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法的概念.ppt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8868222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8.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国际法的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一章国际法的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国际法的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国际法的概念.ppt(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渊源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的编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第一章第一章导论导论第一节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的概念三、三、国际法的性质国际法的性质二、国际法的定义二、国际法的定义一、国际法名称的由来一、国际法名称的由来四、国际法的效力的根据

2、四、国际法的效力的根据一、国际法名称的由来一、国际法名称的由来(一)(一)国际法早就存在国际法早就存在(二)名称的演变(二)名称的演变(三)名称在中国的确定(三)名称在中国的确定公元前公元前1296年,埃及国王拉年,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皇帝哈图苏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皇帝哈图苏尔三世缔结的条约,是现完整和尔三世缔结的条约,是现完整和最早的国际条约。最早的国际条约。(一)(一)国际法早就存在国际法早就存在 1、自然法自然法:2、万民法万民法:格老秀斯(荷兰)3、国家间法国家间法:维多利亚(西)4、万国公法万国公法:苏契(英)5、国际法国际法:边沁(英)(二)名称的演变(二)名称的演变 中国古

3、代就存在零散的国际法规范,但由中国古代就存在零散的国际法规范,但由中国古代就存在零散的国际法规范,但由中国古代就存在零散的国际法规范,但由于不成体系。近代国际法是西方传入中国的。于不成体系。近代国际法是西方传入中国的。于不成体系。近代国际法是西方传入中国的。于不成体系。近代国际法是西方传入中国的。当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使用的名称便当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使用的名称便当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使用的名称便当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使用的名称便是是是是“万国公法万国公法万国公法万国公法”或或或或“公法公法公法公法”。在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学习中国,称在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学习中国

4、,称在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学习中国,称在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学习中国,称国际法为万国公法,后改称国际法。清末,日国际法为万国公法,后改称国际法。清末,日国际法为万国公法,后改称国际法。清末,日国际法为万国公法,后改称国际法。清末,日本的这一名称回传中国,国际法便成为沿用至本的这一名称回传中国,国际法便成为沿用至本的这一名称回传中国,国际法便成为沿用至本的这一名称回传中国,国际法便成为沿用至今的名称。今的名称。今的名称。今的名称。(三)名称在中国的确定(三)名称在中国的确定二、国际法的定义二、国际法的定义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

5、章制度的总体。1 1、双边关系、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多边关系 普遍性关系普遍性关系 普遍国际法(通常所谓国际法)普遍国际法(通常所谓国际法)区域性关系区域性关系 区域性国际法区域性国际法 特殊关系特殊关系 特殊国际法特殊国际法 2 2、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关系 (一)国际关系(一)国际关系 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国国国家家家

6、家是是是是国国国国际际际际关关关关系系系系最最最最基基基基本本本本和和和和最最最最重重重重要要要要的的的的参参参参与与与与者者者者。过过过过去去去去,国国国国家家家家是是是是国国国国际际际际关关关关系系系系的的的的唯唯唯唯一一一一参参参参与与与与者者者者。现现现现在在在在,国国国国际际际际关关关关系系系系的的的的参参参参与与与与者者者者增增增增加加加加了了了了其其其其他他他他实实实实体体体体:争争争争取取取取独独独独立立立立的的的的民民民民族和政府间国家组织。族和政府间国家组织。族和政府间国家组织。族和政府间国家组织。(二)调整对象(二)调整对象(三)有法律约束力(三)有法律约束力(三)有法律

7、约束力(三)有法律约束力由于国际法在制定和强制实施方面的由于国际法在制定和强制实施方面的由于国际法在制定和强制实施方面的由于国际法在制定和强制实施方面的特殊性使得有人特殊性使得有人特殊性使得有人特殊性使得有人怀怀怀怀疑疑疑疑国际法的法律性,认国际法的法律性,认国际法的法律性,认国际法的法律性,认为国际法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道德。为国际法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道德。为国际法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道德。为国际法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道德。而事实上,国际法历来都是具有法律效力而事实上,国际法历来都是具有法律效力而事实上,国际法历来都是具有法律效力而事实上,国际法历来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各国必须遵守

