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_吉丽.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004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_吉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_吉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_吉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_吉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校代码: 10200 研究生学号: 10200200940390 分类号: G427 密 级:无 硕士学位论文 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 Teaching Strategies of Lower Primary Independent Literacy 作者 :吉丽 指导教师: 杨宏丽 学科专 业:教育硕士 研究方 向:小学教育 学位类 型:教育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2年 6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

2、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_ _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艮 P: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 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 通讯地址: 邮编 : 近年来,我国的识字教学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3、识字教学的方法百花齐放。教师在 “ 个 别化、个性化 ” 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 是针对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教学,仍有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思考的问题。 因此,笔者通过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识字规律,从多个方 面、多个角度丰富并完善了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教学的理论。笔者在研究中根据 Y学校 为适应 21世纪社会发展与儿童发展需要而提出的 “ 个别化、个性化 ” 教育理想和教育 信念,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以及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另外,本文努力 转变教师的观念,把教师的 “ 教 ” 真正转变成学生的 “ 学 ” 。本研究作为一线教

4、师在课 内课外的研究总结,力争能为广大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和素材,为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打好基础。 本文结构如下 : 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目的、背景和现 状、问题、策略和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自主识字教学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介绍 了小学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和识字规律;第四部分为自主识字能力的具体实施策 略;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教师们通过对新课标的 学习,真正地让孩子们喜欢上识字,真正地主动识字。学生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能够 给学生以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更加浓厚。 关键

5、 词:低年级;自主识字;策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literacy teaching has made a lot of results and literacy teachi ngmetho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 hing methods and student learning has been changed dramatically,But for the lower prim ary indepe

6、ndent literacy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some of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ref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ower primary students cognitivecharacteristics, ag e characteristics and literacy law in many ways and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author i mprove the theory of lower primary

7、 independent literacy teaching.In this study the autho r was according to the Y school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childrens developme ntal needs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zed education ideals and beliefs in education, foster students literacy capabilities, andstudents w

8、ith good language leamin g habits.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strived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teachers, from teachers Mt each!, thestudents really into the learning.Summarize This study as Summary of the first- line teachers in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and strive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fe

9、asibl e basis and material.This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basis and material for t he majority of low-grade language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literacy, to lay the foundati on for bettertraining of the independent literacy skills of low-grade students.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

10、lows: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of the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purp ose of the study,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strategies and methods;Th 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theory of self-literacy teaching;The third section describes the 1 ower primary students

11、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 and literacy of t he law;The fourth part i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autonomous literacy strategy;The fif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Through this study, reached the folio wing conclusions:Through the learning of the new c

12、urriculum, teachers can really get the kids to likeliteracy, initiative literacy.Independent literacy, teachers can give students spac e, developing studentsimagination.More interested students1 autonomous literacy. Key words: lower primary; Independent literacy; Strategy 目 录 蚊摘 M . I 數顧 . II . III

13、第一部分绪论 . 1 一、 研究的缘由 . 2 二、 研究的目的 . 1 三、 研究的问题 . 2 四、 研究的方法 . 3 3 第二部分自主识字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5 一、 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 5 二、 自主识字的内涵和特征 . 5 第三部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 . . 二 . 7 一、 小学低年级儿童认知的特点 . 7 二、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 8 三、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识字规律 . 9 第四部分自主识字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 . 10 一、 想识字,激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 . 10 (一) 入学关键期激活自主识字意识 . 10 (二) 常规课堂教学激活自主识字意识 . 1

14、2 二、 会识字,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 13 (一) 识字卡片法 . 13 (二) 字理识字法 . 16 (三) 游戏识字法 . 16 三 、 能识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成为自觉的行为 . 18 (一) 课外自主识字 . 18 (二) 自主识字学习的教学案例及学习卡片开发 . 20 第五部分实施效果和思考 . 34 一、 实施自主识字的效果 . 34 二、 自主识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5 三、 改进建议 . 36 . 39 参考文献 . 40 Pfi . 42 后记 . 44 第一部分绪论 一、研究的缘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一文为我国教师明确提出了以下要求:学生的学习应该 是主动

15、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还要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 自主性 ” 和 “ 独 立性 ” 是教师应该着重培养的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 “ 培养学生能力 ” 和 “ 教 授知识 ” 处理好,同时与学生共同发展、积极互动。 新中国成立至今,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改革层出不穷,几十种不同的教学实验使课堂 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即便如此, “ 标准 划一 ” 仍然是我们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很多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仍是 单向的。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们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了很多改变和创 新,但是由于许多语文教师对自主识字教学策略缺乏科学性

