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zip

举报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zip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zip
展开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导学单元分析19 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 年,英国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了中国国门,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18561860 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在内忧外患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单元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知识进行梳理,提高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林则徐禁烟的正义性,知道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殖民扩张的趋势。理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初步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了解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为。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3.知道英法等侵略者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单元重点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3.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单元难点1.如何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3.理解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单元线索单元学科术语1.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始自 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晚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几个历史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3.鸦片战争: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林则徐于 1839 年在广东强行销烟,中英矛盾逐渐升级。其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4.“拜上帝会”:中国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组织。19 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发动群众,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第 1 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教学重点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初步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新课导入导入 1(图片式导入)展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当众在虎门销烟吗?这次销烟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走进鸦片战争一课去探究这些问题。导入 2(情境式导入)罂粟,俗称大烟花,它的果实经过加工后可制成毒品鸦片。这朵“最美的花”却结出了“罪恶的果”。因为这朵“小红花”引起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揭开了中国百余年屈辱史和奋斗史的序幕,这场由“一朵小红花引起的战争”是怎么回事呢?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去探究这场战争。教学内容课堂探究板块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分组讨论: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答案: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强大的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正是英国理想的侵略对象。为此,英国先是将棉纺织品等输入中国,试图打开在中国的市场。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商品需求不足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英国的商品打不开中国的市场。后来,英国商人发现,从鸦片走私中能牟取暴利。(2)看图片(见课件),仔细观察图表:从表中你能看出什么?鸦片走私给英国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答案: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逐年增加,增加速度惊人等。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3)面对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书,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深深触动了道光帝。于是 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州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过渡语:当虎门海滩烟云滚滚时,一丝战云也隐隐浮起,英国侵略者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板块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依据(课件)材料思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直接原因(战争借口):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料,推销工业品。(2)观察(课件)图片:了解英军入侵基本路线及概况,组织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答案: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措施失当等。总而言之,中国的农耕文明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进程,在双方的交锋中,中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落后就要挨打”便不可避免了。过渡语:在鸦片战争的较量中,中国失败了,最后签订了南京条约。教学内容课堂探究板块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 1840 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政治上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语:鸦片战争使中国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B)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2.1843 年,英国商人约翰运送一批货物到中国销售,他不可能将货物卸在(D)A.上海 B.广州 C.厦门 D.南京3.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B)A.甲午中日战争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4.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D)A.中国大门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教材图片分析1.林则徐:为了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誓死与贩卖鸦片作斗争。在禁烟过程中,他与各路人物斗智斗勇,最终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虎门销烟。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1842 年 8 月,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史料积累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上道光皇帝的奏折教学反思(示例)本堂课尽可能地采用视频、图片、文字、小组合作、角色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合作梳理信息,获得新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信息的能力;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情感升华。不足之处是教学设计相对传统,创新性不够,板块的内容设计不新颖。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了解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侵略史实。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新课导入导入 1(图片式导入)图片中展示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后留下的残垣断壁。圆明园曾经是一座豪华的皇家园林,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而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远瀛观等景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那到底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怎样的劫难?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导入 2(温故式导入)同学们,1840 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并不满足在中国已取得的利益,很快便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教学内容课堂板块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分组讨论:(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探究教学内容课堂探究答案: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再次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答案:从原因上看,两次战争的爆发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从进程上看,发动鸦片战争的是英国,战火主要在东南沿海;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英法联军,战火由东南沿海燃烧到北京,破坏程度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从结果上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阅读课本 P9 至 P11,结合(课件)图片讲述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经过。答案:第一阶段:18561858 年,英法联合出兵,从广东出发,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二阶段:18581860 年,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过渡语: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的主要罪行是火烧圆明园。板块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课件展示焚烧前后的圆明园,分组讨论:(1)上图是中华民族历经浩劫、屈辱的缩影和见证,请你为这幅图取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图中这场浩劫的制造者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将圆明园焚毁?答案: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为了掩盖自己的侵略罪行。(2)看课件电影火烧圆明园,观看完后,你有何感受?答案:感受:圆明园是我国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在大肆抢劫后,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丽的皇家园林,现在只剩下矗立在那里的石柱,向人们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行,它警示中国人勿忘国耻,激励着我们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等。