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2950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长春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 校 代 码 :研 究 生 学 号 : 1 0 2 0 0 2 0 0 7 5 0 0 0 7 分类号: G807.4 密 级:无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市小学武术 教学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Th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search Wushu Courses in the Primary Schools in Changchun 作 者:华方红 指导教师:赵利明教授 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究方向:体育教宵训练学原理与方法 学位类型:学历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2010年 6月 7180583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i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

3、。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 日 期 : (f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 工作单位: _ 通讯地址: _ 电话 : 邮编 : 校本课程开发即 “ 校本课程的开发 ” ,而非 “ 校本的课程开发 ” 。指的是学校根据自 身的实际,组织教师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的过程,突出的是 “ 学校本位课 程 ” ,强调与 “ 国家课程 ” 相异,并非指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过程 或在国家课程

4、、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的理解及实施。 自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 “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 这一概念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国内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体育 教师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关系;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偏 远地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很少涉及到具体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开发的 研究,尤其是武术校本课程,在这个领域上研究的人甚少,长春市目前还没有此方面 的 研究。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将武术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有助于凸显武术学科的品 性,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校办学品位 的提升,

5、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振兴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综合 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以长春市各省直、区属小学为调査对象,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査、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长春市武术校本 课程开发的现状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调査研究和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小学武术课教学存 在重视程度不够、教 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小学武术 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学校领导的影响,二是受体育教师的影响,三 是受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四是受政策法规的影响,五是受学校体育传统的影响。 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

6、笔者尝试从组织机构、分析学校 现状、设定课程目标、编制课程方案、实施与评价等五个环节进行构建。提出了提高对 武术价值的认识;加强武术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实、完善武术教材的内容;进一步改革 武术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武术活动;加大对武术场地、器材的投入等几方 面建 议。 关键词:长春市;小学;武术校本课程 ; 现状;措施 Abstrac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a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

7、fers to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their own reality,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ed by teachers, with schoo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the highlight is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stressed that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Thus, it does not refer to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schools, local

8、 curriculum to conduct school-based course or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local school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since the nineties, with the rise of domestic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ports-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n

9、cept also began to research into the peoples vision. China on sports-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PE teachers and sports-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physical value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ethnic minority areas, remote areas such as sports-base

10、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search more, very few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sport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search, especially martial arts-based curriculum to study in this field who seldom, Changchun City, there is no research in this area. In my view: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martial ar

11、ts as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ed to help highlight the martial arts disciplines, character, personalit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an help raise the level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to help schools improve school grade , for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12、educati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and improve school educational level,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martial arts-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s the primary research object, Changchun City, the provinces straight,

13、 belonged to the primary target for the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 survey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 analysis methods, Changchun City, martial arts-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easures carried out research and the summary, was found tea

14、ching martial arts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there is not enough emphasis on teaching the content of a single,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lack of capacity and other issues. Affect the primary martial arts-based curriculum developed by many factors, namely, by the impact of school leadership,

15、 and second, by the impa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ree students and parents is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four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s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five is subject to the school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 try to analyze the school the sta

16、tus quo, set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grams,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five parts to build. Made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the martial arts; enhancing martial arts faculty building; enrich and improve the content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materials; further ref

17、orm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methods; to carry out variety of martial arts activities; increase Martial Arts space, equipment and other inputs for several aspects of proposals. Key words: Changchun City; primary school; martial arts-based curriculum; the status; measures in xm . i xm . ii I 录 . IV 1

18、 f s . 1 1.1问题的提出 . 1 1.1.1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 1 1.1.2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淡漠 . 1 1.1.3小学武术课程开展的审思 . 2 1.2研究的意义 . 3 1.2.1理论价值: . 3 1.2.2现实意义: . 3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 4 1.3.1 . 4 1.3.2校本课程 . 4 1.3.3校本课程开发 . 5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1.4.1国外研究现状 . 5 1.4.2国内研究现状 . 6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10 2.1研究对象 . 10 2.2研究方法 . 10 2.2.1文献资料法 . 1 2.2.2专家访谈法 . 10

19、 2_2.3问卷调査法 . 1 2.2.4数理统计法 . 11 2.2.5逻辑分析法 . 11 3结果与分析 . 12 3.1长春市小学武术课教学现状分析 . 12 3.1.1重视程度不够 . 12 3.1.2教学内容单一 . 12 3.1.3教学方法陈旧 . 13 3.1.4教师能力不足 . 13 目 录 3.2影响长春市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 . 14 3.2.1学校领导 . 15 3.2.2体育教师 . 15 3.2.3学生和家长 . 15 3.2.4政策法规 . 16 3.2.5学校体育传统 . 16 3.3长春市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 17 3.3.1建立组织机构 .

