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理论新.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8400422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5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供给理论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货币供给理论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供给理论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给理论新.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 货币供给1 1 掌握并理解存款货币创造的简化模型和复杂模型掌握并理解存款货币创造的简化模型和复杂模型2 2 熟悉货币熟悉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掌握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供给的运行机制,掌握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和条件,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模型。和条件,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模型。3 3理解中央银行资产行为与货币供应量形成之间的关系;理解中央银行资产行为与货币供应量形成之间的关系;4 4明确存款货币创造、现金投放与商业银行贷款的关系;明确存款货币创造、现金投放与商业银行贷款的关系;5 5了解中央银行实施货币调控的工具和机制;了解中央银行实施货币调控的工具和机制;6 6理解货币供给内理

2、解货币供给内(外外)生性的概念及其货币政策含义。生性的概念及其货币政策含义。4/21/2023第一节第一节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原理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原理一、存款货币创造概述一、存款货币创造概述n n存款货币,通常指的是可以通过签发支票方式向存款货币,通常指的是可以通过签发支票方式向存款货币,通常指的是可以通过签发支票方式向存款货币,通常指的是可以通过签发支票方式向第三方能够实施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有时候,存第三方能够实施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有时候,存第三方能够实施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有时候,存第三方能够实施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有时候,存款货币的概念被扩大化了,定期存款等其它银行存款货币的概

3、念被扩大化了,定期存款等其它银行存款货币的概念被扩大化了,定期存款等其它银行存款货币的概念被扩大化了,定期存款等其它银行存款也被包括其中。款也被包括其中。款也被包括其中。款也被包括其中。n n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定义为: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定义为: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定义为: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定义为:商业银行随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兑现客户提款以及应付同业清算款用于发放贷款、兑现客户提款以及应付同业清算款用于发放贷款、兑现客户提款以及应付同业清算款用于发放贷款、兑现客户提款以及应付同业清算款项的资金,它通常包括随时可用的库存现金和存放项的资金,它通常包括

4、随时可用的库存现金和存放项的资金,它通常包括随时可用的库存现金和存放项的资金,它通常包括随时可用的库存现金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中央银行款项。中央银行款项。中央银行款项。4/21/2023经济生活中居于货币供给量主体部分的存款货币,是由商业银行创造提供的,因而,商业银行也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别称。但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机构的分类,通常把接受活期存款,并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所有金融机构,都称之为存款货币银行。4/21/2023二、二、存款货币创造的模型存款货币创造的模型(一)简化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一)简化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一)简化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一)简化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1 1 1 1假设条

5、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1 1 1 1)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不留任何超额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不留任何超额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不留任何超额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不留任何超额准备金备金备金备金(2 2 2 2)现实经济中没有现金流通)现实经济中没有现金流通)现实经济中没有现金流通)现实经济中没有现金流通(3 3 3 3)假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全部为活期存款,没有)假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全部为活期存款,没有)假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全部为活期存款,没有)假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全部为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期存款4/21/2023银行存款增加额法定准备金(rd=10%)贷款

6、增加额ABCD100000 90000 81000 72900 10000900081007290900008100072900656104/21/2023根据上述创造原理,我们就得到存款创造的一般公式:Dd=R1/rd 可见1/rd便是存款创造乘数。K=Dd/R存款创造乘数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体系新增存款与新增可用资金的比值 4/21/2023四、存款创造的制约因素四、存款创造的制约因素1 1、现金漏出的影响、现金漏出的影响现金漏损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我们用c表示。存在现金漏损的情况下,存款创造如下:4

7、/21/2023银 行存款增加额法定准备金(rd=10%)现金漏出(c=5%)货款增加额ABC 1000008500072250 1000085007225 500042503612.5 850007225061412.5 4/21/2023这样我们就得到在现金漏损情况下存款创造的一般公式:D R1/(rd+c)可见1/(rd+c)便是存款创造倍数。4/21/20232、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 为应付客户突然提款或票据清算用的准备金就称为超额准备金。这种保留超额准备金额占活期存款的比率,叫超额准备金率,我们用e来表示。存在超额准备金情况下的存款创造过程如下:4/21/2023银行 存款增加额 法定

8、准备金(rd=10%)现金漏出(c=5%)超额准备金(e=5%)贷款增加额 ABC 10000080000640001000080006400 500040003200 500040003200 800006400051200 4/21/2023这样我们就得到在现金漏损及超额准备金情况下的存款创造的一般公式:D R1/(rd+c+e)可见1/(rd+c+e)便是存款创造倍数 4/21/20233、支票存款向非交易存款转化的影响 当客户为获得较多的利息,他们常常会将一部分支票存款转化为非交易性存款。我们将转化比率用t表示,非交易存款准备金率用rt表示。在存在转化的情况下,存款创造过程如下:4/2

