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中).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646696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191 大小:17.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化学实验(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基础化学实验(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化学实验(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学实验(中).pdf(19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化学实验(中)他g工或a版公 史夕教材出版中心.北京.内容提要本书是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教材,基础化学实验(中)以有机合成为主线,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将有机化合物物性测定、定性分析和 分离方法融于其中。内容包括实验基本技能、经典有机实验、合成与应用性实 验、研究性实验等。本书可作为工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各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化学实验教 材,对于化工、材料、医药、纺织等行业从事化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也有一定 参考意义。、r 刖为了适应知识的快速更新、科学技术的交叉发展,贯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 力强、素质高”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以验证化学原理为主的旧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与

2、内容已不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 创新能力为主的新体系和新内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化学的基本理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性能的 理解,熟悉一般的物质制备、分离和分析方法,掌握基础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 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 学习提供扎实的实验技能基础,使其初步具备基本的开展研究的能力。本书打破以往无机 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等四门化学实验课自成一体的界 限,按照实验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要求,将基础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与更新。在 体系上,以无机或有

3、机合成为主线,将定性、定量分析和分离方法融于其中;在内容上,博采众长,既注意汲取传统教材的精华部分,也注意兼顾最新出版的教学改革教材中的新 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既有足够数量、充分体现“三基”训练方案的基础实验,又 有学科内部基本操作综合项目和二级学科实验内容之间的交叉、综合实验项目,同时增加 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进 行多学科化学实验的综合能力。本书对相关大型工具书、实验技术参考书及In tern et上化 学信息资源等也进行了适当介绍。为了强化学生预习环节,实验内容中增加“实验前的准 备”,以提高预习效果,这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基础

4、化学实验(中)以有机合成为主线,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 练,将有机化合物物性测定、定性分析和分离方法融于其中。内容包括实验基本技能、经典有机实验、合成与应用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参加本书编写的教师有江苏工业学院的孟启、韩国防、席海涛、罗士平和江苏科技 大学的汪方明,江苏工业学院周国平、陈勇等同志参加了部分工作,全书由孟启、罗士 平统稿。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本校和国内诸家教材,在此向教材的作者们表示感谢。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编写基础化学实验教材涉及广泛的 理论和实践知识,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限于编者学识水平和经验,书中难免存在不妥 之处,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5、目 录第一章实验室基本知识.1第一节实验室安全知识.1第二节常见玻璃仪器简介.3第三节 常用的工具书与In tern et上的化学数据库.8第二章实验基本技能.10第一节有机反应基本操作.10第二节分离提纯基本操作.15实验2-1含酚环己烷的提纯.42第三节常用分析测试手段.43实验2-2熔点的测定.43实验2-3 沸点的测定.46实验2-4折射率的测定.49实验2-5 相对密度的测定.52实验2-6乙酸乙酯的测定.56实验2-7吠喃甲醇和峡喃甲酸结构测定.64第三章经典有机实验.73第一节亲核取代反应.73实验3-1正丁基苯基酸的合成(相转移催化法).73实验3-2正丁雄的合成.75实验3-

6、3乙酸正丁酯的合成.76实验3-4乙酸乙酯的制备.78实验3-5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79实验3-6乙酰苯胺的合成.81实验3-7粗乙酰苯胺的精制、熔点测定.82实验3-8 阿司匹林的合成.84实验3-9浸乙烷的制备(取代反应).86实验3-10 1,臭丁烷的合成.88实验3-11间硝基苯胺的制备.91实验3-12氯化三乙基节基俊.92第二节芳环上的取代反应.93实验3-13澳苯的合成.93实验3-14 2,4-二氯苯氧乙酸(植物生长素).94实验3-15对漠乙酰苯胺的合成.96实验3-16硝基苯的合成.98实验3-17 2,4-二硝基氯苯.100实验3-18间二硝基苯的制备与其精制.1

7、01实验3-19自蔡磺酸钠的合成.103实验3-20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105实验3-21 二苯酮的合成.106实验3-22 苯乙酮的制备.108实验3-23 2-叔丁基-对苯二酚(食用抗氧剂)的合成.110实验3-24 对氯甲苯的合成.112实验3-25氯苯的制备.114第三节加成与消除反应.117实验3-26三苯甲醇的合成.117实验3-27 4-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交叉羟醛缩合反应).118实验3-28 环己烯的合成.119第四节氧化与还原.121实验3-29正丁醛的合成.121实验3-30 环己酮的合成.123实验3-31肉桂酸的制备.125实验3-32 正戊酸的合成.127实验