20、 17 13.2分析学校现状 . 17 3.3.3设定课程目标 . 17 3.3.4编制课程方案 . 18 3.3.5实施与评价 . 18 4结论与建议 . 19 4.1 19 4.2 mX . 19 5 20 6 M . 22 iB . 26 1前 1.1问题的提出 1.1.1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1999年 6月 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第二部分第 14条指出: “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 2001年 5月 29日,国家颁布的新一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第三部分第 19

21、条指出: “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 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 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 程,学校可开发或 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确立了 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权利 下放的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鉴于 “ 三级课程管理 ” 的精神对指导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 部于 2001年 9月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 “ 实施建议 ” 中明确指出: “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

22、异很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课程 标准的精神,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 同时提出 : “ 根据各省( 自治区、直辖 市)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各校应结合当地课程资源、学校 和学生的特点,认真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 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 践呈现出良好的局面。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还缺乏一定的了解,不 知如何着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因此,对小学武术校 本课程开发现状及措施进行研究,可以为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与

23、实践依 据。 1.1.2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淡漠 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 华夏土地上延绵了数千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是中国传 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展示着中华民族的 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在几千年的发展进 程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着深邃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它除了 教育部网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 6月 13日发布 *国务院国发 200121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4、, 2001年 5月 29曰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9月 _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的作用外,还具有陶冶情操,娱乐观赏,增进友谊 等多种功能。形成了集技击、健身、欣赏、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价值体系。随着经济全 球化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当代各种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人们 的传统情感越来越淡漠,道德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辨识,就连博大精深的、具有传统 文化的特点的中华武术,也受到了西方化体育思想的冲击和侵蚀,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流 失。因此,中宣部、教育部于 2004年实施了中小学

25、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 要,纲要指出: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 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强调体育课应适量增加 中国武术等内容。 武术作为学校体育中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运动项目,在传承中 国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等方 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发扬中华 武术,使中华武术走向国际舞台,必须在我们的中小学实行必要的武术课教学,尤其是 小学,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因此,在大量外来文化入侵的背景下,发展武术教育刻不 容缓,积极响应纲要的要求,在小学普及传统的武术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 要求。 1.1.3小学武术课

26、程开展的审思 虽然教育部早已将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新课标教学大纲的内容,在不同时期又不 断地编入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然而,到目前为止,武术也并没有在学校中实现 根本的普及,现今中小学的武术课开展状况不甚理想, 尤其是小学,不少学校体育课中 武术的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连贯性、系统性。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武术在学校 体育中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由于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重文轻武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 根源较深,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地位还很低,武术教育很不均衡,武术师资严重不足,师 资水平有待提高,学校武术教材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武术课教学实施还不是很到位,没 能实现武术运动在中小学的全面顺利的开展,在

27、普及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鉴于小学 武术课程开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武术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使学 校能够根据自己 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 合作等方式,编制出具有特色的、内容多样的、易于实施的武术校本课程。通过对学校 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 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实践 “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 健 康理念的同时,使学生在武术特色文化的熏陶中,在自身熟悉的经验中,学习武术基本 知识,领略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小学 生是祖国

28、的未来,肩负着弘扬中华武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所 以,传承中华武术精 神,培养中华武术的优秀人才,应从少年儿童抓起。我们应针对目前小学武术教育中存 在的问题,革新原有的武术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改进小学武术课程的 教学内容,进行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建立具有武术教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模式,为弘 中宣部,教育部教基 ( 2004 ) 7号: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2004年 3月 30日 扬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1.2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兴起对新课程改革与 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校本

29、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具 有学技特色的课程开发活动,它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 与创新学校的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双重功效,一方面不仅要基于学生、教师、 学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武术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内在规律,具有强身、 健体、娱乐、观赏、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在 小学阶段将武术作为校本课程进行 开发,对振兴民族体育、凝练学校特色、提升学生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武 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措施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 况,

30、深化对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功能和影响因素的认识,探究现阶段小学武 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措施,拓宽关于小学武术校 本课程开发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丰富我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目前,对于专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 究,在国内基础 教育研究中并不多见,因此,该研究可以丰富这方面课程研究的理论体 系,为专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同类研究提供有效经验。 1.2.2现实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微观操作与探索实践,虽然研究的难度较 大,然而它对于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操作,具有较为普遍的参考价

