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233258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本文关键词:实施细则,评审,综合医院,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本文简介: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河南省卫生厅编印二一二年二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2年版)为全面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动稳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本文内容: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河南省卫生厅编印二一二年二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2年版)为全面推动深化医药卫生

2、体制改革,主动稳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实力,满意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阅历的基础上,我部印发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卫医管发202233号)。为增加评审标准的操作性,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供应依据,制定本细则。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2年版)适用于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其余各级各类医

3、院可参照运用。本细则共设置7章73节378条标准与监测指标。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7节342条636款标准,用于对三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在本说明的各章节中带“”为“核心条款”,共48项。第七章共6节36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综合医院的医院运行、医疗质量与平安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二、细则的项目分类II(一)基本标准适用于全部三级综合医院。(二)核心条款为保持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平安,对那些最基本、最常用、最易做到、必需做好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医疗平安与患者权益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记。(三)可选项目主要是指可能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医院功

4、能任务的限制,或是由政府特殊限制,须要审批,而不能由医院自行确定即可开展的项目。三、评审表述方式(一)评审采纳A、B、C、D、E五档表述方式。-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III-不适用,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判定原则是要达到“-良好”档者,必需先符合“-合格”档的要求,要到“-优秀”,必需先符合“-良好”档的要求。(二)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评分说明的制定遵循循环原理,即plan,即do,即check,即action,通过质量管理安排的制订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平安的持续改进。由于标准条款的性质不同,结果表达如表2。表2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优秀良好

5、合格不合格有持续改进,成效良好有监管有结果有机制且能有效执行仅有制度或规章或流程,未执行仅或全无四、评审结果表3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项目类别第一章至第六章基本标准其中,48项核心条款C级B级A级C级B级A级甲等90%60%20%101%73%20%乙等80%50%10%1O0%60%l0%_附件河南省医院评审“单项推翻”条款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在校验期内的。2、诊疗项目超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项目范围执业的。3、评审周期发生群体性、组织性违规违纪事务的。4、评审周期有卫生行政部门查实的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录的。5、年度内发生一级主要责任以上医疗事故(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6、核

6、准有卫生技术人员违规执业、超范围执业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7、发布虚假、违规医疗广告和医疗信息的。8、在基本建设、重大项目实施中发觉被查实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的。9、核准病房护士与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之比低于0.41的。10、优质护理服务未覆盖101%病区的。11、不能供应在校验期内的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校验)合格文件的。12、年度内发生放射平安事务或环保平安事故的。13、年度内发生平安生产事故(爆炸、火灾等)、重大刑事犯罪案件、重大恶性治安事务或群体性事务的。14、2年内发生重大医院感染暴发责任事务的。15、评审周期内有非法定渠道用血和自采、自供血液行为的。16、抗菌药物

7、应用管理不符合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规定的。17、医院信息系统(Lis、His、Pacs)未能联网运行,不能为医院管理、临床医疗和服务供应技术支撑的。18、未实现与省卫生厅医疗服务监管信息平台联网的(二、三级医院)19、政府指令性任务未完成的。79目录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三、担当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四、应急管理其次章医院服务二、门诊流程管理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八、就诊环境管理第三章患者平安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限制的基本要求九、妥当处理医疗平安(不良)事务第四章医疗质量平安管理与持续改进一、质量与平安管理组织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六、

8、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八、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九、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十、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一、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二、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四、精神科疾病的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十五、药事和药物运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六、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七、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九、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一、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二、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三、临床养分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四、医用氧舱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二十五、放射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二十六、其他特别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五、特别护理单元质量

9、管理与监测第六章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二、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四、人力资源管理八、后勤保障管理九、医学装备管理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其次节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平安监测指标第三节单病种质量指标第四节重症医学()质量监测指标第六节医院感染限制质量监测指标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三、担当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3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2004.12.1)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5.9)等相关法律、法规,担

10、当传染病的发觉、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133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担当传染病的发觉、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1有特地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2有指定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3对发觉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亲密接触者实行必要的治疗和限制措施。4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5有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6有对特定传染病的特定人群实行医疗救助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7依照规定为

