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理科.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9203543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理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23年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理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理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理科.pdf(6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必 修 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一、集合:1集合的定义与表示 (1)集合的定义: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表示:常用大写拉丁字母 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一般用小写拉丁字母 a,b,c,表示 (3)集合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性质)(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 (a A),不属于(a A)(5)常用数集:N,N*,Z,Q,R (6)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方面理解)(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 A,B,如果集合 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2、中的元素,称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记作 A B(读作 A 含于 B)或 B A(读作 B 包含 A)。韦恩表示图略 (2)集合相等: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A B),且集合 B 是集合 A 的子集(B A),称集合 A 与集合 B 相等。记作 A B。韦恩表示图略 (3)真子集:如果集合 A B,但存在元素 x B,且 x A,称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A B(读作 A 真含于 B)或 B A (读作 B 真包含 A)。韦恩表示图略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集合的子集个数:含有 n 个元素的

3、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2n,真子集个数为 2 n 1,非空真子集个数为 2 n 2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方面理解)(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并集,记作 A B (读作:“并 B”),即 A B x x A,或 x B,韦恩表示图略 A (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与集合 B 的交集,记作 A B(读 1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 )知识点归纳 作:“交 B”),即 A B x x A,且 x B,韦恩表示图略,数轴表示略 A (3)

4、补集:对于一个集合 A,由全集 U 中不属于集合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相对于全集 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 A 的补集,记作 eU A,即 eU A=x x U,且x A,韦恩表示图略,数轴表示略 说明:求并集、交集与补集时可借用数轴处理 4集合的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集合的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包含关系:A A,A,若 A U 则 CU A U A B,B C A C;(A B)A,(A B)B;A(A B),B(A B).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A B B A.结合律:(A B)C A (B C);(A B)C A(B C).分配律:A(B C)(A B)(A C);

5、A(B C)(A B)(A C).01 律:A ,A A,U A A,U A U.等幂律:A A A,A A A;A B A B A A B B.求补律:A CU A,A CU A U,CUU ,CU U,CU(CU A)A.反演律:(CU A)(CU B)CU(A B);(CU A)(CU B)CU(A B).二、函数及其表示 1函数的定义:(集合对应定义法)设 A、B 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 x,在集合 B 中都有 唯一确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 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 f(x),x A,其中,

6、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 x 的值对应的 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值域是集合 B的子集.函数三要素:定义域(集合),值域(集合),解析式(表达式)区间(集合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左开右闭、左闭右开)(a,b);a,b;a,b,a,b;,a,a;b,b,无穷大的引入:,2函数的表示:2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像法:用图表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分段函数:映射:设 A、B 是非的集合,

7、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x,在集 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 f:A 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会区分函数与映射的关系 3函数的性质:(主要从文字叙述,数学符号,图象特征方面理解)(1)单调性 增函数,增区间,递增性 一般地,设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I: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当 x1 x2 时,都有 f(x1)f(x2),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区间 D 叫做函数 f(x)的一个增 区间;这种性质叫做函数的递增性。减函数,减区间,递

8、减性 一般地,设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I: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当 x1 x2 时,都有 f(x1)f(x2),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减函数;区间 D 叫做函数 f(x)的一个减 区间;这种性质叫做函数的递减性。注:会从文字叙述,数学符号,图象特征等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会用定义判断并证明函数单调性 (2)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函数的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 y f(x)的定义域为 I,如果存在实数 M 满足:(1)对于任意的 x I,都有 f(x)M;(2)存在 x0 I,使得 f(x0)M。那么,我们称 M 是函数 y f(x

9、)的最大值。函数的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 y f(x)的定义域为 I,如果存在实数 M 满足(:1)对于任意的 x I,都有 f(x)M;(2)存在 x0 I,使得 f(x0)M。那么,我们称 M 是函数 y f(x)的最小值。注:函数最小值的求法:基本函数法,图像法,单调性法等 (3)函数的奇偶性: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 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都有 f(x)f(x),那么函数叫做偶函数。偶函数 图象关于 y 轴对称。奇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 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都有 f(x)f(x),那么函数叫做奇函数。奇函 3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数