31、值。因此, 加强对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有利于为学校加强武术校本课程管理提供第一手 的资料,为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一种思路,或者提供一些经验,对小学深入实施 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有重 要的现实 意义。 1.2.1有助于凸显武术学科的品性 中国武术既有技击形式的搏斗运动,又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具有 “ 内外合 、形神兼备 ” 的特点,可以说是融攻防技击、强身健体、娱乐观赏和育人功能 为一体。对小学武术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有助于深入理解武术学科的本质,凸显武术 学科的品性,摸索武术教学的规律,实现武术课堂教学的优化,从根本上打造学校的办 学特色

32、。 1.2.2. 2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强、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源自于他们的好 奇、好动的心理,以及对体育运动的渴望。基于学生的 特点和发展的需要,选择、创编 具有学校特色的武术校本课程,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 _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校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 律,从而促进小学生体育个性的发展。 1.2.2. 3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研究者、开 发者,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被赋予了课程开发权力的同时,

33、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 的要求,教师本身的素质成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理念、专长、能力 和创新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基础和动力源泉。学校要真正实施武术校本课程,必 须关注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使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成长,既能发挥教师 的学术专长,又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1.2. 2.4有助于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实际进行开发设计的,学校可以在长期的教育 教学活动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教学资源,培育自身的校本课程环境,突出学校的传统文 化特色,根据武术学科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生理特点,明 确解决问题

34、的核心和关键,运用合理的策略和有效的措施,积累一套较为完善的操作流 程和操作规范,形成具有学校特色武术校本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 品味。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武术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素之一,也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 来源。它以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 特色和东方文化内涵,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尊重历史,也 尊重现实,我们将武术定义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广义武术概念:武术,亦称 “ 武艺 ” 、 “ 功夫 ” ,旧称 “ 国术 ” ,是以技击为内容,以 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中华民族

35、传承的个人防卫实践活动。 狭义武术概念:武术又称武术运动,是在继承传统武艺基础上形成的以技击动作为 主要内容的民族体育项目,表现为套路、对抗等多种运动形式。 1.3.2校本课程 对于校本课程的理解,众说纷纭,本文倾向于王斌华在校本课程论一书中给出的定 义:校本课程亦称 “ 学校本位课程 ” 或 “ 学校自编课程 ” 。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 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 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 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 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 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36、。 *李印东、张明庭、李志坤、郑兆瑞 .武术概念阐述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王斌华 .校本课程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3.3校本课程开发 菲吕马克 ( Furumark)和麦克米伦 ( Macmillan)被认为是最早提出校本课程开发 概念的两个人,他们于 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举办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分别对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进行简述。菲吕马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 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 种活动。麦克米伦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开发工作,该课程开发工 作大部分依

37、赖学校教职员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 我国学者崔允鄯 ( 2000)对 “ 校本 ” 、 “ 课程 ” 、 “ 开发 ” 三个词语进行了语义上的分 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把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 :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 力量的合作,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以及在校内实施和建立 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本文所指的校本课程开发即 “ 校本课程的开发 ” ,而非 “ 校本的课程开发 ” 。指的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组织教师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 学校课程的过程,突出的是 “ 学校本位课程 ” ,强调与 “ 国家课程 ” 相异,并非指学校 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

38、过程或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的理解 及实施。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外研究现状 “ 校本课程开发 ” 的思想源于 20世纪 60 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1973年菲吕马 克和麦克莱伦在一次国际课程研讨会上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 自从校本课程被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普遍关注,许多学者纷纷对校本课程开发 提出个人的观点与见解,这一议题又成为 1974年日本东京和 1975年澳大利亚国际课程 研讨会的重要讨论议题。回顾课程发展的历史,国外很多国家都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决 策权力。 20世纪 70至 80年代,随着世界性课程改革热潮的掀起,校本课程开发在许

39、多 国家引起重视,并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其中 澳大利亚、英国、美国、 日本等国家都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1.4.1.1澳大利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澳大利亚是推行校本课程开发较早且力度大的一个国家之一。 1975年,澳大利亚政 府在首都堪培拉建立了课程开发中心,它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参 与的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澳大利亚的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目标明确具体,内容涉及 广泛,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框架,剩下的工作留给了学校,学校根据健康与体宵 课程标准安排具体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没有固定的考核标准,开展形式也比较灵活, 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同时,也关注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4.1.2英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转引自 OECD. Schoo卜 ba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