8、。的,各国必须遵守。的,各国必须遵守。的,各国必须遵守。三、三、国际法的性质国际法的性质(一)(一)国际法的法律性国际法的法律性国际法的法律性国际法的法律性(二)国际法的强制性(二)国际法的强制性(二)国际法的强制性(二)国际法的强制性(三)国际法的特点(三)国际法的特点(三)国际法的特点(三)国际法的特点(一)国际法的法律性(一)国际法的法律性1、否定意见、否定意见2、肯定意见、肯定意见3、法律依据、法律依据4、实践、实践 霍布斯霍布斯霍布斯霍布斯 (英)(英)(英)(英)1617161716171617世纪世纪世纪世纪 普芬道夫普芬道夫普芬道夫普芬道夫 (德)(德)(德)(德)161716

9、1716171617世纪世纪世纪世纪 奥斯汀奥斯汀奥斯汀奥斯汀 (英)(英)(英)(英)19191919世纪世纪世纪世纪 1、否定意见、否定意见2、肯定意见、肯定意见奥本海奥本海奥本海奥本海(英)(英)(英)(英)阿库斯特(英)阿库斯特(英)阿库斯特(英)阿库斯特(英)国内法:各国宪法皆确认国际法的国内法:各国宪法皆确认国际法的国内法:各国宪法皆确认国际法的国内法:各国宪法皆确认国际法的 拘束力;拘束力;拘束力;拘束力;国际法:国际法:国际法:国际法: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前言:我联合国人民决前言:我联合国人民决前言:我联合国人民决前言:我联合国人民决 心,尊重由条约及国际法

10、其他渊源之义心,尊重由条约及国际法其他渊源之义心,尊重由条约及国际法其他渊源之义心,尊重由条约及国际法其他渊源之义 务,久而弗懈。务,久而弗懈。务,久而弗懈。务,久而弗懈。3、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当当当当有有有有国国国国家家家家违违违违反反反反国国国国际际际际法法法法时时时时,众众众众多多多多的的的的国国国国家家家家予予予予以以以以谴谴谴谴责责责责和和和和制制制制裁裁裁裁;违违违违法法法法国国国国家家家家则则则则通通通通常常常常会会会会极极极极力力力力辩辩辩辩解解解解,而而而而罕罕罕罕有有有有公公公公开开开开承承承承认认认认自自自自己己己己行行行行为为为为的的的的非非非非法法法法性性性性。这这

11、这这些些些些都都都都说说说说明明明明,无无无无论论论论是是是是守守守守法法法法国国国国家家家家还还还还是是是是违违违违法法法法国国国国家,都不否认国际法法律性。家,都不否认国际法法律性。家,都不否认国际法法律性。家,都不否认国际法法律性。4、实践、实践(二)国际法的强制性(二)国际法的强制性1 1、道德和舆论制裁、道德和舆论制裁、道德和舆论制裁、道德和舆论制裁2 2、外交制裁、外交制裁、外交制裁、外交制裁3 3、经济制裁、经济制裁、经济制裁、经济制裁4 4、军事制裁、军事制裁、军事制裁、军事制裁当有国家违反国际法,国际社会对其进行当有国家违反国际法,国际社会对其进行当有国家违反国际法,国际社会

12、对其进行当有国家违反国际法,国际社会对其进行谴谴谴谴责和声责和声责和声责和声讨讨讨讨,指出其违法性。这种道德和舆论的,指出其违法性。这种道德和舆论的,指出其违法性。这种道德和舆论的,指出其违法性。这种道德和舆论的制裁对于很多违法国家来说可能制裁对于很多违法国家来说可能制裁对于很多违法国家来说可能制裁对于很多违法国家来说可能奏奏奏奏效。国家为效。国家为效。国家为效。国家为了自己的国际形象,慑于国际舆论而停止违法了自己的国际形象,慑于国际舆论而停止违法了自己的国际形象,慑于国际舆论而停止违法了自己的国际形象,慑于国际舆论而停止违法行为的事例并不行为的事例并不行为的事例并不行为的事例并不罕罕罕罕见。

