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245223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峨眉山月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意象分析,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熟练的背诵。2、通过意象分析,体会诗人思乡怀友的情感。 教学难点:1、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对于喜欢求仙问道的李白来说,四川真是块宝地。因为这里遍布着仙山,然而众多仙山中,李白最喜欢的峨眉山。每每登上峨眉山,李白与晚霞作伴,与飞鸟交友。就像真的修道成仙了一样。二、教学过程(一)故事背景,友人出场李白峨眉山寺院结识了寺院中的主持广浚和尚佛法高明,琴技高超交友, 志同道合每日弹琴吟诗,甚是快活快乐的时光不能长久分离。(二)不

2、舍分离,月夜美景1、诗歌中的一、二句中写到了哪些事物?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意象、意境分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半轮秋:指的是半圆的秋月。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影入平羌江水流”“影”在金文中, 上面是个太阳,下面是一个高大的平台,本意就是太阳在亭台上投下的影子。明确:意象:月亮,月影,江水意境:烟云笼罩着峨眉山后,半轮明月缓缓升起。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月亮冲出云雾撒下了皎洁的光辉。2、过渡: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在月色的怀抱中,李白会想到什么?生 1:家乡(这片我生活了这么多年的故土,以后我想见却见不到了,我真舍不得离开你啊!

3、)生 2:亲友(父母双亲还有从小到大的玩伴,以后我想见却见不到了,我真舍不得离开你们啊!)生 3:月亮(这峨眉山月,是我故乡的月亮啊!以后我想见却见不到了,我真舍不得离开你啊!)师小结:一个“思”牵出了多少惆怅,“思”却“不见”这让人何等迷惘。李白用一个“思君不见”,告诉了我们他在思念着家乡的人和家乡的景。师:李白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生:夜发向三峡师:他那么急切,甚至都不愿意等到天亮再走,为何非要连夜出发?补充李白资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苦读诗书二十多年,却一直等到二十五岁时才有机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远方去实现他的梦想。) 今晚,他终于出发了,师总结:青春的豪情与梦想、对外面世界的期待,对友人和家乡的留恋和不舍。(三)课堂总结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汀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三、写作特色1.结构巧妙月亮为切入点首先展现了月光下峨眉山壮美的轮廓,接着又用月夜营造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江风晚景。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处地名联系在一起,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四、作业设计另见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峨眉山月歌青春的豪情和缱绻的乡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