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ppt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9110255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ppt(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个人所得税法 u个人所得税概述u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u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u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v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v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个人所得税以个人的纯所得为计税依据。因此计税时以纳税人的收入或报酬扣除有关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有关费用:一方面是指与获得收入和报酬有关的经营费用;另一方面是指维持纳税人自身及家庭生活需要的费用。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v 三、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分类征收制,就是将纳税人不同来源、性质的所得项目,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征税;综合征收制,是对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所得加

2、以汇总,就其总额进行征税;混合征收制,是对纳税人不同来源、性质的所得先分别按不同的税率征税,然后将全年的各项所得进行汇总征税。v 四、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扩大聚财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增强纳税意识,树立义务观念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v 一、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无限纳税义务)v在境内有住所的个人v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非居民纳税人(有限纳税义务)v无住所又不居住v无住所且居住时间不满1年满1年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 临时离境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 v【例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是()。A、

3、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个纳税年度的个人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个人D、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v【例】美国商人大卫先生2004年1月20日来华工作,2005年3月25日回国,2005年4月15日返回中国,2005年10月10日至2005年10月30日期间,赴欧洲洽谈业务,2005年11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6年11月20日离开中国回美国。则该纳税人属于我国居民纳税人的年度是()A、2004年度B、2005年度C、2006年度D、这几年均不是我国居民纳税人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

4、收制度v 二、征税对象(一)工资、薪金所得v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v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属工薪v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不纳税v内退问题:不属于离退休工资(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v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经有关部门批准获得执照、无工商执照但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v个人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的所得 v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比照纳税v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所得,应分别纳税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工作或服务于公司、工厂、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私营企业主除外)(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v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先缴纳企业所得税,承租、承包者再纳个人所得税。v如工商登记改变为

5、个体工商户的,应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纳税,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v承包、承租人占有经营成果,按本条目纳税。v承包、承租人不占有经营成果,仅按合同取得一定所得,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四)劳务报酬所得 v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五)稿酬所得v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v提供特许权使用权取得的所得v著作权使用权:不包括稿酬所得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v拥有债权、股权取得的所得v取得国债、金融债券利息免税v个人储蓄存款利息征税:1999.11.1起征20%),2007.8.15改为5

6、%,2008.10.9起免征教育储蓄利息免税(八)财产租赁所得v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九)财产转让所得v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v股票转让所得不缴纳个人所得税v取得职工股,不纳税,转让时,余额纳税v个人出售自有住房:换购住房的,就差额纳税;出售自住5年以上且为家庭唯一生活住房的,免征(十)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v 三、税率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工资薪金所得v

7、“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v速算扣除数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v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20%v稿酬减征30%,20%(130)14%v劳务报酬加成征收,不超过2万的,20;2万到5万的部分,加征五成,20%(1+50)30;超过5万的部分,加征十成,20%(1+100%)40v其他所得,均为20%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v 四、税收优惠(一)免征v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

8、金。v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v3.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存款利息所得。v4.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v5.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v6.保险赔款。v7.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v8.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v9.依法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v10.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v11.企业和个人按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三

9、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规定比例缴付的部分计征个人所得税。v12.对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或经县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有机构、有章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类似组织,奖励见义勇为者的奖金或奖品。v13.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二)减征v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v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v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三)暂免征 v1.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v2.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v3.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v4.个人举报、

10、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v5.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v6.个人转让自用达五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v7.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指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v8.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v9.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籍专家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免征个人所得税:v10.对个人购买福利彩票、赈灾彩票、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含1万元)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11、(四)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的减免税优惠v五年内只就境内所得部分纳税;v从第六年起,就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纳税。(五)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华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足90天的纳税人的税收优惠v其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一、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l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2000或4800)本级税率速算扣除数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境内出境务工人员境外来华工作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l 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第

