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794100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文言文阅读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年十余,丁外艰,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

2、,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元兴初,诏曰:“夫孝行笃于闺门,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夫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革奢务啬,南域改观,朕有嘉焉。”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馀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3、。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馀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B.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

4、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C. 吴隐之/字处畎/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D.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外艰,也称丁父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是“居丧”的意思。在文中指遭逢父亲的丧事。B. “致”意思是“极,最”,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何意致不厚”的“致”字含义不同。C. “遣”意思是“派遣”或者“让”,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为仲卿母所遣”的“遣”字含义相同。D. “

5、优锡”意思是“优厚的赏赐”,“锡”与离骚“肇锡余以嘉名”的“锡”字含义相同,但用法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隐之侍奉母亲极尽孝道,母亲去世后悲哀伤身超过常礼,让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在她的推荐下,吴隐之多次被提拔。B. 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朝廷让他去广州做官,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情操。C. 吴隐之在卢循侵犯南海时被捉,经刘裕交涉才得以返还。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D. 吴隐之调任为中领军,仍然保持清廉节俭。每月俸禄,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周济亲族,妻子儿女也没有分享他的俸禄。

6、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2)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14. 朝廷为什么让吴隐之做广州刺史?【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只有贫寒不能使自己有所建树的人,才要求填补此地长官,所以前后刺史皆多贪污受贿。(2)常以廉洁谨慎作为家门传统,虽然他们的才学比不上吴隐之,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的作风还是没有改变。 14. 吴隐之一向清廉前后其他刺史多贪污。朝廷想要革除岭南弊政。【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二十岁就很

7、耿介,有清正的操守,虽然每日只能喝豆粥,但不吃不该得到的粮食,家中没有一石余粮,但不取不义之财。“介立”,意为“耿介”,是一固定词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非其粟”是“不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极,最;招致,招来。含义不同。句意:而这正是君子的最大美德。/哪里想到会招来(母亲)的不满意呢?C错误。派遣;夫家休弃妻子。含义不同。句意:刘裕让他派遣吴隐之回到京都。/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D正确。名词,赏赐;动词,赏赐,赐给。含义相同,但用法不同。句意:常受到优厚的赏赐、丰富的封赠。/

8、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A“在她的推荐下,吴隐之多次被提拔”有误。原文是“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累迁晋陵太守”,可见,韩康伯之母的推荐只是让吴隐之脱去布衣做了辅国功曹,并不是他后来多次提拔升迁的原因。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窭”,贫穷;“求”,要求;“黩”,贪。(2)“门法”,家门传统、家风;“逮”,及,比得上;“替”,改变。【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

9、根据“及在州,清操逾厉”概括:吴隐之一向清廉;(2)根据“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概括:前后其他刺史多贪污;(3)根据“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概括:朝廷想要革除岭南弊政。参考译文: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二十岁就很耿介,有清正的操守,虽然每日只能喝豆粥,但不吃不该得到的粮食,虽然家中没有一石余粮,但不取不义之财。十多岁时,为父亲守丧,常哀号哭泣,路上行人听后为之落泪。侍奉母亲孝顺而恭谨,为母亲办丧事时,悲哀伤身超过常礼。吴隐之与太常韩康伯相邻而居,韩康伯的母亲每次听到吴隐之的哭泣声,就停止吃饭放下筷子,为吴隐之悲伤哭泣。然后对韩康伯说:“你如果位居

10、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应当举荐选择吴隐之这样的人。”等到韩康伯担任吏部尚书时,吴隐之于是被任命显贵的官位,脱去布衣换上官服做了辅国功曹。一直升迁到晋陵太守。在郡中为官清廉俭朴,妻子自己去背柴草。升任左卫将军。虽然身居清要显达的官位,但所得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戚族人。吴隐之家冬天没有被褥,曾经洗了衣服,便身披棉絮,辛勤劳苦如同贫寒的百姓。广州依山靠海,是出产奇珍异宝的地方,一箱珍宝,可供几代享用,然而瘴气疮疫泛滥,人们都很害怕,只有贫寒不能使自己有所建树的人,才要求填补此地长官,所以前后刺史皆多贪污纳贿。朝廷想要革除岭南的弊病,隆安年间,任命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离广州二十里远处,有个地方

11、叫石门,有泉水叫贪泉,(相传)喝了泉水的人就会有无法满足的贪欲。吴隐之到达这里,对他周围的亲信说:“不看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就能使心境保持不乱。越过五岭就喪失清白的原因,我现在知道了。”吴隐之于是来到泉水处,舀起泉水喝了下去,因而赋诗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等他到广州就任,更加砥砺自己清高的节操,当时的人说他故意作假,而他却始终没有改变。元兴初年,皇帝下诏说:“孝顺的行为笃行于家门内,清高的节操砥砺于风霜之中,这确实是一个人立身处世难于做到的,而这正是君子的最大美德。他身处物欲之地,而能不改变操守,革除奢侈致力于追求节俭,南域得到改观,我要嘉奖他。”当卢循侵入南