11、特定对象(如结核病、艾滋病等)供应医疗救助服务。【】符合“”,并门诊、住院诊疗信息登记完整,传染病报告、诊疗和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规范。【】符合“”,并主管部门对传染病管理定期监督检查、总结分析,持续改进传染病管理,无传染病漏报,无管理缘由导致的传染病播散。四、应急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4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听从指挥,担当突发公共事务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协作突发公共卫生事务防控工作。141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担当突发公共事务的医疗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防控工作。【】1各级各类人员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

12、的内容。2医院明确在应对突发事务中应发挥的功能和担当的任务。3依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担当突发公共事务的医疗救援。4依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担当突发公共卫生事务防控工作。5有完备的应急响应机制。【】符合“”,并1有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熟识应急预案以及医院的执行流程。2有参加突发事务医疗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防控工作的完整资料。【】符合“”,并对参加的每一例医疗救援或防控工作均有总结分析,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142加强领导,成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落实责任,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的机制。1421建立健全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和应急指挥系统,负责医院应急管理工作。

13、()【】1有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应急管理。2有医院应急指挥系统,院长是医院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3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4有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在应急工作中的详细职责与任务。5医院总值班有应急管理的明确职责和流程。6有应急队伍,人员构成合理,职责明确。7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符合“”,并1有院内、院外和院内各部门、各科室间的协调机制,有明确的协调部门和协调人。2有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相关制度。3应急队伍组成的垂直和水平关系明晰,跨度合理,覆盖应急反应的各个方面,确保应急行动的协调和高效,能够得到后勤系统和医学装备部门的支持。【】符合“”,并1有应急演练或

14、应急实践总结分析,对应急指挥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2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授权履行信息发布。143明确医院须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务策略,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实力。1432编制各类应急预案。()【】1依据灾难脆弱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务的标准操作程序。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务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符合“”,并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便利员工随时

15、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符合“”,并定期并刚好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不断完善应急预案。144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养和医院的整体应急实力。1441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养和医院的整体应急实力。【】1医院有平安学问及应急技能培训及考核安排,定期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应急相关法律、法规、预案及应急学问、技能和实力的培训,并组织考核。2各科室、各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系统的防灾训练。3有开展各类突发事务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应急演练。【】符合“”,并1培训考核的内容涵盖了本地区、本院须要应对的主要公共突发事务。2相关人

16、员驾驭主要应急技能和防灾技能。3有应对重大突发事务的医院内院外联合应急演练。4有应对突发大规模传染病爆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的综合演练。【】符合“”,并应急预案与流程的员工知晓率达到101%。145合理进行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1451制订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安排,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有适量应急物资储备,有应对应急物资设备短缺的紧急供应渠道。【】1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安排。2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审批程序。3有必备物资储备书目,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运用登记。【】符合“”,并1应急物资和设备有定期维护,确保在有效期内,自查有记录。2现库存的储备物资与书目相符,有适量的药品器材、生命复

17、苏设备、消毒药品器材与防护用品,有水与食品的储备。3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管记录。【】符合“”,并与供应商之间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紧急供应的协议。其次章医院服务二、门诊流程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221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削减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2211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削减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1门诊布局科学、合理,流程有序、连贯、便捷。2有门诊管理制度并落实。3有各种便民措施。4有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的措施。5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相关制度与程序。【】符合

18、“”,并1针对门诊重点区域和高峰时段,有措施保障门诊诊疗的秩序和连贯性。2有削减就医环节的信息支持系统,实行门诊分层挂号、或科室、诊室干脆挂号、缴费或自助挂号、缴费等服务。3切实落实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符合“”,并门诊管理工作有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门诊工作。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231急诊科设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2250号;2022.5.25)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配备满意急诊绿色通道要求,实行724小时服务。231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实行724小时服务。【】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