13、因此,尽管这种制裁手见。因此,尽管这种制裁手见。因此,尽管这种制裁手见。因此,尽管这种制裁手段最为段最为段最为段最为温温温温和,但也不可和,但也不可和,但也不可和,但也不可低估低估低估低估了它的效力。了它的效力。了它的效力。了它的效力。1 1、道德和舆论制裁、道德和舆论制裁、道德和舆论制裁、道德和舆论制裁 通常包括外交抗议、驱逐外交官、降通常包括外交抗议、驱逐外交官、降通常包括外交抗议、驱逐外交官、降通常包括外交抗议、驱逐外交官、降格外交关系级别、断绝外交关系等。这种格外交关系级别、断绝外交关系等。这种格外交关系级别、断绝外交关系等。这种格外交关系级别、断绝外交关系等。这种手段的强度甚于道德和

14、舆论制裁,通常会手段的强度甚于道德和舆论制裁,通常会手段的强度甚于道德和舆论制裁,通常会手段的强度甚于道德和舆论制裁,通常会获得较好的效果。获得较好的效果。获得较好的效果。获得较好的效果。2 2、外交制裁、外交制裁、外交制裁、外交制裁3 3、经济制裁、经济制裁、经济制裁、经济制裁措施措施措施措施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1 1 1 1)停止提供贷款,限制或停止外汇的兑换,搅扰)停止提供贷款,限制或停止外汇的兑换,搅扰)停止提供贷款,限制或停止外汇的兑换,搅扰)停止提供贷款,限制或停止外汇的兑换,搅扰其金融市场;其金融市场;其金融市场;其金融市场;(2 2 2 2)限制其国外财产。扣押或冻结甚至没收受

15、其)限制其国外财产。扣押或冻结甚至没收受其)限制其国外财产。扣押或冻结甚至没收受其)限制其国外财产。扣押或冻结甚至没收受其国有或私有财产;国有或私有财产;国有或私有财产;国有或私有财产;(3 3 3 3)停止经济合作和援助。中止通商航海条约及其)停止经济合作和援助。中止通商航海条约及其)停止经济合作和援助。中止通商航海条约及其)停止经济合作和援助。中止通商航海条约及其他经济关系的条约,停止最惠国他经济关系的条约,停止最惠国他经济关系的条约,停止最惠国他经济关系的条约,停止最惠国 待遇,停止进出口贸待遇,停止进出口贸待遇,停止进出口贸待遇,停止进出口贸易,封锁贸易港口。易,封锁贸易港口。易,封锁

16、贸易港口。易,封锁贸易港口。经济制裁的措施经济制裁的措施经济制裁的措施经济制裁的措施(1 1 1 1)参加国多多益善;)参加国多多益善;)参加国多多益善;)参加国多多益善;(2 2 2 2)措施应适当;)措施应适当;)措施应适当;)措施应适当;(3 3 3 3)制裁力强大又不动干)制裁力强大又不动干)制裁力强大又不动干)制裁力强大又不动干戈戈戈戈。经济制裁的特点经济制裁的特点经济制裁的特点经济制裁的特点4 4、军事制裁、军事制裁、军事制裁、军事制裁(1 1 1 1)国际法依据)国际法依据)国际法依据)国际法依据 国际法并不完全排除武力手段的使用。根据国际法并不完全排除武力手段的使用。根据国际法

17、并不完全排除武力手段的使用。根据国际法并不完全排除武力手段的使用。根据联合国宪联合国宪联合国宪联合国宪章章章章第第第第41414141、第、第、第、第42424242、第、第、第、第52525252条,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时,在联合国条,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时,在联合国条,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时,在联合国条,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时,在联合国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前,各国可以实施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前,各国可以实施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前,各国可以实施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前,各国可以实施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同时,安理会在必要时可采取武力行动,以维持和恢复利。同时,安理

18、会在必要时可采取武力行动,以维持和恢复利。同时,安理会在必要时可采取武力行动,以维持和恢复利。同时,安理会在必要时可采取武力行动,以维持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国际和平与安全。国际和平与安全。国际和平与安全。(2 2 2 2)军事制裁限制)军事制裁限制)军事制裁限制)军事制裁限制 除非国家受到别国实际的武装进攻,否则不得使用武力。除非国家受到别国实际的武装进攻,否则不得使用武力。除非国家受到别国实际的武装进攻,否则不得使用武力。除非国家受到别国实际的武装进攻,否则不得使用武力。任何违反国际法发动战争的国家都应受到严厉的制裁,发动任何违反国际法发动战争的国家都应受到严厉的制裁,发动任何违反国际法发

