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4286400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8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中学物理中学物理第一篇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课件中学物理说课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_号,我说课的题目_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_年级物理_册第_章第_节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教学方面来说这节课。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 和 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 课(概念课或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 和 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 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 方

2、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 知识解决 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 能力。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讨论;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到高中的抽象思维;从初中简单的逻辑思维到高中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转变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

3、;而且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不断的锻炼。 2、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第 1页 共 13页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 1、 2、 (这部分目标一般为本节课的知识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1、 2、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通过学习什么知识,培养学生的什么意

4、识和品质等)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而对 知识,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 定为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1、教法选择:教法一: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本课采用演示实验,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教法二:为贯

5、彻生本教育,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结合第 2页 共 13页教材实际,本节课准备采取启发诱导、点拨释疑、合作学习兵教兵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方法的兵帮兵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三、 教学程序及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2 分钟)为了顺利得出本节 概念(或规律),同时让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采用类比法设计复习题: (如密度、压强、功率的引入要

6、类比速度)为更好的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导入本节新课时,采取故事导入或生活现象导入或演示实验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故事是。 。 。或生活现象是。 。 。或演示实验是。 。 。 。)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 分钟)学生阅读课本 P 某页-Py 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问题 1、 。 。 。 。 。 。 。 。 。 。 。问题 2、 。

7、。 。 。 。 。 。 。 。 。 。 。问题 3、 。 。 。 。 。 。 。 。 。 。 。 (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教师采取投影学生学案、学生补充完善学案的方式顺利完成此环节。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 分钟)同学们针对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问题,分小组先讨论解决后再上黑板分别进行板演,为展示交流做准备。然后本小组讲解,其余小组聆听并发现其不足之第 3页 共 13页处,加以完善。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注意归纳思路、渗透学科理念。本环节设计的合作探究题和处理的方法为: (以 一节为例: 4、课堂小结,构建体系(5 分钟)对应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叙述这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上、方法上以

8、及能力上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也有机体现了学科知识建构的思想。构建体系时以屏幕投影的方式完成。 5、当堂检测、巩固升华:(10 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检测题后,教师投影答案,对出错和疑问较多的地方,通过兵教兵和师教兵的方式解决。 6、学后反思:(3 分钟)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和本节的目标,在学案上自己构建本节的知识树。四、板书设计: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 。 。 。 。 。 。(要注意黑板大部分是给学生展示用的,所以教师的板书内容不宜过多,基本包括标题和简单的知识树即可,并告诉评委这样设计的道理:以生为本,凸显学生学的地位等等)

9、第二篇中学物理:中学物理说课稿中学物理说课稿: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说教材(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压强”的知识有了更丰富的了解,本节知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联系密切,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从而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1知识与技能: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第 4页 共 13页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被发现的过程,学会从简单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

10、纳等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关注科技的两面性,加强安全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因该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且较为抽象,所以教材中有关它的应用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二、说学情初中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渡期。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现象比较感兴趣,喜欢动手,但欠缺对问题深入的思考及理性的研究。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从直观现象入手,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三

11、、说教法学法教法:这节课综合采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并辅以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创设情境,倡导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学法:把学生置身于大量的物理情景之中,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产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1、秋天树叶散落在马路边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树叶将( ) (从路边飞向路两旁 / 从路旁飞向汽车 ) 2、为什么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

12、航时,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第 5页 共 13页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 3、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行呢?(二)展示学习目标(三)新课教学 1流体概念的教学直接引出流体的概念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先由液体和气体静止时内部压强的特点轻松过渡到液体和气体流动时的压强。再利用简单的小实验“吹纸条”为猜想提供事实依据。最后利用三个小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探究 1:对着两张自然下垂平行拿着的纸向中间吹气,看见了什么现象?实验探究 2:将一枚轻铝质硬币放在离桌边 3cm5cm 处,在硬币前 10cm处用直尺或钢笔架高约 2cm,使嘴巴靠

13、在桌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气(不准吹硬币) 。看硬币会如何运动?实验探究 3: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乒乓球,放入脸盆内,然后用矿泉水瓶当水管向球中间的水域冲水,两球如何运动?先探究气体,再探究液体。探究完“气体流动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先回头分析“吹纸条看到的现象”,以验证猜想,然后再进行液体流动时压强的探究。实验完成后,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肯定。此时,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基本解决,而且课前设下的悬疑也已拨云见日,即将被揭开。然后回到课前提出的几个问题,并引出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现场模拟,自己选择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找到飞机能够在天空飞行的奥秘。在模

14、拟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合理的方法,请看视频(视频展示) 。通过这些实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直观化,利于同学们成功找到产生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感叹人类的不遵循自然的规律必遭大自然的惩第 6页 共 13页罚。并知道了不能跨越安全线,不能靠近高速行驶的列车,不能让两船并列行使,由此潜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增强了安全意识。另外,我把“危害”放前,“应用”置后,有两个用意:一是为课前的悬疑服务,为解决这个悬疑,必须把两个事故放在前面,以迎合学生们急以解决疑问的好奇心理,提高课堂效率。二是符合人类认识大自然,战胜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科学发展的真实历程。 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建立事

