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八).docx

上传人:柒****a 文档编号:9080387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八).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八)佚名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描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勤奋学习的。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童第周的资料。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过

2、程一、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注意引导学生将他们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二、学生自学课文要求:1、仔细认真地读课文,注意画出不懂的词句。2、再次读课文,思考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把不理解的记下来。3、理清课文的思路,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童第周“一定要争气的”的事。三、初读课文,检查自学。1.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文要读通。2.提问学生上述问题。提出未解决的全班讨论。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4、提示学生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末”字与“未”字区分开。“未”字上横稍短,“末”字上横长。“试”右边是“式”,没有撇。“瞧”是左右结构,左面是“目”,里面是两横。“考”下面不能多横。区分“震”与“振”,两个字的读

3、音相同,也都有“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振兴、振奋”用“振”;“震惊、震荡、地震”用“震”。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法,进行辅助练习。例:末()试()震()未()式()振()绩()愤()退()迹()奋()褪()四、理解词义: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以“愤”字为例:“愤”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发愤”。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愤”字作为带点字,查字典,找出“发愤”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发愤”一词的句子。

4、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体会“发愤”一词在本课中是童第周在文化基础差,学习吃力,成绩落后的情况下,自己下决心努力学习。(2)依照上述方法,理解“耐心”、“钻研”、“再三”等词语。耐心字典中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课文中指童第周不急躁,不厌烦,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剥掉了青蛙卵的外膜获得了成功。钻研指深入地进行研究,课文中指童第周不声不响地深入研究。再三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校长让他跟班试读。五、指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即:读通文。六、作业:熟读课文,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2.在理解描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语句的

5、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勤奋学习的。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的哪两件事?二、抓住两次“一定要争气”,精读感悟文中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这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争气”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让学生读文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文中两次争气的事情。第一次是讲童第周中学时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经过刻苦努力

6、,仅用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得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心里想:一定要争气。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的试验,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为祖国争了气。3.句式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知道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1)童第周在_情况下,心里想:一定要争气。(2)童第周_终于为_争了气。三、学习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1.指名读13自然段,让学生思考: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心想一定要争气?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2)提问,讨论:“再三”是什么意

7、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请求”说明是诚心诚意的。“再三请求”进一步表现出童第周当时求学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联系上文,“才”字在这个自然段出现了三次,但意思并不一样。可采用根据句意判断词义的方法,训练学生领悟词义的能力。3.出示练习:判断句中“才”字的意思。“才”字有三种解释:刚刚;仅仅,只有;勉强(1)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2)平均成绩才45分。()(3)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在上述判断带点词的连续句中,第1句“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的“才”字是“刚刚”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绩才45分”的“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

8、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的“才”字是“勉强”的意思。通过这样的练习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当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相同,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来判断词义,即据句选义。同时,也要通过反复练习朗读,来进一步体会童第周渴望学习的坚强信念。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刻苦钻研。4.出示重点句:“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5.课堂讨论:发愤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下文,说说童第周是怎样更加发愤学习的?(1)理解词义:“发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2)让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标画出童第周怎样发愤学习的句子。(3)指名让学生回答。课文是从两方面叙

9、述的:一是“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二是夜里在路灯下看书,被老师发现,路灯关了,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学习。这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童第周振作精神,无论白天还是深夜都在发奋苦读。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赶上了别的同学,而且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4)讨论:童第周为什么在半年之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呢?让学生用文中句子来回答。“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这段话共有三句,既是童第周的内心表白,也是他发愤学习的精神支柱。包含三层意思: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别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5)句式训练,让学生练习用因果句子,说完整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