10、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函数 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一般地,如果 xn a,那么 x 叫做 a 的 n 次方根;当 n 是奇数时,正数的 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 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当 n 是偶数时,正数的 n 次方根有两个,它们是一对互为相反数,记作 n a(a 0)。负数没有偶次方根。式子 n a 叫做根式,n 是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由 n 次方根的意义得:(n a)n a(2)分数指数幂:m n am;0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 0,0 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a n (3)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r as ar s,(ar)s ars,(

11、ab)r ar br,其中 a 0,b 0;r,s Q 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一般地,形如 yax(a 0,a 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R。(2)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指数函数 y a x(a 0,a 1)的图象与性质 0 a 1 a 1 图 象 定义域 R 值域 (0,)(1)过定点(0,1),即 x 0 时 y 1 性(2)单调性 在 R 上是减函数 在 R 上是增函数 质 3 x 0 x 0 时 y 1;时 0 y 1;()范围 4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x 0 时 0 y 1;x 0 y 1;时 3对数与对数的运

12、算:(1)对数:(定义、记法、读法,各部分符号及名称)一般地,如果 a x N(a 0,a 1),那么数 x 叫做以 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 x log a N 注:理解对数定义的本质;熟记对数符号各部分名称,明确各部分的范围 常用对数:log10 N lg N 自然对数:log e N ln N (2)对数与指数的互化:ax N x log a N,(a 0,a 1)(3)对数的性质:log a 1 0,log a a 1 log a(M N)log a M log a N (4)对数的运算性质:log a M log a M log a N N log a M n n log a M(

13、a 0,a 1,M 0,N 0)(5)对数恒等式:alog a b b(a 0,a 1,b 0)(6)对数换底公式:log a b log c b(a 0,a 1;c 0,c 1,b 0)log c a log a b 1,log a b log b c log c d log a d log b a 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对数函数:一般地,形如 y log a x(a 0,a 1)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0,。(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指数函数 y log a x(a 0,a 1)的图象与性质 0 a 1 a 1 图 象 定义域 0,值域 R 性 1

14、(1,0),即 x 1 时 y 0 ()过定点 5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 )知识点归纳 质()单调性 在 0,上是减函数 在(0,)上是增函数 2 0 x 1时 y 0;0 x 1 时 y 0;(3)范围 x 1时 y 0;x 1时 y 0;5幂函数:(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 y xa 的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a 是常数。(2)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y x y x2 y x 3 1 y x 1 y x 2 图象 定义域 R R R 0,x x 0 值域 R 0,R 0,y y 0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无 奇函数 对称性 原点对称 y 轴对称 原点对称

15、原点对称 ,0 上递减 0,0 及 单调性 在R上递增 在R上递增 上递增 0,上递增 0,上递减 公共点 1,1 6函数图象变换 平移变换:左右平移与上下平移 翻折变换:如何由 y f(x)图象得到 y f(x),y f(x)图象 对称变换:如何由 y f(x)图象得到 y f(x),y f(x),y f(x)图象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一、函数与方程 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的零点:对于函数 y f(x),我们把使 f(x)0 的实数 x 叫做函数 y f(x)的零点。(2)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方程 f(x)0 有实数根 函数 y f(x)的图象与 x 轴有交点 函数 y

16、f(x)有零点 6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3)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一般地,我们有:如果函数 y f(x)在区间 a,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f(a)f(b)0,那么,函数 y f(x)在区间 a,b 内有零点,即存在 c a,b,使得 f(c)0,这个 c 也就是方程 f(x)0 的根。2二分法:(1)二分法定义:对于区间 a,b 上连续不断且 f(a)f(b)0 的函数 y 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 f(x)的零点所在的区 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2)给定精度,用二分法求函数 f(

