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5253397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解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经济发展局序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2015年6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纲要可概括为“11588”:围绕1个总目标、聚焦15个领域、落实8项主要任务、实施8大工程。根据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高点定位、坚持着眼长处,立足当前基础,规划长远发展,建设强富美高的新邳州。在全省十年前瞻性战略定位中,明确邳州方向、超前谋划、提早布局,以新着力点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推动“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同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升全市企业软实力,推动“质量立市、绿色立市”,也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录1

2、个总目标15个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8个主要任务8个重大工程一、总目标总目目标:到2020年,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预期目期目标(到(到2020年)年)创新创造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0家。两化融合水平提升。建成1000个智能工厂(车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33%。生产性服务增加值占比58%。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制造业增加值率达22.5%。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国内领先水平。二、15个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结合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大重点领域和我省实际,把集成电路及专用设

3、备、网络通信设备、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15个产业作为实施突破的重点领域,相比中国制造2025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方向更具体、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提高芯片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突破28nm及以下设计和先进制造工艺、高密度先进封装和测试技术、关键装备和材料,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加快新型元器件、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技术、电子整机装联设备和关键仪器仪表研发和产业化,力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8月10日中芯国际宣布采用其28纳米工艺制程的高通骁龙410处理器已成功应用于主流智能手机。台积电16nm工艺将于三季度量产,i

4、ntel已经量产14nm工艺。据了解,28nm及之后的工艺虽然会继续提升芯片的性能、降低功耗,但在成本上已经不能继续受益,未来有必要考虑新的选择(如石墨烯)。Intel准备在2017年后开始使用7nm工艺,5nm工艺时晶体管就只有10个原子大小,接近物理极限。高密度封装高密度封装指单位体积信息的提高,焊球阵列封装(BGA)、倒装芯片封装(FC)、3D封装等封装技术。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09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江苏长电科技股份公司、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等五家单位共同组建。3D晶晶圆级封装封装,是指在不改变封装体尺寸的前提下,在同一个封装体内于垂直方向叠

5、放两个以上芯片的封装技术,它起源于快闪存储器叠层封装。主要特点包括:多功能、高效能;大容量高密度,单位体积上的功能及应用成倍提升以及低成本。显示产业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阴极射线管显示、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有机发光显示、激光显示、三维立体(3D)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硅基液晶投影显示、数字光处理显示等。其中,阴极射线管显示已基本退出显示技术历史舞台,液晶显示技术和等离子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主流技术,激光显示、3D 显示、有机发光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将是未来主流显示技术。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2、网络通信设备。紧

6、跟世界前沿技术,开展5G移动通信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等研发攻关,争取在国内形成先发优势;加快高效能、低成本智能终端及芯片,IPv6下一代互联网设备,高端网络服务器和安全产品,智能家居、车载终端等开发和应用,由加工组装向自主研发转变。IPv4,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四版(IP地址2011年2月分配完毕),下一个版本IPv6,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地址空间增加了2128-232个。IPv4实现的只是人机对话,而IPv6则扩展到任意事物之间的对话,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服务,还将服务于众多硬件设备,如家用电器、传感器、远程照相机、汽车等,它将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的真正的宽

7、带网。3、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发展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关键领域安全操作系统、工业大数据处理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制造物联与服务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4、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研发突破资源管理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并行计算技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系统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核心技术。加快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集成创新,推出先进、实用解决方案。突破物联网感知领域核心技术,发展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缩小物联网组网和协同处理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5、智能制造装备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档伺

8、服系统、智能数控系统、在线远程诊断等具有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高性能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型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以及新型智能纺织机械、智能专用装备和精密智能仪器仪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化装备及关键部件。积极发展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微纳制造、巨系统制造等国际前瞻性极端制造技术和装备。微纳机电系统指微米机电系统和纳米机电系统,主要包括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相应的专用集成电路等几部分,通常尺度为微米级或纳米级。MEMS器件以体积小、价格低、高可靠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汽

9、车电子、生物医学、常规弹药制导化等军民领域.2014年3月,江苏省高性能硅ME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214所举行,设置在苏州。6、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重点突破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安全保障、智能化网络技术,大力发展高速动车组、地铁整车、高速重载货运列车,提升整车制造、传动系统、门系统、控制系统、售检票系统、检测系统、通信系统等研制水平,发展轨道交通大型施工和养护装备。促进轨道交通装备在国内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总集成、总承包应用。7、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突破绿色高技术船型研制技术,提升前端工程设计和基本设计能力,重点发展新型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