9、1/2023银行 存款增加额 法定准备金(rd=10%)现金漏出(c=5%)超额准备金(e=5%)非交易存款准备金(rtt)贷款增加额 ABC 1000007500056250 1000075005625 500037502812.5 500037502812.5 50003750 2812 750005625042187.5 4/21/2023这样我们就得到在现金漏损、超额准备金和支票存款转化为非交易性存款情况下的存款创造的一般公式:DR 1/(rd+c+e+trt)可见,1/(rd+c+e+trt)便是存款创造倍数。4/21/2023例题3:n n假设假设uu商业银行体系的现金漏损率商业银

10、行体系的现金漏损率C=25%C=25%uu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t=300%t=300%uu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rt=2%rt=2%uu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rd=5%rd=5%uu超额准备率为超额准备率为e=4%e=4%uu当有一笔当有一笔10001000万元的现金由客户存入某一家商业万元的现金由客户存入某一家商业银行后银行后,商业银行体系由此而展开存款货币创造过商业银行体系由此而展开存款货币创造过程,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最终新创造的存款货币、程,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最终新创造的存款货币、定期存款分别是多少?定期存款分别

11、是多少?4/21/2023解:n n活期存款货币的数量:n n定期存款的数量:4/21/2023三、多倍消减(紧缩)存款的过程n n如果如果uu(1 1)储户从银行系统中提取一笔现金)储户从银行系统中提取一笔现金uu(2 2)商业银行归还中央银行款项)商业银行归还中央银行款项uu(3 3)商行向央行卖出有价证券)商行向央行卖出有价证券n n则银行系统中就会出现与存款创造过程恰好相反的则银行系统中就会出现与存款创造过程恰好相反的逆过程逆过程存款货币消减过程,此时银行的存款货存款货币消减过程,此时银行的存款货币、定期存款均会减少,减少的数量同样可以依据币、定期存款均会减少,减少的数量同样可以依据以

12、上式子得到。以上式子得到。4/21/2023第二节 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模型 n n一、从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到货币供给模型n n二、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模型 n n三、影响货币供给因素的进一步分析4/21/2023存款货币创造模型不足n n第一、它仅阐述的是存款货币第一、它仅阐述的是存款货币 是如何决定的,而是如何决定的,而流通中的现金流通中的现金C C 任何口径的货币供给指标中最基本任何口径的货币供给指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并没有涉及,因此,这个模型还不是一的组成部分,并没有涉及,因此,这个模型还不是一个完整的货币供给模型;个完整的货币供给模型;n n第二、存款货币赖以创造(消减)的基础

13、,即流进第二、存款货币赖以创造(消减)的基础,即流进(流出)商业银行体系的量(流出)商业银行体系的量 (或(或 ),由外在),由外在于商业银行的因素决定,作为存款货币创造者的商业于商业银行的因素决定,作为存款货币创造者的商业银行并不能对其控制;银行并不能对其控制;n n第三、直接影响存款货币创造乘数第三、直接影响存款货币创造乘数k k 的两个重要因素,的两个重要因素,即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也是外在即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也是外在于商业银行体系而决定的。于商业银行体系而决定的。4/21/2023一、从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到货币供给模型n n货币供给量由流通当中的现金和存

14、款货币构成,即货币供给量由流通当中的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即M M1 1=D=Dd d+C+C,由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共同提供:,由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共同提供:uu存款货币存款货币D Dd d是商业银行的负债,是记账式的符号是商业银行的负债,是记账式的符号货币,由商业银行通过其贷款行为在自己簿记系货币,由商业银行通过其贷款行为在自己簿记系统上创造而成;统上创造而成;uu流通中的现金流通中的现金C C则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纸制有则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纸制有形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提供给社会。形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提供给社会。uu某一时点上银行体系新增活期存款的数量决定了某一时点上银行体系新增活期存款的

15、数量决定了流通中的现金增加量,即流通中的现金增加量,即 C=C=D Dd dc c 4/21/2023uu当商业银行体系获得一笔增量的可用资金量F后,由此而最终形成的货币增量M(Dd+C)是:4/21/2023n n(一)模型表达n n(二)基础货币n n(三)货币乘数4/21/2023二、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模型(一)模型表达4/21/2023存量表达B基础货币;m货币乘数;M货币供给量4/21/2023(二二)基础货币的含义及决定因素基础货币的含义及决定因素基础货币(基础货币(base moneybase money),也称高能货币,它通),也称高能货币,它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

