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345214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值教案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力量 目标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力量。培育学生运用比照法和依据客 观事实解决问题的规律思维力量。培育学生规律推理力量。情 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生疏 观点。培育学生擅长观看、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 材分析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理论的组成局部,它属于化学根底 理论学问。教材把这局部内容安排在强弱电解质和电离平衡之 后,目的是使盐类水解过程和规律的探讨能在电离理论和强弱 电解质概念的指导下进展, 运用学生已有学问,从中开掘出盐类水解学问的

2、生长点。本节内容分为三局部:建立盐类水解 的概念;探讨盐类水解的规律;运用盐类水解的学问。其中,盐 类水解的概念是根底,旨在提醒盐类水解的实质,并为争论盐 类水解规律供给依据。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核心,它是盐类水解 原理的具体化,并使盐类水解一般概念得以直接应用。盐类水 解的利用,则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应用实例,加深对盐类水解 及其规律的理解、稳固。总之,本节教材涉及的学问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第 1 页 共 5 页及平衡移动原理等学问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教材是本章的 重点和难点。教法建议本节教师需要为学生供给鲜亮的盐类水 解的试验事实,启发学生思考,引导

3、学生探究,深入探讨试验 的微观本质,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 识到理性生疏的飞跃,以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对于盐的水解规律,要突出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要依据教材的典型实 例,运用归纳法提醒两类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水解的 规律;对于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教学中要强调书写的标准要求和留意事项,并加强训练。最终, 运用演绎法,争论盐类水解学问在实际中的运用,加深对盐类 水解本质及其规律的生疏。具体建议如下:1.学问预备(布置预习作业):中和反响可表示为酸+碱=盐+水,因此可把盐理解为是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响完成的,又由于酸有强酸、弱酸, 碱有强碱、弱碱,所以

4、生成的盐就有四种,即强酸弱碱盐、弱 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强酸强碱盐。要求上述四种类型的盐 各举出 23 例(写化学式)2.承受试验探究方法引入课。 建议将教材中的试验 3-1改为学生试验,并增加一个演示试验, 即向盛有固体 Na2CO3 和NH4Cl 两支试管分别注入 3-4ml 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再分别滴加 2-3 滴酚酞试液和紫色石蕊试液,观看溶液颜色变化,这样使学生通过试验现象,觉察盐溶 液不都呈中性,引出课题。3.对于盐类水解的本质, 建议通过分析 CH3COONa、AlCl3 的水解,引导学生总结出盐类水解的本质。4.对于强酸强碱盐不水解这局部内容的教学也不容忽 视,学生只有理

5、解了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盐类水 解的本质和条件;而对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只要求学生会推断该类盐能水解就可以了,不要扩展。5.在讲解如何书写盐类水 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时,要强调说明以下问题:盐 类水解反响一般是可逆反响,反响方程式中要写 号。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的量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 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 把生成物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如H2CO3,NH3H2O 等)多元弱酸的盐的水解反响分步写方程式,但以第一步为主(如H2CO3);多元弱碱盐水解不分步写(如 AlCl3)。盐类水解反响可视作中和反响的逆反响。6.影响盐类水解的

6、外界因素的教 学,对于重点中学,可启发学生运用试验手段自主探究;对于一般中学,可实行教师演示试验。同时使学生生疏到盐本身的 性质才是主要因素,渗透内、外因的辩证关系。7.对于盐类水 解的利用,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溶液的配制、除杂外,在多举一 些应用实例,如化肥混施、明矾净水,以丰富学生的视野。8. 本节内容完毕前,总结归纳盐类水解学问的应用,以便将学问 系统化,规律化,便于学生把握,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教学 设计方案一重点: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本节的其次局部为溶液的酸碱性和 pH。教材首先指出常温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仍旧是一个常 数,由此进一步说明 c(H+

7、)和 c(OH-)的相对大小是打算溶液的酸碱性的根本缘由。在具体分析了溶液的酸碱性和 c(H+)、c(OH-)的关系之后,结合实际说明白引入 pH 的必要性,这也为后面争论 pH 的范围埋下了伏笔。在给出了 pH 的表达式之后,教材随即介绍了 pH 的简洁计算,并在分析计算结果的根底上争论了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的关系,最终强调了 pH 的应用范围。从教材编排的看,整节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成为 一个前后严密联系的整体。教材还安排了资料和阅读,这不仅 可以丰富学生的学问,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 学习习惯。还应留意的是,依据的国家标准,教材将 pH 值改称为 pH。教学中要以教材为

8、准,不行读错。教法建议迁移电离平衡理论学习水的电离。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试验证明水 也有极弱的导电性,试分析水导电的缘由,以问题引发学生的 思考,由学生自己依据所学的电离理论得出水是极弱的电解 质,纯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的结论。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班 级,利用化学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常数,可以在教师指导 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班级,可以以教师为主进展推导。推导水的离子积常数,目的在于使学生生疏水的 离子积常数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缘由。教学中切不行把重点 放在使学生把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推导方法上。可以利用电脑 动画,演示水的电离过

9、程,增加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学问的理 解,并激发学生兴趣,稳固所学学问。争论溶液的酸碱性时, 应先让学生分析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分析水中参加 酸或碱后 c(H+)和 c(OH-)的变化。再依据 KW = Kc(H2O) ,说明对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数。因此,只要温度一 定,无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在 KW 都为常数,或者说 c(H+) 和c(OH-)的乘积都是定值。进而得出水溶液的酸碱性是由 c(H+) 和 c(OH-)的相对大小所打算的结论,并具体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关于 pH 的教学可以分以下几步进展。先说明引入 pH 的意义,再给出计算式,介绍有关 pH 的简洁计算,最终总结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的关系,并强调 pH 的使用范围。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班级,可以让学生通过争论来确定 pH 的使用范围。可安排学生课下阅读课后的资料和阅读材料,开阔视野,增长 学问。教学设计例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值重点:水的离子积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的简洁计 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