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数目.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833402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47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染色体变异数目.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染色体变异数目.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色体变异数目.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色体变异数目.pptx(8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染色体变异数目染色体变异数目2003.8第一节第一节 染色体组及其倍数性染色体组及其倍数性n n1.1.概概念念:细细胞胞内内染染色色体体数数目目发发生生改改变变的的种种种情况称种情况称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n n细胞核内形态、大小、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lougous chromosomes)。n n那么,核内形态、大小、结构都彼此不同的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genome)也叫基因组。第1页/共81页2003.8n n11、22、33 同源染色体;n n1、2、3 一个染色体组;n n1、2、3 另一个染色体组n n 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染色体数目称基

2、数,用x表示。n n例:果蝇2n=8 x=4(雌)n n玉米2n=20 x=10n n人 2n=46 n=22+x n=22+y第2页/共81页2003.8人的染色体人的染色体第3页/共81页2003.8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人的一个染色体组第4页/共81页2003.8n n与与x x的关系:的关系:n nn指配子染色体数目n nx染色体组基数n n在二倍体中n=x,在多倍体中nx第5页/共81页2003.8染色体组基本特征染色体组基本特征n n一个完整染色体组具备该物种全部遗传信息,是一个协调的遗传系统,若缺少或增加其中任意1个或几个,都将减少或增加基因数目,使该平衡系统遭到破坏,结果出现部分不育

3、或全部不育。第6页/共81页2003.82.2.物种倍数性物种倍数性n n若一个生物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称为若一个生物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称为一倍一倍体体(monoploid)。n n例:红色面孢霉的菌丝 x=7;n n蜜蜂的雄蜂 n=x=16;n n花粉植株。第7页/共81页2003.8n n若一个物种有二个染色体组,若一个物种有二个染色体组,称为称为二倍体二倍体(diploiddiploid)。n n玉米(2n=2x=20)、水稻(2n=2x=24)、n n人(2n=2x=46),绝大多数动物是二倍体;n n同理:(3x)为三倍体三倍体(triploid);n n无籽西瓜 2n=3x=33 x

4、=11n n香蕉3x,黄花菜、湖北海棠、草莓。n n三倍及三倍以上染色体数目的称多倍体(polyploid)。第8页/共81页2003.8四倍体:四倍体:n n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n n棉花(2n=4x=52,x=13)A1A1D1D1n n烟草TTSS 2n=4x=48n n油菜,异源四倍体。n n马铃芋,同源4倍体 2n=4x=48。第9页/共81页2003.8六倍体六倍体n n红薯,同源六倍体2n=6x=90n n六倍体(六倍体(hexploidhexploid)异源。异源。n n普通小麦 2n=6x=42 x=7。第10页/共81页2003.8八倍体八倍体 n n小黑麦 2n=8x=

5、56n n同同同同源源源源多多多多倍倍倍倍体体体体:增增加加的的染染色色体体组组来来自自于于同同一一个个物物种,那么每一种染色体有多条;种,那么每一种染色体有多条;n n异异异异源源源源多多多多倍倍倍倍体体体体:增增加加的的染染色色体体组组来来自自于于不不同同的的物物种,相当于多元二倍体。种,相当于多元二倍体。第11页/共81页2003.8第二节第二节 多倍体的形成多倍体的形成n n1.二倍体减数分裂未减数,产生2x配子。n n2 2x+x 3xx+x 3x2x2x2x 4x2x 4xn n在桃树中经常出现这些情况。n n2.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同源多倍体。n nAA 加倍AAAA 同源四倍

6、体。第12页/共81页2003.8多倍体的形成(图)多倍体的形成(图)第13页/共81页2003.8西瓜西瓜n n2n=2x=22加倍2n=4x=44 (四倍体西瓜)n n四倍体二倍体 三倍体西瓜 2n=3x=33n n3.3.物种之间杂交染色体加倍物种之间杂交染色体加倍异源多异源多倍体倍体n n最典型的例子为小麦。第14页/共81页2003.8小麦的进化小麦的进化小麦的进化小麦的进化n n一粒小麦(一粒小麦(AA=2x=14AA=2x=14 )斯卑尔托山羊草(斯卑尔托山羊草(BB=2x=14BB=2x=14)n n nn F F1 1 ABABn n 加倍加倍n n AABB AABB 二粒

7、小麦(圆锥小麦、硬粒小麦)二粒小麦(圆锥小麦、硬粒小麦)方穗山羊草方穗山羊草n n (DD=2x=14DD=2x=14)n n F F1 1 ABDABDn n 加倍加倍n n AABBDD AABBDD(普通小麦普通小麦)黑麦黑麦n n 2n=6x=42 2n=6x=42 (RR=14RR=14)n n F F1 1 ABDR ABDR n n 加倍加倍n n AABBDDRR AABBDDRR(八倍体小黑麦,中科院鲍文奎)八倍体小黑麦,中科院鲍文奎)第15页/共81页2003.8n n 前边讲到的小麦粒色R基因有3对,R1R1R2R2R3R3,它们是分别位于A、B、D三个染色体组上,分属于

8、三个物种。第16页/共81页2003.8第三节第三节 多倍体的遗传多倍体的遗传n n一、一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n n因为同源染色体只有一条,没有配对,在中期呈单价体游离在赤道板两侧,结果后随机进入细胞两极,使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中成员不完整,因而不育。n n例 x=7,只有是7个染色体的配子才可育。n n n n a极 0 1 2 3 4 5 6 7 b极 7 6 5 4 3 2 1 0第17页/共81页2003.8可育配子概率可育配子概率n n为(a b)x=(a b)7当x=7n n展开后,(a)7(b)7 可育n n=2()7=1/64n n其它类型配子分布为:n n Cnxpxqn-x=