12、海时,吴隐之被卢循俘虏。刘裕给卢循写信,让他派遣吴隐之回到京都,过了很久才回来。归途之中,船上没有装载多余的东西。回到家后,几亩小宅地,篱笆墙垣倾斜败坏,内外茅屋六间,容不下妻子儿女。刘裕赐给他车牛,又给他造了住宅,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不久授予他度支尚书、太常,室内用竹篷作屏风,座位没有毡席坐具。后来调任中领军,清廉节俭并不改变,每月月初领取俸禄,只留下自身吃粮部分,其余都赈济亲族,家人纺线来供给早晚用度。有时困难到极点,就两天合吃一天的粮食,自身常穿布衣并且不完整,妻子儿女不沾一点俸禄。晋安帝义熙八年,吴隐之以年老请求退休,九年,吴隐之去世。吴隐之操守清廉,始终不改,屡次受到朝廷褒奖,在他退休

13、及去世时,常受到优厚的赏赐、丰富的封赠,廉洁的士大夫们皆以此为荣。他的儿子吴延之又坚持清廉的操守,延之的弟弟以及担任郡、县长官的儿子,常以廉洁谨慎作为家门传统,虽然他们的才学比不上吴隐之,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的作风还是没有改变。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明道二年七月,先是右司谏范仲淹以江、淮、京东灾伤,请遣使循行,未报。仲淹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今数路艰食,安可不恤!”甲申,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廪,赈乏绝,禁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饥民有食乌昧草者,撷草进御,请示六宫贵

14、戚,以戒侈心。又陈八事,上嘉纳之。十二月,丙申,帝谓辅臣曰:“朕退朝,凡天下之奏必亲览。”吕夷简曰:“小事皆听览,恐非所以养圣神。”帝曰:“朕承先帝之托,万几之重,敢自泰乎!”又曰:“朕日膳不欲珍美,衣服多以缯缣,屡经浣濯,宫人或以为笑。”夷简因称盛德。帝曰:“偶与卿等言之,非欲闻于外,嫌近名耳。”八月庚午,上谓宰臣张士逊曰:“帝王之明在择人,辨邪正,则天下无不治矣。”士逊对曰:“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若选用得材,又邪正分别,尧舜不易此道也。”十月庚寅,有劝上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上曰:“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

15、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赞曰: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立殿下。有司请以玉清旧地为御苑,帝曰:“吾奉先帝苑囿,犹以为广,何以是为?”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须。大辟疑者,皆令上谳,岁常活千余。吏部选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终身不迁。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选自唐宋通鉴纪事本末,有删改)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示出来。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请遣使循行”与“便

16、可速遣之”(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遣”含义不同。B. “撷草进御”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进”含义相同。C. “台谏”是唐宋时专司纠弹的御史(台官),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官)的合称。D. “以备不时之须”与“圣心备焉”(劝学)两句中的“备”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仁宗体恤百姓疾苦,江、淮等地遭遇灾害时,同意范仲淹的请求,让他到灾区赈灾,并采纳了范仲淹八条减免租税的建议。B. 宋仁宗忧勤国事又厉行节俭,每次退朝后,亲自批阅奏章,不敢懈怠。衣食简朴,夜晚饥饿想吃烧羊,也告诫自己不要索求。C. 宋仁宗认为明君要善于选拔人才,明辨忠邪

17、,并且施行政令一定要让天下人都认为适宜,没有听取臣子让其独揽大权的谏言。D. 宋仁宗心怀敬畏,爱惜民力。在遭遇水灾旱灾时,在宫中光脚祷告,拒绝扩大御苑,穿着洗过多次旧衣,体现了仁爱之心。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今数路艰食,安可不恤!(2)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14. 宋史评价宋仁宗:“为人君,止于仁。”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评价进行分析。【答案】10. 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 11. B 12. A 13. (1)宫廷中半天没有吃食会怎样?现在多处地方粮食匮乏,怎么可以搁置一边而不体恤灾民呢?(2

