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

上传人:顺****料 文档编号:96358452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先秦1第二章 两汉1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2第四章 唐3第五章 宋3第六章 金4第七章 元5第八章 明5第九章 清6第十章 近代6第一章 先秦知识点名称内容尚书 尧 典1.“诗言志 ”最早见于( 尚书 尧典 )。2.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的是(诗言志) 。论语3.兴 : “ 引譬连类 ”“感发意志 ”。4.观 : “考见得失 ”,“观风俗之盛衰 ”。5.群 : “群居相切磋 ” ,互相启发 ,互相砥砺 。6.怨 : “怨刺上政 ” ,以促使政治改善 。7.孔子概括诗经三百篇的内容 ,谓之( 思无邪 )。8.孔子在论语 八佾中对韶乐的评价是( 尽美矣 ,又尽善也 )

2、。9.孔子崇尚中和之美 ,对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民间乐曲采取轻视 、排斥的态度 ,说“郑声淫 ”, 因此主 张“放郑声 ” 。而对于韶 、武古乐则推崇之至 ,这反映出他复古守旧的倾向。墨子10.先秦时期 ,提出“非乐 ”主张的是( 墨子 )。11.墨子强调作品的实用价值 ,认为文章写作应该( 先质而后文) 。12.墨子提出“言必有三表 ” ,其“三表 ”分别是: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以为 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荀子13.荀子文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明道 、征圣 、宗经三位一体 ,其中( 明道)是其文学观的核心。第二章 两汉知识点名称内容毛诗序14.毛诗序提倡文学为统治

3、阶级政治服务的言论是(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15.毛诗序: “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 “发乎情 ,止乎礼义 ”。16.毛诗序将情 、志并举,揭示了诗歌的本质 。提出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主张 ,总结了诗歌的 体裁和表现手法(风雅颂是分类 ,赋比兴为表现手法) 。17.毛诗序说:“关雎 ,后妃之德也 ,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第二个“风 ”的 含义是( 教化 )。史记 太 史公自序18.司马迁将历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因遭困厄而著书总结概括为(发愤著书) 。19.报任安书原文:“亦欲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

4、此祸 ,惜其不 成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这是司马迁作史记的动机 。论衡 .超 奇20.“实诚在胸臆 ,文墨著竹帛 ,外内表里, 自相副称 ”出自( 论衡 超奇 )。21.论衡 超奇 的主要内容是对作家的品评 。在王充以前 ,虽然有人对具体个别作家进行过评价, 像司马迁的史记 屈原传等等 ,然而 ,像这样关于作者的通论,论衡 超奇实开先河 , 因而可认为是文章批评中“作家论 ”的滥觞 。22.王充在论衡 超奇中通过对鸿儒的赞扬 ,提出了品评作者的标准。(1) 品评作者的高下不能以读书多少作标准应看他是否“博通能用 ”。(2)作者的修养 ,不能光从外在的“文 ”下功夫 ,而更需要从内在的“

5、实 ”作努力。 (3)反对崇古非今的倾向 ,提出以时代作区分 ,以“优者为高, 明者为上 ”。1/7楚辞章句 序23.楚辞章句序的作者是( 王逸 )。24.王逸对屈原的人格重新给予高度的赞赏,说屈原“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 之英也 ” ,赞赏其“杀身成仁 ”的人生态度 ,这就否定了班固对屈原人格的歪曲。25.王逸高度评价了屈原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楚辞章句序中他写道“若夫怀 道以迷国 ,详愚而不言 ,颠则不能扶 ,危则不能安 ,婉娩以顺上 ,逡巡以避患 ,虽保黄耉 ,终寿 百年 ,盖志士之所耻 ,愚夫之所贱也 。”26.王逸同样以儒家的经典为依据,论说屈原

6、作品是如何合乎经义的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 立义焉 。”27.西汉中叶以后,儒家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经书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准则 。班固依托经义来贬低屈原, 王逸引经据典来反击 ,他在楚辞章句序中称骚为“经 ” ,表现出对骚极端的推崇。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知识点名称内容典论论 文28.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气 ”指作家的自然禀赋 、个性气质 ,作家的独特个性对作品风格具有决定性作用 。29.曹丕典论 论文: “夫文本同而末异 ,盖奏议宜雅 ,书论宜理 ,铭诔尚实 ,诗赋欲丽 。” 30.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 ,指出了两种文学批评者的错误态度:(1)

