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油脂、糖类.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8851733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2油脂、糖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8.2油脂、糖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2油脂、糖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2油脂、糖类.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国汉堡日本寿司法国比萨意大利面英国热狗一、淀粉和葡萄糖问题问题1、民以食为天,请同学们谈谈前面、民以食为天,请同学们谈谈前面图片中的食物里你所知的营养成分?图片中的食物里你所知的营养成分?问题问题2:我们如何证明食物里淀粉的存在?:我们如何证明食物里淀粉的存在?用碘用碘水水(或碘酒或碘酒)可以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可以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活动与探究:猜想一下你带来的食品中哪些含有淀猜想一下你带来的食品中哪些含有淀粉,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粉,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淀粉的检验淀粉的检验大米马铃薯高粱玉米面粉问题问题3、日常生活中含有淀粉类食日常生活中含有淀粉类食物有哪些?物有哪些?淀粉的来源6CO2+6

2、H2O C6H12O6+6O2光照葡萄糖的来源A.人体内淀粉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为葡萄糖B.食草动物体内微生物分解消化产生葡萄糖C.自然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葡萄糖的物理性质白色粉状、甜味、可溶于水等性质葡萄糖的化学性质C6H12O6+6O2 6CO2+6H2O+2804KJ缓慢氧化葡萄糖的性质低血糖症状人体内血糖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的人会出现 等症状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加,易饥饿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加,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是体重减轻饭量增加,但是体重减轻 等症状等症状血糖过高症状人体内血糖太高,医学上称为“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人会出

3、现葡萄糖与人体健康碳水化合物(糖类)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碳水化合物(糖类)分析下列糖类的化学式,你能找出它们在组分析下列糖类的化学式,你能找出它们在组成和构成上的共同点吗?成和构成上的共同点吗?葡萄糖葡萄糖 C C6 6H H1212O O6 6 淀粉淀粉 (C C6 6H H1010O O5 5)n n 果糖果糖 C C6 6H H1212O O6 6 核糖核糖 C C5 5H H1010O O5 5 蔗糖蔗糖 C C1212H H2222O O1111 纤维素纤维素(C C6 6H H1010O O5 5)n n糖类化合物由糖类化合物由C C(碳),(碳),H H(氢),(氢)

4、,O O(氧)三种(氧)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元素组成,分子中H H和和O O的比例通常为的比例通常为 2 2:1 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可用通式CmCm(H H2 2O O)n n表示。因此,曾把这类表示。因此,曾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可是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可是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CmCm(H H2 2O O)n n 通式,如通式,如鼠鼠李糖李糖(C C6 6H H1212O O5 5)等;)

5、等;而有些化合物如而有些化合物如乳酸乳酸(C C3 3H H6 6O O3 3)等,其组成虽)等,其组成虽符合通式符合通式CmCm(H H2 2O O)n n,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类化合物完全不同。所以,碳水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完全不同。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并不确切,但因使用已久,迄今仍个名称并不确切,但因使用已久,迄今仍在沿用。在沿用。人们对糖类物质的认识从它燃烧总生成人们对糖类物质的认识从它燃烧总生成CO2和和H2O开始,故认为开始,故认为糖类物质的组成元糖类物质的组成元素是素是C、H、O;而且很多糖类物质中;而且很多糖类物质中H、O个数个数之比为之比为2 1,故把它们称

6、为碳水化合物,故把它们称为碳水化合物,通式为通式为Cm(H2O)n但实际上,糖类物质中但实际上,糖类物质中在糖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在糖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符合符合C Cn n(H(H2 2O)O)m m的不一定是糖类化合物的不一定是糖类化合物CH2O 、C2H4O2 、C3H6O3没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没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不符合此通式的不一定不是糖类化合物不符合此通式的不一定不是糖类化合物脱氧核糖脱氧核糖C C5 5H H1010O O4 4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例如:甘油例如:甘油例如:淀粉、纤维素例如:淀粉、纤

7、维素强强调调:糖糖类类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甜味物质甜味物质 糖糖类类 糖精,是最古老的糖精,是最古老的甜味甜味剂剂。糖精于。糖精于1878年被美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很快就国科学家发现,很快就被食品工业界和被食品工业界和消费者消费者接受。糖精的甜度为接受。糖精的甜度为蔗蔗糖糖的的300倍到倍到500倍,倍,它不被人体代谢吸收,它不被人体代谢吸收,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缺点是吃起都很稳定。缺点是吃起来会有轻微的苦味和有来会有轻微的苦味和有金属味残留在舌头上金属味残留在舌头上,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限制。二、油脂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叫油例:花生油、豆油、菜籽油在常温下呈固态的叫脂例:牛油、猪油2 2、油脂的物理性质:、油脂的物理性质: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溶于有机溶剂2 2、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化学性质: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油脂的组成与性质1 1、油脂的组成:碳、氢、氧三种、油脂的组成: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