过渡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经历的一场劫难,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还经历了另一场劫难,那就是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板块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根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答案:时间条约割占领土1858 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 40 万平方千米领土1860 年、1864 年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19 世纪80 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 5 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 7 万多平方千米领土结束语: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处于深重的劫难中。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在中国近代史上,18561860 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A.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C.荷兰侵略台湾D.葡萄牙侵略澳门2.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B)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 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D)A.英美联军B.美俄联军C.俄法联军D.英法联军4.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国家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D)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沙俄、日本D.英国、沙俄教材图片分析1.圆明园大水法遗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2.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史料积累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法国)维克多雨果教学反思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3.通过对太平天国坚持 14 年斗争史实的学习,深刻感受农民阶级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明白农民阶级毕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无法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教学重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初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学新课导入 1(图片式导入)(课件洪秀全)图中的人物是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导入国运动为什么在 14 年后又覆亡了呢?让我们走进本课探究这些问题。导入 2(温故式导入)鸦片战争使中国人民处于苦难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外国列强铁蹄践踏我们的家园,中国人民反抗清朝统治,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风起云涌。1851 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最高峰。金田起义是如何爆发的?它为什么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提出了什么样的救国方案?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3 课,去探究这些问题。内容课堂探究板块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合作讨论:(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答案: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失败,清王朝的搜刮使得民不聊生,太平军揭竿而起,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和建立政权的标志是什么?答案:金田起义;永安封王。过渡语: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什么文献?板块二定都天京阅读(课件展示)材料并分析下列问题:(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是哪一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答案: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农民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2)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救国方案能实现吗?为什么?答案:不能实现。这一救国方案体现了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思想。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达不到绝对平均,这一方案违背了社会生产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所以根本无法实现,这是农民阶级因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过渡语:太平天国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在之后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那太平天国最后的结果如何呢?板块三天京陷落(1)哪一事件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作出了怎样的调整?结果如何?答案:事件:天京事变。调整: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结果:虽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2)结合所学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结果如何?综合本课学习,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答案:结果:被清政府与外国侵略势力联合绞杀。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结束语: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屈服的顽强反抗精神。同时,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也间接说明农民阶级由于其自身局限性无法成为领导近代中国改变命运的阶级。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首题太平天国战史对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进行了评价。1851 年,洪秀全在哪个地方发动起义并建号太平天国(A)A.金田 B.南京 C.青浦 D.慈溪 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B)A.金田起义B.永安封王C.定都天京D.青浦大败洋枪队 3.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使得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B)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C)运动规模空前巨大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张A.B.C.D.教材图片分析1.金田起义浮雕: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资政新篇书影: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写成的,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虽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但资政新篇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独立与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史料积累禁酒及一切生熟黄烟、鸦片。先要禁为官者,渐次严禁在下。绝其栽植之源,遏其航来之路,或于外洋入口之烟,不准过关。走私者杀无赦。洪仁玕资政新篇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导学单元分析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失败。19 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单元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对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等梳理知识脉络和结构,提高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使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从经济、政治上开启近代化的进程。3.体会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富强进行艰难探索的历程。单元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单元难1.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点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单元线索单元学科术语1.近代化:近代化就是政治上民主化,经济上工业化。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2.“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中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于是俄国便纠合法、德两国出面干涉。三国照会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同时,三国军舰出现在日本海面。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但又向清王朝索要了 3 000 万两白银的“赎辽费”。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干涉还辽”。3.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都享有绝对的行政、司法、立法权。4.租借地:一国根据条约在一定期限内为条约所规定的目的租借给另一国的领土。租借土地的主权不转移。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领土的使用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租借地,都是强迫这些国家订立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第 4 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2.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新课导入导入 1(新闻式导入)2019 年 4 月 23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70 周年纪念日。我国在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70 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都是国人的梦想,并为之苦苦求索。中国近代海军筹建从哪一事件开始?当时筹建了哪几支海军?建立海军的背景是怎样的?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导入 2(温故式导入)中国在抵抗列强战争中的接连失利,使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风东渐已势不可挡。中国面临着既要抵抗西方侵略又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既要保卫自己又要改造自己的历史课题,洋务运动就是探求解决这一课题的一次努力。中国是否就此强盛了呢?它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内容课堂探究板块一洋务运动的兴起结合(课件)时间轴及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依据(课件)材料结合课本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及代表人物。答案:背景:内外交困(或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列强侵略)。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过渡语:洋务运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中期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的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自救运动。接下来我们一同去看看洋务派具体是怎样学习西方的?板块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结合(课件)展示,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分析,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答案: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采取了哪些文化教育措施?答案: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过渡语: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答案: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过渡语: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强兵,接下来再看看清政府是如何实现强兵的?