19、动战争的国家都应受到严厉的制裁,发动任何违反国际法发动战争的国家都应受到严厉的制裁,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则会以破坏和平罪受到刑事追究。战争的罪魁祸首则会以破坏和平罪受到刑事追究。战争的罪魁祸首则会以破坏和平罪受到刑事追究。战争的罪魁祸首则会以破坏和平罪受到刑事追究。(三)国际法的特点(三)国际法的特点国际法国际法国际法国际法国内法国内法国内法国内法主体主体主体主体主要是国家主要是国家主要是国家主要是国家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法人立法立法立法立法国家自己国家自己国家自己国家自己立法机构立法机构立法机构立法机构实施实施实施实施国家自己国家自己国家自己国家自己国家机器国家机器国家

20、机器国家机器四、国际法的效力的根据四、国际法的效力的根据(一)含义(一)含义(一)含义(一)含义(二)派别(二)派别(二)派别(二)派别(三)正统观点(三)正统观点(三)正统观点(三)正统观点 国国国国际际际际法法法法为为为为何何何何对对对对国国国国家家家家有有有有拘拘拘拘束束束束力力力力?国际法的效力从何而来?国际法的效力从何而来?国际法的效力从何而来?国际法的效力从何而来?(一)含义(一)含义(一)含义(一)含义(二)派别(二)派别(二)派别(二)派别1 1 1 1、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派2 2 2 2、实在法学派、实在法学派、实在法学派、实在法学派3 3 3 3、

21、折衷法学派、折衷法学派、折衷法学派、折衷法学派4 4 4 4、社会连带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5 5 5 5、规范法学派、规范法学派、规范法学派、规范法学派 认为国际法是自然法的一部分,效力源于认为国际法是自然法的一部分,效力源于认为国际法是自然法的一部分,效力源于认为国际法是自然法的一部分,效力源于自然法,即人类的理性、良知、法律意识等。自然法,即人类的理性、良知、法律意识等。自然法,即人类的理性、良知、法律意识等。自然法,即人类的理性、良知、法律意识等。代表:普芬道夫(德)代表:普芬道夫(德)代表:普芬道夫(德)代表:普芬道夫(德)维多利亚维多利亚维多利亚维多

22、利亚 (西)(西)(西)(西)苏亚利兹苏亚利兹苏亚利兹苏亚利兹 (西)(西)(西)(西)1 1 1 1、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派 认认认认为为为为国国国国际际际际法法法法效效效效力力力力的的的的根根根根据据据据乃乃乃乃各各各各国国国国的的的的同同同同意意意意(共共共共同同同同意意意意志)之表明于国际条约或习惯,而非人类的理性。志)之表明于国际条约或习惯,而非人类的理性。志)之表明于国际条约或习惯,而非人类的理性。志)之表明于国际条约或习惯,而非人类的理性。代表:宾刻舒克(荷)代表:宾刻舒克(荷)代表:宾刻舒克(荷)代表:宾刻舒克(荷)边沁边沁边沁边沁 (英)(英)(英)(

23、英)奥斯汀奥斯汀奥斯汀奥斯汀 (英)(英)(英)(英)奥本海奥本海奥本海奥本海 (英)(英)(英)(英)2 2 2 2、实在法学派、实在法学派、实在法学派、实在法学派 认认为为国国际际法法效效力力根根据据乃乃自自自自然然然然法法法法和和国国国国家家家家的的的的一一一一般般般般同同同同意意意意。国国际际法法之之所所以以对对国国家家有有拘拘束束力力大大部部分分 由于理性,小部分出于各国的公认。由于理性,小部分出于各国的公认。代表:格老秀斯代表:格老秀斯 (荷)(荷)沃尔夫沃尔夫 (德)(德)瓦特尔瓦特尔 (瑞士)(瑞士)3 3 3 3、折衷法学派、折衷法学派、折衷法学派、折衷法学派(格老秀斯派格老