7、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斥责了尊古卑今的观点,这并不是作者的创见,早在西汉末东汉初的桓谭、 王充便提出。(2)对“文人相轻 ”的指斥:是曹丕的新论,作者根据对不同的文气 、文体的认识,说明各个作家各 有短长。文赋31.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陆机首提灵感问题 ,他把灵感称作( 应感 )。32.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探讨文学创作规律的文章是( 文赋 )。33.“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所描述的过程是( 艺术想象 )。34.陆机认为进行文学创作必须观察万物,钻研古籍和怀抱高洁的心情,有了这三方面的准备,要进入 创作过程 ,还必须要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遵四时以叹逝 ,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 ,喜

8、柔 条于芳春 。”文以情生 ,情因物感 ,才是创作过程的起点。文心雕龙 神思35.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体例周详,论旨精深,清人章学诚称 它“体大而虑周 ”。36.文心雕龙 神思阐述的核心是( 艺术的想象 )。37.文心雕龙中涉及到创作论各方面问题 ,具有总纲性质的篇章是( 神思 )。38.刘勰认为,培养艺术构思能力须具备的条件有( 积学以储宝) 、( 酌理以富才) 、( 研阅以穷照)、 ( 驯致以绎词 )。文心雕龙 时序39.文心雕龙中 ,集中反映刘勰文学史观的篇章是( 时序 )。40.刘勰文心雕龙 时序: “时运交移 ,质文代变 。古今情理 ,如可言乎! ”诗品

9、序41.诗品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计上品十二人 ,中品三十八人,下品七十二人 。所论的范围主要是( 五言诗)而不涉及文章。42.对于诗歌的音律 ,钟嵘的主张是( 自然和谐的音律) 。2/743.在诗歌创作上 ,钟嵘提出了( 滋味说) 。44.钟嵘反对声病 ,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反对做诗用典;提倡五言诗体 。45.钟嵘在诗品序中说道 :观古今胜语 ,多非补假, 皆由( 直寻 )。第四章 唐知识点名称内容与东方左 史虬修竹篇序46.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原文:仆尝暇时观齐 、梁间诗,彩丽競繁 ,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见 明公咏孤桐篇 ,骨气端翔 ,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 ,有金石

10、声 。47.在这篇短文里,陈子昂肯定了风雅、汉魏诗歌的进步传统,指出了晋、宋以来“彩丽競繁 ”的文弊, 着重提出“风骨 ”和“兴寄 ”两个问题 。戏为六绝 句48.戏为六绝句: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 。”49.别裁伪体:唐杜甫关于批判吸取前人创作经验的主张,语出戏为六绝句 。意谓应辨别 、剪除那 些背离风雅传统的 、因袭模拟的 、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诗式 50.皎然诗式:“且如池塘生春草 ,情在言外; 明月照积雪, 旨冥句中 。风力虽齐 ,取兴各别 。” 51.唐代诗论家中 ,提出“取境 ”问题的是( 皎然 )。与元九书52.与元九书是白居易诗论的纲领,在吸取前代和同时代作家所提出

11、的诗歌创作理论的基础上,加 以发展 ,形成自己的诗歌理论的纲领 ,总结他创作政治讽喻诗的经验 ,观点鲜明 ,在中国文学批 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53.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上不以诗补察时政 ,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答李翊 书54.主张写古文要以气为先 ,并且把气与言关系比作水与浮物关系的文论家是(韩愈) 。55.韩愈古文理论关于内容的革新是文以明道 ,形式的革新是创造( 比较接近于口语的古文) 。 56.“气盛言宜 ”的提出者是( 韩愈 )。答韦中立 论师道书57.在“文 ”与“道 ”关系问题上 ,柳宗元提出了( 文以明道) 。

12、上崔华州书58.李商隐在上崔华州书中说: “行道不系今古 ,直挥笔为事 ,不爱攘取经史 ,讳忌时世 。” 大意 :道并非周 、孔所独能 ,人们行自己的道不必迁合古人 ,文章记事应挥笔独创 ,抒发自己情感, 为文不必援经据典 ,不必忌讳时世 ,亦不应甘居百经万书之下 。与李生论 诗书59.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第五章 宋知识点名称内容答吴充秀 才书60.宋代论文推原于道 ,论学道而归之于关心现实生活“百事 ”的文论家是( 欧阳修) 。仲兄字文61.苏洵仲兄字文甫说阐说了文学创作上天人凑泊的问题 。他用风水相遭而成文作比喻 ,认为“风3/7甫

13、说行水上涣 ,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 。水 ,比喻创作的源泉和艺术修养;风, 比喻创作冲动不能已于 言的一种状态 。因此是偏重于谈兴会 。兴会: 因偶然有所感受而发生的意趣。上人书62.王安石上人书主张文道并重,他批评一些古文家夸谈文以明道,实则在文而不在道 。他批评的 古文家是( 韩愈 )、( 柳宗元 )。书黄子思 诗集后63.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 、柳宗元发纤秾于古简 ,寄至味于淡泊 ,非余子所及也 。”答洪驹父书64.答洪驹父书是黄庭坚写给外甥洪驹父的一封信 。该文谈到黄庭坚对文学创作问题的一些看法, 针对洪驹父的创作 ,黄庭坚肯定文学创作要“有宗有趣 ”的前提下 ,侧重从形式方