15、实形成假说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自主探究,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第一个设疑已经解决,再创设下一个悬疑。 3飞机的升力的教学(1)比一比,谁是大力士?首先引导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性的竞赛,漏斗口朝上,放入乒乓球,从下方使劲吹气,看谁能把乒乓球吹出去。其结果肯定是吹不起来,然后再口朝下的吹。同学们会发现还是吹不下来,但不吹的时候反而却掉下来了。这个活动把课堂推入一个小高潮。选用这个学生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学以致用,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对知识加以巩固深化;二是体会身边的物理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增加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三是为

16、飞机升力的教学埋下伏笔,承上启下。然后欣赏飞鸟与飞机的视频,再次设疑:向下吹乒乓球时,由于乒乓球受到了向上的压力差克服了自身重力而没有掉下来,“小鸟和飞机为什么也能在空中飞翔而不掉下来呢?”。(2)飞机的升力首先让学生回顾视频中飞机起飞的情景,并提问:飞机起飞之前为什么要在长长的跑道上加速?然后进行现场模拟。先把长方体机翼的飞机放在跑道上,用电扇使空气相对飞机发生相对运动,通过档位的控制以改变空气流动的速度模拟飞机的加速,结果飞不起来。此时可第 7页 共 13页不失时机地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是曲折的、艰辛的、严谨的,是需要失败的。再把流线型机翼的飞机放在跑道上,结果飞起来了。通

17、过两架飞机的对比实验,让学生真实直观的认识到上凸下平的机翼形状是飞机飞起来的关键。这是一次实验的对比,一次科学的跨越,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火花的迸发,引发学生产生思维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将课堂带入另一个高潮。这种形状机翼的飞机为什么就能飞起来呢?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得解决机翼上下空气流速大小的问题,怎样让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流动非常形象地展现在同学眼前呢?只有靠课件。在突破难点知识的过程中,还原了人们认识发现物理规律的历程和科学探究的曲折道路,使教材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有趣。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亲历探究,在动手动脑中形成知识,在应用知识中享受快乐,

18、切身感受物理学科学习的特点,课堂教学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4知识的应用有关这一知识的应用我又选择了三个素材:汽车尾翼板、喷雾器,实际上是利用情景设疑让学生猜想,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冲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汽车尾翼板又都是对飞机机翼倒置的应用,具有相似性。喷雾器的原理,让学生品尝物理的魅力和神奇,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满足学生的欲望。素材是课堂的灵魂,只有好的素材,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大量的情景,利用情境引入、情景设疑、情境探究、情境观察、情境分析和情境应用等环节环环相扣,既体现出知识的呈现规律,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19、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学生创设了可以触摸的学习研究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拓展了思维空间,体现出情景教学的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五)课堂小结与以往不同的是,采取了一种诱惑式的方式。因为到此为止,这节课的内第 8页 共 13页容已基本完成,但学生的思维已经有所疲乏和倦怠,利用同学们想了解香蕉球产生的欲望激励同学们必须达到老师的要求回答“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通过对知识进行重现,让学生明确本节所学的主要知识,给新知识的授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六)巩固练习通过进一步习题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20、并要求同学们在辨析中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辨析能力。让学生感到物理无处不在,让自然的神奇带给学生无尽的探究欲望!(七)家庭作业这些习题的设置有助于把兴趣延伸到课外,并通过课外的拓展实践,促进技能的迁移创新。(八)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液体压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它是第一单元的结束,也是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想想做做”引入课题,经过探究实验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再利用手工制作的飞机机翼模型探究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结论在生

21、活中的应用。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想想做做”中的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分析现象,引出探究的问题。实验探究较简单,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随手而来的器材,完全放手给学生。在学生得到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通过演示,将结论延伸到液体中,从而认识到气体和液体共有的 规律。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应用,学生可能想不到,可以练习的形式给出,让学生去分 析。飞机升力的获得也是探究实验结论的应用。机翼模型的制作可留作课下作业,制作竹蜻蜓或飞去来器,学生更感兴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球类运动中应用广泛,如果时间充 足,学生第 9页 共 13页接受能力较高的话可作适当

22、解释。教学过程力求气氛宽松,师生交互活动融洽,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在“玩”中学到知识。第三篇中学物理:中学物理课件材料第一章 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传声。(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3)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物体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

23、色也就不同。第二章 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3光的反射:(1)概念: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几个名词: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 10页 共 13页(4)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在光滑的镜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只是传播方向

24、发生了改变,由于反射光线都在同一个方向上,因此从这一方向看很刺眼,而从别的方向上却看不到反射光线。漫反射:在粗糙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平行光线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就不再平行了,而是按照反射定律射向各个方向,由于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因此从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反射光线,而且光线不刺眼。(5)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由这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 4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实像和虚像: 6光的折射:(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5、(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3)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发现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7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透明、不透明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第三章 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第 11页 共 13页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3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

26、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四章 物态变化 1温度:(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温度的单位:。(3)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正确使用方法:首先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是常见的晶体;蜡、沥青

27、、玻璃是常见的非晶体。 3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2)熔点:晶体熔化时温度叫熔点。(3)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没有确定的熔点。(4)冰的熔点:0。第 12页 共 13页 4凝固:(1)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2)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有凝固点;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降低,没有确定的凝固点。(3)水的凝固点:0。 5汽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2)沸腾:第 13页 共 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