17、x)零点近似值得基本步骤:1.确定区间 a,b,验证 f(a)f(b)0,给定精度;2.求区间 a,b)的中点 c 3.计算 f(c)(1)若 f(c)0,则 c 就是函数的零点;(2)若 f(a)f(c)0,则令 b c(此时零点 x0(a,c));(3)若 f(c)f(b)0,则令 a c(此时零点 x0(c,b));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即若 a b,则得到零点近似值 a(或 b);否则重复。24 二、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一次函数型(直线型):均匀上升 指数型:爆炸式上升 对数型:缓慢式上升 幂函数型:爆炸或缓慢式上升 2函数模型的应用:必 修 二 第一章 空间几

18、何体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棱柱: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侧棱、顶点),表示方法 棱锥: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侧棱、顶点),表示方法 棱台: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上、下)、侧面、侧棱、顶点),表示方法 7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圆柱: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轴、母线),表示方法 圆锥: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轴、母线),表示方法 圆台: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轴、母线),表示方法 球:定义,基本元素(球心、半径(直径),表示方法 (2)简单组合体: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 2.空

19、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中心投影,平行投影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正(正视、俯视有长)、高平齐(正视、侧视有高)、宽相等(侧视、俯视有宽)(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平面图形斜二测画法 确定坐标系:x o y(x o y 450)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 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 x,z 轴的线长度不变;几何体斜二测画法:一画轴 二画底面 三画侧棱 四成图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

20、 圆柱的表面积 S 2 rl 2 r 2 圆锥的表面积 S rl r 2 圆台的表面积 S(R2 r 2 Rl rl)球的表面积 S 4 R2 (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柱体的体积 V S底 h 锥体的体积 V 1 S h 底 3 V 1 S上 S下 S下)h 台体的体积(S上 3 球体的体积 V 4 R 3 3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8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 )知识点归纳 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D C(1)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A B 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 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 2

21、 倍长(如图)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 、等表示,如平面 、平面 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 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 AC、平面 ABCD 等。(3)三个公理: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A L,BL,且 A ,B l A L 公理 1 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公理 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A B 符号表示为:A、B、C 三点不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使 A 、B 、C 。公理 2 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公理 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

22、公共直线。符号表示为:P =L,且 P L 公理 3 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P L 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共面直线: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符号表示为:设 a、b、c 是三条直线 a b,c b a c 强调:公理 4 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公理 4 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3)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

23、补 (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异面直线 a,b,经过空间任一点 O 作直线 a/a,b/b,则 a 与 b 所成的 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 a 与 b 所成的角(或夹角)a 与 b 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 a,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 O 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 O 一般取在两直 线中的一条上或空间图形的特殊位置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0,;2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 a b;9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3.空间中

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 a 来表示 a a A a/(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 a 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b 符号表示:a,b,且 a/b a/(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 符号表示:a,b,

25、a b P,a/,b/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用定义;判定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a/,a,b a/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判断直线的平行问题。结论:a,b,a/b/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10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简记为: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符号表示:/,a a,b a/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结论: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6、垂直问题:(5)直线与平面垂直 l 定义: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l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互相 垂直,记作 l ,直线 l 叫做平面 的垂线,平面 叫做直线 l 的垂面。如图,直线与 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 P 叫做垂足。P 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符号表示:l a,l b,a,b,a b P l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重要结论:a/b,a b a P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A O 如图:PA 是平面 A 为斜足,PO 是平

27、面 的一条斜线,的一条垂线,O 为垂足;则直线 AO 为斜线 PA 在平面内 上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6)平面与平面垂直二面角(图形)概念:从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如图),这条直线叫做二 面角的棱(AB),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记法:二面角 P AB Q 或 P l Q 或 -l 等 P B M l 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在平面 和 内分别作垂直于棱 l 的射线 O Q A N OM,ON,则射线 OM 和 ON 构成的 MON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做法:垂线法与垂面法 当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