19、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2急诊科布局符合急诊快捷流程特点,满意绿色通道要求。3急诊科、急诊检验、影像检查、药剂科等实行724小时服务。【】符合“”,并急诊科有单独的区域,医疗区和支持区(医技与药房)紧邻。【】符合“”,并急诊科有完善的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满意急诊危重患者抢救须要。八、就诊环境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283就诊、住院的环境清洁、舒适、平安。2831就诊、住院的环境清洁、舒适、平安。【】1医院建筑布局符合患者就诊流程要求和医院感染管理须要。2门诊工作区满意患者就诊须要,有配备相宜座椅的等候休息区。3有候诊排队提示系统。4有整齐安静的住院病房,实际占地面积满意住院诊疗要求。5

20、有卫生洗浴设施,并配备应急呼叫及防滑扶手装置。6有平安、舒适的病房床单元设施和相宜危重患者运用的可移动病床。7有平安管理、保洁管理措施。【】符合“”,并对医院环境状况有巡查、维护措施,保障就诊住院环境处于良好状态。【】符合“”,并医疗用房达到国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第三章患者平安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限制的基本要求评审标准评审要点341根据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供应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3411根据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供应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1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通202210号;

21、2022.4.1;自2022.12.1起实施),有手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规范。2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配置有效、齐全、运用便捷。【】符合“”,并职能部门有对手卫生设备和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符合“”,并医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95%。342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3421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1对医务人员供应手卫生培训。2有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的宣教、图示。3手术部、新生儿病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

22、101%。【】符合“”,并1职能部门有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2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0%。【】符合“”,并1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洗手正确率95%。九、妥当处理医疗平安(不良)事务评审标准评审要点391有主动报告医疗平安(不良)事务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平安(不良)事务的制度与工作流程。()【】1有医疗平安(不良)事务的报告制度与流程。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务报告制度的教化和培训。3有途径便于医务人员报告医疗平安(不良)事务。4每一百零一张床位年报告10件。5医务人员对不良事务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1%。【】符合“”,并1有指

23、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医疗平安(不良)事务。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平安(不良)事务。3对医疗平安(不良)事务有分析,实行防范措施。4每一百零一张床位年报告15件。5全院员工对不良事务报告制度知晓率101%。【】符合“”,并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平安(不良)事务直报系统及数据库。2每一百零一张床位年报告20件。3持续改进平安(不良)事务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392有激励措施,激励不良事务呈报。3921有激励措施激励医务人员参与医疗平安(不良)事务报告系统网上自愿报告活动。【】1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2对不良事务呈报实行非惩处制度。3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平安事务报告暂行规定(

24、卫医管发20224号;2022.1.14印发;自2022.4.1起施行)的规定。【】符合“”,并1激励措施得到有效执行。2运用卫生部医疗平安(不良)事务报告系统报告。【】符合“”,并医院医疗平安(不良)事务直报系统与卫生部医疗平安(不良)事务报告系统建立网络对接。393将平安信息与医院实际状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对重大担心全事务要有根本缘由分析。3931定期分析医疗平安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平安管理。【】1定期分析医疗平安信息。2对重大担心全事务进行根本缘由分析。【】符合“”,并1利用信息资源加强管理,实施详细有效的改进措施。2对改进措施的执

25、行状况进行评估。【】符合“”,并应用医疗平安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持续完善和优化医院患者平安管理方案或制度规范。第四章医疗质量平安管理与持续改进一、质量与平安管理组织评审标准评审要点411有医院、科室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院长为医院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医院质量与患者平安管理方案,定期专题探讨医院质量和平安管理工作;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履行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管理职责。4111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院长是第一责任人。【】1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各质量相关委员会、质量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科室(部门)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等。2有医院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

26、,能清晰反映医院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体现院长是第一责任人。3各质量与平安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质量管理职责。4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致力于质量与平安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并1各质量管理组织定期专题探讨质量与平安工作,有记录。2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在质量与平安管理及持续改进措施执行过程中起到领导作用。【】符合“”,并1依据医院规模,设置独立的质量与平安管理部门,配置足够人力。2医院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能分工体现决策、限制与执行三个层次。4112职能部门履行检查、考核、评价、指导和监督职能。【】1各职能部门履行本事域质量与平安管理职责。2依据医院总体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质量与平安管理工作安排与考核

