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方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9376196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方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方案1.1 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的要求,本方案根据“工可报告”及实地调查,对本项目的选线及布局等情况进行了水土保持约束性规定的复核,认为本工程的建设符合以下条件:表1.1-1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比对表序号限制性条款、限制性因素存在与否采取的措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的限制性条款1第二十四条: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项目

2、区系湘中红壤治理区2第十七条: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工程设置两个取土场,避开了这些区域保护表土,加强临时防护措施和植被恢复,限制扰动范围3第十八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严格保护植物、沙壳、结皮、地衣等。工程区为微度侵蚀,不属于生态脆弱的地区保护表土、植被,加强植被恢复,限制扰动范围4第二十八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其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土、石、矸石、尾矿、废渣等应当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灰渣 运至垃圾填埋场或利用5第三十八条: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土

3、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做到土石方平衡,减少地表扰动范围方案考虑了表土剥离、保存和利用,土石方基本平衡。对表土采取集中堆放,并进行防护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的限制性条款1选址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发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选址区已避开这些区域2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实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项目区不存在监测站、重点实验区和监测点3选址宜避开生态脆弱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不属于此区域4工程占地不宜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

4、生产力较高的土地工程占用0.61hm2水田用地已规划为建设用地,对应的耕地调规也已规划完成5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良好区基本满足要求建议优化6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止重复开挖和土(石、渣)多次倒运基本满足要求建议优化7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减少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基本合理,但局部跨雨季施工建议优化8在河岸陡坡开挖土石方,以及开挖边坡下方有河渠、公路、铁路和居民点时,开挖土石必须设计渣石渡槽、溜渣洞等专门设施,将开挖的土石渣导出后运至弃土(石、渣)场或专用场地,防止弃渣造成危害项目区地势平坦,不涉及河公铁路等

5、区域9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挡护、排水、沉沙、覆盖等措施主体设计中未考虑方案已补充10料场宜分台阶开采,控制开挖深度。爆破开挖应控制装药量和爆破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工程设置两个取土场保护表土,加强临时防护措施和植被恢复,限制扰动范围11弃土(石、渣)应分类堆放,布设专门的临时倒运或回填料的场地主体设计未到施工设计阶段下阶段补充12施工道路、伴行道路、检修道路等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少施工扰动范围,采取拦挡、排水等措施,必要时可设置桥隧;临时道路在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迹地恢复场内道路后期硬化13主体工程动工前,应剥离熟土层并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作为复耕地、林草地的覆土施

6、工准备期已安排剥离表土,并集中堆存保护利用建议施工方按此水保要求执行,方案补充了表土保护、利用措施14减少地表裸露的时间,遇暴雨或大风天气应加强临时防护。雨季填筑土石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方案补充了雨季防护措施15临时堆土(石、渣)及料场加工的产品料应集中堆放,设置沉沙、拦挡等措施方案补充了防护措施及要求三、水保2007184号文中限制性规定1水土保持方案中没有主体工程的比选方案,比选方案水土保持评价缺乏水土保持有关量化指标的主体设计中有平面布置比选方案本方案进行了水保量化指标评价2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对原自然地貌的扰动率超过70,或对林草植被的破坏率

7、超过70的项目破坏植物74.7%采取工程及临时防护,并进行植被恢复3工程的土石方平衡、废弃土石渣利用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基本符合要求本方案进行了优化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的开发建设项目不属于此类项目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内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项目不属于此类项目6违反水土保持法第十四条,在25度以上陡坡地实施的农林开发项目不违反7违反水土保持法第二十条,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内取土、挖砂、取石的开发建设项目不违反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

8、国水法第十九条,不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水工程不违反9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精神,国家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展前期工作,但未能提供相应文件依据的开发建设项目已取得相关路条10分期建设的开发建设项目,其前期工程存在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未落实和水土保持设施未按期验收的不存在11同一投资主体所属的开发建设项目,在建及生产运行的工程中存在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未落实和水土保持设施未按期验收的不存在12处于重要江河、湖泊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内可能严重影响水质的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对水功能二级区的饮用水源区水质有影响的开发