8、3-33 己二酸的制备.129实验3-34二苯甲醇的合成.132实验3-35吠喃甲醇和吠喃甲酸的合成.133实验3-36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合成.135实验3-37对甲苯胺的合成.137实验3-38 氢化肉桂酸的合成.139第四章合成与应用性实验.142第一节多步骤有机合成反应.142实验4-1均三嗅苯的合成.142实验4-2二苯乙快的合成.143实验4-3 磺胺比咤.144实验4-4 苯佐卡因.145实验4-5 1,1-二苯基丁烯-3-酮.147实验4-6以甲苯为原料的多步骤合成.150实验4-7 2-庚酮.153第二节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154实验4-8 咖啡因提取.154实验4-9黄连素

9、的提取.156实验4-10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及色谱分离.157实验4-11青蒿素系列实验.158实验4-12烟碱的提取.160实验4-13 肉桂醛的提取.161第五章研究性实验.163实验5-1对氯苯乙酮的制备及其结构的证明.163实验5-2 1-澳丁烷的制备中2-澳丁烷生成机理的探讨.165附录.168一、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168二、部分二元及三元共沸混合物的性质.171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172四、常用干燥剂.175五、一些有机反应的通法操作.176第一章实验室基本知识第一节实验室安全知识有机合成实验所用药品种类繁多,多数具有易燃、易爆、剧毒和腐蚀性强的特点,一旦 使用不当,就

10、有可能发生着火、中毒、烧伤、爆炸等事故。如果实验人员具有实验基本常 识,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因此,了解一些常用化学危险物品 的性能、特点、防护知识和消防安全措施,对于预防和减少因没有掌握化学物品的性能而可 能引起的各种火灾爆炸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化学品管理的主要法规和标准有: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6483)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199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 6944

11、86)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9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95)这些法规和标准主要是以常用危险化学品为监控对象和目标,对于一些特殊的危险化学 品,如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等,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专业性更强的法规和标准进行监管。一、化学品危险类别及标志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 险性被划分为8类共21项,分别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易燃气体、不燃气 体和有毒气体3项)、易燃液体(包括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3项)、易燃固 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包括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3项)、氧化剂和

12、有机过氧化物(包括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2项)、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毒害品和感染性 物品2项)、放射性物品以及腐蚀品(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3项),其标志 见图l-l o二、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化学品对健康的影响从轻微的皮疹到一些急、慢性伤害甚至癌症,危害更严重的是一些 引人注目的化学灾难事故。因此,了解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化学品管 理、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1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和粉尘形式存在 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进 一步扩散和吸收

13、,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2.毒物在体内的过程毒物在体内通常经过分布、生物转化、排出和蓄积4个过程。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 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全身。当在某部位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发生中毒。有些毒物相对 集中于某组织或器官中,如铅、氟主要集中在骨质,苯多分布于骨髓及类脂质。毒物在体内 经生物转化后或不经转化而排出,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会发生毒物 的蓄积,这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3.对人体的危害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临床类型有:引起刺激、过敏、缺氧、昏迷和麻 醉、全身中毒、致癌、致畸、尘肺等。例如,甲醛易被鼻咽部湿润的表面所吸收,会导致火 辣

14、辣的感觉;二氧化硫、光气等对气管有强烈的刺激,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痰多等症 状;环氧树脂、胺类硬化剂、偶氮染料、煤焦油衍生物和倍酸等与皮肤接触后,会引起皮肤 过敏。但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往往是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例如,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苯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造血系统的损害;三硝基甲苯中毒可 出现白内障、中毒性肝病、贫血等。三、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需要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它们必须有正确的比例和 在合适的状态下才能燃烧或爆炸。1.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的爆炸危险性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当遇点火源时,极易

15、发生燃烧或 爆炸,但并非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发生,而是有固定的浓度范围。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 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 限;同理,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例如,乙醇的爆炸范围为4.3%19.0%,4.3%称为爆炸下限,19.0%称为爆炸上限。部分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极限见表1-1。2表1-1部分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爆炸极限7%可燃气体、蒸气爆炸极限7%下限上限下限k限甲烷5.314环氧乙烷3.080乙烷3.012.5乙醛1.948乙烯3.132乙酹4.155苯1.47.1丙酮3.011甲苯1.46.7乙酸乙

