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推荐3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549043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推荐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推荐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推荐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推荐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从小孩 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 的“脱冰作戏”的场景。二、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稚”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 会写字“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稚子”等词语。2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3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 .凭借语言文字注解、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 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 .领悟作者的

2、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读写课文中“稚子”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 诗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感情,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四、说教法学法稚子弄冰的诗句稍难理解一些,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根据 注解,让学生讨论、想象,也不难理解其意,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的 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 美和内蕴美。3.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 阅读体验。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又都与儿童有关,反映儿童生活,学

3、生 也可能有着相似的亲身经历,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 的共鸣,进而在阅读古诗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说教法和学法:1 .说教法:教学中,设置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字的 学习和探究。2 .说学法:教学过程体现“以读为本”的新课标理念,教学中,始终让“读”贯 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词的优美精湛的语言文 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入情入境的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 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教具准备:五、多媒体课件六、说教学流程:1 .创

4、设情境,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古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或交流与古诗内容相 关的古诗,或交流与古诗作者相关的古诗,或交流古诗插图,其目的 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身迫切的需要,是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前提。2 .理解课题。了解作者。古诗的题目或反映古诗的内容,或反映古诗的情感,或点明古诗发生 的时间,或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题目 有助于学生把握古诗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 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同时通过了解作者,激发学生对作者的 崇拜之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

5、兴趣了解作者及出处。1、激趣导入新课,3 .借助注释,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互相交流, 理解诗句的意思。4 .熟读深思,层层深入。在理解题日、了解作者、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给 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 词句,进一步深入理解感悟整首诗的诗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 者表达的情感。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白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 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掌提学习古诗的方5 .课堂总结。拓展阅读。通过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学生情感。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现宝古诗文富

6、有鲜明的传统 文化特点,博大精深,灿若星河,语言精炼,意蕴含蓄,意境深远, 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小 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延伸和拓展。 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盛主题却是相 同或相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同主题”作品拓展廷伸,有助于 学生在把握基点中生情。指导学生抓住“同诗人”作品拓展廷仲,不 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鼓励学生抓住“同题材”作品 拓展延伸,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 在古诗教学中适度拓展学生阅

7、读诗文空间,维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它不仅体现了 “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对 于拓展阅读的古诗,学生可能短时间内理解不够透彻,甚至不能理解,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储备的增加,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会水 到渠成。长此以往,可以陶冶学生情揉,丰富学生想象,有益于培养 学生的文学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 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七、说作业设计:通过课后作业,帮助学生背诵和积累古诗,理解古诗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优美,达到了陶冶情操,提升鉴赏的目的。教具准备 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五、说教学过程导入课件(8 )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8、1 .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2 .学生交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3 .教师评议。【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7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 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有诚 斋集行世。4 .引导学生交流读过的杨万里的诗。5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9、4 .谈话揭题:以上两首诗都与儿童生活有关。宿新市徐公店是一 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作者 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 上。舟过安仁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 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 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 习杨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另一首古诗稚子弄冰。(板书:稚子弄冰)5 .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稚子”在这儿的意思是 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 幼小的孩子玩冰。)6 . 了解写作背景。【出示

10、课件4】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 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 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 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5】重点指导读准“稚(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在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相互 借鉴。2 .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

11、,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 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6】1 .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 .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 .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7:清晨,满脸稚气的小 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当做银铳。提在手 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 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 破碎的声音。(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 .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 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全班同学齐读诗歌。2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

12、受。3 .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1)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 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欣赏稚子的情趣。(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出示课件8】 心态上:虽然在寒冷的天气里“弄冰”,但孩子兴趣浓厚。色泽上:“金”盆“彩”丝串“银”冰。(板书:色泽上金盆 彩 丝银钮)形态上:是用“金盆”脱出的“银怔”,圆形。(板书:形态上 圆形)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 清脆。(板书: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 表现出儿童以冰为怔、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13、(板书:以冰为铤 自得 其乐)(4)【出示课件11】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 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 特征上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正是因为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 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 .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2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1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从小 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 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2 .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六、板书设计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色泽上金盆彩丝银怔形态

14、上圆形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以冰为铳、自得其乐七、教学反思教学时,我以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是不可取的。用何种策略 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教学策略的单一, 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入诗歌的意境。改进措施(思改)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 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以一篇带多篇”阅读,使 之形成能力。古诗中像这样描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篇还有很多,应该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积累,并开展“赛诗”会。 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积累这方面知识。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第2篇】稚子

15、弄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 趣。(重点)3 .体会作者诗中对天真可爱、勤劳能干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难 点)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 .能联系注释理解词句意思,感受诗句中对于童年天真快乐生活的向 往。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独立理解 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并体会儿 童生活的纯真和烂漫。重难点分析:1 .抓住重点诗句,品味朗读,体会童年生活

16、的无邪和美好以及诗句中 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心性。2 .稚子弄冰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的天性。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可让学生通过品味词 句、想象画面、联系自己实际生活来深入理解古诗,以训练学生的思 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 美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之美。课前准备:1 .学生了解作者的资料,预习古诗。2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品读稚子弄冰,感情诵读古诗,体会童年生活的趣味。(一)学生自读古诗,思考:诗句中何处让你觉得有趣(二)交流对古诗的解读。课件出示诗句1 .抓住“脱“穿”、“敲”等动词

17、,感受儿童的天真淘气。2 .想象声音,感受儿童的快乐。3 .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银铮”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忽 作玻璃碎地声”各个环节的心理特征,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 变化。4 .关于“玻璃”、“玉磬”、“银铮”这些名词的理解要立足于诗歌实 际。(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孩子情绪的变化。(从字词出发,以“趣”为着眼点,关注学生的生活与诗句中儿童生 活的联系,想象有趣的画面和变化而灵动的声音,感受儿童的心理, 从中品味儿童生活的快乐。)二、拓展延伸,改写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古诗改编成短文,展现诗句中的情景,可以加入 自己的恰当想象。课件出示改写提示(联系课文内

18、容,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仿写练习,既训练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第3篇】1、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 主题的篇课文,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 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一大块冰被 穿上彩线,当作证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喷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 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 目。全诗突出一个“稚”字。椎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 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有感 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稚子弄冰。(3)借助注释和图理解古诗 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 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2 .教学重点: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 写稚子弄冰;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凭借语言文字注解、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