关系(陌生人、上下级之间) 12-25英尺,Hall, 1968: interpersonal space,姿势语言还可以引出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人际距离与个人空间问题。,个体对由姿势语言表达的情绪往往自己不容易察觉,不为当事人的意识所控制,1英尺=12英寸=0.305米,0-0.4575m,0.457

25、5-1.22m,1.22-3.66m,3.66-7.625m,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三)语调表情 语调表情是个体通过语言的语音、语调、响度、节奏、速度等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 语调表情有时又被称为“副语言”。,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共同构成了人类的“非言语交往”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者之中,面部表情发挥主导作用,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起辅助作用。 一般而言,人们只要观察对方的各种表情,就可以了解其主观感受和思想意图。但由于人类情绪和情感具有社会性,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调节或控制自己的表情,有时甚至会掩盖或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 因此,在识别他人的情绪时,

26、应把表情与主观体验、生理唤醒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把表情作为情绪判断的唯一依据。,情绪表达的特点,先天性:情绪表达是先天的本能活动,不需要学习和模范。 儿童生来就有表情 先天盲童早期的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一致。,共同性:基本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表情,世界各个民族都是一样的,代表同样的意义,与文化背景无关。 旧金山加州大学艾克曼 的一项发现:全世界任何 一种文化的人都可认出四 种表情 (恐惧、愤怒、悲伤与快乐),习得性:环境和学习,影响个体部分情绪的表达方式。 婴儿会说法之前的表情动作是 先天的,但随着年龄增长, 表情的复杂性增加。 有些面部表情全世界都 是一样的,但有更多表情 不同文化与种族是不

27、一样的。,可控性:指情绪表达的外显行为可以为意志所掩饰、或模仿、或夸张做作,诱导他人误解。,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 (一)有关情绪分类的不同观点 1、中国 我国古代对情绪的分类就有“四情”、“五情”、“六情”、“七情”等分法。如: 中庸将情绪分为喜、怒、哀、乐四种; 黄帝内经分为喜、怒、悲、忧、恐五种; 左传中分为好、恶、喜、怒、哀、乐六种; 礼记中提出“七情”说,即喜、怒、哀、惧、爱、恶、憩等。 其中喜、怒、哀、乐是各种分类中最基本的情绪形式。,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2、国外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提出,人类具有六种原始情绪,即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悲哀。 艾克曼(1

28、972)等人认为,人类具有七种基本情绪,即愤怒、厌恶、恐惧、快乐(高兴)、悲伤、轻蔑和惊讶。 伊扎德1970s初,从生物进化角度研究人的情绪种类,首先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它们不学而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伊扎德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等。由此产生的复合情绪有三种: 第一类是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等; 第二类的基本情绪和内驱力的混合,如疼痛恐惧怒,性驱力兴趣享乐等; 第三种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混合

29、,如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等。 复合情绪有上百种,有的能命名,如愤怒厌恶轻蔑组成的符合情绪可命名为敌意,有的则很难命名。,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二)基本的情绪形式(原始情绪) 1快乐是所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激动的程度和愿望满足意外的程度。 2愤怒是由于特别强烈的刺激引起的一种情绪紧张。当一个人愿望受到挫折,特别是当所遇到的挫折在个体看来极不公平,或由他人的恶意所造成时,怒气便产生了。愤怒按其意义可分为积极、增力的怒和消极、减力的怒。,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3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的情绪。引起恐惧的通常是可怕的情境。恐惧的产生也与人

30、的认知预期被打断有关。恐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已形成的认知序列被打断有关,是大脑活动过程严重紊乱的结果。 4悲哀是与所爱的事物的丧失和所盼望的事物的幻灭有关的情绪体验。悲哀的强度依赖于 悲哀所带来的紧张的释放就是哭泣,哭泣可消除紧张, 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7.情绪的三种基本形态,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将情绪分为:,心境,心境(mood):使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相应色彩的一种微弱的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和缓微弱 具有弥散性,非定向性 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是几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 对人的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方

31、面的: 社会方面:工作、学习、事业、人际关系,生活条件的优劣,个人健康状况的好坏,乃至自然环境(温度、气候等)都可能是导致心境的原因. 心境也受人格特征的影响,同样的环境条件,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心境。 个体的主导心境也有差异。 作用: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均有重要影响。积极乐观的心境可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认知活动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激情,激情(intense emotion):一种强烈的、持续时间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如欣喜若狂、暴跳如雷 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 持续时间短 有明确指向性,通常由特定的对象引起,激情的作用: 积极的作用:在激情的

32、作用下,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更好地完成某种活动。 消极的作用:人们在激情的作用下,往往会作出并鲁莽、甚至遗憾终身的事情。,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引起原因多方面 (1)对个体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2)对立的意向或愿望的冲突。 (3)过度的抑制或兴奋。 作用 (1)积极:可化为巨大的激励作用:科学创造、文学创作、战斗激情。 (2)消极:应控制。方法:合理释放、艺术升华、适当转移注意力、运用心理换位、加强自我修养与学会制怒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调节或控制激情的消极影响。,应激,应激(stress):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可能出现的两种表现: 目瞪口呆,