16、酯2.592.液体的燃爆危险性液体的表面有一定数量的蒸气存在,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的混 合物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但随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叫闪燃。液体能发生闪燃 的最低温度叫闪点。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 危险性越大。常见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见表1-2。表1-2常见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液体名称闪点/液体名称闪点/液体名称闪点甲醇9辛烷-16乙酸乙酯1乙醇13乙二醇100石油酸-50丁醇29甲苯4原油-35丙酮-17苯-1 1煤油30-70乙醛-38氯苯29重油80130乙醛-453.固体的燃爆危险性有些固体对摩擦、撞击特别敏感,

17、如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当受到外来撞击或摩擦 时,很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某些固体在常温或稍高温度下即能发生自燃,如白磷若暴露在 空气中会很快燃烧,再如在合成橡胶干燥工段,若橡胶长期积聚在蒸气加热管附近,则极易 引起橡胶的自燃。四、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基本原则化学品是有害的,但人类的生活已离不开化学品,如何预防与控制化学品的危害,防止 火灾爆炸、中毒与职业病的发生,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操作控制和管理控制。1.操作控制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操作人员在 正常工作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

18、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 护和卫生。2.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指按照国家法律和标准建立起来的管理程序和措施,是预防工作场所中化学 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危害识别、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 贮存、安全传送、安全处理与使用、废物处理、接触监测、医学监督和培训教育。第二节常见玻璃仪器简介一、常见玻璃仪器简介有机合成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可分为普通仪器和标准磨口仪器两大类。普通仪器有试 3管、烧杯、烧瓶、容量仪器、布氏漏斗、玻璃漏斗、吸滤瓶等;而标准磨口仪器有圆底烧 瓶、三口烧瓶、分液漏斗、滴液漏斗、冷凝管、蒸储头、接引管等。目前普通仪器中大部分 已被标准磨口仪器所取代,因此这里主

19、要介绍标准磨口仪器。在有机合成实验及有机半微量分析、制备及分离中,常用带有标准磨口的玻璃仪器,总 称为标准磨口仪器。常用标准磨口仪器的形状、用途与普通仪器基本相同,只是具有国际通 用的标准磨口和磨塞。常用的一些标准磨口仪器见图1-2。里彩瓶 园底烧粮图1-2各种标准磨口仪器标准磨口仪器根据容量的大小及用途有不同编号,按磨口最大端直径分为10mm,14mm,19mm,24mm,29mm,34mm,40mm,50mm等八种。也有用两个数字表示磨口 大小的,如1。19表示此磨口最大直径为10mm,磨口面长度为19mm。相同编号的磨口 和磨塞可以紧密相接,因此可按需要选配和组装各种形式的配套仪器进行实

20、验。这样既可免 去配塞子及钻孔等手续,又能避免反应物或产物被软木塞或橡皮塞所沾污。使用标准磨口仪器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4磨口处必须洁净,若粘有固体物质,则使磨口对接不紧密,导致漏气,甚至损坏 磨口。用后应拆卸洗净,否则放置后磨口连接处常会粘住,难以拆开。一般使用时磨口无需涂润滑剂,以免沾污反应物或产物。若反应物中有强碱,则应 涂润滑剂,以免磨口连接处因碱腐蚀而粘住,无法拆开。安装时,应注意磨口编号,装配要正确、整齐,使磨口连接处不受应力,否则仪器 易折断或破裂,特别在受热时,应力更大。二、玻璃仪器的清洗与使用有机合成实验使用的各种玻璃仪器的性能不同,所以必须掌握它们的性能、洗涤方法和 使用方法

21、,才能保证实验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1.玻璃仪器的清洗如基础化学实验(上)所述,可根据玻璃仪器污染情况,采用相应的倍酸洗液、盐酸溶 液、碱液、合成洗涤液、有机溶剂洗涤液或超声波等来进行清洗。2.主要玻璃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烧瓶烧瓶的加热应在石棉网上、水浴中或油浴中进行。平底烧瓶:适于配制和贮存溶液,但不能用于减压实验。圆底烧瓶:能耐热和承受反应物(或溶液)沸腾以后所发生的冲击震动。在有机化 合物的合成和蒸储实验中最常使用,也常用作减压蒸镭的接收器。梨形烧瓶:性能和用途与圆底烧瓶相似。它的特点是在合成少量有机化合物时在烧 瓶内保持较高的液面,蒸储时残留在烧瓶中的液体少。三口烧瓶:适用于需要