24、秀斯派)认认认认为为为为一一一一切切切切法法法法律律律律的的的的根根根根据据据据在在在在于于于于社社社社会会会会连连连连带带带带关关关关系系系系。通通通通过过过过 人人人人 类类类类 的的的的 法法法法 律律律律 良良良良 知知知知,社社社社 会会会会 规规规规 则则则则 实实实实 现现现现 为为为为 法法法法 律律律律 规规规规 则则则则 而而而而 对对对对 个个个个 人人人人 有有有有 强强强强 制制制制 性性性性。国国国国 际际际际 法法法法 也也也也 不不不不 例例例例 外外外外,其其其其 效效效效 力根据是力根据是力根据是力根据是“各民族的法律良知各民族的法律良知各民族的法律良知各民

25、族的法律良知”。代表:狄骥(法)代表:狄骥(法)代表:狄骥(法)代表:狄骥(法)庞德(美)庞德(美)庞德(美)庞德(美)4 4 4 4、社会连带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 认认 为为 一一 切切 法法 律律 规规 则则 的的 效效 力力 皆皆 出出 自自 上上 一一 级级 法法 律,全部法律同属一个体系。律,全部法律同属一个体系。代表:凯尔逊代表:凯尔逊 (奥)(奥)菲德罗斯(奥)菲德罗斯(奥)5 5 5 5、规范法学派、规范法学派、规范法学派、规范法学派 各各各各国国国国的的的的协协协协调调调调意意意意志志志志协协协协议议议议。即即即即经经经经过过过过斗斗斗斗争争

26、争争与与与与妥妥妥妥协协协协 后后后后趋趋趋趋于于于于一一一一致致致致的的的的意意意意志志志志因因因因国国国国际际际际法法法法由国家自己制定,使由国家自己制定,使由国家自己制定,使由国家自己制定,使 其更具法律效力其更具法律效力其更具法律效力其更具法律效力.(三)正统观点(三)正统观点(三)正统观点(三)正统观点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渊源一、概念一、概念一、概念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二、种类二、种类一、一、概念概念概念概念国际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国际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国际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国际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地方。(一)与起源的区别:(一)与起源的区别:

27、(一)与起源的区别:(一)与起源的区别:起源:最早出现然非国际法规范,尚无拘束力起源:最早出现然非国际法规范,尚无拘束力起源:最早出现然非国际法规范,尚无拘束力起源:最早出现然非国际法规范,尚无拘束力 ;渊源:最早作为国际法规范出现,有拘束力。渊源:最早作为国际法规范出现,有拘束力。渊源:最早作为国际法规范出现,有拘束力。渊源:最早作为国际法规范出现,有拘束力。(二)探索的意义:为确定法律。(二)探索的意义:为确定法律。(二)探索的意义:为确定法律。(二)探索的意义:为确定法律。二、种类二、种类(一)国际条约(一)国际条约(一)国际条约(一)国际条约(二)国际习惯(二)国际习惯(二)国际习惯(

28、二)国际习惯(三)其他(三)其他(三)其他(三)其他(一)国际条约(一)国际条约1 1、概念、概念、概念、概念2 2、特点、特点、特点、特点3 3、种类种类种类种类 条条条条约约约约是是是是国国国国际际际际法法法法主主主主体体体体之之之之间间间间缔缔缔缔结结结结的的的的并并并并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议。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议。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议。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议。1 1、概念、概念、概念、概念2 2、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 1)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协议)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协议)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协议)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协议;(2 2)条约是受国际法支配

29、的协议)条约是受国际法支配的协议)条约是受国际法支配的协议)条约是受国际法支配的协议;(3 3)条约的内容是规定缔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条约的内容是规定缔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条约的内容是规定缔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条约的内容是规定缔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或者确立某方面的国际法规范或者确立某方面的国际法规范或者确立某方面的国际法规范或者确立某方面的国际法规范;(4 4)条约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议。)条约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议。)条约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议。)条约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议。3 3、种类种类种类种类依缔约方数目依缔约方数目依缔约方数目依缔约方数目双边条约双边条约双边条约双边条约有限性多边条约有

