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解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醉**** 文档编号:13186975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制造2025》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制造2025》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2025》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制造2025》解读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当中,我们最大的短板就是工业化基础不足。如果说制造强国德国基本达到工业3.0的话,那么中国工业企业还处于2.0补课、3.0普及与4.0示范 的阶段。工信部长苗圩说:中国制造处于工业几点零?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中国现在处于第三梯队,目前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工信部长苗圩:中国制造处于全球制造第三梯队我们也有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与最大的互联网应用国家的独特优势,把这两个优势

2、发挥好,特别是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那就会补上我们的短板,化不利为有利,发挥我们现有的优势,加快我们整个工业化的进程。工信部长苗圩说:中国制造2025它的出台是两个方面的背景:一是国际大势所趋。二是国内发展所需。2015201420132012美国GE工业互联网文字内容新工业法国文字内容英国未来制造业预测 文字内容日本机器人新战略文字内容德国工业4.0文字内容中国制造2025文字内容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主要工业国家纷纷出台制造业创新战略制造业面临的压力制造业面临的压力市场资源与环境成本产品多样化用户需求变化市场多样化利润空间减小竞争白热化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同行

3、产能增加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相对短缺 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19日正式发布。 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9大任务、10大重点领域、5项重点

4、工程、8项保障措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10大重点领域(23个重点方向)二、中国制造2025n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n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n 航空航天装备(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航天装备);n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n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n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新能源汽

5、车、智能网联汽车)n 电力装备(发电装备、输变电装备);n 农业装备(农业装备)n 新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n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10大重点领域(23个重点方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5项重点工程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到

6、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 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

7、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二)智能制造工程二、中国制造2025u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u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

8、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三)工业强基工程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二、中国制造2025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四)绿色制造工程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二、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

10、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五)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类别指标2013年2015年2020年2025年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880.951.261.68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1(件)0.360.440.701.10质量效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283.183.5

11、84.585.5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7.5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6.5左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两化融合宽带普及率3(%)375070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4(%)525872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27335064绿色发展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18%比2015年下降3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22%比2015年下降4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23%比2015年下降4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26

12、57379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94项(2015年6月9日)六大类试点示范项目,包括: 一是以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为方向的流程制造示范项目 二是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方向的离散制造示范项目 三是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品)示范项目 四是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示范项目 五是以物流、能源管理智慧化为方向的智能化管理示范项目 六是以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与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示范项目 2015年9月10日举行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工信部宣布了首批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工信部部

13、长苗圩表示,推进智能制造要用好试点示范这个重要抓手,智能制造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财政部、工信部已启动了智能制造专项,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共安排立项9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10.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1.5亿元。首批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轮胎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2水泥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3玻璃纤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山东省 4柴油机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5家电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 海尔集团公司 山东省 6筒子纱染色智能工厂试点示

14、范 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7服装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 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8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试点示范 山东云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山东省 山东首批8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总体思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题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中心提质增效主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主攻方向推进智能制造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思想5项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雄厚的产业规模良好的效率效益持续的发展潜力优化的产业结构二、中国制造2025中、德、美三国工业特点及发展战略对比21世纪以来,由于信息科技和金融等服务行业的高速增长,制

15、造业在许多国家GDP的占比都略有下降。但是,中美德三国的制造业依然占据本国GDP的很大一部分比重。20032013年间,在美国制造业在其全国GDP中占比在12%13%左右;德国则一直占22%左右;我国则高达1/3左右。数据出处:联合国国民账户主要总量指标数据库中美德三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制造业也是中美德三国扩大出口的关键产业。尤其是我国,多年来制造业始终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力军,一度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90%左右。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中美德三国制造业出口增长制造业还是解决劳动就业的重要空间。制造业创造着巨大的就业空间,能够接纳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制造业始终是解决劳动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的重要领域。数据

16、出处:德国劳动政策研究院2014年国际劳动人口数据比较中美德三国制造业占就业人口的比率 中美德三国产业分工特点从微笑曲线来看,德国大多占据左端:机械产品的研发、大型装备的自动化系统、工业控制和制造工艺流程均占据全球市场领先地位,例如:蒂森克虏伯、西门子、大众汽车、奔驰汽车等公司。而美国大多占据右端:营销、品牌、咨询服务等领域的全球顶级地位,例如:Google、Facebook的网络广告营销,麦肯锡、波士顿等咨询服务,IBM、GE等解决方案业务等。而中国的产业,大部分还停留在微笑曲线的中间部分,也就是最低端部分。中国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中、德、美三国工业特点及发展战略对比中国美国德国优势1- 工

17、业门类齐全,市场庞大,后发优势明显。2- 社会生活领域互联网应用优势企业创新意识增强,互联网思维普及。3- 发达区域企业比较优势。1- 社会创新机制完善,应用性创新领先世界水准。2- 优势产业集中在高科技企业,软件工业强大。3- 工业基础设施完善。1- 基础工业强大,硬件能力突出。2- 嵌入式系统软件领域领先世界。3- 文化严谨务实。4- 创新由政府主导。5- 自动化程度高。劣势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3-资源效率利用比较低,能耗比较高,污染比较严重;4-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能力比较差。1- 偏科严重,强的太强(高科技)、弱的较弱(基础工

18、业)。2- 工业空心化较严重。1- 高科技&基础创新能力弱于美国。2- 注重硬件,整体创新能力不如美国。提升策略中国制造2025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以现有互联网优势入手,通过跨界整合形成创新型社会,推动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强国。(以互联网和应用带动工业)工业互联网以高科技互联网基础性创新(CPS)为突破口,实现智能化工厂。智慧创造为基础重塑基础工业门类,实现工业振兴。(以软件带动硬件)工业4.0发挥现有工业硬件及嵌入式软件优势,引入CPS系统整合,实现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及商业模式创新,完成工业4.0革命。(夯实硬件,提升软件)德国“工业4.0”:凭借制造业根基,借助互联网升级制造业。美国“工业互

19、联网”:凭借互联网优势,以互联网吞并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通过“互联网+工业”,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德、美三国工业特点及发展战略对比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规划:远超制造本身国家效益:未来20年3万亿美元GDP增量。企业效益:效率20%,成本20%,节能减排10%。4十大重点领域五大工程核心关键一条主线2015年中国制造2025+“1+X”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高端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绿皮书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发展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已通过近期印发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