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219007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与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诧异(zh)惩罚(chn)踱步(du)浩浩荡荡B强迫(qin)哽住(n)挚痛(zh)家偷户晓C红妆(zhn)白桦(hu)嗥鸣(ho)色彩班斓D亘古(n)默契(q)镐头(o)力挽狂澜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A气魄狂斓哺育督促B惩罚誓言呻吟高梁C田垄丰绕默契屏障D埋葬鞍马辔头金柝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B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

2、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 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 讲解过。(2)但这种 的趣味,没有 的精神是不可能感觉到的。A耐心细心雄健壮美B细心耐心雄健壮美C耐心细心壮美雄健D细心耐心壮美雄健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B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C沙丘的移动虽然很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D在延安,美的观念有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

3、整治、朴素、自然。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B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C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D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

4、尽力。ABCD8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它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B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主人公为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即作者小时候。C土地的誓言一文抒发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哀之情。D木兰诗采用北方民歌的形式,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情景默写9课文内容识记填空。(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_!(光未然黄河颂)(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_,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_,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3)木兰

5、诗中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_,_。成语“扑朔迷离”出自这首民歌中的诗句:_,_。(4)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_,_。综合性学习10“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黄河母亲河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1)老师请你负责“我在黄河颂里探黄河知识”这一版块的活动。你准备让你们组从黄河颂一诗提供的哪些信息去探讨有关黄河的哪些知识?(2)作为“黄河文化大搜集”这一版块的一员,你一定搜集了不少有关黄河的谚语、俗语、成语、诗歌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吧。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两个。(3)假如你是“忧黄河、救黄

6、河”这一版块的负责人,根据你和你的组员调查黄河断流的原因和河水污染现状。请你为缓解黄河断流献或水污染两条计策。语言表达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_,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目。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7、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选自木兰诗)乙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

8、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注 石砫: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宣抚使:当地土司。播州:与下文的酉阳、云阳,皆地名。瘐死:古代指囚犯在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狱中病死。12解释加点的词。(1)东市买骏马( )(2)旦辞爷娘去( )(3)朔气传金柝( )(4)关山度若飞( )(5)从征播州( )(6)戎伍肃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将军百

9、战死,壮士十年归。14木兰诗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15木兰和秦良玉都是古代的巾帼英雄,请结合文本说说她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走老山界 谭谈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

10、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

11、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

12、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如今,有一个汉子,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从这

13、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有删改)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走访老山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B第3段联想丰富,描绘了一幅娇美动人的雨后山景图,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C第6段作者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D文末“取款机”喻指野茶林给山民带来持续经济收

14、益,写出了山民的获得感。17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8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1)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赏析加点词语)(2)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赏析句子)19文章写老山界时,还提及陆定一的老山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0结尾处为什么说“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这与标题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难忘的体罚美兰妮麦克穆林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

15、们镇上待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下,拿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

16、一眼还好,她正读书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姑娘们,你们能主动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

17、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我_(A哆哆嗦嗦B慢吞吞)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眼睛

18、,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气,说:“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打呀!”什么?疑惑,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9、这件事情。2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3根据上下文,为第段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结合语境说说理由。24文章最后揭示了弗洛斯特女士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前文中有伏笔,请找出来。25弗洛斯特女士对“我们”“体罚”为什么会令“我们”难忘?四、作文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你做到过感恩吗?你对感恩是怎么看的?请写下你那次感恩的经历和真实的感受,或者写下你对

20、感恩的思考,题目自拟,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详解】A 诧异(ch);B哽住(ng);C红妆(zhun);故答案为:D2D【详解】A.狂斓一狂澜。B.高梁一高粱。C.丰绕一丰饶。故选D。3D【详解】D项“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D【详解】此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1)“细心”指心思细密;“耐心”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据词意可知应用“细心”形容“听讲”,用“耐心”

21、形容“讲解”。(2)“雄健”事物具有的一种强健的雄风姿态;“壮美”雄壮美丽。据词意可知,应用“壮美”形容“趣味”,用“雄健”形容“精神”。故选D。5B【详解】此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B.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点睛: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中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6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

22、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B项中,句子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7D【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仔细观察几个句子,看出句是总起句,写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与“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 相承,“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与“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相承,故选D。点睛:做本题时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注意语段中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

23、顺序。8D【详解】试题分析:A项,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B项,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是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是作者小时候。C项,土地的誓言的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9 在你的身边扮演 坚韧和刚强 淳朴和谦逊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韧、谦逊、驰、雄、朔、雌。(4)题写出连续两句描

24、写黄河的古诗词即可,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0(1)地理起源、流域、面积等。(2)示例:俗语: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3)在黄河上游植树蓄水,退耕还林,还草等。【详解】(1)本题考查对黄河颂的掌握。示例:从黄河颂中的“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你一泻万丈”等信息去探讨有关黄河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自然风貌等方面的知识。(2)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俗语: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成语:

25、黄河水清、河清海竭、河清海晏。(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紧扣主题,注意从黄河沿岸的植物及中上游人类的活动展开。示例:在上游少建坝,减少河水的拦截。11 (1)你这个孩子太不懂礼貌了! (2)“老大爷,请问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啊?”(有礼貌即可)【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得体的能力。小林问路时的话很不礼貌,再结合老大爷的话,“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他这是在说小林不懂礼貌,据此表达成“你这个孩子太不懂礼貌了!”向别人问路说话应当有礼貌,何况还是一位老大爷,小林首先要有称呼,“老大爷”,接着问路要用“请”字,“请问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啊?”12 (1)市场 (2)

26、早晨 (3)北方 (4)越过 (5)跟随 (6)军队 13将军和士兵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之后胜利而归。 14木兰诗要表现的是木兰是巾帼英雄,但也是平民少女,突出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敦厚纯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且不慕高官厚禄的美好品质。详写女儿情态,略写征战生活,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15坚毅勇敢、骁勇善战、不慕名利等。【解析】12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度”:越过。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市”在现代汉语

27、中也有“市场”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百”:泛指多次。“壮士”:士兵。还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见义句的翻译。“互文见义”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14考查文章有详有略的写法的作用。因为木兰诗着力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写木兰的深明大义、孝敬父母、勇于

28、担当、爱国爱家、不慕荣华的高尚品格。所以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而战争是与这样的中心关系不太大的,所以略写。15比较阅读。分析两个人物形象。可分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等句,即可归纳出两人都有坚毅勇敢、骁勇善战、不慕名利等精神品质,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

29、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译文: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

30、儿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

31、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二)译文:秦良玉,四川忠州人,嫁给了石砫宣抚使马千乘。明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着征伐播州,秦良玉另外带领五百精兵携带军粮跟随出征。第二年的正月二日,贼军趁官军举行宴会时,夜袭(明军)。秦良玉夫妇首先打败贼军,并且追击到贼军境内,连续攻破七座寨子。不久,(他们)带着酉阳军队夺取了桑木关,大败贼军,战功位居南川路第一。平息贼乱后,秦良玉没有向朝廷请功。后来,马千乘被辖区内的民众诬告,病死在云阳监狱中,秦良玉继任了丈夫的职务。秦良玉为人富有胆略和智谋,擅长骑马射箭

32、,并且通晓诗文,风度沉静文雅,但是(她)管制部下却十分严格,每当(她)行军发令时,全军肃静严整。她所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十分忌惮。16C 17第一问:最浓烈、最灿烂。第二问: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春访老山界的期待与向往。 18(l)“拜会”指拜访会见;用语正式、庄重,表达对老山界的敬意。(2)将溪水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崖石间溪水的奔流之美及溪水所象征的能屈能伸、一往无前的品格之美。 19点明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的途经地,为下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之路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历史感;有助于读者联系老山界理解本文的深层意蕴。 20第一问:“新长征路”指老山界乡村振兴之路,老

33、山界人新长征的胜利需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第二问:暗示老山界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揭示了标题中“春”的深层含意。【分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C.“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六段“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可知,虽未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但并未觉得遗憾,因为作者认为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每一块石碑都是“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所以选项说遗憾,体现求真精神理解错误。故选C。17本题

34、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依据原文第一段“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可提炼出关键词“最浓烈,最灿烂”,所以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特点是最浓烈、最灿烂。“山野里的春色”在作者眼里的浓烈灿烂,与作者对其的喜爱和赞美有关,“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则体现了在如此绚烂的春天去探访老山界的期待与向往。1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鉴赏词语,首先理解词语含义,看有无修辞,看词语在此句的使用效果和表情达意效果。“拜会”指拜访会见,常用于正式、庄重场合。作者探访老山界,却说是拜访会见,用语庄重,带有敬意,表

35、达对老山界的无比敬爱之情。解答鉴赏句子此种题目,需从语言的修辞角度、表达技巧角度,句式角度、描写角度、语言特点等多方面深入探究。“一蹦而下”“委曲求全,绕道而行”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溪水人格化,“一蹦而下” 写出了崖石间溪水的奔流之美,“委曲求全,绕道而行”生动地写出了溪水能屈能伸、一往无前的品格之美。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从内容、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主题揭示、读者感受等角度去思考。陆定一的老山界写了陆定一跟随中央纵队从广西老山界经过时一段难忘的经历,加入此内容,从内容角度看,点明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的途经地,增强文章的历史感,丰富了文章内容;从情节角度

36、看,下文主要写了“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这些新时代的人们热情追随长征之路,走出一条新的长征之路,所以陆定一的老山界为下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之路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读者感受角度看,有助于读者联系老山界理解本文的深层意蕴。20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依据文章结尾处“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可知,现在的老山界人正沿着这条曾经的长征之路,发展经济、努力振兴,所以这条路现在是一条乡村振兴之路。在这条振兴经济的路上,老山界人的新长征