33、手足失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准确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应激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应激值(LGU)与疾病的发生 中外许多研究证明 ,生活事件能够引起生理上的应激 ,达到一定值可使个体在健康上受损。从生活应激的角度而言 ,我们将值的下限 150分值作为评价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界值。 150(一年中个人所受应激事件的总和)生活转折点。 150199之间,下一年有37%的可能患病; 200299之间,下一年有51%的可能患病; 300以上,患病的可能性为79%。,生活事件的LGU值,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特点: 超压性。无论在危险情境,还是紧要关头,由于强烈刺激而承受巨

34、大的心理压力。 超负荷性。应激状态下,个体必然会在生理、心理上承受超乎寻常负荷,必须充分调动体内各种能量或资源去应付紧急、重大的事变。 产生原因:与个体对所面临的情境的自我应付能力有关。当个体意识到情境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应付能力时,就会处于应激状态。,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作用:也有积极消极之分。 (1)积极反应:急中生智,力量倍增,个体智力、体力都超水平发挥,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其摆脱困境,人们通常在此时可做出平常做不到的事情。 (2)消极反应:则表现为惊慌失措,意识狭窄,动作紊乱,四肢瘫痪。 持续应激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一般说来,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影响可以调节:过去的知识经验,良

35、好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在应激状态下防止行为紊乱的重要因素。 T.Holmes&R.Rahe(1967)的生活改变与压力感量表。,热情,热情:是一种强烈、稳定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对祖国、对事业的热爱.热情是掌握了整个人的身心、决定一个人是思想和行为方向的情绪。 特点:在强度、持续时间与作用范围上介于心境与激情之间。 产生:热情总是与正在从事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与个人对活动意义的认识,人格特征相关。 意义与作用: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热情也有积极、消极之分,其社会价值取决于它所指向对象的社会意义。,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三、情感分类(也称为情操) 情感是与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

36、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一)道德感 1含义: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或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爱情、责任感、良心。 3特点: 社会性、历史性; 时代性; 阶级性; 民族性。,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二)理智感 1含义:是在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时间时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慰,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而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 2形成与作用: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

37、和发展起来,反过来又给智力活动以巨大的推动。 3特点:虽然理智感在全人类中表现出许多共性,但仍受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世界观影响。因而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都反映了每个人鲜明的立场和观点。,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三)美感 1.含义: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种类:自然美感 社会美感 艺术美感 3.特点:人类对美的追求具有共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感因不同的文化、民族而存在着差异性。一般说来,人类的自然美感具有较大的共性。而社会美感与艺术美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美感与道德感密切相关:无论是客观现实本身还是其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在它们激发美感体验

38、时,也往往会激起一定的道德感。美感与道德感有时一致,有时也有区别:外表美与内在美。,什么样的人容易生病?,人的性格行为方式,即人的言行和情感的表现方式可分为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情绪与健康,A型性格人的特点,一是成就动机很强,不甘心落后,有上进心 爱和别人比,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怕别人嫉妒,又爱嫉妒别人 二是最求完美,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 过分追求完美就会牺牲效率,总是不满意,就会不断烦恼 三是时间观念特强,办事绝不拖拉。 总是往前赶,容易着急上火,经常急躁,就会加重心脏负担。 因此,A型性格的人血胆固醇、三酸甘油脂较高;平时精神紧张度就很高,稍遇刺激,就会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39、,长期如此,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具有A型性格的人,常使自己身上的其他痼疾加剧和恶化,从而较之同类疾病患者较早死亡。,C型性格人的特点,过分压抑自己的负性情绪。即不善于表达或发泄诸如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尤其是经常竭力压制原本应该发泄的愤怒情绪。 行为退缩。由于负性情绪不能及时宣泄,而导致一系列退缩表现,如屈从于权势,过分自我克制、回避矛盾、迁就、忍让、宽容、依赖、顺从,为取悦他人或怕得罪人而放弃自己的爱好、需要。 易出现无助、无望的心理状态。经常无力应付生活的压力,而感到绝望和孤立无援,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克制、谨小慎微、没有信心等。 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癌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以上。

40、对于C型性格易患癌的现象,神经免疫学的回答是:抑郁心理状态打破了体内环境的平衡,干扰免疫监控系统的功能,不能及时清除异常突变细胞,这类细胞极易引发癌症。,B型性格人的特点,从未感到被时间所迫,亦未因时间不够用而感到烦躁; 除非万不得已,不在别人面前自夸; 与人为善,不对别人产生敌意; 消遣时,尽兴而返,心旷神怡,与世无争; 休息而无罪恶感; 不易为外界事物所扰乱; 不了了之,很容易使自己放下未完成之事而稍作休息或另觅生活之情趣。 这种人多表现为温和平静,从容大度,不过分争强好胜,随遇而安。研究表明,长寿人群中,B型性格者占83。,美国生理学家艾尔马的实验研究:将人 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