27、方案。3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估。4定期分析医疗质量评价工作的结果。5有履行检查、考核、指导的工作记录。【】符合“”,并1有特地的质量管理部门,配置足够人力,对全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工作履行审核、评价、监督职能。2有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3运用质量与平安指标、风险数据、重大质量缺陷等资料对医院质量与平安工作实施监控,有相应措施。【】符合“”,并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工作有持续改进,成效明显,逐步形成全院共同参加质量与平安管理的医院文化。4113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质量与平安管理及持续改进的相关任务。【】1有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

28、人。2有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工作安排并实施。3有科室质量与平安工作制度并落实。4有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的各项工作记录。【】符合“”,并1对科室质量与平安进行定期检查,并召开会议,提出改进看法及措施。2对本科室质量与平安指标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3能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符合“”,并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水平持续改进,成效明显。412有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体系,包括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等,定期探讨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记录质量管理工

29、作过程,为院长决策供应支持。4121有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及各质量相关委员会,人员构成合理,职责明确。【】1院长作为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第一责任人,统一领导和协调各相关委员会工作。2各相关委员会包括:医疗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等。3各委员会有明确的职责与人员组成。4有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应设立独立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符合“”,并1有由院长担当主任委员的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各相关委员会工作。2各委员会人员构成合理,能履行职责,确保委

30、员会功能的发挥。【】符合“”,并在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各相关委员会运行良好,在质量与平安管理及持续改进中发挥作用。4122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及各质量相关委员会能在质量与平安管理中发挥作用。【】1各委员会定期召开相关质量与平安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有记录。2各相关委员会定期向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做工作汇报,为医院制定年度质量与平安管理目标及安排供应决策支持。【】符合“”,并依据医院总体质量与平安管理目标,研讨本事域内质量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推动与督导全院或相关领域的质量与平安工作。【】符合“”,并各委员会分工协作,共同推动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及持续改进,效果明显。二、

3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审要点421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4211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的制度、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1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的制度、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质量指标。2有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和管理流程。【】符合“”,并1落实医疗质量考核,有记录。2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有分析、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符合“”,并1.持续改进有成效。4212有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1有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如紧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管理标准

32、与措施。2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部、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介入手术(导管)室、重症医学科、产房、新生儿病室、口腔科等)的管理标准与措施。3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管。【】符合“”,并1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并落实。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状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符合“”,并持续改进有成效。422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诊疗指南。422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刚好更新完善,切实保证医疗质量。【】1医院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且符合本

33、院实际。2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符合“”,并1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2对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度的制定、审核、批准、发布、修订、作废等有统一流程。【】符合“”,并对制度能够定期修订和刚好更新。4222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1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2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医务人员驾驭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3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管。【】符合“”,并院、科两级对制度的执行状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措施。【】符合“”,并持续改进有成效。4223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1有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2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34、,使医务人员驾驭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符合“”,并对规范、指南的执行状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措施。【】符合“”,并依据医学发展和本院实际,对规范和指南刚好进行补充完善。424建立医疗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平安的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平安(不良)事务与隐患缺陷,不隐瞒和漏报。4241有医疗风险管理方案。【】1有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包括医疗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等内容。2有针对主要风险制定的相应制度、流程、预案或规范,并严格落实,防范不良事务发生。3医院依据状况对员工做医疗风险事务的预警通告。【】符合“”,并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流程执行状况有检查、反馈、改进措施。【】符合“”

35、,并1建立跨部门的协调与探讨机制。2有信息化的医疗风险监控与预警系统。425医院职能部门、各临床与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通过相宜质量管理改进的方法及质量管理技术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做好质量改进效果评价。4251医院与职能部门领导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化,至少驾驭12项质量管理改进方法及质量管理常用技术工具,改进质量管理工作。【】1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化。2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驾驭一种及以上管理常用技术工具。【】符合“”,并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能将管理工具运用于日常质量管理活动,有实例说明。【】符合“”,并对落实状况进行追踪与