10、海洋工程作业船、起重铺管船、水下工程装备、海上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等,增强液化天然气船、化学品远洋运输船等高技术船舶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动力及传动系统、通讯导航定位系统、电子电控系统等海洋工程及远洋船舶关键技术和设备。8、新型电力装备提升大型高效发电设备、重型燃气轮机等装备制造水平。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及技术,加快发展世界一流的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变压器、断路器、全封闭组合开关等输变电成套设备,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变流器等关键核心设备。左图为重400多吨的1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特高压变压器设备被称为一国的大国重器,李克强总理外访时也经常向外国推介我国的电力装备。生

11、产一台特高压变电器需要小半年时间,每台变压器的价值在3000万元到7000万元不等。交流线路电压等级:低压:10kV及以下;高压:35220kV;超高压:330 750kV;特高压:1000kV及以上。直流电路电压等级:高压直流:600kV及以下;特高压直流:750kV和800kV9、航空航天装备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支线客机研制及产业化,突破新型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雷达系统、航空电子等关键核心技术。鼓励研制民用支线飞机、固定翼通用飞机、直升机、无人驾驶飞机等,力争实现中小型飞机整机制造技术的新突破。发展先进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技术,加快开发北斗导航接收、发送等关

12、键设备和部件。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高性能遥感数据自动化处理等核心基础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未来1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总价值可达709.8亿美元,全球无人机销售额将飙升至391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北斗市场将达到4,000亿元。10、工程和农业机械突破液压部件、传动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配套动力系统等薄弱环节,提升自主研制配套能力。加快产品智能化升级换代,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和大型高等级路面摊铺机、盾构机、旋挖钻探机、建筑施工机械、搅拌设备、登机桥及现代物流装备、长距水平钻孔机、超大吨位汽车起重机、重型架桥机架梁机等。发展大型高效智能化旋耕、播种、收

13、割等农业机械和自动化规模化设施农业装备。11、节能环保装备发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环保型锅炉、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低品位余热利用装备、富营养化污染防治、高负荷生物脱氮除磷、高效厌氧好氧生物处理、高盐度重金属及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处理等技术装备,高可靠性、低消耗、副产品可资源化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气体净化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及装备,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处理等成套设备,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设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设备、污染土壤修复设备。注释: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是一种新型特种电机,采用无铁芯、无刷、无磁阻尼、稀土永磁发电

14、技术,改变了传统电机运用硅钢片与绕线定子结构,结合自主研发的电子智能变频技术,使电机系统效率提高到95%以上。如果新增电机中有三分之一用这种新型产品替代,每年可节电近500亿千瓦时,节约硅钢片50万吨、铜2万吨,可创造近百亿元的产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12、节能型和新能源汽车掌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大力发展低能耗、高安全性品牌汽车,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13、新能源突破大规模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新一代光伏等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15、的低风速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集中监控和智慧风场及光伏电站等管理系统、风电控制系统及设备,核级关键材料、零部件及高端设备等。积极运用高效智能装备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提高绿色新能源的使用比重。14、新材料发展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纳米材料、陶瓷膜等高效分离膜材料,以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尺寸单晶硅、新型平板显示玻璃、PM2.5过滤材料、功能性及高分子等先进复合材料、新型防腐涂料、面向资源再生的绿色新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电子材料、高强轻质金属合金材料等。陶瓷膜是以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形成。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

16、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和环保等目的。21世纪初,全球膜及其装备的年销售量超过100亿美元。徐南平副省长是国内该领域的开拓者。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其它功能合金(非晶)等。15、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国内领先的抗肿瘤抗体、抗肿瘤蛋白、基因工程胰岛素、新型疫苗、生物试剂等;加快蛋白药物分离纯化介质技术、酶法合成医学产品及中间体技术、生物提取药物及中间体产品升级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鼓励研究开发新机理和新靶点创新药物。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化。发展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临床检验设备、医用机器人、脑神

17、经和脑认知设备、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康复辅助设备等先进医疗设备和高值医药耗材,研发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产品。三、八大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江苏制造核心竞争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智能化发展水平。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凝聚产业优化升级新动能。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扩大江苏产品国际影响力。推动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荐绿色生产制造,支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江苏制造核心竞争力1.加加强关关键核心技核心技术研研发。定期研究和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增

18、材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推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研制一批自主、安全、可控的高端装备。2.促促进创新成果新成果转化化应用。用。推进实施军民融合工程,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引导先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渗透。根据工信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会编制发布2015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3.完善完善产业技技术创新体系。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智能化发展水平1.推推进企企业智能化升智能化升级。研究制定智能工厂(车间)建设标

19、准和认定办法,建设一批智能工厂(车间)。2.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完善“网+云+端”(工业宽带、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3.推推动互互联网与制造网与制造业融合融合创新。新。实施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计划,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融合联动发展。建立工业大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等服务,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制造和精准营销。(三)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凝聚产业优化升级新动能 1.加大技改有效投入。加大技改有效投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持续推进实施“百项千亿”技术改造项目。2.提升工提升工