22、进行搅拌的实验中。中间瓶口装搅拌器,两个侧口装回流冷 凝管和滴液漏斗或温度计等。锥形烧瓶(锥形瓶):常用于滴定以及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的操作,或有固体产物生 成的合成实验中,因为生成的固体物容易从锥形烧瓶中取出来;也常用作常压蒸馈实验的接 受器,但切不可用作减压蒸储实验的接受器。克氏(Cl a isen)蒸储烧瓶:常用于减压蒸储,正口安装毛细管,带支管的侧口插温 度计。(2)冷凝管直形冷凝管:主要用于蒸储物质的沸点在140以下,使用时要在套管内通水冷却,但超过140C时-,它的内管与外管的接合处容易炸裂。空气冷凝管:当蒸馈物质的沸点高于140C时,常用它代替通冷却水的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其内

23、管的冷却面积较大,对蒸气的冷凝有较好的效果,适用于加热回 流的实验。蛇形:其内管的冷却面积最大,冷却效果更好。冷凝管通水后很重,所以安装冷凝管时应将夹子夹在冷凝管的重心处,以免翻倒。洗刷冷凝管时要用特制的长毛刷,如用洗涤液或有机溶液洗涤时,则用软木塞塞住一 端。冷凝管不用时,应直立放置,使之干燥。(3)漏斗三角漏斗:在普通过滤时使用。分液漏斗:用于液体的萃取、洗涤和分离,有时也可用于滴加试剂。滴液漏斗:能把液体逐滴地加入反应器中,即使漏斗的下端浸没在液面下,也能够 5明显地看清滴加的速度。恒压滴液漏斗:用于合成反应实验的液体加料操作,也可用于简单的连续萃取操作。热滤漏斗:也称保温漏斗,用于需要

24、保温的过滤。它是在普通漏斗的外面装上一个 铜质的外壳,外壳与漏斗之间装热水,或者用煤气灯加热侧面的支管,以保持所需要的 温度。安全漏斗:便于随时加入液体,常用于气体的制备。布氏(Bu c h n er)漏斗:是瓷质的多孔板漏斗,在减压抽滤时使用。若减压过滤少量 物质可用赫氏漏斗或玻璃钉漏斗。砂芯玻璃漏斗:用于过滤具有强氧化性或强酸性的物质,但不适用于过滤碱性溶液。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盖子都是磨砂口的,若非原配的,就可能不严密,所以,使用时要注意保 护它;各个分液漏斗之间也不要相互调换。用后一定要在活塞或盖子与磨砂口之间垫上纸 片,以免日后难于打开。砂芯漏斗在使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否则难于洗净。玻璃

25、砂滤板孔径不是太小的可用强 烈的水流冲洗;孔径较小的则用抽滤方法冲洗。各种漏斗的形状可见图l-3o砂芯玻璃漏斗 布氏品斗 热滤漏+林氏漏斗 玻璃灯漏斗图1-3各种漏斗三、仪器的安装与使用1.仪器的连接在有机合成实验装置中,所用玻璃仪器相互间的连接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靠橡皮 塞或木塞相连接;另一种是靠仪器本身的磨口相连接。(1)塞子连接 连接两件玻璃仪器的塞子有软木塞和橡皮塞两种。取用的塞子应与仪器 接口尺寸相匹配,一般以塞子的1/22/3能插入仪器接口内为宜。塞子质料的选择应取决 于被处理物质的性质(如腐蚀性、溶解性等)以及仪器的使用情况(如在低温还是高温、在 6常压下还是减压下进行操作)

26、。一旦选定合适的塞子后,采用适当孔径的打孔器钻孔,再将 玻璃管等连接部位插入塞子孔中,即可把仪器相互连接起来。(2)标准磨口连接 除了少数玻璃仪器(如分液漏斗的旋塞和活塞,其磨口部位是非标 准磨口)外,绝大多数玻璃仪器上的磨口均是标准磨口。我国标准磨口是采用国际通用技术 标准,常用的是锥形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的容量大小及用途不同,可采用不同尺寸的标准磨 口。常用的标准磨口系列见表1-3。表1-3常用的标准磨口系列编 号10121419242934大端直径/mm10.012.514.518.824.029.234.5编号的数值是磨口大端直径(mm)的圆整后的整数值。每件仪器上带内磨口还是外磨 口应

