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24392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3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年)调整方案调整方案潞城市人民政府潞城市人民政府二二一八年二月一八年二月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I目目 录录前前 言言.1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规划调整完善背景.3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3二、土地利用形势.5三、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8四、规划实施成效.12五、规划调整的必要性.18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与依据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与依据.20一、指导思想.20二、基本原则.20三、规划调整完善依据.22四、规划调整完善期限范围.25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调整的主

2、要内容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27一、规划目标的调整.27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布局优化.28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调整.36四、土地整治重点区域调整.36五、重大工程安排.38六、中心城区和开发区用地规划调整.41七、建设用地管制及土地用途分区调整.45第四章第四章 “三线三线”划定划定.51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51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51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53第五章第五章 乡(镇)土地利用目标调整乡(镇)土地利用目标调整.54第六章第六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59一、严格落实方案指标、同步更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59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义务.59潞城市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II三、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复垦机制.60四、强化土地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60五、严格管控“三线”,加大生态保护力度.61附表附表附表 1:规划调整完善有关指标调整情况表.62附表 2:规划调整完善土地利用面积结构调整情况表.63附表 3: 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耕地保有量调整情况表.64附表 4:规划调整完善有关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表.65附表 5: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规划林地、园地、牧草地面积调整情况表.66附表 6: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分解表.67附表 7: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调整情况表.68附表 8:规划调整完善有关土地

4、整治计划安排分解表.69附表 9: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规划空间管制区和土地用途区面积表.70附表 10:规划调整完善有关中心城区和各类园区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表.71附表 11:规划调整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分布情况一览表.72附表 12:规划调整完善有关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安排情况表.73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前前 言言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自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对全市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及依法履行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全市经济跨越

5、式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规划目标、政策和措施已经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潞城市“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落实“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调整、保障发展、保护生态资源,进一步从严保护耕地,加快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为了更好的满足“十三五”期间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保障潞城市社会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规划调整完善势在必行。潞城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函20161096 号

6、) 、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 (晋国土资函2017414 号)的文件要求,落实长治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中下达给本市的各类用地调控指标,并结合实际发展需求,编制了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2在 2015 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的基础上,依据规划实施评估成果,结合潞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目标, 方案制定了规划期间潞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格局,确定主要规划控制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保护

7、耕地及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土地利用重点工程,并提出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3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规划调整完善背景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潞城市是省辖县级市,由长治市代管。位于省境东南部、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的东北边缘,是晋、冀、鲁、豫的交通要冲,素有“上党咽喉,冀豫通衢”的美称。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125936-1132540,北纬 361400-362930之间,其西北与襄垣县接壤,东北临浊漳河与黎城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平顺县相连,南部和西部接长治市区。本市全境轮廓呈不规则四边形状,东西长 31.5 公里,南北宽 19.5

8、 公里,土地总面积 614.45 平方公里,即 61444.64 公顷,辖 4 个镇、3 个乡、2 个街道办事处,202 个行政村。潞城交通便利,设施完善。邯长铁路横贯东西,太焦铁路直穿南北,公路运输 207、309 两条国道,邯长高速公路、长榆线、长林县两条省道穿越境内,长治机场坐落于潞城南郊。近年来,潞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水泥路、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而且电力充足,这些便利条件都为潞城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自然概况本市属温带大陆半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季风强盛,年均气温 9.5,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夏季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

9、6-2020 年)调整方案4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短暂,天高气爽。气候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等。本市土地类型多样,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点大禹垴海拔1316.1 米,最低点辛安河谷海拔 616 米,北部为山区,西南、西北部为冲积平原和河谷盆地(属上党盆地一部分) ,东部为丘陵沟壑区,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分别占总面积的 15.77%、62.76%和21.47%。境内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可分为长流河和季节性河两类;浊漳南源与浊漳河为长流河,其他均为季节河。本市水资源总量为 6.78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河川径流量为 5.84 亿立方米。境内水资源总量为 0.94 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 0.7

