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部编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12382413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部编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掌握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2词句段运用: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与作用;了解分号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分号;正确拼写名字。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学习古诗过故人庄,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教学重点】1掌握阅读的方法,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2掌握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3感悟古诗过故人庄中田园生活的意境。【教学难点】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能想开了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2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明确方法。思考:怎样在阅读中想开去呢?

2、请联系本单元课文谈一谈。(1)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比如阅读宗璞的丁香结,读懂这篇课文后,我们了解到课文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貌、气味和姿态,就可以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如桂花、梅花、栀子花,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有什么气味等。(2)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的是多方面的,可以结合文章的体裁、抒发的情感、运用的写法来联想,也可以进行移情分析,来拓展联想的广度和深度。比如阅读老舍的草原,我们可以想到老舍的其他作品或者其他作家写草原的作品;读懂了课文中主客聚会的欢乐场景。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小组推荐全班交流。(1)指导学生一边

3、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4归纳总结。阅读文章时,要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这样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哟!二、词句段运用(一)。1出示排比句课件。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3认识排比修辞手法以及特点。4你喜欢哪个句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是排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5学生选择,并思考,然后交流。6仿写一两个排比句。第二课时一、词句段运用(二)。(一)学习分号的用法。1谈谈你认识的标点符号。2老师书写分号“;”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运用分号呢?3出示相关语句。4学生交流讨论,认识分号的用法。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5仿写一个句子,要用上分号。(

4、二)了解路牌的特点。1出示路牌,激发兴趣。2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路牌,同桌相互讨论。3交流。(1)路牌中的路名的拼音全部大写。(2)地名的拼音全部大写。4老师相机点拨。还有人姓名的拼音也全部大写。5总结。这一题是关于路名、地名以及人名的拼音写法全部要大写。二、日积月累。1吟咏品味。一读:读得正确黍(sh)圃(p)二读:读出节奏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三读:读出情感指导学生把握重音,突出强调诗人做客田家的愉快和闲适的情感。重音字:“具”“至”“合”“斜”“面”“话”“就”2理解诗句。思考:作者在诗中围绕

5、“过”字是怎样记述这次做客田家的经历的?请逐句分析,并体会其情感。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具:准备。写朋友“邀”我做客,我“至田家”,“具鸡黍”写出了准备好了待客的饭菜。体现了故人的淳朴好客。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围绕。郭:外城。“至田家”之后,诗人“望见”一派山村风光:绿树环抱村庄,郭外青山逶迤。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和恬静。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户。把:拿,端着。桑麻:农事。写诗人和故人席间闲话:轩窗一开,扑面而来的是谷场和菜圃,知心朋友喝着酒,谈谈农事,田园风光令人陶醉!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靠近。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写诗人与故人临别之时的约定:重阳节

6、我还到你家,喝酒赏菊。体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深厚真挚。3品析语言。思考:诗的中间两联用了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明确:使用了对偶(对仗),修辞作用、效果:运用对偶(对仗)修辞手法,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4体会情感。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本诗描绘了农村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恬淡闲适的农家生活,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真挚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5背诵过故人庄。【教学反思】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一个动态过程,因而,教师的讲不是“灌”,而是“导”,通过“导”的有效性来实现“学”的有效性。精讲强调的是“精”字,要求语言精练,表述精准、文辞精美,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活其潜能。另外,还要注重学法的迁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便发挥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