27、取决于仪器的用途。带有相同编号的一对磨口可以互相连接地非常严密。带有不同编号 的一对磨口需要用一个大小接头或小大接头过渡才能比较紧密连接。使用标准磨口仪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必须保持磨口表面清洁,特别是不能沾有固体杂质,否则磨口不能紧密连接。硬质 砂粒还会给磨口表面造成永久性的损伤,破坏磨口的严密性。标准磨口仪器使用完毕必须立即拆卸、洗净,各个部件分开存放,否则磨口的连接 处会发生黏结,难于拆开。非标准磨口部件(如滴液漏斗的旋塞)不能分开存放,应在磨口 间夹上纸条,以免日久黏结。盐类或碱类溶液会渗入磨口连接处,蒸发后析出固体物质,易使磨口黏结,所以不宜用 磨口仪器长期存放这些溶液。使用磨口装置处

28、理这些溶液时,应在磨口涂润滑剂(如凡士 林、真空活塞脂或硅脂)。在常压下使用时,磨口一般勿需使用润滑剂,以免玷污反应物或产物。为防止黏结,也可在磨口靠大端的部位涂敷少量的润滑剂(如凡士林、真空活塞脂或硅脂)。如果要处理 盐类溶液或强碱性物质,则应将磨口的全部表面涂上一薄层润滑脂。减压蒸偏使用的磨口仪器必须涂润滑脂(真空活塞脂或硅脂)。在涂润滑脂之前,应将 仪器洗刷干净,磨口表面一定要干燥。从内磨口涂有润滑脂的仪器中倾出物料前,应先将磨口表面的润滑脂用有机溶剂擦 拭干净(如用脱脂棉或滤纸蘸石油酸、乙酸、丙酮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以免物料受到 污染。只要正确遵循使用规则,磨口很少会打不开。一旦发生

29、黏结,可采取以下措施:a.将磨口竖立,往上面缝隙间滴几滴甘油。如果甘油能慢慢地渗入磨口,最终能使连 接处松开。b.用热风吹,用热毛巾包裹,或在教师指导下小心地用灯焰烘烤磨口的外部几秒钟(仅使外部受热膨胀,内部还未热起来),再试验能否将磨口打开。c.将黏结的磨口仪器放在水中逐渐煮沸,常常也能使磨口打开。d.用木板沿磨口轴线方向轻轻地敲外磨口的边缘,振动磨口也会松开。如果磨口表面 已被碱性物质腐蚀,黏结的磨口就很难打开了。2.仪器的安装有机合成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装置,一般都用铁夹依次固定于铁架台上。铁夹的双钳应 垫有橡皮、绒布等软性物质,或者缠上石棉绳、布条等。若铁钳直接夹住玻璃仪器,则容易 7

30、8结构、制备等数据和信息。它是目前有机化合物资料收集得最齐全的手册,收录了一百多万个有机化合物的性质、Beil steinHa n dbu c hderOrg a n isc h enCh emie(贝尔斯坦有机化学大全)6.学.有中译本出版,名为汉译海氏有机化合物词典。构、理化常数(熔点、沸点和密度等)、合成方法、用途、参考文献等。1964年,科由J.Bu c k in g h a m主编了第5版。包含了近10万种化合物的资料,刊载化合物的分子式、结这本有机化合物词照是由LHeil bro n于19341937年主编出版了第1版,1982年dic tio n a ryo fOrg a n i

31、cCo mpo u n d(有机化合物词典)5.毒性及参考书等。百科全书,条目中包括化合物的名称、商品代号、结构式、来源、物理常数、性质、用途、该索引原为Merc k公司的药品目录,现已成为一本化学药品、药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的CTh eMerc kIn de(默克索引)4.性和安全数据等。内容包括化合物的物理常数、蒸气压、溶解度、离解常数、某些热力学数据以及有关毒3.英文名、别名、分子式、理化性质、合成反应、操作步骤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收录了1700余种有机化合物,对于每一种有机化合物,介绍品名、化学文摘登记号、2.分,书末附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索引。该书收载了有机化学方面的词汇1100余条,包括理

32、论、反应、化合物和分析方法四部学.,1987。1.箱机化学词典,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北京:科一、常用的工具书第三节常用的工具书与In tern et上的化学数据库否则仪器就要损坏。同时在常压下进行操作的仪器装置必须有一处与大气相通。器,特别是像恒压滴液漏斗等倾斜安装的仪器,绝不能让仪器的质量对磨口施加侧向压力,而拆卸装置时,按装配相反的顺序逐个拆除,在松开一个铁夹子时,必须用手托住所夹的仪总的来说,仪器安装应遵循“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原则,做到止确、整齐、稳妥。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装地正确应该是:从正面看,冷凝管和桌面垂直,其他仪器顺其自然;从侧面看,所有仪器将铁夹稍旋紧,固定好冷