10、7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 0.71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 0.54 亿立方米,是北方地区少有的富水区。其中闻名三晋的辛安泉是华北第二大泉,泉口标高海拔 600-640 米,水质优良,属高锶低钠型不含二氧化碳的纯天然矿泉水。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同,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衡,北部和东北、东南部山区严重缺水。潞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种有煤、石灰岩、石膏、白云石、铝土矿、铁矿、水泥粘土等 10 多种,尤以白云石、石膏、石灰岩、煤炭著称。(二)社会经济概况2015 年,全市常住人口为 233144 人,其中:城镇人口 130073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5人,乡

11、村人口 103071 人,城镇化率 55.79%。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78.5 亿元,比上年下降 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46 亿元,增长 3.7%;第二产业增加值 45.37 亿元,下降 18.8%;第三产业增加值 28.7 亿元,增长 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5.7:57.8:3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3743 元,按 2015 年平均汇率计算为 5418 美元。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 127858 万元,增长 4.83%。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5%。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 112713 人,比上年增加 149 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8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3

12、7.9 亿元,减少29.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4.4 亿元,减少 23.9%。2015 年固定资产投资 151.1 亿元,增长 17.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 亿元,增长 5.5%。二、土地利用形势(一)土地利用现状2015 年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为:1、农、农 用地用地农用地面积为 40379.4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5.7%,其中:耕地面积为 23317.48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57.7%,其中水浇地 1125.25 公顷、旱地 22192.23 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 4.8%和95.2%。水浇地主要分布在辛安泉镇,面积为 704.11

13、 公顷,占全市水浇地的 62.6%;旱地在店上镇分布最多,面积为 3544.97 公顷,占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6全市旱地的 16%。园地面积为 794.01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2.0%,其中果园面积707.80 公顷、其他园地面积 86.21 公顷,分别占园地面积的 89.1%和 10.9%。园地在辛安泉镇分布最多,面积为 221.89 公顷,占全市园地的 27.9%。林地面积为 12276.35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30.4%,其中有林地面积 7547.82 公顷、灌木林地面积 577.23 公顷、其他林地面积4151.30 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

14、61.5%、4.7%和 33.8%。林地主要分布在辛安泉镇和合室乡,面积分别为 2780.38 公顷和 2648.34 公顷,共占全市林地面积的 44.2%。牧草地面积为 3.63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0.01%,其中天然牧草地面积 3.49 公顷、人工牧草地面积 0.14 公顷,分别占牧草地面积的 96.1%和 3.9%。分布在店上镇(3.49 公顷)和翟店镇(0.14 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 3987.93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9.9%,其中农村道路 1353.65 公顷、坑塘水面 24.85 公顷、沟渠 54.33 公顷、设施农用地 136.63 公顷、田坎 2418.47 公顷,分

15、别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33.9%、0.6%、1.4%、3.4%和 60.6%。2、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为 8672.9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4.1%,其中: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7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7368.35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84.9%,其中:城市 1045.29 公顷、建制镇 304.70 公顷、村庄 5274.95 公顷、采矿用地 743.41 公顷,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4.2%、4.1%、71.6%和 10.1%。潞华办事处和店上镇分布最多,共达 3046.22 公顷,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41.3%。交通水利用地面积

16、 934.11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0.8%,其中铁路用地 198.75 公顷、公路用地 699.29 公顷、管道运输用地 3.11公顷、水库水面 7.31 公顷、水工建筑用地 25.65 公顷,分别占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的 21.3%、74.9%、0.3%、0.8%和 2.7%。此类用地在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公路用地在潞华办事处最多,达245.22 公顷,占到全市公路用地的 35.1%。其他建设用地面积 370.46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4.3%,全部为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其他土地、其他土地其他土地面积为 12392.3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0.2%,其中:水域面积