9、建设项目不影响饮用水源区13在华北、西北等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未通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开发建设项目不属于制约性因素总体评价结论基本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1.2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根据场址地形特点工可报告拟定了两个总平面布置方案。方案一:垃圾进场道路和生产办公区布置在西北面,主厂房布置在厂区中部,汽机间面向北面。烟囱、污水处理站、循环水泵房和冷却塔、清水池和清水泵房位于厂区东面。方案二:垃圾进场道路和生产办公区布置在西北面;主厂房布置在厂区中部;汽机间面向西面;烟囱位于厂区北面;污水处理站、循环水泵房和冷却塔、清水池和清水泵房位于厂区东面。由于受地形的限制,两个方案区别只是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

10、础上主厂房逆时针旋转了90度。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量化指标见表1.2-1。表1.2-1 水土保持量化指标比较表项目单位数量比选结论推荐方案比选方案1、扰动地表面积hm221.9721.97一致其中耕地hm20.610.61一致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21.5721.57一致3、土石方开挖量万m3152.05152.83推荐方案优4、弃渣量万m3无无一致5、可能水土流失量t7336.927653.25推荐方案优6、水土保持投资万元1407.161429.8推荐方案优可研推荐意见推荐方案推荐意见推荐综上,推荐方案相比比选方案在平面布置中道路、管线长度较小,所以推荐方案在土石方开挖、水土流失量和水土

11、保持投资等方面略占优,因此,本方案从水土保持角度同意可研推荐方案。1.3对推荐方案的合理性评价1.3.1项目主体布局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项目区内各功能分区分布合理,但考虑项目区原地形,竖向设计不尽合理。本项目只有一个竖向台阶,场地设计标高为106.3m,土石方开挖回填量较大,建议下阶段设计优化竖向布置,在可调范围内尽量采用台阶式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减少水土流失在考虑各功能区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以生态环保思想为规划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生态环境的流失。本项目建设中应加强施工期内水土流失的防治,对主体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补充完善,全面控制工程施工期及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

12、水土流失,可以使区内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1.3.2 主体工程占地合理性分析评价1、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的分析与评价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41.84hm2,其中永久占地37.61hm2,临时占地4.23hm2。工程用地面积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荒草地、水田、园地、水域和建筑用地等。占地类型中林面积占总面积的67.1%,比例较大,破坏了大量植被,应提高防治标准,尽量减少水土流失。项目所占水域为黑坝水库南面边角区域、水塘、及部分灌溉沟渠,其中征用黑坝水库面积0.44hm2(实际扰动面积为0.32hm2),水塘1.14hm2,灌溉沟渠365m。工程占用的水塘和灌溉沟渠区域建成后场地四周形成

13、高边坡,且周边无耕地范围,无需考虑灌溉。但征用水库区域会减少水库面积,容易使工程土方倾入其余水库区域而导致水库淤积,减小库容,影响水库下游农田灌溉,因此本方案建议尽量优化工程占地,避免征用水域面积。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炉渣飞灰经处理后运至黑麋峰垃圾填埋场,这样减少了弃渣临时占地;工程借方可通过黑麋峰卫生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运至主体工程填方区域,减少了施工便道临时占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本项目施工生产区布设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减少了临时占地面积。工程在平面布置尽量在少占地的同时满足厂区运行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占地范围,从而减少新增水土流失的可能性。项目临时占地中有取土场,占地面积为3.9

14、3hm2,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新增占地在建设过程中将彻底改变原土地的利用类型,破坏原有植被,改变原有地表和土体结构,形成大量结构松散、裸露、抗蚀抗冲能力弱的新土,可能导致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时清理堆土,做好拦挡、支护、排水、覆盖等工作,将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1.3.3 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评价1、主体工程土石方调配分析评价项目区原地貌地形变化较大,工程土石方挖动量大,通过本方案的土石方平衡分析,工程建设开挖土石方总量为151.96万m3,填方总量174.95万m3,借方总量18.99万m3,建议主体工程设计中进一步加强土石方优化设计

15、,尽可能减少土石方开挖回填及临时堆渣等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在总填方中,利用自身开挖的土石方151.96万m3(含表土),占总挖方的100%,占总填方的89%,自身利用率较高,有利于减少土石方外借、弃渣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场地内交通方便,从土石方平衡分析来看,土石方调运合理,综合利用率高,有利于减少工程土石方工程量,使土石方得到了合理利用,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规范要求,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量和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议主体设计下阶段作进一步优化土石方调运工艺,减少土石方运输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量。本工程外购的块石、砂卵石料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水土流失,由于本工程采用外购方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应由开采单位承担,

