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793981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茶清静纯洁的品质内涵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茶的自然属性被赋予禅茶文化之中。下面是学习啦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一起来看看。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禅茶文化的基础内容禅茶文化的基础在于禅与茶在苦、静、凡、放方面的相通之处。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其一曰苦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讲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

2、、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但凡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经过中精神因素都能够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到达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能够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其二曰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到达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

3、是从静中创出来的。能够讲,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惫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制睡意的只要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其三曰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讲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缺乏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其四曰放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由于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十分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讲: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

4、,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其实就是不断的拿起放下!禅茶文化的基本知识:禅茶文化的构成与发展禅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很好地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精华与茶的高贵操行,具有正清和雅的鲜明文化特征,正,是指儒家的浩然正气;清,则是道家的清风雅趣、淡泊人生;和,包含佛家的众生平等、一团和气;雅,代表茶所带来的活甘清香的雅气。这些文化特质使禅茶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它注重感恩、包涵、共享、结缘的文化内涵,注重兼容并蓄,雅俗同归的精神境界,文化本身在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本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中更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当代社会意义深远。禅茶文

5、化的基本知识:禅茶文化的概念禅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寺院僧人本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以及通过饮茶而福慧双修、明心见性的法门。茶主要是用来供佛、待客、自饮、结缘等。广义上禅茶无外乎烧水、冲茶、品饮,禅茶文化即通过吃茶的全经过而体悟禅法,禅茶产品是禅茶文化的载体,这个就不仅仅限于寺院和僧人的范畴。狭义的禅茶以及禅茶文化防止大而不当所造成的含糊不清,明确了禅茶传承的主体,确保禅茶文化建设的目的明确。广义的禅茶更有利于群众认同、群众介入,是生活禅的详细应用。经常听人讲禅茶或者茶禅,有人把两者等同起来,以为谁先谁后宗旨不变,有人以为茶禅就是通过对茶的体认和感悟而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也是按照禅理来演绎的一种茶道。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茶净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两者互为表里,互为因缘,互为体用,互为能所。能够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禅茶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