12、一步:确定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v应纳税所得额=全年一次性奖金/12(发放奖金当月工资大于扣除标准)v应纳税所得额=(全年一次性奖金一工资与扣除标准的差额)/12(发放奖金当月工资低于扣除标准)第二步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或=(全年一次性奖金一工资与扣除标准的差额)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注意点:v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每个纳税人该优惠计税方法只能用一次。v纳税人取得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应并入当月工薪纳税。例:中国公民张某2008年12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绩效奖21600元,张某当月工资薪金1500元。计算该笔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解析:1、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

13、数:应纳税所得额=21600(20001500)/12=1758(元)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252、应纳税额=21600(20001500)10252085(元)若张某当月工资为2500元,如何纳税?思考?l“双薪制”的计税方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实行“双薪制”对于只有年终加薪(双薪)、没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纳税人而言,年终加薪(双薪)按照2005年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分摊计税方法执行;对于既有年终加薪(双薪)又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纳税人而言,应将两项收入合并,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分摊计税方法。l 从两个以上的单位取得工资薪金的计税各单位分别扣缴,其中一个单位扣除规定费用,另一

14、个单位全额征税,汇总申报纳税,只准扣除一次费用。纳税义务人,应持两处支付单位提供的原始明细工资、薪金单(书)和完税凭证原件,选择并固定到一地税务机关申报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汇算清缴其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多退少补。v(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税纳额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应纳税额应税纳额所得额本级税率速算扣除数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费用扣除标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损失1.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即2000元/月。2.个体工商户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

15、税前据实扣除。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3.个体工商户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4.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5.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上述第2、3、4、5条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6.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期间借款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不高于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16、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7.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专营种植业、养殖业、捕捞业,应对其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兼营上述四业并且四业的所得单独核算的,对属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应与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于上述四业的所得不能单独核算的,应就其全部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8.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适用各应税项目的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例8】某个体运输户2009年度的有关经营数据资料如下:本年度耗用燃料280000元;购置轮胎费12000元;计提折旧40000元;车辆保修费2

17、6000元;交纳养路费14400元;交纳车船使用税4800元;支付司机工资、福利22800元,支付其他管理费4200元;行车事故损失37500元;获得保险公司赔偿金22500元;全年实现运输收入540000元,交纳税金及附加18684元,营业外收入43000元,营业外支出28000元,2008年度亏损额7116元,2006年度每月预交个人所得税1000元。根据上述从帐册、凭证中取得的资料,请计算其2006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和年终补缴税额。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解析】营运成本=燃料费+轮胎费+保修费+折旧费+养路费+工资+福利费+行车事故损失-保险赔偿=280000+12000+2

18、6000+40000+14400+22800+37500-22500=410200(元)营运利润=营运收入-营运成本-营运税金及附加=540000-410200-18684=111116(元)利润总额=营运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11116-(4800+4200)+43000-28000=117116(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允许扣除的-24000=117116-7116-24000=86000(元)应纳税额=8600035%-6750=23350(元)应补税款=23350-100012=11350(元)所以该户全年应纳税款23350元;年终应补

19、纳税款11350元。v(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年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费用标准:2000元每月,即24000元每年年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速算扣除数【例】2008年1月1日,某人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招待所,合同协议规定:承包期为两年,承包人每年上交费用20000元,2008年终招待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为85000元。计算承包人2008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解析】应纳税所得额=营业利润-上交费用-必要费用=85000-20000-16002-200010=418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180030

20、%-4250=8290(元)v(四)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的确定:v1.属于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完成一次劳务取得的收入为一次。v2.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费用扣除标准:v4000元以下次,扣800元v4000元以上次,扣20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计算v次劳务报酬所得4000元的应纳税额=(次劳务报酬所得800)20%v次报酬所得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应纳税额=次劳务报酬所得(120%)20%v20000元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应纳税额=次劳务报酬所得(120%)30%2000v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应纳税额=次劳务报酬所得(12