16、建设方在采购合同中应进行明确。2、借土方案分析评价经过土石方平衡估算,工程需外借土方18.99万m3,工程规划设置2个取土场,位于项目区西侧山坡,紧邻黑麋峰卫生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临时占地3.93hm2,取土场容量可满足借土需求。根据现场调查,取土场地形起伏较大,林草覆盖率高,在该区域取土将破坏大量植被且取土后形成高边坡,防护不当容易造成塌方,危害周边安全,因此建议下阶段优化取土场选址,尽量避免高陡波取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临时防护措施以及借土完成后取土场排水沉砂、边坡防护和植被恢复措施。取土场土方利用黑麋峰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运至厂区,这样可以减少施工道路临时占地,减少扰动范围,避免大量水

17、土流失。1.3.4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工艺分析评价1、施工组织分析与评价(1)本工程施工工期安排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跨越了降雨季节,但按照施工进度安排,工程大的土石方工程避开了雨季,同时,强降雨天工程将停止施工,并按照土建工程养护要求,将会采去一定的排水遮蔽等措施,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施工期随跨越雨季,但强降雨天停止施工,不会造成大的水土流失,无水土流失限制性因素;2、土石方及砂石料在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3、施工工序采取先挡后填的顺序进行施工,有效防止了由于自身重力或外力作用造成的坍塌和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周边道路和环境的

18、影响。4、场地回填所需土方采取即挖即填,尽量减少临时堆放,以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5、施工进度与时序安排考虑了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缩小裸露面积,减少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6、施工临时堆土裸露面,主体工程中未对其采取临时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措施,本方案中将对其进行补充设计;以上施工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水土流失的防治,从水土保持角度认为是可行的。2、施工方法和工艺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施工工艺设计中,对场地开挖、填筑,地基处理等没有详细的设计。在工程设计中还需进一步充分的考虑排水工程,建设期间,对建筑物基础的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在地下建筑物的开挖面内设置数个

19、沉沙池或集水井,收集基坑内的积水,再使用水泵将积水抽至地面的临时排水沟,修建临时排水及临时沉沙池用来对场地地表径流的排导和基坑积水的输干,有效地减少了地表径流对场地的冲刷,防止对主体工程的施工安全造成影响,施工结束后项目区域内采取雨污分流制进行排水设计。以上工作均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效益,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建设土石方开挖以机械和人力施工为主,建筑施工以机械为主,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有利于开挖方的控制,减少多余土石方的产生;开挖面做成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工程施工使用机械施工,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开挖回填时间,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开挖填筑土方时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需暂时堆放的

20、进行集中堆放,避免产生水土流失。施工工序采取先挡后填的顺序进行施工,有效防止了由于自身重力或外力作用造成的坍塌和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周边环境的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以上施工工艺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水土流失的防治,通过分析认为,本工程施工工艺对主体工程不存在限制性影响,从水土保持角度认为是可行的。1.3.5 工程扰动水系评价根据工可报告,本工程干扰水系主要为黑坝水库南面边角区域、水塘、及部分灌溉沟渠,其中征用黑坝水库面积0.44hm2(实际扰动面积为0.32hm2),水塘1.14hm2,灌溉沟渠365m。通过现场调查,征用黑坝水库区域目前处于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大部分区域无水面覆盖,

21、荒草丛生,东西南三面为山体环绕,山体林草覆盖率较高,根据工可报告竖向布置方案,经过场平之后该区域北面将形成约34m的高边坡,如果及时对该边坡进行高标准防护后可与东西两面一道形成黑坝水库天然屏障,可最大程度减少流入水库泥沙量,减少水土流失。若场平施工过程中对该区域不注意临时拦挡、覆盖等措施,且场平后对高边坡不进行防护或者低标准防护,将造成大量泥土倾入水库,造成水库淤积,严重影响下游农田灌溉,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因此应加强施工过程中临时防护措施及边坡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水土流失。部分灌溉沟渠和水塘可用作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最大程度排导雨水,沉降泥沙,减少水土流失危害,同时也可节约工程投资。 工程扰动黑

22、坝水库区域现状1.4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分析与评价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原则为: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的工程为水土保持工程;以主体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作为水土保持工程;对建设项目临时征地、占地范围内的各项防护工程均作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作为水土保持工程等。本项目主体工程中可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分项工程主要有园林绿化以及排水工程。以主体工程为主,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有:地面硬化和施工围墙等工程。1.6.1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工程以下主体工程设计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并应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之中:1、室外排水工程