18、)君臣上下恻隐之心,宽厚的政务,用来巩固宋朝三百多年的基业。 14. 仁宗本性仁爱宽厚,一遇水旱,有时在宫廷里秘密祷告,有时在大典下赤足站立祈祷。仁宗体恤百姓疾苦,江、淮等地遭遇灾害时,同意范仲淹的请求,让他到灾区赈灾。仁宗谦恭勤俭,爱惜民力,衣食简朴。仁宗勤政爱民,政务宽厚,时刻不敢懈怠。仁宗不求虚名,多做实事,也是以此告诫臣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的言论本来是对的,然而处理天下事情,恰好不要专门从朕这里发出指令。如果只从朕这里发令。“卿言”是主语,“固善”是谓语,“然”是转折连词,用于句首,连接下一分句,其前应断开;“措置”是谓语,“天下事”是其宾语

19、,其后应断开;“正不欲”“专从朕”都是谓语“出”的修饰成分,作状语,中间不能断开,“若”是表假设的连词,用于下一分句句首,“若”前应断开。综上,应断句为: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以及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遣”,派遣/休弃。句意:请求朝廷派遣使者巡查。/(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B.“含义相同”错。“进”,进献/进谏。句意:范仲淹采摘乌昧草进献给朝廷。/偶尔有人进谏。两句中的“进”含义不同。C.正确。D.正确。“备”,防备/具备。句意:来防备不定时的需求。/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

20、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并采纳了范仲淹八条减免租税的建议”说法错误,由原文“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又陈八事,上嘉纳之”可知,范仲淹先上奏请求减免租税,后来又上书陈述八件事,这些事不一定全是减免租税的。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1)“食”,动词,吃;“艰”,缺乏;“恤”,体恤。(2)“恻怛”,哀伤,恻隐;“忠厚”,宽厚;“有以”,用来的;“培壅”,养护,巩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为人君,止于仁”的意思是:身为国君,要尽力做到施行仁政。结合“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立殿下”可知,仁宗恭顺节俭仁爱

21、宽恕,出于他的天性。一旦遭遇水灾旱灾,有时在宫廷里秘密祷告,有时在大典下赤足站立祈祷。据此概括为:仁宗本性仁爱宽厚,一遇水旱,有时在宫廷里秘密祷告,有时在大典下赤足站立祈祷。结合“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廪,赈乏绝,禁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可知,仁宗体恤百姓疾苦,江、淮等地遭遇灾害时,同意范仲淹的请求,让他到灾区赈灾。据此概括为:仁宗体恤百姓疾苦,江、淮等地遭遇灾害时,同意范仲淹的请求,让他到灾区赈灾。结合“朕日膳不欲珍美,衣服多以缯缣,屡经浣濯”可知,仁宗每天的膳食不想要美味佳肴,衣物多数用双丝织成,多次洗涤成为旧衣。据此概括为:仁宗谦恭勤俭,爱惜民力,衣食简朴。结合“朕退

22、朝,凡天下之奏必亲览”“朕承先帝之托,万几之重,敢自泰乎!”“岁常活千余”可知,每次退朝后,凡是天下的奏章,仁宗一定要亲自批阅。说自己承载先帝的托付,还要处理繁重的政务,不敢轻松自在。每年常常使一千多被误判死刑人活下来。据此概括为:仁宗勤政爱民,政务宽厚,时刻不敢懈怠。结合“非欲闻于外,嫌近名耳”可知,仁宗不想在宫外扬名,厌恶追求名声。据此概括为:仁宗不求虚名,多做实事,也是以此告诫臣子。参考译文:明道二年七月,在这之前,右司谏范仲淹因为江淮、京东遭遇灾祸,请求朝廷派遣使者巡查,没有答复。范仲淹请求说:“宫廷中半天没有吃食会怎样?现在多处地方粮食匮乏,怎么可以搁置一边而不体恤灾民呢?”甲申,皇

23、上派范仲淹前往江淮,进行安抚。范仲淹到达后打开粮仓,赈济食用缺乏、断绝的人,禁止不合礼制的祭祀。上奏请求免除庐、舒两地的折役茶和江东百姓的盐税。有饥民吃乌昧草充饥,范仲淹采摘乌昧草进献给朝廷,请求给六宫达官贵人看,以此戒除奢侈之心。又陈述八件事情,皇上嘉奖并采纳了。十二月丙申,皇上对辅佐的大臣说:“每次退朝后,凡是天下的奏章,一定要亲自批阅。”吕夷简说:“如果这样的小事都牵涉到君王,恐怕不能调养圣上的神明。”皇上说:“朕承载先帝的托付,况且还要处理繁重的政务,哪里敢轻松自在呢?”又说:“朕每天的膳食不想要美味佳肴,衣物多数用双丝织成,多次洗涤成为旧衣,而有的宫人认为很可笑。”吕夷简因此称赞皇上