16、的认识,忽视了对学生自主 识字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识字教学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识字教学的方法百花齐放。教师在 “ 个别化、 个性化 ”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针对小 学低年级自主识字教学,仍有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思考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仍有很多教师没有更新观念 很多识字的方法大多都建立在为教师 “ 教 ” 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真正从 “ 学 ” 的 角度,从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目标去建构,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意识的识字学习 方法的指导。 自主学习、自主识字的能力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而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 钻研学生的特点,但是如果教师的观

17、念不更新、教师的角色没有转换,就无法改变以 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式,那么自主识字还是无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来。特别是在传统模 式下接受过教育或培训的教师,几十年的传统教学观念很难一时转变过来,甚至有些 教师依然处于提出问题的同时还扮演着解决问题的角色,虽然他们也鼓励学生,但是 一旦看到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不下去,或者难以达成一致性的解决方案时,就过早地 进行干预,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会受影 响,更不要提自主识字的培养了。 (二)仍有教师感到无法把握自主学习的本质 一线教师无法对师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准确定位,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 究和实践,也无法在课堂情境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认为浪费时

18、间和精力,识字 效率不高。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但是并不能实现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个别学生 并没有参与到集体讨论当中,这些现象都是今后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并不断改进的。 对教师而言,自主识字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具有很大的勇气,要放弃一种根深蒂固 _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的观点,大胆地信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确保学生的成功。 在美国、欧洲的小学,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举一个最简单的 例子,学生在听课、写字时的姿势是随意的、是各不相同的,教师会充分尊重孩子们 的个性,并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开展教学。但是在我国,老师们自认为很了解自己 的学生,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并不了解他们,孩

19、子们的个性和差异也得不到尊重。如果 我们也能像欧美国家的学校那样,试着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合每个孩子的教 育,那么自主识字教学将不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二、 研究的目的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就 是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目标设定上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多识字、少写字,实 行 “ 识写 ” 分开,提出 “ 认识 ” 和 “ 学会 ” 两种要求。这样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尽早、尽 快、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 “ 教学大纲 ” 提出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 重点,语文课程标准除了重申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外,还把写字和识字并列, 并把汉语拼音的

20、功能定位在学习普通话和帮助识字上。在识字教学中,要解决学生认知 能力和读物水平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能更 早地阅读合适的读物。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 的教学策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轻松识字。 因此,本文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记忆特点、识字规律等等 进行分析,丰富并完善了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教学的理论。笔者在研究中根据 Y学校 为适应 21世纪社会发展与儿童发展需要而提出的 “ 个别化、个性化 ” 教育理想和教育 信念,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以及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另外,本文努 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把教师的 “ 教 ” 真正转变成学生的 “ 学 ” 。本研究

21、作为一线教师在 课内课外的研究总结,力争能为广大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提供科学、可行的 依据和素材,为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打好基础。 三、 研究的问题 打开教学的墙壁,实施个性化教学,是在开放式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为满足学生的 个性发展需求、使学生学会学习而在教学领域进行的探索。日本学者加藤幸次先生的 “ 个 别化、个性化 ” 教学理论,不仅仅给予一线教师如何指导、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他创 设的这一理论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识字、自主学习最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在这一理论 的指导下,我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创设和发展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和

2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 深入开展起来,使学生们从中养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和课内课外积极识字的态度,达到学 生个性和谐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 四、研究的方法 在 “ 个别化、个性化 ” 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在课内通过小组学习 等形式自主识字,充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使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得到锻炼和提 髙,为中高年级做好准备;在课外,通过个性化作业的引领,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在 生活中识字,使之丰富、有趣。因此,针对研究的策略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方面: 在研究学生自主识字的过程中,要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联系在一起,解决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善实践的质量。在这种教育研究

23、活动中,笔者具体采用了以下研究 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的内容为学校和课堂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相关情况。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然后做好观察记录。这种方式获取的材料具有真实性,为教学一线第一手资料。 (二) 访谈法 通过平时的观察直接得到的印象只是外部的表面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难免 会受自己的主观因素影响,带有 一定的片面性。为了使自己的研究尽可能地客观,在研 究的过程中还采取访谈法,以期掌握观察与问卷所无法获得的资料,从而梗研究更加细 致、深入。访谈的过程中尽量采用个别访谈的方式。 此方法的具体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识字。教师从中总结有效的 教学策略,分析学生的发展变化

24、等。这种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三) 内容分析法 以语文课程标准 ( 2011年版)和各种科学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自主识 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内容可以使一线教师充分了解研究的现 状,可以有目的、有策略地进行研究。同时,借鉴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等相关学科的理 论,探讨我国儿童认知汉字的特点及其在自主识字中的表现,使小学语文自主识字教学 的研究更具科学性。 五、研究的价值 (一)丰富了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教学的理论 笔者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特点,结合小学语文 “ 学科 ” 的特点、小学低年级 “ 学 段 ” 的特点和小学低年级识字的特点,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相关教学理论得到

