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六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99017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六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六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六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六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孟轲(ke)吠亩冀州(ji) 穷匮(kui) .诏(zhao)金鳞(lin)高万仞(r万)丈夫之冠(guan)法家拂士 (bi)ng)始南匕(chen) 毂(gou)介胄(zhou) *折戟(ji) 不胜簪(zan)(quan)智叟智6u) 弓弩(nu)曩(nang) 殷勤(yin) 百里奚(XI)箕畚(ji ben) 厝(cud)按辔(pei)燕脂(yGn) 公孙衍孀妻(shua棘门(K) .揖(yi) 提携(X携) (yan)二、文言知识.通假字(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2)往之女家(“女”同“汝”,你)(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2、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5)入那么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7)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8)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9)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文中用作动词,指扶轼)(10)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11)学诗谩有惊人句(“谩”同“漫”,空、徒然).古今异义(1)三里之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大型营业场所) (2)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3)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拓展3 (4)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

3、去办;委任) (5)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6)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7)丈夫之冠也(古义:男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 夫)(8)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9)舜发于吠亩之中(古义:兴起,指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10)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11)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军人) (12)所以动心忍性(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3)曾益其所不能(古义:不具备的才能。今义:不可以) (14)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古义:守法度的大臣。今

4、义: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 派)(1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 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16)方七百里(古义: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 表示纵横假设干长度。今义: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方向)(17)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惩罚) (18)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古义:直。今义:手指头;(手指头、物体尖端) 对着,向着(1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用在“不”前,加强否认语气,可译为 “连都”。今义:曾经)(20)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鸟类的羽毛)(21)惧其

5、不已也(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22)何苦而不平(古义:两个词,何,什么;苦,愁苦,文中指担忧。今 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23)上自劳军(古义:特指皇帝。今义:方位名词,上面。) (24)上自劳军(古义:慰劳。今义:劳动,劳苦。)(25)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 用);先驱者。(26)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 证。今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段落;节日,节气等。)(27)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 (28)结庐在人境(古义:建造、构筑。今义: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 式制成物品;

6、发生某种关系等)(29)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30)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 (31)九万里风鹏正举(古义:高飞。今义:往上托;往上伸)3. 一词多义(1)利 天时不如地利(名词,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锐利)(2)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连词,表修饰) (3)之 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代词,他,文中指男子) 往之女家(动词,去,至U) 称善者久之(助词,无实义)(4)居 居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居天下之广

7、居(名词,居所,住宅) (5)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助动词,能够)得志,与民由之(动词,实现)(6)戒 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戒之日(动词,告诫) (7)发 舜发于吠亩之中(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显露、流露) (8)于舜发于吠亩之中(介词,从)拓展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在)(9)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10)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句末语气词) (11)其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代词,他,指愚公)(

8、12)以以残年余力(介词,凭,靠)积累1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来) 以备胡(连词,来,用来) 请以军礼见(介词,用) (13)军 周亚夫军细柳(动词,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名词,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14)为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动词,作为) 天子为动(介词,表被动)(15)令 将军令曰(动词,下令) 军中闻将军令(名词,命令)(16)乃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副词,就)积累1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副词,才) (17)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者)使人称谢(动词,派) (18)诏 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下诏,下命令) (1

9、9)自 心远地自偏(副词,自然) 自将磨洗认前朝(代词,自己) (20)报报君黄金台上意(动词,报答)我报路长嗟日暮(动词,回答) 4.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管辖、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 (4)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5)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6)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7)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8)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9)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之苦) (10)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身

10、处贫困之中) (11)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坚忍)(12)入那么无法家拂土(动词作状语,在国内) (13)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动词作状语,在国外)(14)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15)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 (16)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积累2 (1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18)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19)锐兵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拓展3 (20)介胄之士不拜(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2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下命令)(22)采菊东篱下(

11、名词作状语,在东边篱笆下) (23)甲光向日金鳞开(名词作状语,像金色的鳞片一样) 5 .文言句式(1)判断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者,也”表判断)(2)倒装句舜发于吠亩之中(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舜于联亩之中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忧患生,于安乐死”)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且焉置土石(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且置土石焉”)告之于帝(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帝告之”)省略句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之后都省略介词“于”)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乃”之前省略主语“上”)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诏”之后省略介词“于”)曩者霸上、棘

12、门军(“曩者”后省略谓语“见”)结庐在人境(“结庐”之前省略主语“余”)(4)被动句帝感其诚(语意被动,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天子为动(“为”表被动)积累2(5)固定句式如太行、王屋何(”如何”为固定句式,意为“把怎么样”)三、文学常识1 .作者(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 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 孟”。代表作孟子(孟子与弟子共同编著),是儒家经典作品“四书五 经”中“五经”之一。(2)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

13、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事有所辩白,得 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3)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 生。沼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 军、彭泽令等,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 集。(4)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 阳区),自其祖父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4、与 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宋以后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 练,格律严谨。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存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李贺(790816),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 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 的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挖苦

15、。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 篇。有昌谷集传世。 拓展1(6)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 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 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传世。(7)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南宋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词前期多写 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善用白 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 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2 .作品列子:大约成书于战国时

16、期,相传为战国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 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来, 可能是晋人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诏号列子为冲虚真经,为道教的经典之一。注本有张湛列 子注和今人杨伯峻列子集释等。3 .文体知识(1)寓言: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 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 物或其他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后来成为文学 作品的一种体裁。(2)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性史书体裁,因以纪、传为主体而得名。创 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用“本纪”表达帝王,排比大事;用“世家”记述王 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以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等;用“书”或“志” 记载天文、地理、律历、灾异以及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周边 部族及外国。历代所修“正史”均采用这种体例。(3)宋词: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 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 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代表人物主要有苏 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