24、圣德。皇上说:“这是朕偶然间和你说起这些事,不是想要在宫外扬名,只是厌恶追求名声罢了。”八月庚午,皇上对辅佐大臣张士逊说:“帝王的贤明在于选拔人才,明辨邪正,那么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了。”士逊回答说:“能真正了解别人就是圣哲,希望帝王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如果选拔任用能够人尽其才,又善恶分明,就是尧、舜那样的帝王也不容易做到啊!”十月庚寅,有臣子劝谏皇上要收揽大权,凡事都从宫中发出政令,不要让臣子弄权作威作福。皇上说:“你的言论本来是对的,然而处理天下事情,恰好不要专门从朕这里发出指令。如果只从朕这里发令,都是正确的就罢了。一旦不对,就难以马上更改。不如交给大家公开讨论,让宰相施行。施行后天下人没有

25、认为很便利,就由监察官员公开讨论其中的过失,更改就很容易。”史书说:仁宗恭顺节俭仁爱宽恕,出于他的天性。一旦遭遇水灾旱灾,有时在宫廷里秘密祷告,有时在大典下赤足站立祈祷。有关部门请求把玉清宫旧地作为皇家园林,皇上说:“我承袭先王的园林,尚且认为太广大了,为什么这样做呢?”皇上在宫中夜里饥饿了,想吃烧羊,告诫自己不要宣扬求取,担心厨师从这以后宰杀羊,来防备不定时的需求。判处死刑中有疑虑的,都让他们呈报朝廷,审理定案,每年常常使一千多人活下来。吏部选拔官员,一旦因错误判人死刑而获罪,全都终身不能升迁。君臣上下恻隐之心,宽厚的政务,用来巩固宋朝三百多年的基业。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

26、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曰:“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

27、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

28、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太史公曰: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10.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杀人如不能举 沛公起如厕B. 则与斗卮酒 怀王与

29、诸将约日C. 拔剑切而啖之 放逐义帝而自立D. 公乃入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及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盾,古代作战时一种用以掩蔽身体,抵御敌方兵刃、矢石等进攻的防御性兵械。B. 跽,古人臀部离开脚后跟、腰伸直为跽,由坐到跽,表示敬意。文中亦是此意。C. 参乘,即陪乘。古时乘车,尊者居左,驾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D. 都尉,武官名。赵国将军下为国尉、都尉,秦与汉初,每郡有郡尉,秩比二千石。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找到樊哙,将范增命项庄以舞剑作幌子,意欲杀死刘邦的危急情况告诉樊哙,樊哙听

30、后拿起武器闯进宴会。B. 樊哙入军门后,站在西边,项王称其“壮士”,又赐给酒肉,不久沛公如厕,趁机把樊哙喊出,最终得以脱身。C. 张良等到沛公返回军营后,以沛公不胜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而向项王道歉,项王接受了礼物,没有派兵去追刘邦D. 范增与项羽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头脑清醒,将张良献上的玉斗敲碎,并预言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14. 樊哙强闯军营之后,是如何一步步使得项王最终“未有以应”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答案】10. C 11. B

31、12. B 13. (1)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发生啊。(2)他夸耀自己的功劳,独逞个人的才智,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用武力征伐就可以统治天下。 14. 强闯军营后,面对赐酒、赐生彘肩等情况,樊哙表现出了忠勇豪爽的气概,让项王另眼相看。樊哙将有关秦王、怀王与诸将盟约事,陈述得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让项王处于理亏之地。“以待大王来”“窃为大王不取也”,把项羽抬到天子高位,迎合了项羽居功自傲的心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如”:动词,如同,好像。句意:杀人好像惟恐不能杀尽。“如”:动词,去,往。

32、句意:沛公刘邦起身去上厕所。B.“与”:给,动词。句意:于是(有人)给了他一杯酒。“与”:跟,和,介词。句意:怀王曾和诸将约定。C.“而”:连词,表承接。句意:拔出剑来切着吃。“而”:连词,表承接。句意: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D.“乃”:副词,才,才能。句意:你才能进去。“乃”:副词,竟然。句意:竟然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由坐到跽,表示敬意。文中亦是此意”错误。由坐到跽,多是表示敬意或被对方所震动,或表示警惕。本文中表示警惕。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站在西边”错误。原文“

33、披帷西向立”,西向,即面向西。鸿门宴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即坐西向东,是最尊的座次。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故”,特意;“出入”,偏义复合词,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者也”,判断句。(2)“矜”,夸耀;“功伐”,功劳,功勋;“奋”,逞弄;“师”,效法。“经营”,统治,整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可知,强闯军营后,面对赐酒、赐生彘肩等情况,樊哙表现出了忠勇豪爽的气概,让项王另眼相看。从“樊哙曰:夫秦