16、准备金存款常是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R)和流和流通中的现金通中的现金(C)两者之和。两者之和。本质上表现为央行的负债。基础货币是通过央行的资产业务提供的,我们可基础货币是通过央行的资产业务提供的,我们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分析。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分析。4/21/2023根据会计上总资产等于总负债的原理,就有:A1+A2+A3+A4=L1 1+L2 2+L3 3+L4 4 其中:B=C+R=L1 1+L2 2 则:B=A1+A2+(A3L3 3)+(A4 L4 4)资 产Assets 负 债Liabilities 商业银行贷款(A1)黄金、外汇占款(A2)对政府债权(A3)其他资产(A

17、4)流通中现金(L1)(C)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L2)(R)财政性存款 (L3)其他负债(L4)4/21/2023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净债权规模。黄金、外汇储备的规模。4/21/2023(三)货币乘数及影响因素(三)货币乘数及影响因素1、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收缩一个单位基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收缩一个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n n在中央银行投入的基础货币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乘数决定货币供给的总量。货币乘数越大,市场货币供应量就越大。n n基础货币是外生变量;货币乘

18、数是双重变量(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4/21/20232、推导货币乘数模型:M=B mM=C+D ;B=C+R ;R=Drd+E+TrtM=C+D ;B=C+R ;R=Drd+E+Trt其中:其中:C=cD ;T=tD ;E=eDC=cD ;T=tD ;E=eDB=C+R=cD+Drd+eD+tDrt=D(c+rd+e+trt)B=C+R=cD+Drd+eD+tDrt=D(c+rd+e+trt)M=C+D=cD+DM=C+D=cD+DD(1+c)D(1+c)4/21/2023例n n一国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2,现金漏出率为8,超额准备金率为11,该国的流通中现金为3000亿元。那么,该国的货币供应

19、量是多少?货币乘数是多大?uu活期存款总额为:活期存款总额为:30008300083750037500(亿元)(亿元)uuM M3000300037500375004050040500亿元亿元uum=405003000m=405003000(12121111)37500375003.483.484/21/20233、货币乘数影响因素(1 1)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r rd d、r rt t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n n活期存款准备金比率活期存款准备金比率rdrd()();定期存款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准备金比率rt rt()()n n央行货币政策意向;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结构;商业

20、银行经营规模。央行货币政策意向;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经营规模。(2 2)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e e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n n收入或财富的变动、机持有的会成本、社会公众流动性偏好、金融市场的完收入或财富的变动、机持有的会成本、社会公众流动性偏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其它非经济因素。善程度、其它非经济因素。(3 3)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t t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货币乘数的影响n n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其它金融资产收益率、收入或财富的变动增长。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其它金融资产收益率、收入或财富的变动增长。(4 4)通货比率)通货

21、比率c c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n n持有的机会成本、借入准备金的代价、社会公众对资产选择的偏好(现金和持有的机会成本、借入准备金的代价、社会公众对资产选择的偏好(现金和定期存款)及资产组合的调整、央行的政策、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传统。定期存款)及资产组合的调整、央行的政策、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传统。4/21/2023三、影响货币供给因素分析n n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企业和社会公众四类经济主体共同决定的。1、中央银行只能直接控制基础货币(外生)的供给,并通过对货币乘数(内生和外生)施加影响,借以控制货币供给量。4/21/2023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

22、部门非银行部门基基础础货货币币存存款款货货币币货货币币供供给给量量4/21/20232、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 n n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均是商业银行贷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均是商业银行贷款行为创造和投放的,因此,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款行为创造和投放的,因此,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货币供给量的多少。大小直接决定了货币供给量的多少。n n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其对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其对超额准备率水平决策来加以说明。在商业银行资产超额准备率水平决策来加以说明。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其它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同是资产项目的负债表的其它项目

23、不变的情况下,同是资产项目的贷款和超额准备金,无疑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贷款和超额准备金,无疑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变动对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变动对货币乘数变动具有支配性的影响,这凸现了商业银货币乘数变动具有支配性的影响,这凸现了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量变动的重要作用。行行为对货币供给量变动的重要作用。4/21/20233公众、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n n货币供给模型中的货币供给模型中的C C和和t t由公众与企业的行为决定。由公众与企业的行为决定。n n因此,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的因此,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的C C和和t t,是在公众与企,是在

24、公众与企业的资产选择行为决策中形成的。根据资产选择理业的资产选择行为决策中形成的。根据资产选择理论,决定公众与企业对某一资产选择的因素有两大论,决定公众与企业对某一资产选择的因素有两大类:一是资产或者财富的总规模,当总财富增加后,类:一是资产或者财富的总规模,当总财富增加后,“资产篮子资产篮子”里的每一类资产都将会增加,但增加里的每一类资产都将会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往往并不相同;二是这一资产相对于其它可的速度往往并不相同;二是这一资产相对于其它可替代性资产的收益率、风险状况与流动性品质所发替代性资产的收益率、风险状况与流动性品质所发生的变动。生的变动。4/21/2023n n一般而言,决定人们手