30、限性多边条约有限性多边条约有限性多边条约一般性多边条约一般性多边条约一般性多边条约一般性多边条约依条约性质依条约性质依条约性质依条约性质契约性条约契约性条约契约性条约契约性条约造法性条约造法性条约造法性条约造法性条约对特殊国际法来说,所有的条约都是国际法渊源,对特殊国际法来说,所有的条约都是国际法渊源,对特殊国际法来说,所有的条约都是国际法渊源,对特殊国际法来说,所有的条约都是国际法渊源,但对普遍国际法来说显然不都是。只有那些对国际法有但对普遍国际法来说显然不都是。只有那些对国际法有但对普遍国际法来说显然不都是。只有那些对国际法有但对普遍国际法来说显然不都是。只有那些对国际法有创新或变更作用的

31、造法性条约或造法性条款才可能是国创新或变更作用的造法性条约或造法性条款才可能是国创新或变更作用的造法性条约或造法性条款才可能是国创新或变更作用的造法性条约或造法性条款才可能是国际法的渊源。际法的渊源。际法的渊源。际法的渊源。但造法性条约对于非缔约国来说依然不是法律,必但造法性条约对于非缔约国来说依然不是法律,必但造法性条约对于非缔约国来说依然不是法律,必但造法性条约对于非缔约国来说依然不是法律,必须通过非缔约国在实践上表示的须通过非缔约国在实践上表示的须通过非缔约国在实践上表示的须通过非缔约国在实践上表示的默默默默示同意才对其有法律示同意才对其有法律示同意才对其有法律示同意才对其有法律效力。因

32、此,即使是造法性条约也常常需要借助国际习效力。因此,即使是造法性条约也常常需要借助国际习效力。因此,即使是造法性条约也常常需要借助国际习效力。因此,即使是造法性条约也常常需要借助国际习惯的方式才能真正成为国际法的普遍性渊源。惯的方式才能真正成为国际法的普遍性渊源。惯的方式才能真正成为国际法的普遍性渊源。惯的方式才能真正成为国际法的普遍性渊源。3 3、种类种类种类种类 (二)国际习惯(二)国际习惯(二)国际习惯(二)国际习惯 1 1 1 1、含义、含义、含义、含义2 2 2 2、形成的要素、形成的要素、形成的要素、形成的要素3 3 3 3、国际习惯的证据、国际习惯的证据、国际习惯的证据、国际习惯

33、的证据 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被各国长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被各国长期反复和前后一致的实践并被普遍接期反复和前后一致的实践并被普遍接受而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受而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1 1、含义、含义 (1 1)惯例的产生(物质因素)惯例的产生(物质因素)长期反复实践长期反复实践 各国各国 前后一致前后一致 (2 2)被各国接受为法律(心理因素)被各国接受为法律(心理因素)又称又称“法律确信法律确信”,若不被接受,则仅为惯例。,若不被接受,则仅为惯例。2 2、形成的要素、形成的要素 国际习惯不成文,须经查实下列国际实践:国际习惯不成文,须经查实下列国际实践:国际习惯不成文,须经查实下列国

34、际实践:国际习惯不成文,须经查实下列国际实践:国家间外交关系;国家间外交关系;国家间外交关系;国家间外交关系;国际机构的实践;国际机构的实践;国际机构的实践;国际机构的实践;国家内部行为。国家内部行为。国家内部行为。国家内部行为。3 3、国际习惯的证据、国际习惯的证据(三)其他(三)其他 一些学者认为,除了条约和习惯,国际法一些学者认为,除了条约和习惯,国际法一些学者认为,除了条约和习惯,国际法一些学者认为,除了条约和习惯,国际法渊源还应包括:渊源还应包括:渊源还应包括:渊源还应包括:1 1 1 1、一般法律原则;、一般法律原则;、一般法律原则;、一般法律原则;2 2 2 2、判例和学说;判例

35、和学说;判例和学说;判例和学说;3 3 3 3、“公允及善良公允及善良公允及善良公允及善良”原则;原则;原则;原则;4 4 4 4、国际组织的决议。、国际组织的决议。、国际组织的决议。、国际组织的决议。我们认为,上述各项,除了一般法律原则我们认为,上述各项,除了一般法律原则我们认为,上述各项,除了一般法律原则我们认为,上述各项,除了一般法律原则外,都不是国际法渊源,而仅仅是确立国际法外,都不是国际法渊源,而仅仅是确立国际法外,都不是国际法渊源,而仅仅是确立国际法外,都不是国际法渊源,而仅仅是确立国际法规则的规则的规则的规则的辅辅辅辅助资料助资料助资料助资料。同时,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为