34、王有虎狼之心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可知,樊哙将有关秦王、怀王与诸将盟约的事,陈述得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让项王处于理亏之地。从“以待大王来”“窃为大王不取也”可知,樊哙把项羽抬到天子高位,迎合了项羽居功自傲的心理。参考译文: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

35、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于是给了他一个生的猪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的前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

36、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有大礼节不回避小的责备。现在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

37、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太史公说: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

38、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他夸耀自己的功劳,独逞个人的才智,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用武力征伐就可以统治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竟然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韩,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必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

39、不信齐王与苏秦也。今秦见齐、魏之不合也如此其甚也,则齐必不欺秦,而秦信齐矣。齐、秦合而泾阳君有宋地,则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复东苏秦,秦必疑齐而不听也。夫齐、奏不合,天下无忧,伐齐成则地广矣。”(节选自战国策魏策)材料二: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

40、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

41、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节选百战国策秦策)【注】泾阳君: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黑A貂B之C裘D弊E黄F金G百H斤I尽J资K用L乏M绝N去O秦P而Q归。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走,逃跑。与阿房宫赋中“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的“走”不同。B. 书,书籍。与春望中“家书抵万金”的“书”不相同。C. 封,册封,封授。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的“封”不同。D. 除,指宫殿的台阶。与苏武传中“扶辇下除”的“除”相同。12. 下列

4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国请求把宋地分封给泾阳君,秦国却没有采纳,苏厉认为是因为秦国不相信齐王和苏秦。B. 苏秦返回家乡后,决定发奋苦读,主要是因为自己回家以后,连妻子、父母都不理解自己。C. 苦读后的苏秦登上名为燕乌集的宫阙,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获得成功,拜受相印。D. 苏秦开始不过是一个出身穷巷、窑门、桑户、棬枢之中的贫士,成功以后,获得多国尊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王不如复东苏秦,秦必疑齐而不听也。(2)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14. 结合上面的材料,概括苏秦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0. E、J、N 1

43、1. D 12. B 13. (1)所以大王不如让苏秦回到东面的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听信它。(2)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阻止左右大臣的言论,天下没有人能与他匹敌。 14. 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反复钻研的苦读经历;出类拔萃的游说能力;各国政要的大力支持。【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黑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黑貂之裘”作主语,“弊”作谓语,其后应断开;“黄金百斤”作主语,“尽”作谓语,其后应断开;“资用”做主语,“乏绝”作谓语,其后应断开;故选EJN。【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44、。A.逃跑/趋向。句意:想要离开逃到韩国去;/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B.书籍/信。句意:于是半夜找书;/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C.册封,封授/把当作边邑。句意:封苏秦为武安君;/(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D.文中的“除”,含义为“除去,清除”。“扶辇下除”的“除”含义为“宫殿的台阶”。句意:收拾房屋,打扫街道;/扶着皇帝车驾下殿阶。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主要是因为自己回家以后,连妻子、父母都不理解自己”错误,结合“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分析可知,妻子、父母都不理解自己这只是一方

45、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应该是自己游说秦王失利。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故”,所以;“东”,让回到东边;“不听”,不听信。(2)“廷”,在朝廷上;“杜”,阻止;“左右”,左右大臣;“莫之能伉”,宾语前置,没有人能与他匹敌。【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结合“期年,揣摩成”分析可知,苏秦成功因为他有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结合“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分析可知,苏秦成功因为他反复钻研的苦读经历;结合“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分析可知,苏秦成功

46、因为他出类拔萃的游说能力;结合“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分析可知,苏秦成功因为各国政要的大力支持。参考译文:材料一:苏秦被扣押在魏国,想要离开逃到韩国去,魏国关闭城门而出不去。齐国派苏厉替他对魏王说:“齐国请求把宋国的土地分封给泾阳君,可是秦国不接受。有齐国的帮助而得到宋国的土地对秦国并非不利,然而秦国之所以没有采纳齐国请求的原因,是不相信齐王和苏秦。现在秦国看到齐国、魏国不和,达到如此厉害的地步,那么齐国一定不欺骗秦国,而秦国也会信任齐国了。齐、秦联合而泾阳君享有宋国土地,就不是对魏国有利了。所以大王不如让苏秦回到东面的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听信

47、他。齐、秦不和,天下便没有忧虑,讨伐齐国成功了,那么您的土地就扩大了。”材料二: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他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书橐,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秦的过错啊!”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就登上名为燕乌集的宫阙,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大喜,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溢,跟在他的后面,用来联合六国,瓦解连横,抑制强秦,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