28、角时叫做直二面角。两个平面垂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画法(略)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图形(略)符号:a,a 11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符号:a,b a/b 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l,a,a l a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 l 与 x 轴相交时,取 x 轴作为基准 ,x 轴正向与直线 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 叫做直线 l 的倾 斜角.特

29、别地,当直线 l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 =0 .倾斜角 的取值范围:0 180 .当直线 l 与 x 轴垂直时,=90 .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 k 表示,也就是 k =tan 当直线 l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 ,=0,k=tan0 =0;当直线 l 与 x 轴垂直时,=90 ,k 不存在.由此可知,一条直线 l 的倾斜角 一定存在,但是斜率 k 不一定存在 .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 P1(x1,y1),P2(x2,y2),且 x1 y2 y1 x2;则直线 P1P2 的斜率为 k x1 x2 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

30、直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 么它们平行,即 注意前提条件,若情况特殊则特殊判断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 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l1 l2 k1k2 1 注意前提条件,若情况特殊则特殊判断 3.直线的方程 直线的 点斜式 方程:直线 l 经过点 P0(x0,y0),且斜率为 k 的直线方程:y y0 k(x x0)直线的 斜截式 方程: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为 k,且与 y 轴的交点为 (0,b)(b 为直线 l 在 y 轴上的 截距),y kx b 12 高中

31、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 )知识点归纳 直线的 两点式 方程:已知两点 P1(x1,x2),P2(x2,y2)其中(x1 x2,y1 y2),则直线方程为:y y1 x x1 y2 y1 x2 x1 直线的 截距式 方程:已知直线 l 与 x 轴的交点为 A(a,0),与 y 轴的交点为 B(0,b),其中 a 0,b 0,则直线方程为 x y a 1 b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Ax By C 0(A,B 不同时为 0)注意:理解各种直线方程得推导过程 会对特殊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4.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联立方程组求解即

32、可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 P1(x1,x2),P2(x2,y2),则 PP12(x2 x1)2(y2 y1)2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点 P(x0,y0)到直线 l:Ax By C Ax0 By0 C 0 的距离为:d A2 B 2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 l1 和 l2 的一般式方程为 l1:Ax By C1 0,l2:Ax By C2 0,则 l1 与 C1 C2 l2 的距离为 d A2 B2 第四章 圆与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2 2 2 2 2 (x a)(y b)r 圆心为 A(a,b),x y 1(单位圆)半径为 r;特别:(2)点 M(x0,y

33、0)与圆(x a)2(y b)2 r 2 的关系的判断方法:(x0 a)2(y0 b)2 r 2,点在圆外 (x0 a)2(y0 b)2=r 2,点在圆上 (x0 a)2(y0 b)2 r 2,点在圆内 2.圆的一般方程 (1)圆的一般方程:x2 y 2 Dx Ey F 0 13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x2 和 y2 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 0,没有 xy 这样的二次项,D2 E2 4F 0 (3)圆的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相比,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34、1)d,r 法:当 d r 时,直线 l 与圆 C 相离;当 d r 时,直线 l 与圆 C 相切;当 d r 时,直线 l 与圆 C 相交。(2)法:当 0 时,直线 l 与圆 C 相交;当 0 时,直线 l 与圆 C 相切;当 0 时,直线 l 与圆 C 相离。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 l,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 l r1 r 2 时,圆 C1 与圆 C 2 相离;(2)当 l r1 r 2 时,圆 C1 与圆 C 2 外切;(3)当|r1 r 2|l r1 r 2 时,圆 C1 与圆 C2 相交;(4)当 l|r1 r 2|时,圆 C1 与圆 C

35、2 内切;(5)当 l|r1 r2|时,圆 C1 与圆 C 2 内含。5.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R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M 6.空间直角坐标系 O Q y(1)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坐标轴,坐标平面;右手直角坐标系 P M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任一点 M 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x,y,z),x、x y、z 分别是 P Q R y (