41、集在玻 璃试管中,冷却后变成水发现:,心平气和,悲愤,愤怒、生气,健康情绪,健康的情绪,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的发展、反应水平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与其年龄和社会对此的要求相适应,并为社会所接受。 健康情绪的六个特征: 1 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 2 有清醒的理智 3 适度的欲望 4 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 5 富于哲理、善意和幽默感 6 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大学生情绪健康的特点:,1 情绪反应适当情绪健康的首要条件,既生瑜 何生亮,2 情绪表现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3 主导心境愉快情绪健康的主要表现,清末文人曾写过一首不气歌,他人生气我不气, 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 气出病来无

42、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 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太恐惧, 诚恐因气将命废。 我今尝过气中味, 不气不气真不气!,中国年轻人和美国年轻人眼里的快乐对比,中国人公认的幸福时刻: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美国年轻人眼里的开心时刻 异性的一个眼神 听收音机里播放自己最喜欢的歌曲 躺在床上静静地聆听窗外的雨声 发现自己最想买的衣服正在半价出售 在浴缸的泡沫堆里舒舒服服地洗个澡 傻笑 一次愉快的谈话 在沙滩上晒太阳 在去年冬天穿过的衣服里发现20美元 ,1、焦虑 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实验证明,中等焦虑能使学生

43、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学习。,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2、抑郁,压抑心情,仿佛掉入了一个无底洞或黑洞之中,正被淹没或窒息。 容易发火,感到愤怒或负罪感。 常常乏力,起床变得困难,睡眠方式改变,睡得太多或者早晨醒得太早,并且不能再次入睡。 饮食紊乱,吃得过多或过少,体重激增或剧减。,3、愤怒,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违背,或因愿望无法实现时,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 心跳加快、心律失常、高血压,自制力减弱甚至丧失,思维受阻、行为冲动,甚或干出一些事后后悔不迭的蠢事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4、嫉妒,嫉妒是指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

44、5、冷漠,冷漠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都相无动于衷。 凡事漠不关心、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体验。,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节,(一)情绪调整“四不原则” 1、不责备原则 情绪具有传染性,负性的 相互作用只能使负性情绪体验 越来越强。 案例:宿舍人际冲突 打扫卫生,(一)情绪调整“四不原则”,2、不逃避原则 逃避的部分体现: 1、睡觉 2、网络成瘾 3、宿舍人际关系不好 申请换宿舍 正确处理方式: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一)情绪调整“四不原则”,3、不遗忘原则 案例: 面对失恋 忘了他/她? 正确处理方式: 直面问题,及时处理,(一)情绪调整“四不原则”,4、不委曲求

45、全原则 案例: 1、为了父母选择现在的专业 2、我是一个好好先生 正确处理方式: 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 保全自己-双赢,(二)情绪调整与管理的方法,1 理性情绪疗法 2 积极的自我暗示 3 转移注意力 4 适度宣泄 5 自我安慰法 6 交往调节法 7 情绪生化法,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在50年代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理,情,疗,法,性,绪,你认为情绪和行为结果是由事件本身决定的吗?,不同个体的情绪体验 1、愤怒非常生气 2、无奈 怨恨这个人,感觉事情已经无法补救 3、贪财遭灾 是我自己的一时贪念导致了这样的后果,变化后的情绪 1、愤怒自责,说对不起。 2、无奈回家重做一个。 3、贪财遭灾

46、想办法补救。,理性情绪疗法理论认为: 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也被称为情绪的ABC理论。 A诱发性事件 B信念 C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核心是去掉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信念,建立正 确的信念。 非理性信念的特点:绝对化、过分概括化、 糟糕透顶。,非理性信念的特点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 二是过分概括化 三是糟糕至极,发言被嘲笑,发言被嘲笑,如果有人批评我,这就意味着我失败了。为了避免失败,我要尽量躲避那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场合。,谁都有可能失败。这不是耻辱, ,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奠基石。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下一次我会做得完善。,下次不敢

47、 发言,下次继续学 会提高,A,B,C,2、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 消极自我暗示与积极自我暗示,3、转移注意力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 案例:谈心、打球、上网,4、适度宣泄 用过激的言辞抨击、谩骂、抱怨恼怒的对象; 尽情地向至亲好友倾诉自己认为的不平和委屈, 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 到空旷的山林原野,发泄胸中怨气。 注:宣泄要适度 案例:来访者通过哭来进行宣泄,5、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有不幸或挫折时,为了避 免精神上的痛

48、苦或不安,可以找出一种 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 案例:1、酸葡萄心理 狐狸与葡萄的故事(不吃、生气、抑郁、破坏) 2、甜柠檬心理,6、交往调节法 主动地找亲朋好友交往、谈心,比一个人独处冥想、自怨自艾要好得多。,7、情绪升华法 升华是改变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高水平的宣泄,是将消极情感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去。 案例:居里夫人与镭 屈原与离骚 歌德与少年维特之烦恼,8 自我放松法 放松训练法 音乐疗法 想象放松法,随堂作业,1、请写出一种你遇到的情绪困扰,你是如何调节的?如果再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你会如何做?,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