板块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的过程。答案:时期成就19 世纪60 年代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19 世纪70 年代左宗棠率领装备新式武器和进行新式训练的清军收复新疆,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19 世纪80 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 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2)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答案:首先,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要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第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其次,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结束语: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1866 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A)A.洋务运动时期B.鸦片战争时期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2.李鸿章曾经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了解决“火器”落后的问题,李鸿章创办了(B)A.轮船招商局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C.开平矿务局D.湖北织布局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A)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D.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4.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D)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教材图片分析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1865 年,李鸿章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它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史料积累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教学反思第 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目标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2.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理解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及影响。3.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2.“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新课导入导入 1(歌曲式导入)七子之歌台湾中有:“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导入 2(温故式导入)近代的中华民族可谓多灾多难,饱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民族危机加剧。不久位于中国东部的一个小国又蓄意挑起了一场侵华战争,并引发了后来瓜分中国的狂潮。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呢?进程如何?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场战争。教学内容课堂探究板块一甲午中日战争(1)依据(课件展示)材料结合所学思考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答案:原因:侵略中国是日本企图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因素: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原因:发生战争的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称这场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2)观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课件)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答案: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3)李鸿章认为中国在这次战争中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军备投入不足,军事力量不如日本。你是否同意李鸿章的观点,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不同意。清政府的腐朽造成了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败。过渡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又将面临怎样的困境,我们一起学习下一板块。板块二马关条约的签订阅读(课件展示)材料,回答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马关条约签订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第一,日本占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便利了日本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第二,2 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列强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第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列强更是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过渡语: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板块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出示时局图(课件展示),要求看图说出有哪些国家参与了对中国的瓜分?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答案:英国、沙俄、德国、日本、法国等。中国几乎被列强全部瓜分,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结束语:18941895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致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C)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黄海大战D.义和团运动2.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是(C)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威海卫战役D.旅顺大屠杀3.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C)A.葡萄牙B.英国 C.日本 D.美国4.在近代,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教材图片分析1.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指挥致远舰撞击敌舰,最后与全舰 200 余名将士壮烈殉国。2.时局图: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史料积累此非台民无理倔强,实因未战而割全省,为中外千古未有之奇变。台民欲尽弃田里,则内渡后无家可归,欲隐忍偷生,实无颜以对天下。因此捶胸泣血,万众一心,誓同死守。台民布告教学反思第 6 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的影响。3.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教学重点1.公车上书。2.“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新课导入导入(故事式导入)谭嗣同的日记我从小就喜欢锄强扶弱的草莽英雄,这些年看到人民遭受的苦难,越发壮大了我提倡新学、呼吁变法的想法;近来听闻了我国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皇帝“竟忍以四万万七千万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我心焦灼,幸好听说康有为在北京做了一件令人痛快的事同学们,究竟康有为在北京做了什么事,让谭嗣同如此痛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教学内容课堂探究板块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依据课件展示,分组讨论:(1)公车上书的背景是怎样的?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背景:1895 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影响:虽然上书没有成功,但它是爱国知识分子的一次请愿运动,冲破了清朝政治舆论沉闷的局面,在封建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虽然公车上书失败了,但维新人士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又开展了哪些活动呢?答案: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等。过渡语:这些学会和报刊是一种用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手段,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思想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发展,为百日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板块二百日维新(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什么事件促使光绪帝决心变法?答案: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为了“不甘作亡国之君”,光绪帝决心变法。(2)请同学们列表总结变法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各内容的影响。答案:内容影响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精兵简政,提高官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军事素质过渡语: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伴随着激烈斗争,甚至出现挫折失败,为此要付出沉重代价甚至流血牺牲。(3)分组讨论:变法到最后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答案:失败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4)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瀛台。除此以外,慈禧太后还做了什么事?答案:搜捕维新人士,杀害了“戊戌六君子”。展示“戊戌六君子”图片,接着出示谭嗣同图片和他所说的话以及绝命诗。(5)我们应该学习谭嗣同的什么精神?答案:学习他为民族大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过渡语: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发起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维新人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的爱国抗争精神将激励和指引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努力奋斗。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掲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A)A.公车上书B.创办万国公报C.成立强学会D.开办新式学堂2.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明定国是”诏书。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C)A.1894 年(农历甲午年)B.1901 年(农历辛丑年)C.1898 年(农历戊戌年)D.1911 年(农历辛亥年)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4.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B)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教材图片分析1.康有为:广东南海人。1879 年,康有为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的道路。2.严复:福建侯官人,18771879 年,严复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史料积累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教学反思第 7 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