20、业基基础能力。能力。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推进工业强基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促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产业链整体发展,进一步强化江苏制造基础。3.提高投提高投资质量效益。量效益。(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扩大江苏产品国际影响力 1.完善完善质量技量技术标准体系。准体系。鼓励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掌握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2.加快提升工加快提升工业产品品质量。量。推动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和专业性质量管理团队。3.加加强产品品质量量监督管理。督管理。推广应用卓越绩效

21、管理、六西格玛(6 )、质量管理小组(QC 小组)、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4.推推动名品名牌名品名牌创建。建。扶持江苏制造业名品名牌建设,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实施区域名品名牌培育工程。(五)推动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培育培育发展生展生产服服务新新业态。加快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积极打造大宗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等各类专业化网络平台。2.推推动制造制造业服服务化化转型。型。实施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培育计划,培育500家综合实力强、行业影响大的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3.强化服化服务功

22、能区和公共服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平台建设。省市联动,建设一批互联网产业园、重创园和智慧园区。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 1.提高利用外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水平。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大力度吸引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促进引资、引技与引智相结合。2.培育跨国企培育跨国企业集集团。3.深化深化产业国国际合作。合作。4.推推动加工加工贸易易转型升型升级。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推进苏中、苏北地区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等载体建设,有

23、序承接苏南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1.推推进产业有序有序转移。移。鼓励园区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高端制造和研究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加快南北共建产业园区建设。2.促促进大中小企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展。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3.优化制造化制造业发展布局。展布局。鼓励各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科学布局区域生产力。引导苏南地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智能化高端成套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引导苏中

24、地区加快发展高档轻纺、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船舶和海洋工程、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区域创新品牌。引导苏北地区北地区加强配套能力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原材料工原材料工业、绿色食品、色食品、电子信息子信息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4.打造打造现代代产业集群。集群。原材料工业和绿色食品原材料工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工业是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的工业部门,是直接对采掘工业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各种原材料的工业部门总称,也叫原料工业,属于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包括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由于原材料工业,加工过程中失重大,故在布局上通常靠近采掘基地,并同相关

25、的采掘工业及制造工业布置在同一地区、地点或企业内,组成从原料开采、加工直至生产制成品的联合企业;也可同相关的采掘企业或制造业结合,或按主要的生产环节独立布厂。绿色食品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农业原则,在空气、土壤和水源均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之中,应用无公害生产的操作规程,产出和加工出的安全优质、富于营养,并经绿色食品发展机构认证,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一切食用农副产品的总称。电子信息子信息产业具体细分为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三个大类,有时也用电子工业一词代替,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工业,是军民结合型工业

26、。由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仪表和电子信息专用材料工业等生产行业组成。编编 码码电子信息产业分类电子信息产业分类E E软件产业软件产业E0000E0000软件制造及软件服务业E6201E6201 软件开发E6202E6202 信息系统集成E6203E6203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E6204E6204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E6205E6205 嵌入式系统软件E6206E6206 集成电路设计F F家电制造工业家电制造工业F0000F0000家用视听设备制造F4051F4051 电视机制造F4052F4052 摄、录像、激光视盘机制造F4053F4053 家

27、用音响电子设备制造F3950F3950 家用电子电器主要配套件G G电子测量仪器工业电子测量仪器工业G0000G0000电子测量仪器制造G4128G4128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G3681G3681 医疗电子仪器及设备制造G4110G4110 应用电子仪器制造*H H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工业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工业H0000H0000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H3662H3662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H3625H3625 电子工业模具及齿轮制造H3626H3626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I I电子元件工业电子元件工业I0000I0000电子元件制造I4071I4071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I4072I4072 电子印制

28、电路板制造I4073I4073 电力电子元件制造I4074I4074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目录编编 码码电子信息产业分类电子信息产业分类J J电子器件工业电子器件工业J0000J0000电子器件制造J4061J4061 真空电子器件制造J4062J4062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J4063J4063 集成电路制造J4064J4064 显示器件制造J4066J4066 电力电子器件制造J4067J4067 微电子组件制造J4069J4069 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K K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工业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工业K0000K0000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制造K3919K3919 电子