17、为 342.30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2.8%,其中:河流水面 143.46 公顷、滩涂 198.84 公顷,分别占水域面积的41.9%、58.1%。主要分布在店上镇(150.60 公顷)和辛安泉镇(93.87 公顷) ,共占全市水域面积的 71.4%。自然保留地面积为 12050.02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97.2%,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8其中:其他草地 10800.41 公顷、沙地 15.40 公顷、裸地 1234.21 公顷,分别占自然保留地面积的 89.7%、0.1%、10.2%。荒草地在辛安泉镇(2186.18 公顷)和合室乡(2813.8

18、2 公顷)分布最广,占全市荒草地总面积的 46.3%。(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耕地资源分布集中,地域差别较大)耕地资源分布集中,地域差别较大潞城市人均耕地面积 0.10 公顷,低于全省人均水平 0.12 公顷。25的耕地多分布在微子镇、合室乡和黄牛蹄乡,面积为 246.3公顷,占全市25耕地(374.5 公顷)的 65.8%;25耕地主要分布在翟店镇,面积为 2032.82 公顷,占全市25耕地(3236.64公顷)的 62.8%。土地质量地域差别较大,水浇地主要分布在辛安泉镇,面积为 704.11 公顷,占全市水浇地的 62.6%;旱地在店上镇分布最多,面积为 3544.97 公顷,占

19、全市旱地的 16%。10 等地866.63 公顷,全部位于潞华办事处(城区所在地) , “十三五”期间,城区建设对耕地的需求很大,但在市域内实现耕地占优补优极为困难。(2)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城乡建设用地中以农村居民点(5274.95 公顷)居多,占城乡建设用地的 71.59%;城镇工矿用地仅为 2093.40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并没有随着潞城市城镇化率的提高而有所降低,反而逐年递增,且布局分散,土地节约集约程度相对较低。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9三、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时

20、期,是我市实现二次崛起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更是大有作为的机遇叠加期。随着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加速推进,我市作为“山西省转型综改试点市” ,面对新一轮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把握新常态下的新特点、新目标、新任务,努力把潞城的发展推向更高水平。“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全面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 、长治市委“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两个目标和我市市委“推进两个优化、实现二次崛起”的安排部署,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改革第一动力、民生第一关切,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21、统筹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潞城的伟大目标。(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1、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太焦高铁的建设开通,促进了“长治潞城”一体化进程,将为潞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特别是潞城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城镇扩容提质加快、生态环境经济效益转换加速等正在积极开展发力,全市经济将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质量同步提升。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02、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区域优势不断凸显、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区域优势不断凸显潞城通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优势企业,产业基础更加夯实,经济结

22、构不断优化。强化以煤炭基础产业、高端煤化工产业及制造业等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全面推进人文旅游、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升级改造。通过产业升级改造,区域优势不断凸显,竞争力逐步加强。3、工业化进入转型升级突破阶段,园区经济效应逐渐显现、工业化进入转型升级突破阶段,园区经济效应逐渐显现潞城工业经济处于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期,同时也到了转型升级突破阶段。新兴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光伏发电、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积极酝酿并加速向潞城集聚,随着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店上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等的加快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园区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4、城镇化进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

23、镇化进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潞城把加快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新华南路、人民街等主干道的改造升级,市区交通格局大大提升,基本拉开了城市建设大框架,为扩大城市规模和提升城市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政策机遇下,潞城城镇建设水平将实现大提升、大跨越。城市建设进入数量和质量并重阶段,城市规模逐年增大。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1(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1、存量指标挖潜置换难度大、存量指标挖潜置换难度大规划期间是潞城城镇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建设的关键阶段

24、。但规划仅能安排新增建设用地 907.94 公顷,其中安排上级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507.94 公顷,安排城乡建设用地流量指标400.00 公顷。随着近几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能够挖潜的村庄和工矿废弃地逐年减少,而且农民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实施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置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很多规划安排的拆旧区很难实施。特别是随着中心城区建设、开发区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均处于高峰期,潞城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加剧,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2、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难度大、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难度大要破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必须充分挖潜存量建设用地,实行最严