25、了进 一 步的总结和兒善。 袁振 S.教育研究方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_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二) 丰富了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日本加藤幸次先生的 “ 个别化、个性化 ” 教学理论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了教学的 参考和依据。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的分析,找出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不 足,立足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在个别化、个性化教学理 念的指导下使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具有创新价值和可操作性价值。 (三)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识字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都学习了很多生动有趣的识字方法。所以,教师培养其自主 识字的意识和方法,学生才能

26、真正地学会识字并有所发展,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到识字中去,在这个过程中使孩子喜欢识字,喜欢中国的文化。在识字教学中探索如何 将汉字构字规律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记忆特点、认知规律有机结合起来,通 过自主的识字教学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开 始,渗透各种识字方法,激发小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生字,长此以往,才能为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四) 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 “ 重中之重 ” 。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和工作态度, 教师的 “ 教 ” 要真正转变成学生的 “ 学 ” ,树立科学

27、观念和人文意识,真正把教学工作 当成一种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识字。笔者尽力用一线语文教学中 相关案例予以说明,突出自主识字学习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使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面向 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部分自主识字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一、 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一) “ 自主学习 ” 的内涵及特征 “ 自主学习 ” 理论是目前备受教育界关注和普遍认同,并且影响巨大的一种学习理 论。它吸收了诸如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等学习理论的长处,创立了更加符合人类复杂、 动态、更具思维性等特征的学习理论。 “ 自主 ” 一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新词典中的意思是: “ 自己做主,不受

28、他人支配 ” 。自主学习,意即 “ 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 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帮助、指导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方法,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同时 ,教师要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 龄特点,培养学生的 “ 自主性 ” 。在此同时,充分了解学生,努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 到一定的效果,真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 自主学习 ” 能够为学习者自身 “ 减 负 ” ,增强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效率,从而达到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 (二 ) “ 自主学习 ” 的意义及

29、核心 真正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是对意义的建构,是在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下进行的、充 分调动学习者身心潜力及以往经验而建构新知识的活动。自主学习,强调自我独立发展 和相互依靠发展之间达到平衡,而且这种平衡是利益中动态平衡,即学习者能够对自己 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计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自主学 习的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自主识字的内涵和特征 (一) “ 自主识字 ” 的内涵 “ 自主识字 ” 的识字目标非常明确,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 方法来记住字形,按自己的喜好通过各种渠道识字,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快速增加识字量。 它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

30、识字动机基础上的 “ 想识字 ” ;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 策略基础上的 “ 会识字 ” ,建立 在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 “ 能识字 ” 。自主识字作为一种 认知活动,就要使字的音、形、义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建立,特别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要结合 “ 六书 ” 理论,抓住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投入到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量, 学会识字方法,在生活中积极地运用。 a刘奔 .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研究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3. (二 ) “ 自主识字 ” 的特征 学生的自主识字学习有别于各种形式的他主学习,它要求学生独立地开展学习活 动,而不是依赖教师被动地学习。自主识字使学生在识字

31、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但是这种识字过程是 “ 相对独立 ” 的。 所谓 “ 相对独立 ” ,是指 “ 小学生在识字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要尽可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教师或教师以外的他人的依赖,尽可能由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相对 独立地自觉开展各种识字学习活动。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历等原因, 要彻底摆脱老师的指导完全独立学习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真正绝 对的自主识字学习是没有的,小学生的自主识字其实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相对自主的 学习。 ” 由于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它 们发挥出最佳效果,因此自主识字学习在某种

32、意义上讲就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 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 ) “ 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 的内涵 自主识字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智慧的能 力。首先,它体现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方法上,要求教学一线教师把现代教育理论和 教学策略、方法引入课堂,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识字 能力,尽快完成识字过程从而形成阅读能力。 其中本文所指的低年级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011年版)特指 1-2年级 的小学生。 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第三部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一、 小学低年级儿

33、童认知的特点 儿童识字认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 感知字形 ” ,第二个阶段是 “ 分析字形 ” ,第三 个阶段就是 “ 记忆 ”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忆占优势, “ 有意记忆 ” 正逐渐发展。 “ 有意记忆 ” 开始占主导优势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现在我国小学入学时间提前,六岁 即入小学,而通过心理学家的不断研究证实,这一年龄段正是儿童学习语文的最好阶段。 因此,教师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准确把握好学生的识字规律来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可以为学生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就如身体具有结构从而使我们得以适应环境一样,我 们也会建立心理结构来适应环境

34、。儿童是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认知世界,信息并不是 简单地从环境灌输到头脑中。皮亚杰强调,如果儿童是积极主动的,是自己寻求解决方 案,则其学习效果是最好的。皮亚杰反对将儿童看作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应该 让学生 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模仿老师或死板硬套,这样才能取得 最佳学习效果。教师是促进者和引导者,不是指挥者,为儿童探索世界、发现知识提供 支持。 1 皮亚杰认为好的老师是设计情境让学生通过做来学习。这些情境会促进学生去思 考、去发现。老师对学生是倾听、观看和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要只是对学生 的思考内容与学习结果进行考试,而是要仔细观察,探究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提问一

