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14320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选题1 .在原始社会,人类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遵守。()A.道德强制B.法律自觉C.习惯自觉自愿D.法律强制J2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A.B.C.D.3 .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这边是小苹果,那边是 最炫民族风,各种音乐竞赛高音、舞队噪声,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这说明了

2、()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还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法律离我们很近A.B.C.D.4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下列方式来 协调()道德亲情友情法律A.B.C.D.5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针对利用经典卡通形象制作传播涉暴力、恐怖、残酷、色情 的“儿童雅典视频,等有害视频,开展深入监测和清查,一经查实,必予严惩。此举( )A.真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B.能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C.可以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D.确保了未成年人远离各种网络陷阱6 .“没有规矩,不成

3、方圆。”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法律区别于其 它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规范着违法犯罪分子的行为7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该法的实施有利 于()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惩治毒品犯罪行为杜绝社会违法现象A.B.C.D.8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惩恶扬善、伸张正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和教育作用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B.C.D.9 .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中国公民我们应该从小学习法律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 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我们年龄还小,只需要享受权利,不用履行任何义务A.B.C.D.10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以来, 各地陆续出台具体举措,守好学校课堂教学主阵地,丰富课外体验活动,减轻学生过重 作业负担。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消除学生的毕业升学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A.B.C.D.11 .下列对漫画正确的理解有()A.男孩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B.男孩应远离网络,全心全意地学

5、习C.家长的行为尽到了家庭保护的职责D.家长的行为违反了网络保护的规定12 .为了测试儿童会不会轻信陌生人,某报记者曾设局“拐骗”儿童。结果发现:85%的 儿童轻信对方,愿意跟对方走;10%的儿童虽持怀疑态度,但最终还是跟对方走:只有 5%的儿童完全怀疑陌生人,不跟对方走。这个测试结果反映了()A.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B.未成年人需要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C.学校应该加强对拐骗未成年人行为的打击力度D.全社会要共同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防线13 .某校在深化法治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下列同 学们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骑自行车时遵守交

6、通规则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A.B.C.D.14 . 3月11日,北京晚报刊文流量造假、刷量获刑,追星岂能无底线:“业绩不能靠 吹,数据不能注水,合法合规才是人间正道。这个重要的阵地必须风清气正,互联网不 是法外之地,买水军、刷流量以及利用技术手段作假,都必将受到法律严惩。”这对我 们青少年的启示有(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底线的事情不做追星是时尚潮流,我们要跟上拒绝不良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A.B.C.D.15 .法治意识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法治意识是蕴合在条文之内的精神内核: 这段话说明,树立法治意识,就要()发自内心

7、地认可、崇尚法律尊券法律至上将法律铭刻在我们内心发自内心地遵守、服从法律A.B.C.D.1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人国民 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 明确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阶段目标。青少年提高法治素 养就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通过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认同法律、尊崇法律和捍卫法律积极行使权利,逃避应尽义务A.B.C.D.二、材料题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某居民住宅区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居民王某欺负邻居李家孤儿寡母, 建院墙时强占李家宅基

8、地。居委会、派出所对王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多次进行教 育,但王某不予理睬。李家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王某限期内拆除院 墙,让出多占的李家宅基地。王某无视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 强制王某执行法院判决。材料二:2021年,“醉驾入刑”已实施十周年,10年来,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 事故数、死亡人数较法律实施前10年大幅下降,“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逐渐成为 全社会的共识。(1)人民法院对王某实施制裁的依据是什么?这种依据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 要特征是什么?(2)材料二中交通事故“大幅下降”和“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

9、些作用?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曾经在各大网站上疯传一段视频:一个男司机,因为一个女司机开车连续变道,开 车将女司机逼停,下车后对女司机进行了暴力殴打,致女司机重伤,男司机被民众捕获, 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事件发生后,网民对男女司机的行为进行了持续的议论,谴责男 司机暴行的舆论铺天盖地,批评女司机交通行为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路怒族”一时成为 网络热词.(1)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两位司机的行为?(2)在国家“全国实施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公民,怎样才 能做到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3)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当你遇到材料中类似问题时你应该怎样做?答案1-16 CCBAB B

10、ABBA DABCD A17. (1)人民法院对王某实施制裁的依据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2)交通事故“大幅下降,说明: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 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成为社会共识说明: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为 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18. (1)两位司机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都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惩罚。 (2)我们应培养和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自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 罪行为作斗争。(第点可以表述为“有法必依”“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规守 纪”等)(3)同学之间突然发生矛盾,要冷静处理,不要急躁,避免以暴力的方式解决,导致 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乘公共汽车时与人发生矛盾,要主动和解,不要激发矛盾;父母 家人与他人发生纠纷,要主动劝解,避免矛盾激化。(做法里应该有“冷静”“不激化矛 盾”“和解”“避免违法犯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