25、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受自然条件、文化历史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潞城市村镇建设布局分散,部分地区建设用地效率低,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率低。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难度较大。3、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全市内陆滩涂、其他草地、沙地和裸地总面积为 12392.3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0.2%,其中可以开发的主要集中在合室乡北部和东部、辛安泉镇的西部和南部、黄牛蹄乡的东部,但是适宜开发成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2耕地特别是质量等别较高(10 等地)的地很少,主要原因是沟壑切割严重,进行农用地整理投资大,收益甚微

26、。同时潞城市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地质灾害搬迁和民房改造工程,将会出现村民搬进新居,旧宅不拆,使旧宅无法整理为耕地,必然对于耕地占补平衡形成巨大压力。四、规划实施成效2012 年 6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1269 号”文件对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了批复。规划确定的相关目标如下: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到 2020 年,全市规划耕地保有量为 21160.77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 18770.04 公顷;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到 2020 年,全市规划的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 8747.65 公顷,其中:城

27、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 7174.17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规模 2853.08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6-2020 年,全市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2202.71 公顷,占耕地 1121.66 公顷。其中增量指标 1242.09公顷;流量指标 960.62 公顷;土地整治任务:土地整治任务:全市规划的土地整治任务为 7452.46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面积 2003.92 公顷。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3(一)现行规划曾调整/修改情况2015 年 7 月,长治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调剂使用的说明(长政发201

28、546 号)文件,将“青兰高速公路拓宽改建工程(黎城-长治段)”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日照,山西段)”2 个项目的 36.71 公顷(不占耕地)交通指标收回;同时追加交通指标 24.27 公顷(占耕地 12.27 公顷),用于“长治机场改扩建工程”、“长治机场新建 DVOR/DME导航台工程”和“309 线潞城王曲电厂史迴收费站段改建项目” 3 个项目的用地需求。潞城市人民政府对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局部修改,该方案于 2016 年 3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1631 号”文件批准该修改方案实施。规划调整/修改后,潞城市各类

29、规划指标/目标的情况如下: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到 2020 年,全市规划耕地保有量为 21174.41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 18782.31 公顷;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到 2020 年,全市规划的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 8735.21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 7173.37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规模 2852.28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6-2020 年,全市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2271.70 公顷,占耕地 1133.75 公顷。其中增量指标 1311.08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

30、20 年)调整方案14公顷,流量指标 960.62 公顷;土地整治任务:土地整治任务:全市规划的土地整治任务为 7473.65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面积 2029.58 公顷。(二)规划执行情况1、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目标实现情况、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目标实现情况耕地保有量:2015 年,全市耕地面积为 23317.48 公顷,比本市规划耕地保有量目标(21174.41 公顷)多出 2143.07 公顷,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的 110.1%,耕地保护情况良好。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015 年,全市实有基本农田面积18784.53 公顷,与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18782.31 公顷)相比

31、,完成度 100%,基本农田保护实施情况较好。2、建设用地规模实施情况、建设用地规模实施情况2015 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和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 8672.92 公顷、7368.35 公顷、2093.40 公顷和 1304.57 公顷,达到了规划控制规模(8735.21 公顷、7173.37 公顷、2852.28 公顷和 1561.84 公顷)的99.3%、102.7%、73.4%和 84.7%。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超出规划控制规模 194.98 公顷,主要是由于规划实施以来复垦实施情况较差,已实施的建设用地复垦规模(125.58 公顷)仅占规划建

32、设用地复垦总规模(1401.48 公顷)的 9.0%,且全部为工矿废弃地复垦,下一步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5应加大农村居民点复垦力度。3、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情况、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情况截至 2015 年,全市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1011.71 公顷(占耕地 485.62 公顷) ,其中增量指标使用 853.84 公顷(占耕地 409.84公顷) ;流量指标使用 157.87 公顷(占耕地 75.78 公顷) 。2016-2020 年全市剩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1259.99 公顷(占耕地648.13 公顷) ,其中增量指标 457.24 公顷(