21、0%)40%7000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计算v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800)(1-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v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或=(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当级换算系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v【例】王某以个人名义承揽一项房屋装修工程,计划三个月完工,房主按照进度第一个月支付20000元,第二个月支付10000元,第三个月支付10000元。按税法规定应缴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计算王某的应纳税额?【解析】王某分三次取得

22、的装修款属于一次性劳务报酬所得,只能扣减一次费用。v 应纳税所得额=40000400003%(17%3%)(120%)=27840(元)v 应纳税额=2784030%2000=6352(元)v(五)稿酬所得费用扣除标准:v4000元以下次,扣800元v4000元以上次,扣20每次收入的确定:v1.同一作品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一次为一次。无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次支付稿酬的均应合并为一次收入计税。v2.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v3.同一作品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

23、计征个人所得税。v4.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取得的稿酬合并作为一次收入计税。v5.同一作品在多处出版、发表或再版的,应分别各处取得的收入,分次计算所得。应纳税额(次稿酬所得800)20(130)或次稿酬所得(120)20(130)例:国内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先在某晚报上连载三个月,每月取得稿酬3600元,然后送交出版社出版,一次取得稿酬20000元,该作家因此需缴多少个人所得税?解析:连载应纳税额=3600 3(1-20%)20%(1-30%=1209.6(元)出版应纳税额=20000(1-20%)20%(1-30%)=2240(元)v(六)特许权使用费所

24、得费用扣除标准:v4000元以下次,扣800元v4000元以上次,扣20每次收入的确定:v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转让一次为一次应纳税额(次特许权使用费所得800)20或次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所得(120)20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例】李某2008年将一项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A企业,收入3000元,又将另一发明的使用权转让给B企业,取得收入8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元?【解析】应纳税额=(3000-800)20%+8000(1-20%)20%=1720(元)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v(七)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标准:v4000元以下次,扣800元v4000元以上次,扣20每次收入的确

25、定:v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应纳税额次(月)租赁所得租赁中的税费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20 或每次(月)租赁所得租赁中的税费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20 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租赁所得,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例】刘某于2009年1月将其自有的四间面积为150平方米的房屋出租给张某全家居住,租期一年。刘某每月取得租金收入2500元,全年租金收入30000元。计算刘某全年租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v 月应纳税额=(2500-800)10%=170(元)v年应纳税额=17012=204

26、0(元)假定上例中,当年2月份因下水道堵塞找人修理,发生修理费用500元,有维修部门的正式收据,则2月份和全年的应纳税额为:v(1)2月份应纳税额=(2500-500-800)10%=120(元)v(2)全年应纳税额=17011+120=1990(元)未考虑要计征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和教育附加等 v(八)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例】某人建房一栋,造价36000元,支付费用2000元。该人转让房屋,售价60000元,在卖房过程中按规定支付交易费等有关费用25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过程为:【解析】(1)应纳税所得额=60000-(36000+2

27、000)-2500=19500(元)(2)应纳税额=1950020%=3900(元)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v(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无费用扣除应纳税额一次所得20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v(一)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征税问题按先分、后扣、再税的顺序,计算各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例】甲、乙两人合著一书,共得稿费收入1600元。若每人平分,即一人各得800元,那么,两人分别减除费用800元后,没有余额,也就不用纳税。若甲分得1000元,乙分得600元,则甲需纳税28元(1000-800)20%(1-30%),而乙则不用交纳个

28、人所得税。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v(二)公益性捐赠的征税问题公益性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在不超过纳税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可以在税前扣除。【例1】公民马某08年10月1日在商场购物中奖3000元,将其中的1000元通过教育局捐赠给某希望小学,则马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多少?【例1】歌手孙悦2008年从某地取得的20万元演出费,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四川灾区,孙悦应纳个人所得税多少?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v(三)境外已纳税额的扣除 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对其实际在境外