36、同时,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为同时,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为同时,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为数不多,其作用是数不多,其作用是数不多,其作用是数不多,其作用是填填填填补国际法院补国际法院补国际法院补国际法院审审审审理案件时可理案件时可理案件时可理案件时可能出现的由于没有相关的条约和习惯可以适用能出现的由于没有相关的条约和习惯可以适用能出现的由于没有相关的条约和习惯可以适用能出现的由于没有相关的条约和习惯可以适用而产生的法律空白。它在国际司法实践中处于而产生的法律空白。它在国际司法实践中处于而产生的法律空白。它在国际司法实践中处于而产生的法律空白。它在国际司法实践中处于补充和补充和

37、补充和补充和辅辅辅辅助地位,很少被助地位,很少被助地位,很少被助地位,很少被单单单单独适用。独适用。独适用。独适用。(三)其他(三)其他第三节第三节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的编纂一、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和意义二、机构二、机构二、机构二、机构三、成果三、成果三、成果三、成果 (一)概念(一)概念 将现有国际法规范(特别是习惯法规则)系将现有国际法规范(特别是习惯法规则)系统化、法典化、条约化。统化、法典化、条约化。(二)意义(二)意义 1 1、加速习惯法形成过程;加速习惯法形成过程;2 2、明确习惯法内容;、明确习惯法内容;3 3、便于引证习惯法内容。、便于引证习惯法内容。一

38、、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和意义 (一)民间编纂:个人、学术团体;(一)民间编纂:个人、学术团体;(一)民间编纂:个人、学术团体;(一)民间编纂:个人、学术团体;(二)外交会议: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海牙和平会议;(二)外交会议: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海牙和平会议;(二)外交会议: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海牙和平会议;(二)外交会议: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海牙和平会议;(三)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三)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三)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三)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二、机构二、机构三、成果三、成果1958195819581958年日内瓦海洋法年日内瓦海洋法年日内瓦

39、海洋法年日内瓦海洋法4 4 4 4公约;公约;公约;公约;1961196119611961年年年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3196319631963年年年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69196919691969年年年年别使团公约别使团公约别使团公约别使团公约1969196919691969年年年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等。等。等。等。第四节第四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体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体系归归属属 二、

40、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二、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一)一元论(一)一元论(一)一元论(一)一元论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体系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体系归归属属(二)二元论(二)二元论(二)二元论(二)二元论(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一)一元论(一)一元论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同一法律体系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同一法律体系 1、国内法优先说、国内法优先说2、国际法优先说、国际法优先说(二)二元论(二)二元论(二)二元论(二)二元论 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不同法律体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不同法律体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不同法律体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

41、不同法律体系,相互对立、不相隶属。系,相互对立、不相隶属。系,相互对立、不相隶属。系,相互对立、不相隶属。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奥本海(英)、安茨洛蒂(意)、奥本海(英)、安茨洛蒂(意)、奥本海(英)、安茨洛蒂(意)、奥本海(英)、安茨洛蒂(意)、费茨摩里斯(英)、卢梭(法)。费茨摩里斯(英)、卢梭(法)。费茨摩里斯(英)、卢梭(法)。费茨摩里斯(英)、卢梭(法)。(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不同的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不同的法律体(二元论),但非相互对立而是互法律体(二元论),但非相互对立而是互相紧密

42、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相紧密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国家不得援引其国内法作为其违反国际法的借口;、国家不得援引其国内法作为其违反国际法的借口;、国际法不得干预国内法;、国际法不得干预国内法;、国际法与国内法可相互借鉴、国际法与国内法可相互借鉴。(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三)中国主流观点(一)国际习惯法在国内的实施(一)国际习惯法在国内的实施(二)条约在国内的实施(二)条约在国内的实施二、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二、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1、直接作为国内法的组成部分。、直接作为国内法的组成部分。多数国多数国家宪法规定,若国际习惯不与国内法抵触,可作家宪法规定,若国际习