29、微电机制造K3931K3931 电子电线电缆制造K3932K3932 光纤、光缆制造K3940K3940 电池制造K3950K3950 太阳能电池L L电子信息专用材料工业电子信息专用材料工业L0000L0000电子信息专用材料制造L9001L9001 电子元件材料制造L9002L9002 真空电子器件材料制造L3353L3353 半导体材料制造L2665L2665 信息化学材料制造L0000电子信息子信息产品品专用材料工用材料工业行行业L9001电子元件材料制造子元件材料制造包括:纸绝缘板、纸基敷铜板、玻璃布基敷铜板、电子光学玻璃、电解二氧化锰粉、电容器用材料、压电材料、光纤预制棒、电解铜箔

30、等。L9002真空真空电子器件材料制造子器件材料制造包括:钨制品、钼制品、镍基合金、复合金属电子材料、触头材料、电真空器件用玻璃、液晶材料、合金材料及其他电真空材料。L3353半半导体材料制造体材料制造包括:半导体单晶、多晶硅、半导体片材、半导体封装材料、光刻掩膜版、石英制品、导电膜玻璃等。L2665信息化学材料制造信息化学材料制造包括:荧光粉、消气剂、光刻胶光刻胶等。八、推进绿色生产制造,支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1.提升工提升工业能效水平。能效水平。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2.加加强工工业污染防治。染防治。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3

31、.推推进循循环经济发展。展。以汽车零部件、内燃机、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为主体,培育具有较大规模的再制造企业,打造知名再制造基地。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推广产业布局耦合循环链接,到2022年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创建成为生态园区。4.强化化节能能环保保监管。管。四、八大工程1、高端装、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新工程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新型电力装备、高端专用装备等领域,研制并示范应用一批高端智能化装备,建立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补偿机制,促进示范应用单位与研制单位技术合作,提升自主创新重大装备的质量可靠性,满足我省产业高端发展需求。到2025年,研制并应用100

32、0个首台(套)重大装备,填补国内空白装备比例达到50%;企业机械加工数控化率、高档数控装备应用率明显提高,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装置自主化配套率达到80%以上;培育20个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和示范产业基地。2、军民融合工程建立健全军民技术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重点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船舶及配套、轨道交通、机械装备和特种车辆、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到2020年力争“民参军”企业达到700家,建成10家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2家进入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产品。到2025年力争“民参军”企业达到90

33、0家,建成15家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力争3家进入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3、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以企业为主导,整合科研院所、重点客户等资源,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分享的市场化运作新机制、新模式,建设跨地区、跨领域、面向行业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以应用基础研究、产业竞争前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为主要使命,为全行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服务的战略支撑平台。开展试点,制定完善规范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重点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选择一批具有市场发展潜力、能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产业基础和科研力量的产业前沿领域作为培育重点,加快形成我省制造业创新体系。到2020年,力争建成5-8家省级制造业

34、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成15家左右,积极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构建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关键设计工具软件、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分析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中介服务机构。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组织创建示范智能车间。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制造企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系统集成等上下游延伸,培育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普遍通过互联网开展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到2025年,基

35、本建成完整的智能制造创新体系,智能制造实现广泛推广。5、工业强基工程围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共性需求,推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构建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引导生产企业与用户加强技术对接和战略合作,促进工业基础领域新技术新产品首批次、跨领域应用和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工艺、产品推广应用,推动基础材料企业、零部件企业与整机企业战略协作,加强产业发展与应用需求良性互动。到2025年,工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特种材料等部分关键基础领域实现自主保障,打破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形成更加完

36、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服务体系和整机系统、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6、质量品牌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全国质量标杆,广泛开展“千家企业学标杆”活动;每年选择若干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产业板块和品牌企业,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核心技术配套能力、构建全产业链市场竞争优势为目标,组织重大质量攻关;推广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质量品牌高管培训和TQM普及教育培训。深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完善工业品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到2025年,我省重点产品质量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争创国家级质量奖5家,新增省质量奖3家以上。制造业领域每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0件以上,江苏省著名商

37、标100件以上,江苏名牌120个左右,形成50个左右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7、制造业国际化工程以“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为重点,推动我省优势企业走出去、富裕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构建我省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开展国际化企业示范试点。加快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及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建设,推动柬埔寨西港特区等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快形成规模产出效应。深入推进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建设。到2025年,全省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展,投资方式更为多元;力争全省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年均增长10%,培育50家以上有一定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38、,其中10家以上成为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的跨国集团,江苏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有较大提升。8、绿色制造工程组织实施企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废弃物资源化等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工厂、绿色数据中心;推动制造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以内燃机、电机、工程机械及办公设备等为重点,实施再制造产业化项目,形成约10家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产品再制造企业;完善工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一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到2020年,实现钢铁、石化、化工、水泥等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约5%,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约10%;到2025年,力争实现工业能源消耗零增长。结语将成立省领导牵头、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江苏制造强省建设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整合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吸纳国有和社会资本,建立300亿元左右的江苏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制造业升级和两化融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