33、凝管,使铁夹位于冷凝管中部偏上一些。一台回流蒸储反应装置组烧瓶上方,再放松铁夹,将冷凝管放下,把附在冷凝管下端的软木塞塞入烧瓶。塞紧后,再心不一致,装置不稳。然后将配置有软木塞的球形冷凝管下端正对烧瓶口用铁夹垂直固定于住圆底烧瓶瓶颈,垂直固定于铁架上。铁架应正对实验台外面,不要歪斜。若铁架歪斜,重以回流冷凝装置为例,装置仪器时先根据热源高低(一般以三脚架高低为准)用铁夹夹不紧。用铁夹固定玻璃器皿时,先用手指将双钳夹紧,再拧紧铁夹上的螺丝,做到夹物不松将仪器夹坏。辅机合成事典,樊能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2。.值机化学实验常用数据手册,吕俊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97。91600多

34、万种物质。ABSTRACTS(CA)和REGISTRY,包括1300多万条与化学有关的文献及专利摘要,该站点是世界上最大、最具综合性的化学信息数据库,主要数据库产品CHEMICALh ttp:/www.c a s.o rg5.此站点由in dia n a大学Ga ryWig g in设计有关化学宏站点,十分详细。CHEMINFO(h ttp:/www.in dia n a.edifc h emin f(V)中的数据库资源4.自动收集网上化合物的信息,对于每个化合物都包括分子结构数据和物理化学数据。3.剑桥软件的Ch emFin der网络服务器(h ttp:/c h emfin der.c a

35、 mso ft.c o m)此站点由英国Sh effiel d大学Ma rkWin ter设计,是著名的化学宏站点之一。2.Ch emDex(h ttp:/www.sh ef.a c.u k./c h emistryc h emdex/)中的数据库资源类,查找非常方便。库、物质安全数据库、与高分子有关数据库、与药物有关数据库、中国的化学数据库等18业相关的数据库、化学品目录、化学文献数据库、环境化学数据库、图谱数据库、物性数据页的重点收集主题,内容相当详细。化学数据库分为材料数据库、化学反应数据库、化学工(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李晓霞等建立的化学宏站点,化学数据库是Ch IN网此站点

36、为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化学学科信息门户,是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地址为h ttp:/www.c h in web,c o m,c n。1.化学信息网Ch IN(Ch emic a lIn fo rma tio nNetwo rk)中的数据库资源站点。行搜索,当然最好利用化学化工宏站点进行浏览,下面列出几个数据库资源收集得较好的宏有这方面的链接,可以用关键词“da ta ba se”和“c h emic a l”或结合其他一些化学主题词进具有主题目录的搜索引擎(如Ya h o o.c o m、Go o g l e,c o m等)或大多数的化学宏站点均了这一难题。成能迅速、准确和全面检索的数

37、据库是一大难题,化学工作者和计算机专家一起成功地解决理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由于化学化工文献的数量浩如烟海,如何把化学信息组织得当,形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企业管数据库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的,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三、In tern et上的化学数据库5.方珍发.有机化学实验.南京:南京大学.,1992。4.曾昭琼.有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2000。化学研究所编.北京:北京大学.,2002o3.关炜第,李翠娟,葛树丰修订.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北京:高等教育.,1994。2.

38、王清廉,沈凤嘉修订.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1.周科衍,高占先.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1996。二、主要实验参考书了21000种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以及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和质谱四大光谱数据。这本汇集是由美国化学橡胶公司(CRC)于1973年出第1版,1975年出第2版,收录合物光谱数据和物理常数汇集)Ctl a so fSpec tra lDa taa n dPh ysic a lCo n sta n tsfo rOrg a n icCo mpo u n d(有机化7.第二章实验基本技能第一节有机反应基本操作一、加热为了加速有机反应,往往需要加热

39、,从加热方式来看,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实 验室中常用的热源有酒精灯、煤气灯、酒精喷灯、电炉、电热套等。玻璃仪器一般不能 用火焰直接加热,因为剧烈的温度变化和加热不均匀会造成玻璃仪器损坏;同时,局部 过热还可能引起有机物部分分解。所以在实验室安全规则中规定,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 易燃的溶剂。为了保证加热均匀,一般使用热浴间接加热,作为传热介质,有空气、水、有机液体、熔融的盐和金属。根据加热温度、升温的速度等的需要,常采用下列手段。1.水浴加热温度不超过100C时.,最好用水浴加热,水浴为较常用的热浴。把容器放在水中(注意:勿使容器接触水浴锅壁和底部),煤气灯或电炉放在水浴锅下面加热。但是必须强调