33、占耕地 0.39 公顷) ,流量指标 802.75 公顷(占耕地 647.74 公顷) 。4、土地整治任务完成情况、土地整治任务完成情况截至 2015 年,全市已实施并完成的土地整治规模为 1901.91 公顷,补充耕地面积为 329.82 公顷。其中:土地开发规模为 1322.75公顷,补充耕地 125.83 公顷;土地整理规模为 453.58 公顷,补充耕地 93.98 公顷;建设用地复垦规模为 125.58 公顷,补充耕地 110.01公顷(全部为工矿废弃地复垦) 。2006-2015 年我市已完成补充耕地任务量占整个规划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任务(2029.57 公顷)的16.3%。5、

34、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情况、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截至 2015 年,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共实施 6 个,新增建设用地面积 166.03 公顷,占耕地面积 86.87 公顷。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 2 个,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日照,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6山西段) ”和“邯长铁路项目” ,新增建设用地 59.44 公顷。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4 个, “青兰高速公路拓宽改建工程(黎城-长治段) ” 、 “省道河潞线(河口-微子镇) ” 、 “长治煤气层(天然气)管线站”和“潞城开闭变电站(500kv) ” ,新增建设用地 106.59 公顷。未实施

35、的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不予建设,在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中不予安排。6、中心城区新增指标使用情况、中心城区新增指标使用情况截至 2015 年,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已使用 154.08 公顷(占耕地 140.02 公顷) ,完成中心城区建设新增建设用地规划目标(316.82 公顷)的 48.6%,主要用于中心城区中部的城市建设以及西南部的城际线建设。(三)规划实施成效与问题1、规划取得的主要成效、规划取得的主要成效规划各项控制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特别是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用地需求得到保障,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规划编

36、制的阶段性目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效果显著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效果显著积极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初步建立了以耕地保护目标考核为主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7的约束性保护。实现了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耕地质量有所提高。2015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 23317.48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18784.53 公顷。同时,全市通过积极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提升了整治耕地质量。(2)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用地需求得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用地需求得到保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增建设

37、用地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移民搬迁等发展用地的支持力度,努力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6-2015 年,全市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1011.71 公顷,其中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404.68 公顷,占新增总规模的 40%。(3)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规划实施以来,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通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计划安排,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城乡用地结构逐年优化。城镇用地内部工矿用地比例逐步下降,民生、基础设施用地快速增长。稳

38、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周转指标 125.58 公顷,引导城镇村用地布局,促进城乡用地布局优化。 (4)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所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所提高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8规划实施以来,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总要求,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多种模式,推动存量挖潜和布局优化。这些措施,促进了建设用地供应从增量依赖逐步向增量和存量并重的转变,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

39、利用水平的同事,有效拓展了建设用地新空间,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2、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大,人均占有水平偏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大,人均占有水平偏高2015 年,潞城市农村居民点面积 5274.95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71.6%,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226.25 平方米,超过国家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规定的 150 平方米/人的上限。(2)建设用地集约程度偏低建设用地集约程度偏低一是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低,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二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偏大,布局分散,人均用地超标;三是工矿

40、企业用地缺乏长远和整体规划,部分工矿占地面积大,有效利用率低。(3)城乡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不够城乡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不够规划实施期间,城乡建设用地复垦规模 125.58 公顷,与规划确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9定的目标(1054.25 公顷)相差 928.67 公顷,挖潜力度远远不够,需要加大对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力度,为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留出空间。五、规划调整的必要性为进一步从严保护耕地,加快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为了更好的满足“十三五”期间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保障潞城市社会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规划调整完善势在必行。(一)贯彻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新要求十八届三种全会提出,要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将耕地保护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因此,需要从源头上减少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合理确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二)发展市域经济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