37、也会应有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题目是“春走老山界”,这里的春天是最浓烈、最灿烂的,春天也是希望,是开始,老山界的春天,也有着深刻的含义,寓意着老山界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也是对老山界振兴之路的期望和祝福。21“我”和伊丽莎白考试作弊,害怕老师惩罚,向老师认错,结果被老师“体罚”,却明白了老师的爱。 22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弗洛斯特女士目光的锐利。 23示例一:选A,“哆哆嗦嗦”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接受老师处罚时的害怕,与第八段中老师的表现相应。示例二:选B,“慢吞吞”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当时的不情愿。 24“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

38、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 25弗洛斯特女士并未真正“体罚”“我们”,“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对“我们”的爱,感受到了她高超的教育艺术。【解析】2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注意按照“人+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弗洛斯特女士,“我”和伊丽莎白;事件的起因:“我”和伊丽莎白考试作弊;事件的经过:作弊让“我”度过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我”和伊丽莎白决定去向弗洛斯特女士认错;事件的结果:“我”和伊丽莎白被老师“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明白了老师的爱。据此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即可。22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从修辞角度看,这句“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

39、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运用了夸张的修辞,这是缩小性夸张,连“一只蚂蚁的爬动”都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突出了弗洛斯特女士目光的锐利。23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择词语要结合具体语境。示例一:结合上文段“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及段“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可知,在“我”的印象中,弗洛斯特女士让“我”特别敬畏,所以现在要接受她的处罚了,“我”特别害怕,故可选用A“哆哆嗦嗦”;示例二:结合上文段“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

40、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可知,我们并不情愿接受弗洛斯特女士的处罚,所以老师叫我们在椅背上伏下身子时,“我”是“慢吞吞”的,并不情愿。故可选B。24本题考查伏笔。伏笔,是指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从段“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可知,弗洛斯特女士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前面段的“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就有暗示,这就是伏笔。2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文段“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

41、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及段“姑娘们,你们能主动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可知,弗洛斯特女士的“体罚”只是希望我们考试要诚实,要有一颗向善之心,并不是真正要处罚我们。因此从她的“体罚”中我们感受到她对学生的爱,感受到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因而这样的“体罚”,虽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26范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当这首优美的曲子再次在耳畔响起,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你从襁褓中哇哇啼哭,到呀呀学语的喊声“爸妈”;从小脚踩着地板“咚咚”响

42、起,到拿着考试卷子跑回家;当你第一次遇到挫折,当你第一次与困难擦肩而过;当你第一次因为遭到打击而灰心丧气;当你第一次面临着生活的种种困难而束手无策是的!你的人生中会有很多第一次,而每一次都有一双隐形的大手拉你一把,这双隐形的大手就是爸妈!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踩过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滴汗水都倾注着父母对你的爱。父母的爱在哪里?它在深深的皱纹里、缕缕的银发上、那随日弯曲的脊梁和直到那副老花镜坐在鼻梁上。自古以来,就有歌颂母爱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父母的爱永远就像春天里明媚的阳光,而我们萱草般的孝心,怎能报答那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呢?父母对

43、我们的爱,和我们对他们的报答永远在一个永不平衡的天秤上。父母永远是我们最需要感恩的人,让我们雄鹰展翅,俯视大地,就让我们对父母的爱也洒满人间吧!还记得你的第一个老师吗?还记得老师对你说的一句话吗?还记得老师给你的那朵小红花吗?还记得你在黑暗中前行,老师给你竖起的那盏明灯吗?是的,老师是你生命中的一盏明灯、一块路标、一本谱写生命的大书,教会你来飞翔!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上的一个台阶,每过的一个楼层都印满了老师对我们的爱。老师的爱在哪里?它在写满了粉笔字的黑板上,在翻得旧破的教科书里,在鬓角的白发上,在温暖的笑容里!我们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花朵,感恩青草,感恩这个世界上

44、的一切事物,写到这,我便又想起了那首老歌“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我来自偶然,就像一颗尘土”【详解】本题为话题作文。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感恩”,感恩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社会、生活、亲情、友情、经典等。所以“感恩”这个话题的写作维度有两个,其一可以是具体的某个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甚至不相识的陌生人,只要有值得你感恩的一面;其二也可以是抽象的物,如美丽的大自然,和平安定的社会,人生旅途中所遭遇的挫折、失败甚至磨难等等,我们感恩他们成为了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一道不可磨灭的风景。当然,感恩需要选准角度,我们应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写的角度着笔。感恩更应出自真心,态度要虔诚,懂得感恩是胸怀宽广、人格高尚的体现。在文体方面,话题一般以记叙、叙事抒情为文体的多,也可以写议论文,但是,要做到以情动人,最好选前两种文体。答案第11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