40、指出,当用到金属钾和钠的操作时,绝不能在水浴上进行。对于乙醛等易 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则只能用预热的水浴加热。如果加热温度要稍高于100,则可选用适当无机盐类的饱和水溶液作为热浴液。如表 2-1所示。表2-1部分无机盐类作热浴液的沸点盐 类饱和水溶液的沸点/盐 类饱和水溶液的沸用Na Cl109k no3116Mg SO4108Ca Cl2180由于水浴中的水不断蒸发需适当添加水,使水浴中水面经常保持稍高于容器内的液面。总之,使用液体加热时,热浴的液面应略高于容器中的液面。市售电热多孔恒温水浴,用起来较为方便。2.空气浴空气浴加热是利用热空气间接进行加热,对于沸点在80C以上的液体均可采用,实验

41、 中常用的有石棉网加热和电热套加热。把容器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这就是最简单的空气浴。烧瓶(杯)下放一块石棉网进行加 热,可使烧瓶(杯)受热面大且较均匀。80250之间进行的反应(或沸点在此范围内的 蒸储)一般采用这种加热方法。但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加热方式只适用于高沸点且不易燃烧 10的有机物。加热时必须注意石棉网与烧瓶之间应该留有空隙,灯焰要对着石棉网,否则温度 会过高,且铁丝网容易烧断。但是用石棉网加热,由于其受热不均匀,故不能用于回流低沸点易燃的液体或者减压 蒸播。半球形的电热套是属于比较好的空气浴,因为电热套中的电热丝是用玻璃纤维包裹着 的,较安全,一般可加热到400。电热套主要用于回流加

42、热。蒸储或减压蒸储以不用为 宜,因为在蒸储过程中,随着容器中物质逐渐减少,会使容器壁过热。电热套有各种规格,取用时要与容器的大小相适应。为了便于控制温度,要连接调压变压器。电热套使用时,烧瓶的外壁和电热套的内壁应有1c m左右的距离,以利于空气传热和 防止局部过热。同时,要注意防止水、药品等物落入套内。3.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c之间可用油浴。油浴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取决于所用油的品种。使用油浴的优点是反应物受热均匀,反应物的温度一般低于油浴液20左右。油浴的缺点 是:温度升高时会有油烟冒出,达到燃点时即可自燃,明火也可引起着火。油经使用后易于 老化,油色变黑,虽说不妨碍使用,但是不便观察反

43、应瓶内部的反应情况,且烧瓶外沾上油 污后不易洗涤。常用的油浴有以下儿种。(1)甘油 可以加热到140150,温度过高时会分解。(2)植物油 如菜油、幕麻油和花生油等,可以加热到220。常加入1%对苯二酚等 抗氧化剂,增加油在受热时的稳定性。若温度过高时会分解,达到闪点时可能燃烧起来。所 以使用时要小心。(3)石蜡 可以加热到200C左右,冷却到室温时凝成固体,保存方便。(4)石蜡油可以加热到200C左右,温度稍高并不分解,但较易燃烧。(5)硅油 又称有机硅油,是由有机硅单体经水解缩聚而得的一类线型结构的油状物,一般是无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使用起来比其他油浴用油要好得多,但是因价 格

44、较贵,在一般实验室目前较少使用。现在有机合成中多使用油浴槽作为加热器具(图2-1)。它是由玻璃或瓷的容器及套在玻 温度计璃管里的电热丝组成的。电热丝通过导线与调 压变压器相连,根据温度需要,采用不同的油 浴作为加热介质。其优点是传热均匀,可用温玻璃培存皿 度计直接测量浴温,温度的控制也较容易,使 油用时也较安全。用油浴加热时,要特别小心,防止着火,敲力搅拌器 发现油浴受热冒烟时,应立即停止加热。油浴 中应挂一支温度计,可以观察油浴的温度和有 无过热现象,便于调节火焰控制温度。油量不能过多,否则受热后有溢出而引起火灾的危险。使用油浴时要极力防止产生可能引起油浴燃烧的因素。4.酸液常用酸液为浓硫酸

45、,可加热到250270C,当加热至300C左右时则分解,生成白烟。若酌加硫酸钾,则加热温度可升到350c左右。如表2-2所示。11表2-2不同浓度的硫酸加热温度比较浓硫酸(密度1.84)70%(质量分数)60%(质量分数)硫酸钾30%40%加热温度约 325约 365 c上述混合物冷却时,成半固体或固体。因此温度计应在液体未完全冷却前取出。5.砂浴砂浴一般是用铁盆装干燥的细海砂(或河砂),把反应容器半埋在砂中加热。加热温度 在80以上的液体时可以采用,特别适用于加热温度在220以上者。但砂浴传热慢,升温 很慢,且不易控制。因此,砂层要薄一些。砂浴中应插入温度计,温度计水银球要靠近反 应器。6.