25、持现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财富效应。财富增加、现金漏损率下降;(2)收益率变动的效应。利率上升、现金漏损率下降;(3)银行恐慌效应。出现银行恐慌效应、现金漏损率上升;(4)“地下经济”效应。地下经济盛行、现金漏损率上升4/21/2023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一、货币供给调控的主体中央银行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货币控制中心。由于中央银行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货币控制中心。由于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现代纸币制度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现代纸币制度条件下的法定最终支付手段,因此,中央银行能条件下的法定最终支付手段,因此,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其资产行为调控基础货币,进而调控货币够通过其资

26、产行为调控基础货币,进而调控货币供应量。供应量。4/21/2023二、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工具及其机制n n中央银行拥有多样化的货币调控工具亦即进行货币供给量调节与控制的手段,B、rd、rt由央行直接决定,取决于政策目标。n n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再贴现(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道义劝告、利率政策等手段,均是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供给调控工具。n n主要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政策4/21/2023三、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问题中央银行能否对货币供应量完全控制的问题,在货币中央银行能否对货币供应量完全控制的问题,在货币银行学里往往用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者外生性命题来银行学里往往用货币供

27、给的内生性或者外生性命题来讨论。讨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给由经济运行本身指的是货币供给由经济运行本身来决定的,具体而言,是由收入、储蓄、投资和消费来决定的,具体而言,是由收入、储蓄、投资和消费等经济因素决定的。等经济因素决定的。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其含义是货币供给量完全由中央其含义是货币供给量完全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4/21/2023凯恩斯本人持外生货币论的观点,国定货币说的货币凯恩斯本人持外生货币论的观点,国定货币说的货币本质观,使他认为:货币是靠国家的法律和强制力才本质观,使他认为:货币是靠国家的法律和强制力才流通的,

28、中央银行能够代表政府完全控制货币供给量。流通的,中央银行能够代表政府完全控制货币供给量。米尔顿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与凯恩斯难得产生了一致,弗里德曼的观点与凯恩斯难得产生了一致,但他是依据货币供给模型进行推论的,弗里德曼特别但他是依据货币供给模型进行推论的,弗里德曼特别强调基础货币在货币供给模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基强调基础货币在货币供给模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基础货币又是一个完全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变量,至于础货币又是一个完全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变量,至于货币乘数,要么被处理成稳定的常数,要么可以由基货币乘数,要么被处理成稳定的常数,要么可以由基础货币的变动决定,因此,基础货币的变动对货币供础货币的变

29、动决定,因此,基础货币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起决定性的作用,显然,弗里德曼持货币供给外应量起决定性的作用,显然,弗里德曼持货币供给外生性的观点。生性的观点。4/21/2023n n新古典综合派,则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托宾从货币新古典综合派,则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托宾从货币供给模型出发,认为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重要变量,亦即供给模型出发,认为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重要变量,亦即基础货币、现金漏损率和存款准备率,是相互交叉影响的,基础货币、现金漏损率和存款准备率,是相互交叉影响的,而且后两个比率并不能由中央银行控制,因而货币供给是而且后两个比率并不能由中央银行控制,因而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并在此基础上,托

30、宾给出了关于货币供给的资产内生的,并在此基础上,托宾给出了关于货币供给的资产选择模型这一典型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选择模型这一典型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n n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后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温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后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温特布劳、卡尔多和莫尔,均提出了颇具影响的内生货币供给布劳、卡尔多和莫尔,均提出了颇具影响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模型。在货币政策实践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以理论模型。在货币政策实践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放弃对货币供给的控制,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放弃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转向利率目标,似乎也是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的支持。

31、转向利率目标,似乎也是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的支持。4/21/2023本章作业题:1 1、解释下列概念:存款货币、可用资金、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解释下列概念:存款货币、可用资金、基础货币、货币乘数。2 2、试述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创造机制。、试述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创造机制。3 3、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方式有哪几种?、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方式有哪几种?4 4、简述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区别。、简述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区别。5 5商业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为商业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为1010亿元,定期存款为亿元,定期存款为4040亿元,流亿元,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为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为1 1亿元,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分别按亿元,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分别按10%10%和和5%5%的比例缴存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目前的比例缴存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目前的超额准备率是的超额准备率是4%4%,请计算此时的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以及货,请计算此时的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以及货币供给量分别是多少币供给量分别是多少?4/21/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