36、x,y,z),、在 x、z 轴上的坐标;反之有序实数组 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z (3)空间中任意点 M 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x,y,z)来表示,该数组叫 P2 P1 做点 M 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 M(x,y,z),x 叫做点 M 的 O M H N y 14 2 2 M1 M N1 N x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横坐标,y 叫做点 M 的纵坐标,z 叫做点 M 的竖坐标。会建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确定点的坐标 7.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空间中任意一点 P1(x1,y1,z1)到点 P2(x2,y2,z2)之间的距离公式 P1 P2(x1 x2)2(

37、y1 y2)2(z1 z2)2 必 修 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最初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 明确和有限的步骤。(2)算法的特点 :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 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

38、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 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2.程序框图 (1)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的 程序框、流程线 及文字说明 来表示算法的图形。(2)程序框图的基本要素:表示相应操作的 程序框;带箭头的 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 文字说明。(3)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图形 名称 功能 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 少的。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 输入、输出框 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

39、算式、公式 处理框(执行框)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 判断框“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15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连结程序框 流程线 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 连接点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

40、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 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 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 框和 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 A 框指定 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 B 框所指定的操作。A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

41、的算法结构。B 条件 P 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 A 框或 B 框。无论 P 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 A 框或 B 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 A 框和 B 框,也不可能 A 框、B 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 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 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 P 成立时,执行 A 框,A 框执行完 毕后,再判断条件 P 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 A 框,如

42、此反复执行 A 框,直到某一次条件 P 不成 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 A 框,离开循环结构。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 P 是否成立,如果 P 仍然不成立,则 继续执行 A 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 P 成 立为止,此时不 再执行 A 框,离开循环 结构。P A P A 16 成立 不成立 成立 不成立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注意:(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

43、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4.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输入语句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图形计算器 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2)输出语句 图形计算器 格式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输出语

44、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Disp“提示内容”,变量 “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3)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图形计算器 变量表达式 格式 表达式 变量 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对于 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17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注意:赋值

45、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 是错误的。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5.条件语句 (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IF THEN ELSE 语句;IF THEN 语句。(2)IF THEN ELSE 语句 IF THEN ELSE 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 1,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 2。IF 条件 THEN 语句 1 ELSE 语句 2 END IF 否 满足条件?是 语句 1 语句 2 图 1 图 2 注意:在 IF THEN ELSE 语句中

46、,“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 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 容;“语句 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 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 对 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 THEN 后面的语句 1;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 ELSE 后面的语句 2。(3)IF THEN 语句 IF THEN 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 3,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 4。IF 条件 THEN 是 满足条件?语句 END IF(图 3)否 语句 (图 4)注意:“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条件不满足时,结束程序;END IF 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

47、机在执行时首先对 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 THEN 后边的语句,若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语句。6.循环语句 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 有当型 (WHILE 型)和直到型(UNTIL 型)两种语句结构。即 WHILE 语句和 UNTIL 语句。(1)WHILE 语句 WHILE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循环体 WHILE 条件 循环体 是 18 满足条件?WEND 否 高中数学必备 (必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归纳 当计算机遇到 WHILE 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

48、WHILE 与 WEND 之间的循 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 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 WEND 语句后,接着执行 WEND 之后的语句。因此,当 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2)UNTIL 语句 UNTIL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DO 循环体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否 满足条件?是 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从 UNTIL 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一次 循环体,然后进行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续返回执行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

49、过 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 LOOP UNTIL 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 行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断的循环语句。分析: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的区别:(先由学生讨论再归纳)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在 WHILE 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在 UNTIL 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 7.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1)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用较大的数 m 除以较小的数 n 得到一个商 S0 和一个余数 R0;若 R0 0,则 n 为 m,n 的最大公约数;若 R0 0,则用除数 n 除以余数

50、 R0 得到一个商 S1 和一个余数 R1;若 R1 0,则 R1 为 m,n 的最大公约数;若 R1 0,则用除数 R0 除以余数 R1得到一个商 S2 和一个 余数 R2;依次计算直至 Rn 0,此时所得到的 Rn 1 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2)更相减损术 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 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为: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 2 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以较 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