14、面进行探讨 。65.宋人作诗 ,掉书袋形成风气 ,江西诗派祖师黄庭坚提出的理论是( 以故为新) 。66.“ 自作语最难 ,老杜作诗 ,退之作文 ,无一字无来处 ”一语出自( 答洪驹父书 )。论词 67.论词是历史上第一篇有明晰理论意义的词学论文 ,也是我国妇女作的第一篇文学批评专文 。68.李清照的论词是北宋末年一篇著名的词论 。本文对词的见解和要求包括高雅 、浑成 、协律 、典 重 、铺叙 。岁寒堂诗话69.关于诗歌的内容方面 ,张戒认为主要的是( 言志) 。论诗诗70.陆游中年以后摸索到正确的创作道路 ,他所坚持的写诗原则是( 工夫在诗外) 。沧浪诗 话 诗辩71.严羽论诗重视“妙悟 ”

15、,并指出了获得“妙悟 ”的途径( 品味上乘作品) 。 72.宋人论诗偏重学古 ,但严羽重在形貌风格上的模拟 ,故创为( 以禅喻诗之说) 。 73.严羽 ,字仪卿 ,一字丹丘, 自号( 沧浪逋客 )。74.论诗如论禅 :汉 、魏 、晋等作与盛唐之诗 ,则第一义也 。大历以还之诗 ,则已落第二义矣 。75.“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尤迹可求 ”:兴指“诗兴 ”,即诗人在外界事物的感发下所产生 的情思 ,指联想 、委婉 、含蓄等表现手法 。趣 :指情趣 ,相当于诗歌的趣味 。第六章 金知识点名称内容论诗三十 首76.论诗三十首是元好问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 。他评

16、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 ,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 ,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 77.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全面辨析了诗的清浊的界限 ,他所推崇的创作原则及风格是: (1)贵自得 ,反模拟 。在“ 眼处心生句自神 ”一首中 ,指出了只有“亲到长安 ”“ 眼处心生 ”的实证实悟 ,才能下笔有神 。 (2)主张自然天成 ,反对夸多斗靡。他一方面肯定了陶渊明的“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 ,一方面否定了斗靡夸多的作风 ,指 出杜诗的“排比铺张 ”不过一体 ,元稹以此尊杜是未识连城璧。(3)主张高雅 ,反对俳谐怒骂 。在“纵横诗笔见高情 ”一首中 ,肯定了阮籍。(4)主张刚健豪壮 ,反对纤弱窘

17、仄。4/7如“曹刘坐啸虎生风 ”、“邺下风流在晋多 ”(5)主张真诚 ,反对伪饰。他感慨地指出“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 ”的伪饰。78.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 ” 。这是他被人所引用得最多的话 。 元好问认为作诗的根本关键在于“真 ” ,即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第七章 元知识点名称内容词源79.张炎是一位精通音律的词家,词源上卷论乐律 ,下卷论词的赏鉴和作法。80.张炎提出的评词标准有三:意趣高远 、雅正 、清空 。录鬼簿序81.录鬼簿中对“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 ”列首位的是( 关汉卿) 。82.钟嗣成录鬼簿广泛记载金元戏曲作家的专辑和作品目

18、录,成为一部比较系统的戏曲史和批评著 作。第八章 明知识点名称内容与李空同 论诗书83.明代前七子以李梦阳 、何景明为代表,倡导“言必秦 、汉,诗必盛唐 ”,极力扫荡明初以来台阁体的华靡卑弱的文风 ,起到了开阔人们眼界的作用。84.李梦阳与何景明论诗主张的区别:市井艳词 序85.市井艳词序:“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其声则然矣,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刻,俱男女相与之情 ,虽君臣友朋 ,亦多有托此者 ,以其情尤足感人也 。”86.“市井 ” ,指民间 。市井艳词 ,也就是民间歌谣。87.李开先市井艳词序:“故风出谣口,真诗只在民间 。三百篇太半采风者归奏 ,予谓今古同情者此也 。”忠义水浒 传序8

