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70603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第一学期新教师过关课第六单元第10课劝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2)通过翻译原文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4)明确劝学关于刻苦学习的观点态度,积累劝学的论证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重点)(2)掌握并学会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难点)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四、【简要说课】(1)说教材劝学是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中的篇目,本单元属于课程标准 提出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学习之道”探讨 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学习本单元,要通过梳理、探究

2、和反思, 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要准确把握作者 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 观点的方法;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 看法。(2)说学情经过前一单元古诗词的学习及课外文言文的拓展,学生已经对高 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把握文言 文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 程标准指出,发展高中生的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 一。应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学习探究方法。引导学生 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 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3、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在这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一 6班的同学具备一定的语 文基础知识储备,尤其是个别同学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对语文的学 习兴趣较为浓厚,且对于议论说理文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大 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基础较为欠缺,故本节课需要着重以引导翻 译的方法,逐步让同学们分析文言文中的重点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剖析本文中“比喻论证”中各类喻体的具体含 义,从而对全文表达的中心论点有准确的认识。(3)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文言文基础知识,需要同学们学习、掌握和积累 的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难点是

4、 掌握文章表达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论 证包含的具体含义,体会该论证方法的效果,并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 运用。(4)说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授文言文重点知识时,由于学生基础薄弱,需 要以引导性的讲授为主。2 .讨论探究法。掌握本文前两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需要学 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得出比喻论证的主要方法和具 体含义。(5)课时安排2课时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你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诗句或者名言?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左宗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5、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 歌长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师:这写诗句都是劝勉鼓励人们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 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千多年前 的荀子所作的劝学,来了解他论述有关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 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这篇文章(二)作者介绍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6、。时人尊称 他“荀卿”。曾到齐国游学,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来到楚国, 任兰陵令。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主张性恶(。)论,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 可以改变人恶的本性。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 重要性,因此他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其思想被称为集先秦诸子之大 成。(三)作品简介一一荀子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 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 排比句,又善用比喻。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写,一小部分出于其 弟子之手,荀子共20卷,收文章32篇,其中劝学是第一篇 节选。(四)解题劝学劝:劝告,劝说,劝阻今义劝学中的“劝”为

7、何意?劝:勉励;学:学习。(学的内容是礼仪、道德等可以提升素养,成为君子的知识。“劝” 这个字统领全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预习检查,正音字。糅rou砺li 参cGn省xing 有you知zhi暴pi 臾yQ螯dor6u以为轮 其曲qii中规知zhl明跋qi而望kui步骐qi骥ji木直中zhong绳糅虽有y6u槁gao暴pu生xlng非异也在圭弩ml马锲qi6而舍之金石可镂16u六跪gui而二螯Wo 蛇鳍sh&n2 .示范朗读,划节奏。(六)疏通文意君子日:学不可以已。字词: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停止。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8、。思考第4在全文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字词:青:第一个意为靛青,一种染料;第二个意为蓝色(深);之:代词,代指第一个“青”;于:介词,第一个意为“从”;第二个表比较,意为“比”蓝:一种草,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而: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为:wei,动词,形成,凝结; 而: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于:介词,意为“比”;翻译: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深。冰,水凝 结成它,可是比水寒冷。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子词:中:zhong,两个均意为符合、适合;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糅:rou,通”柔”,

9、使动,(用火烤)使弯曲;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当做;其:代词,代前文的“木”,它;曲:qL形容词作名词,曲度,弧度;规:圆规;翻译:木材笔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把它做 成车轮,它弯曲(的弧度)符合圆规(的要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字词:虽:表让步连词,即使;有:通“又”;槁:gao,枯;暴:pi,通“曝”,晒;槁暴:枯干、晒干; 挺:直;者:因果复句中表提顿,可译为“的原因”;之:它,代词,代“木直中绳”中的“木”;然:代词,这样;翻译:即使又晒干,不再挺直的原因,是(用火烤)使它弯曲,令 它这样的。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词:所以;就:砺:利::经墨线量过

10、;就;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动词,靠近、接近;磨刀石;(变得)锋利;翻译: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经过敕)就笔直,金属制成的刀剑靠 近(放在)磨刀石(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字词:博:广泛;而:第一个为表递进连词,意为“并且;第二个为表并列意参省乎知明行过 , 词连“而且”。can,动词,检查;xing,与“参”同义;介词,相当于“于”,意思是“对、向”;zhi,通“智”,智慧明达。指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行为;过失;翻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 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思考】1、找出第二段的中心句并概括: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11、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证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2、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七)小组讨论,能力提升1、小组讨论:比喻论证的过程中选用了哪些事物?明确: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喻体(五个):蓝一青(取);水一冰(为);木一轮(糅);木一直(绳);金一利(砺)本体:君子一知明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能力提升:完成下列表格好好冻于 加胜冷M 匚 一 一 苴 水目上客观事物”过发展、提高轮直利 一 第绳砺木直木金引申“人工改造为*手切改变原来状况推论学习(比喻论证)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八)课堂小结明确:作者连用五个比喻,通过比喻论证,层层推进,论证了学学习的意义,育出于蓝 冰寒于水

12、)提高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敕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改变金就砺则利1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九)课堂练习一、通假寻踪1 .猱以为轮,其曲中规2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明确:通, “有”通; “暴”通通, 通 ,“铲通“燥”,使弯曲。暴(曝):动词,晒“有”通又二“知”通“智” zhi,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二、古今异义1 .木直中绳,猱以为轮古义: 把做成今义:认为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义:人格高尚的人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渊博(九)作业布置必做:1、背诵劝学,继续翻译后两段并完成练习册110页的鉴赏活 动单2、整理文言知识,如特殊文言句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 今异义等(以练习册108页为例)选做:1、总结三、四段的分论点并分析出现的论证方法,以第二段的 示范为例,画出结构图。2、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学习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你认为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是否过时?如果是那有哪些观点需要补 充和发展?(写150字左右你的看法)(十)板书设计(十一)教学反思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育出于直 冰寒于水产高敕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改变1金就客则利J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