29、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分国分项限额扣除法,扣除限额为依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v实缴税额大于扣除限额时,结转以后年度扣除v实缴税额小于扣除限额时,补缴差额税额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v 例:赵某取得来源于美国的一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折合人民币12万元,以及一项股息所得折合人民币8万元,总计在美国缴纳税款折合人民币2万元;另外,还从日本取得一笔股息折合人民币10万元,被日本税务当局扣缴所得税2.5万元。赵某能够向国内主管税务局提供全面的境外完税证明,且已证明属实。要求:(1)计算境外税额扣除限额;(2)计算在我国应当实际交纳的税款。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解:(:(1 1)计算境外

30、扣除限额)计算境外扣除限额v在美国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扣除限额=12(1-20%)20%=1.92(万元)v股息所得扣除限额=820%=1.6(万元)v在美国所得税款的扣除限额:1.92+1.6=3.52(万元)v在日本所得税款的扣除限额=1020%=2(万元)(2)(2)计算在中国实际缴纳税款 计算在中国实际缴纳税款v在美国缴税2万元小于扣除限额3.52万元,全额扣v在我国应补税款=3.52-2=1.52(万元)v在日本缴税2.5万元大于扣除限额2万元,扣2万元v0.5万元结转以后年度扣除v在中国实际应补交税款=1.52(万元)第三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例:中国公民王某是一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

31、雇员,2009年收入情况如下:(1)1-12月每月取得由雇佣单位支付的工资15000元;(2)1-12月每月取得由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2500元;(3)5月一次取得稿费收入8000元;(4)6月一次取得翻译收入30000元;(5)7月一次取得审稿收入3500元;(6)8月取得国债利息收入6235元;(7)12月1日取得2007年12月1日存入银行的两年期存款利息3500元。对于以上收入,尽管王某已被告知,凡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均已由支付单位扣缴了个人所得税,并取得了完税凭证原件,但王某仍不放心,他来到某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部,就以下问题提出咨询:(1)2009年取得的七项收入,哪些需缴纳个人所得

32、税,哪些不需缴纳?(2)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支付单位扣缴个人所得税时是如何计算的?(3)自己还应做些什么?要求:请对王某提出的三项咨询内容作出回答。解析:(1)第六项收入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2)支付单位扣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雇员单位扣缴税款(150002000)2037512 派遣单位扣缴税款(250015125)123000元 稿费收入扣缴税款8000(120)20(130)896元 翻译收入扣缴税款30000(120)3020005200元 审稿收入扣缴税款(3500800)20540元 两年期存款利息扣缴税款3500/(2365)5征税天数(3)王某还应持两处支付单位提供的原始明细

33、工资、薪金单和完税凭证原件,到税务机关申报工资薪金收入,汇算清缴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多退少补。工资应纳税额(15000+2500200)2037512元,应补税额?元。第四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v 一、自行申报纳税(一)自行申报纳税的适用范围v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v个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v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v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v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二)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期限v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按月计征,于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v2.账册健全的个体业主应纳税额,于次月7日内申报预缴,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34、。账册不健全的,由各地税务机关自行确定征收方式。v3.承包、承租所得应纳税额,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0日内申报纳税,在一年内分次取得的于每次取得后7日内申报预缴,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v4.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应于所得来源国纳税年度终了结清税款后的30日内,向中国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如在取得境外所得是结清税款的或在境外已向来源国预缴个人所得税的,应在次年1月1日起30日内向中国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v5.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按次计征,应于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第四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三)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地点v申报地点一般应为收入来源地的主管税务机关。v纳税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

35、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可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v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向境内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v纳税人要求变更申报地点的,须经原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第四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四)自行申报纳税的申报方式v本人直接申报、v委托他人申报v邮寄申报 第四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v 二、代扣代缴(一)代扣代缴的适用范围v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向纳税人支付除个体工商户所得项目以外的各项应税所得,均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二)扣缴义务人及其义务v扣缴义务人,凡支付个人应纳税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v扣缴义务人的义务:(三)代扣代缴期限v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项目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