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糖类学案(人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940919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1糖类学案(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421糖类学案(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1糖类学案(人教版选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1糖类学案(人教版选修5).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 糖类 第1课时 葡萄糖和果糖课前预习学案一. 预习目标了解糖类的概念和分类,知道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二. 预习内容(一)糖类1糖类是由 、 、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也叫做 ,原因是它们的化学组成大多数符合通式 。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2糖的分类: 单糖: (写出代表物名称及分子式,下同);二糖 ; 多糖: . 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二)葡萄糖和果糖1.葡萄糖(1)物理性质与分子组成:葡萄糖的分子式是 ,是一种 晶体,有 味,能溶于水。结构简式: 结论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 、 (填官能团名称和

2、结构简式性质推测:1mol葡萄糖能与 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葡萄糖还应该具有醛的性质。(2)化学性质葡萄糖的还原性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在人体中可迅速被氧化释放出能量。氧化反应式为: 酯化反应被H2还原 方程式为: 2、果糖(1) 物理性质与分子组成:果糖的分子式是 ,是一种 晶体,有 味,易溶于水。结构简式: (2) 化学性质 : 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 记住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2. 学会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二.学习过程

3、探究一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有何异同?探究二:根据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1)写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方程式。 (2)写出葡萄糖和果糖与氢气反应方程式。探究三 :做葡萄应糖和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反思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四.当堂检测1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 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2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热后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

4、中含有(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3下列对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具有醇羟基,能和酸起酯化反应 B.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C.葡萄糖能被硝酸氧化 D.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4下列关于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中除含有C、H、O三种元素外,还可能含有其他元素 B葡萄糖是多羟基醛 C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D糖类可划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三类5下列有机物既能在常温下溶于水,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甲醇 B 甲酸乙酯 C葡萄糖 D苯酚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是由6个C原子和6个H2O分子组

5、成的 C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 D葡萄糖是单糖五课后练习与提高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弱氧化剂,但却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1)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KMnO4(H+,aq)褪色。(2)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溴水褪色。六参考答案课前预习部分:(一)1.碳 氢 氧 碳水化合物 Cn(H2O)m2.葡萄糖和果糖 麦芽糖和蔗糖 淀粉和纤维素 葡萄糖和果糖 麦芽糖和蔗糖(二)1 C6H12O6 白 甜 CH2OH(CHOH)4CHO 醛基 羟基 5C6H12O6(s)+6O2(g)6CO2(g)+6H2O(l) 2. C6H12O6 白 甜 CH2OH-CHOH-CHOH-CHOH-CO-CH2OH (课内探究:探究一: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为五羟基醛基,果糖为五羟基酮基探究二:CH2OH-(CHOH)4-CHO + 2Ag(NH3)2 +2OH- CH2OH-(CHOH)4-COO- + NH4+ 2Ag + H2O + 3NH3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Cu2O + H2O探究三:两个实验均在碱性条件下,银氨溶液要现用现配,该实验水浴加热,不能振荡试管当堂检测:1、C 2、D 3、D 4、BD 5.C 6.B课后练习与提高(1)能 (2)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