23、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其中雨水排水系统主要布设在广场道路区和景观绿化区,汇入周边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的设置是为保证场地安全,防止降水和地表径流冲刷地面、边坡造成水土流失而影响项目区水质及排水安全,工程设计通过设置完整的排水管网设施,以实现迅速排除地块范围内的地表水的目的。排水设施主要为地埋式排水管网,设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斗,沿道路广场环地面交通及建筑物布置,连接周围道路排水系统。排水管网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地面雨水对场内水塘及周边水系水质造成污染,同时对保障行洪安全、防止地面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淤塞水系有很好的作用。2、护坡工程:除处理不良地质所采取的护坡(如混凝土喷锚护坡等)外,

24、其他形式的护坡工程均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3、土地整治工程:对施工迹地进行的土地整治工程(清理、平整、覆土),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表土剥离、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均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4、道路及园林绿化项目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环境良好,为营造舒适环境,主体工程设计进行了高额的绿化费用估算。根据工可设计,项目区建成后绿地面积将达到1.48hm2,绿地系数达到29.4%。主体工程已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量见表1.6-1。表1.6-1 主体工程已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量及投资序号措施类型单位数量小计(万元)合计(万元)工程措施砼排水沟m7992199.8644.57沉砂池座81.76综合护坡工程hm24.7443

25、.01植物措施道路绿化hm20.757.87378.85场内园林绿化hm21.39370.981.6.2 不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的措施与评价主体设计中包含多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设计,分析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不计入方案措施体系之中:1、地面硬化措施本项目道路采用沥青砼路面,项目区广场采用地面铺装设计。硬化措施有效防止了降水直接进入土壤,彻底消除了土壤流失的动力源泉,对防止裸露地表的土壤流失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但由于硬化措施彻底阻碍了降水进入土壤的可能性,使降水无法渗入土壤,即无法形成壤中流,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直接流走,造成大量的水

26、资源流失。所以,地面硬化的保土作用非常好,但保水性能特别差。作好硬化区以及周边的排水工程至关重要。2、场区周边围墙场区周边布设有围墙,围墙主要用于保证项目区的正常运行,防止人畜的随意进入,保护项目区各种植被和设施避免破坏;同时围墙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项目施工期间对项目区外的影响,起到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1.6.3 综合评价综上所述,主体工程设计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这些措施布设合理,数量欠充足,能够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主体工程防护措施所能达到的防治效果见表1.6-2。表1.6-2 主体工程治理度分析表 单位hm2项目区扰动面积坡面投影占地坡面水平面积水保防治措施面积场

27、地硬化及建构筑物占地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度(%)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主体工程37.694.861.321.7817.27.9130.0363.2%从上表可以看出主体工程已有措施的水土流失治理度为63.2%,不能达到水土流失治理目标(97%),由于设计重点不同,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以永久性工程为主,对工程施工期和生产期临时防护措施考虑得较少,不能有效解决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因此,工程需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5hm2,重点补充厂区、引水管线区和取土场区水土保持临时措施,以完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体系。1、补充项目施工场平期临时拦挡及排水措施;2、补充项目区施工建设期的临时

28、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临时排水沟、沉沙池、临时拦挡防护、临时覆盖等;3、补充地下建筑施工临时拦挡与排水措施;4、各区的植物措施落实前,增加对绿化场地的土地整治措施,以优化植物生长立地条件,提高植物成活率;5、补充临时堆土区、施工生产区的临时措施,包括临时排水、沉沙、拦挡、覆盖措施。6、补充取土场周边排水措施。临时措施量有:临时排水沟18747.76m,临时沉沙池40个,袋装土垒砌拦挡1534.1m3,临时覆盖22118m2,1.7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1.7.1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本工程为点型和面状工程,项目建设综合利用自身开挖的土石方资源,无取土场和弃渣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施工

29、区设置在施工区内,因此,本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成点状和面状分布,主要表现如下:1、损坏了项目区具有水保功能的林草植被。工程建设改变了原地形地貌,破坏植被,破坏原有水系,施工区容易受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产生水土流失。2、破坏地表土壤结构。工程施工需破坏原有具有水保功能的地面,大量的扰动使土壤结构改变,抗蚀力显著降低,在降雨和径流等自然因素影响下极易产生土壤流失。3、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特别是场地三通一平阶段势必产生大量易于流失的松散土石方,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物源。4、施工中形成了易受降雨径流冲刷的边坡。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堆土和是共产生的裸露边坡,将加剧水土流失进程。1.7.2 水土流