19、8.指出水浒传为发愤之作 ,不是无病呻吟作品的文论家是( 李贽) 。答吕姜 山89.汤显祖曾公开宣称: “师讲性 ,某讲情 。”他主张文学作品应以言情为主 。90.从他的剧作来看,他所表现的情具有突破封建性的性质,要求突破传统的束缚,反映了个性解放的 要求 。而他以情为主的意 、趣 、神 、色的文学主张 ,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新的思想意识。雪涛阁集序91.以“变 ”之一字论诗的理论家是( 袁宏道) 。92.袁宏道雪涛阁集序: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 ,时使之也 。”5/7曲律 93.晚明时期, 曲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有王骥德的( 曲律 )。序山歌94.冯梦龙序山歌:(1)“且今虽季世 ,而但有假

20、诗文 ,无假山歌 。”(2)“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于挂枝儿等,故录挂枝词而次及山歌 。”第九章 清知识点名称内容西游记题 词95.西游记题词: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 。是知天下极幻之事 ,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 ,乃极真 之理 。闲情偶 寄96.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探讨戏曲古今题材的处理问题的篇章是( 审虚实 )。97.密针线: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结构原则 。密针线是指埋伏照应,贯穿衔接,使结构严密精 巧。夕堂永日 绪论内编98.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把定一题、一人、一事、一物,于其上求形模,求比似,求词采, 求故实;如钝斧子劈栎柞 ,皮屑纷霏 ,何尝动得一丝纹理 。以意为主

21、,势次之 ,势者意中之神理 也 。”翻译: “定了一个题目 ,一个要写的人 ,一个要记的事 ,一个要叙的物 ,再在这个基础上思考文章的 结构 ,写作的手法 ,要用的词藻 ,应用的典故 ,就像用钝的斧子砍树 ,木屑到处乱飞 ,但却伤不到树 木的一丝纹理 。文章以立意为先 ,表达方法为后 ,表达者要将立意精确的表述出来 。”原诗 99.叶燮认为作诗之本 ,就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即理 、事 、情 。鬲津草堂 诗集序100.王士祯论诗主神韵 ,他于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独标冲淡 、清奇 、自然 。论文偶 记101.桐城派文人把因声求气奉为不易之论 ,他们学习和欣赏文章所采用的重要方法是(

22、朗读) 。 102.刘大櫆论文从艺术方面着眼 ,他指出的论文枢纽是( 神气) 。答沈大宗 伯论诗书103.性灵说 :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歌理论流派的观点 。它继承了公安派“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 的主张 ,其真谛在于要求诗歌把作家遭际性情和真实感受活泼的表现出来 。论诗重真 、新 、活。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104.提出“词非寄托不入 ,专寄托不出 ”之说的文论家是( 周济) 。第十章 近代知识点名称内容书汤海秋诗集后105.龚自珍在书汤海秋诗集后中倡“诗与人为一 ”说 ,提出一个崭新的艺术标准“完 ” ,是 说保全梅花的天然生机 ,让它顺着自己的本性自由生长 。6/7古谣谚 序106.古谣谚

23、是辑录古代民谣和谚语的专书 ,是我国古代民间歌谣谚语较完备的结集 。清代杜文澜辑 ,实际上由其幕僚刘毓崧编纂 。全书 100 卷 ,书前有刘毓崧在咸丰辛酉年(1861)写的序。人境庐诗 草自序107.鲜明提出“诗界革命 ”口号的是梁启超 ,但早已反映出诗歌变革趋向并获得创作成功 ,从而成为 “诗界革命 ”旗帜的是黄遵宪 。108.黄遵宪是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在 21 岁所写杂感诗中,主张“我 手写我口 ” ,提倡以通俗语言入诗 ,反对崇古卑今和盲目模仿 。论白话为 维新之本109.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作者是( 裘廷梁) 。论小说与 群治之关 系110.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

24、关系: “欲新一国之民 ,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故欲新道德 ,必新 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 ,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 ,欲新人格 ,必新小说 。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111.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小说理论方面具有纲领性的文章是(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112.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 ,把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及审美教育作用归纳为四种力: :一 曰熏 。二曰浸 。三曰刺 。四曰提。国故论衡 文学总略113.章炳麟国故论衡,总论古今对文学的看法,篇中重点批评的有两个方面:( 阮元文言说 )、 ( 西欧情感说 )。人间词

25、话11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 ”,指出“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 所描写的事物 ,透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 。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 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115.以“ 隔 ”与“不隔 ”论词的词论家是( 王国维 )。 摩罗诗 力说116.摩罗 :梵文音译 ,通作魔罗 ,佛教传说中专事破坏的魔鬼 。这里借以指浪漫主义 。117.“摩罗诗派 ”是浪漫派 ,十九世纪初期盛行于西欧和东欧 ,是以拜伦和雪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 升时期的积极或革命的浪漫主义流派 。也就是鲁迅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新声 ”。118.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一篇文论 ,这是反映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的一篇重要论 文 。119.鲁迅认为摩罗文学“立意在( 反抗 )”。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