46、煤气灯又称本生灯(Ben sen bu rn er),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加热工具,多用于加热水溶液和高 沸点的溶液,在利用煤气灯加热烧瓶等器具时必须带有石棉网,并且注意周围不得放有易燃 物品,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儿点:点火时要关闭气孔点火,如气孔开得很大而点火,则不易点燃,即使点燃也有可能 产生回火,导致灯筒内部燃烧危险的产生。随着调节空气量的增减,火焰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状态,通入适当量的空气时的 火焰是由三部分组成:内焰呈绿色圆锥状;中焰呈深蓝色;外焰呈淡蓝色。淡 蓝色及深蓝色部位为高温区。需要加强热时,要用带响声的无色火焰。7.电热套电热套是用石棉玻璃纤维织成的,带中镶入镶铭丝所做成的帽状加

47、热器(图2-2)。和 煤气灯加热方法比较,由于不是明火,在加热或蒸播易燃物品时,不易引起火灾,热效率 高。加热温度可通过调节变压器控制,适合从50mL5L各种容量规格的烧瓶使用,非常图2-2电热套方便。它主要用作回流加热的热源,如用于蒸储,则随着蒸储 的进行,瓶内物质逐渐减少,会使瓶壁过热,造成蒸储物质炭 化的现象。如选用稍大一号的电热套,在蒸镭过程中不断降低 电热套的升降台的高度,会减少炭化现象。二、冷却在有机实验中,有时需采用一定的冷却剂进行冷却操作,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分离提纯等。例如:某些反应 要在特定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如重氮化反应一般在。5进 行;沸点很低的有机物,冷却时可

48、减少损失;要加速结晶的析出;高度真空蒸储装置。根据不同的要求,可选用适当的冷却剂冷却。(1)水 因为水价廉和高的热容量,故为常用的冷却剂。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其冷却效 率变化较大。(2)冰-水混合物也是容易得到的冷却剂,可降温05C,要将冰弄得很碎,效果 才好。(3)冰-盐混合物 通常用冰-食盐混合物,即往碎冰中加入食盐(质量比为3:1),可 冷却至-5-18C。实际操作中,按上述质量比把食盐均匀地撒在碎冰上。其他盐类如12Ca Cl2 6H2 0 5份,碎冰3.54份可降至-40-50。若无冰时,可用某些盐类溶于水吸热作为冷却剂使用。如1份NH4c l和1份Na NCh溶 于12份水中可从始温

49、10降至-15;3份NH4c l溶于10份水中,可从13降至-15 ;11份Na 2s2。3 5H2。溶于10份水中,可从11降至-8;3份Na NCh溶于5 份水中,可从13c降至-13C。具体比较见表2-3。表2-3不同冰-盐混合物可降至最低温度的比较盐 类100克冰中加入盐的克数能达到的最低温度/NH4 Cl25-15Na NO350-18Na Cl33-21Ca Cl2 6H2O100-29Ca Cl2 6H2O143-55(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降至-60以下,如将干冰加入甲醇或丙酮等适当溶剂 中,可降至-78C,但当加入时会猛烈起泡。(5)液氮 可降至-196o(6)低温浴槽它

50、是一个小冰箱,冰室口向上,蒸发面用筒状不锈钢槽代替,内装酒 精。外设压缩机,循环氟里昂制冷。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可用水冷或风冷散去。可装外循环 泵,使冷酒精与冷凝器连接循环。还可装温度计等指示器。反应瓶浸在酒精液体中。适于-3030范围的反应使用。在冷却操作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不要使用超过所需冷却范围的冷却剂,否则既增 加了成本,又影响了反应速度,对反应不利;二是温度低于-38C时,则不能使用水银温度 计,因为低于-38.87C时水银就会凝固。对于较低的温度,常常使用装有有机液体(如甲 苯可达-90C;正戊烷可达-130C)的低温温度计。三、搅拌与搅拌装置搅拌是有机制备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