30、失类型及分布本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外营力主要是水力,其次是重力,所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侵蚀形式以溅蚀、面蚀、沟蚀等为主;其次有重力侵蚀,包括散落、崩塌、滑坡等侵蚀形式。具体为:1、水力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扰动地表,土壤结构变得疏松、孔隙度大,在雨滴的打击和水流的冲刷下产生水土流失,分布在各个施工区域。2、重力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为临时堆土的边坡和新填筑的场地基础、新开挖的边坡,结构松散,在重力作用下边坡容易失稳,有可能产生坍落、滑塌等坡坏,产生水土流失。这主要发生在临时堆土区。3、水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因其质地疏松、

31、孔隙度大,在雨后吸水饱和,破坏了原来的平衡,地形变化较大,极易造成滑坡、坍塌等危害,危及下游的农田、道路、水利工程等。1.7.3 工程建设及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本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建设期内。该项目各类建筑物基础开挖、各类辅助设施基坑开挖将破坏地表原有的植被和地表土壤结构,使土壤结构松散,抗侵蚀能力减弱;同时会产生一些临时性的弃土,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将进一步引起新的水土流失,给施工建设期的施工安全带来危害,同时有可能对古村遗址造成破坏,影响舞水河水质等。本项目属建设类项目,运行过程中没有土石方开挖,无扰动地表,不会新增流失,

32、只要没有人为的再破坏,工程运行期水土流失将难以发生运行期内区内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发挥效益,能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1.8 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1.8.1 结论经过对主体工程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主体工程方案合理可行,工程设计方案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土石方平衡及纵向调配利用基本合理,施工工艺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工程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主体工程无制约因素。1、本工程建设不同程度地改变、损坏、埋压原地表植被,破坏项目区的水土保持设施,土石方施工、取土、弃渣及机械碾压等原因,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扰动了土层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

33、剧,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因此,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土石方施工过程中临时堆土、弃渣及其借方运输过程中的规范操作与管理,防止土石渣体流失。2、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松散土石极易直接进入附近沟渠河道,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安全操作,同时布置一定的防护措施,控制施工过程和土石堆存过程中的水土流失。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序和方法基本满足水土保持要求。4、本工程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结合主体工程需要,在部分工程中考虑了水土保持方面的要求,设计中采取的各种拦挡、排水、护砌等措施能有效的减少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产生的水土流失,起到了良好的防治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项目建设与工程运行期间可能发生

34、的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目的。5、主体设计对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治措施考虑不够,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较大,在本报告中应重点设计。综上所述,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基本合理,从水土保持角度看,主体工程总体可行。主体工程设计中,凡涉及到主体工程运行安全的防护工程设计标准均较高,能达到水土保持要求。但就整个项目而言,主体工程只注重了主体防护,而对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面考虑的较少(如施工过程中对临时堆土的临时防护等),不能形成有效的防护体系。因此,本方案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补充增加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并将其一并纳入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

35、系中,使方案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科学的防护体系。1.8.2建议通过分析主体工程设计,针对本项目的特点,本方案提出以下建议:1、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控制并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2、在下阶段设计时进一步优化占地、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尽量少占用水域和农田,减少土石方量,最大程度控制水土流失。3、由于本工程目前还没有详细的引水工程方案,本方案根据厂区和湘江之间的地形地貌和厂区布置情况,重点从水土保持角度初步规划了引水管线走向,并估算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量和投资,建议下阶段主体设计充分考虑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建设扰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满足水土保持要求。4

36、、土石方工程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并避开雨季施工;5、土石方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堆土应集中堆放,临时堆土可在区内的空地内集中堆放,并设置拦挡防护措施;6、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7、对于与本项目一起施工的预留用地,应按要求另外编制水保方案到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并严格按照批复的水保方案执行。8、下阶段设计中应提出明确的绿化设计内容,并及时落实植物措施。9、现阶段初步规划取土场位置及防护措施,建议下阶段进一步优化借土方案,尽量减少扰动植被,减少土石方量,控制水土流失。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会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不存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