43、惯不与国内法抵触,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来适用,而无须纳入程序。如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来适用,而无须纳入程序。如英、法、德、日、美;英、法、德、日、美;2、须立法纳入。如卢、须立法纳入。如卢森森堡等少数国家。堡等少数国家。(一)国际习惯法在国内的实施(一)国际习惯法在国内的实施1、转化、转化2、采纳、采纳3、转化兼采纳、转化兼采纳原则原则原则原则(二)条约在国内的实施(二)条约在国内的实施1、转化、转化要求所有的条约都必须逐个经过要求所有的条约都必须逐个经过相应的国内立法程序转化成为国内法相应的国内立法程序转化成为国内法之后,才能在国内适用。之后,才能在国内适用。英:条约一经缔结便对英国有拘束力,英

44、:条约一经缔结便对英国有拘束力,但是否能适用于国内法院,则取决于议会但是否能适用于国内法院,则取决于议会的立法的立法2、采纳、采纳 所有条约都可以在国内直接适用,不需要所有条约都可以在国内直接适用,不需要国内的立法转化。国内的立法转化。多数国家采取此法,如中、日、奥等;多数国家采取此法,如中、日、奥等;3、转化兼采纳、转化兼采纳美国将条约或条款分为:美国将条约或条款分为:美国将条约或条款分为:美国将条约或条款分为:(1 1)“自动执行条约或条款自动执行条约或条款自动执行条约或条款自动执行条约或条款”,适用采纳,可作,适用采纳,可作,适用采纳,可作,适用采纳,可作为国内法无条件适用于国内;为国内

45、法无条件适用于国内;为国内法无条件适用于国内;为国内法无条件适用于国内;(2 2)非)非)非)非“自动执行条约或条款自动执行条约或条款自动执行条约或条款自动执行条约或条款”,适用转化,须,适用转化,须,适用转化,须,适用转化,须立法后才可适用。立法后才可适用。立法后才可适用。立法后才可适用。条约分为两种,一种须转化,另一种直接采纳。条约分为两种,一种须转化,另一种直接采纳。条约分为两种,一种须转化,另一种直接采纳。条约分为两种,一种须转化,另一种直接采纳。总之,国家加入了一个条约,总之,国家加入了一个条约,即受条约义务的约束,如果国内法即受条约义务的约束,如果国内法院拒绝适用,国家应对此行为承

46、担院拒绝适用,国家应对此行为承担违反条约义务的责任。违反条约义务的责任。原则原则原则原则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五、不干涉内政原则五、不干涉内政原则五、不干涉内政原则五、不干涉内政原则一、概念一、概念一、概念一、概念六、国际合作原则六、国际合作原则六、国际合作原则六、国际合作原则 七、民族自决原则七、民族自决原则七、民族自决原则七、民族自决原则 八、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八、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八、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八、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第五

47、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三、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三、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三、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三、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一、概念一、概念(二)要件(二)要件(二)要件(二)要件(一)定义(一)定义(一)定义(一)定义(三)内容(三)内容(三)内容(三)内容 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适用于国际法一切

48、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 法基础的法律原则。法基础的法律原则。法基础的法律原则。法基础的法律原则。(一)定义(一)定义 1、各国公认各国公认 2 2、具有普遍约束力、具有普遍约束力 3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二)要件(二)要件(二)要件(二)要件1 1 1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2 2 2 2、不使用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不使用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不使用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不使用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 侵害任何国家原则侵害任何国家原则侵害任何国家原则侵害任何国家原则3 3 3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49、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4 4 4 4、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5 5 5 5、国际合作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国际合作原则6 6 6 6、民族自决原则民族自决原则民族自决原则民族自决原则7 7 7 7、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三)内容(三)内容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一)主权和平等的概念(一)主权和平等的概念(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三)限制(三)限制 国国家家固固有有的的在在国国内内的的最最高高权权力力和和在

50、在国国际际上上的的独独立立权权。即即国国家家独独立立自自主主地地处处理理内内部部事事务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1 1、主权、主权、主权、主权(一)主权和平等的概念(一)主权和平等的概念(一)主权和平等的概念(一)主权和平等的概念(1 1)对内的最高权对内的最高权 (2 2)对外的独立权对外的独立权(3 3)自卫权自卫权 国家的平等主要是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国家的平等主要是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国家的平等主要是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国家的平等主要是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政治上的平等。如根据政治上的平等。如根据政治上的平等。如根据政治上的平等。如根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平等者之间无管辖平等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