35、些 相关问题以刺激学生思考,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答案予以解释。学生不是带着空洞的头 脑进入课堂的,他们有许多关于 物理和自然世界的想法。他们的想法与成人的想法不同。 教师需要理解学生所说的内容,并以不脱离学生水平的方式予以反应。 2 维果斯基也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学过程中,更有能力的人要调整指 导的程度以适应儿童当前的水平。维果斯基式的课堂儿童可能会阅读一段故事然后解释 故事的意思,而很多的学习活动都是在小组中进行的。儿童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上 课时注意力更集中。教师是促进者和引导者,不是指挥者,应创造学生与教师和能力较 强同伴一起学习的机会。 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感知事物缺乏顺序

36、性,新鲜的、直观的、具 体的、有趣的事 物会大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注意力的 稳定性还是较差。 我们还要根据儿童的记忆特点来进行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记忆 往往是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有趣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运用课 文中的插图、实际的物品、或者是直观的字理图形来培养学生的 “ 有意记忆 ” 。在此同 _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时,儿童有极强的 “ 向师性 ” ,他们在老师的鼓励和赞美下积极地表现自己、评价自己。 所以发挥表扬的威力,坚持正面教育,这样能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一种 价值感。坚持正面的教育学生

37、就能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克服不足。 :1 同时,低年级儿童的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能力慢慢提高,因此,通过出示汉 字的字理图、情境图,通过猜字游戏等方法,发现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大脑容 易兴奋,也极不稳定:表现容易记住,也易被遗忘。不过儿童记忆的范围和记忆保持的 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的。记忆的精确性和巩固性较差。儿童记忆不精确 表现在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 和易受暗示等方面。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引导 学生发现中国汉字的神奇,自己说一说这些汉字的儿歌或图画联想记忆的方法,再用拍 手读、小组同学互读等形式反复读,逐步掌握汉字的记忆规律。例如一年级下册的会

38、意 字归类识字教学,课文是一首由会意字编成的 “ 三字歌 ” ,并配有八幅字义情境图。韵 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对学生而言新鲜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对汉字的研究兴趣。就可以引 导学生在己经认识的汉字中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汉字,通过举例,进一步巩固对会意 字的认识,这样,既可以对前面学过汉字的再次复现,又可以借此优化这些汉字的学习 方法,达到永久记忆的效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续编三字歌,培养语 感,发展思维。 4 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小 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低 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还不完善,无意注意还是占很大比重 。小 学低年级学生的

39、有意注意 虽然已经得到了发展,但是注意力时间还是不够长,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的,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持续观察。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这个世界能引 起他们好奇、感兴趣的事实在太多。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也是原因之一。某些课 程内容乏味,或老师讲的枯燥,让他们上课 “ 不走神儿 ” 就更困难了。因此,教师如果 能采取各种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上采取生动有趣的方法,学生自然就会被吸 引。 同中高年级学生比较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只是停留在事物的整体特征和大 致轮廓上。例如教学指示字归类识字一课,课文中 “ 木、本、末、朱 ” 为一组, “ 刀、 刃 ” 为一组, “

40、皿、血 ” 为一组、 “ 尺、寸 ” 为一组,每组汉字之间联系紧密,揭示了指 示字的构字规律。但是如果老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建立字与字之间的联系, 学生就会常常将这些字弄混。他们的感知发展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处于初级发 展水平,而学生的观察力正是以感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注意是对心理资源的集中,儿童对注意的控制能力在整个童年期发生了重要变化。 外界刺激很可能会成为学前儿童注意的目标,显眼的东西更能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 比如,有一位很吸引人的小丑在指导孩子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学前儿童很可能是被小丑 _ _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所吸引而忽视它指导的内容,他们受周围环境特征

41、的强烈影响。六七岁后,儿童对于完 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相关的特征(比如指导)会予以更多的注意。这种变化反应,注意变 得能够受儿童的认知所控制,因此儿童行动的冲动性会减少而反应的东西会增多。除此 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课时的神色和语调触动学生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根据一 、二 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各种能够使学生 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使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游戏、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 课堂生动活泼。在课堂上多叫学生参与,叫学生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会使他们 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一、二年级小学生好 动、爱玩儿、自制力弱,注意力只能 集中 10分钟左右。但是他们喜新,对新事物好奇,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依据这样的身心特点,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游 戏形式,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此之中大大地被激 发,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识字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5 三、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识字规律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儿童识字与成人识字不同,儿童识字根本不会像成人 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