36、评价,医院管理工作体现持续改进。4252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成员具有相关质量管理技能,规范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人员接受质量管理培训,具有相关质量管理技能。【】符合“”,并应用质量管理技能规范开展质量管理与改进活动,有实例说明。【】符合“”,并科室管理工作体现持续改进。426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平安教化,坚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平安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参加实力。4261有全员质量与平安教化和培训。【】1依据年度质量与平安管理目标,制定教化培训安排。2开展院、科两级的质量与平安教化和培训,有记录。【】符合“”,并定期开展多形式的全员质量与平安教化和培训。【】符合“”,

37、并培训效果明显。经过培训,全员坚固树立质量和平安意识,管理人员能运用方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员工能够主动参加。427建立医疗质量限制、平安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目标与评价改进效果供应依据。4271建立医疗质量限制、平安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目标与评价改进效果供应依据。【】1有医疗质量限制、平安管理信息数据库,为质量管理供应依据。2有指定的部门负责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信息数据集中归口管理,便利管理人员调阅运用。【】符合“”,并1数据库除一般常规数据外,至少包括下列有关数据:合理运用抗生素和其他药品、合理运用血液和血制品、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各类手术与介入

38、操作及并发症、麻醉操作、医院感染管理、病历质量、急危重症管理、医疗护理缺陷与纠纷、患者满足度等。2职能部门能够运用数据库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符合“”,并数据库能满意医学统计与质量管理须要,能自动依据质量管理相关指标要求生成质量统计数据。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审要点457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平安管理团队,能定期分析影响住院诊疗(检查、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治疗等)安排/方案执行的因素;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管理与评价,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457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平安管理。【】1由科主任、护

39、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平安管理。2有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安排和工作记录。3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4进行质量与平安管理培训与教化。【】符合“C”,并1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履行职责,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符合“B”,并有完整的质量管理资料体现持续改进成效。4572医院对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平安指标,医院与科室定期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效果。【】1医院对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平安指标,包括: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死亡例数、两周及一个月内再住院、非预期手术例数

40、等;患者平安类指标;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医院感染限制质量监测指标。2定期分析质量与平安指标的改变趋势,衡量本科室的医疗服务实力与质量水平。【】符合“C”,并依据医院与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须要,建立本科室的质量与平安指标并定期分析,对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符合“B”,并各项质量与平安指标呈正向改变趋势。458凡供应新生儿住院诊疗的医院,应当根据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22123号;2022.12.25)要求,建立符合规范的新生儿病室。4581新生儿病室符合规范。【】1新生儿病室建筑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要求,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2新生儿病

41、室床位数满意新生儿医疗救治的须要,符合相关规范,做到一床一患儿。3新生儿病室设备设施符合相关要求,至少应当配备负压吸引装置、新生儿监护仪、吸氧装置、氧浓度监护仪、暖箱(婴儿培育箱)、辐射式抢救台、蓝光治疗仪、输液泵、静脉推注泵、微量血糖仪、新生儿专用复苏囊与面罩、喉镜和气管插管等基本设备和物品,配备吸氧浓度监护仪和供新生儿运用的无创呼吸机。【】符合“C”,并新生儿病室设施、设备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符合“B”,并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符合规范要求,满意诊疗须要。4582医护人员配备符合要求,人员梯队结构合理。【】1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0.31。2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阅历并

42、具备儿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当医疗负责人。3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0.61。4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阅历的护士担当护理负责人。5护士对新生儿的护理实行责任制。【】符合“C”,并医务人员梯队结构合理。【】符合“B”,并有医务人员应急调配机制,满意临床应急需求。4583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规范。【】1有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2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限制与管理要求。3新生儿病室医务人员知晓上述制度、规范和流程,并落实。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5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非手触式流淌水)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单间每病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符合“C”,并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符合“B”,并持续改进有效果。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审要点468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平安管理团队,定期分析影响围术期质量与平安管理的因素;有“非安排再次手术”与“手术并发症”监测、缘由分析、反馈、改进及限制体系。468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