9、pxqn-xn n(X基数,n配子中染色体条数)。n!x!(n-x)!第18页/共81页2003.8讨论讨论n n1.3x、5x奇数性多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无籽西瓜3x=33,2n=(2x+x),可看作为一个二倍体染色体组和一个单倍体染色体组,11个单价体分配,n n 可育配子的概率为22()11nn =22(1/2048)=1/512.n n 但可育配子比单倍体高2倍。第19页/共81页2003.83 3x x西瓜西瓜 的染色体分离的染色体分离 A A极极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0、 11n 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B极极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n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n n圈内是可育配子,其中圈内是可育配子,其中1/21/2是二倍体配子,是二倍体配子,n n 另另1/21/2是四倍体配子是四倍体配子第20页/共81页2003.8无籽西瓜的育性:无籽西瓜的育性:n n2x与x配子

11、是有育性的,可以结籽,因此无籽西瓜中是有少数种子的,因此无籽西瓜实际上应为少籽西瓜。无籽西瓜中的籽的染色体数目应是4x、3x、2x,2x是可育的;3x是高度不育的;4x是部分不育的。n n有时,2x1或x1的配子在雌性中也可育,这增加了无籽西瓜中成籽的数量,但同时也增加了这些籽染色体数目类型的复杂性。第21页/共81页2003.8二、同源四倍体部分不育二、同源四倍体部分不育n n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组有四个:AAAA,例同源四倍体玉米、西瓜。n n部分不育的原因:同源四倍体每一同源组有4条染色体,而不是两条,因而该4条染色体在后分离时有2/2分离,也有1/3分离,全部的一致的2/2分离分配概率低

12、,因此造成部分配子染色体组数目不完整,从而部分不育。第22页/共81页2003.8同源四倍体的联会和分离同源四倍体的联会和分离第23页/共81页2003.8大麦的四倍体分离大麦的四倍体分离第24页/共81页2003.8n n因此,在进行无籽西瓜制种时,用二倍体做母本较好,四倍体部分不育,但只要提供一定的花粉即可。第25页/共81页2003.8三、异源多倍体完全可育三、异源多倍体完全可育n n异源多倍体实际上是复合型二倍体,因此,减数分裂,二价体联会,正常分离,正常授粉受精,一旦形成,即成为一新物种。自然界的多倍体,70%是异源多倍体。第26页/共81页2003.8四、同源四倍体基因分离:四、同

13、源四倍体基因分离:n n同源四倍体按基因形式有:n nAAAA四式n nAAAa三式n nAaaa复式n nAaaa单式n naaaa 0式第27页/共81页2003.81.1.染色体随机分离染色体随机分离n n 复式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n n设同源四倍体配子全可育,染色体无丢失。n n复式AAaa n nAAaan nAaAa AAAaaan nAaAa 14 1n n A-aa=51第28页/共81页2003.8说明一个问题:说明一个问题:n nA-aa=51n nF25A-1aa2=35A-1aaaan nF2代显性个体占绝大多数比例,是固定杂优的途径之一。第29页/共81页2003.8

14、 单式的分离:单式的分离:n nAaaan nAaaan nAaaaAaaa=11n nAaaa第30页/共81页2003.8 三式四倍体的分离三式四倍体的分离第31页/共81页2003.8总结:同源四倍体配子的比例总结:同源四倍体配子的比例AAAA全为AA配子AAAaAA:Aa=1:1AAaaAA:Aa:aa=1:4:1AaaaAa:aa=1:1aaaa全为aa配子第32页/共81页2003.8n n这种:AAaa AA/aa、Aa/Aa、Aa/Aan n AAAaaa=141n n即,当着丝点与基因之间距离较近,减数分裂中无交换,这种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分离叫染色体随机分离(random ch

15、romosome segregation)。第33页/共81页2003.82.2.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分离:n n当基因与着丝点较远时,它们之间发生了交换,此时叫染色体单体分离(random chromatid segregation)。n n得 AAAaaa=383n n或 =252第34页/共81页2003.8例例 复式:复式:n nAAaa共8个染色单体n nA1A1A2A2a1a1a2a2n n每个配子中取2条,共有C82=28种取法。n n其中,AA=C42=6种n n aa=C42=6种n n Aa=C41 C41=2=16种n n即:AA:Aa:aa=6:18:6=2:8:2

16、4!1!(4-1)!第35页/共81页2003.8第四节第四节 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n n异源多倍体是物种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被子植物中,约3035%是异源多倍体,禾本科约占70%。n n作物:小麦(AABBDDAABBDD)、棉花、燕麦、烟草(TTSSTTSS)、甘蔗、果树、苹果、梨、李、青椒、萝卜(RRBBRRBB 2n=4x=362n=4x=36)、白菜。n n花卉:菊花、水仙、郁金香、大丽菊、草莓异源8x、咖啡异源4x。n n形成:一般通过物种之间杂交,尔后加倍。第36页/共81页2003.8一、偶数性的异源多倍体一、偶数性的异源多倍体n nAABBDDRRBBn n特点:染色体成对存

17、在,所以,减数分裂时严格二价体联会,后正常分离,细胞遗传行为完全相同于二倍体,这叫异源多倍体的二倍体化。n n它是物种进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第37页/共81页2003.8同源联会(同源联会(同源联会(同源联会(autosynopsisautosynopsisautosynopsisautosynopsis)和异源联会(和异源联会(和异源联会(和异源联会(allosynopsisallosynopsisallosynopsisallosynopsis)n n小麦的染色体组成:2n=6x=42(AABBDD)n n1A 2A 3A4A5A6A7An n1A 2A3A 4A 5A 6A 7An n1B

18、 2B 3B4B5B6B7Bn n1B 2B3B 4B 5B 6B 7Bn n1D 2D 3D4D5D6D7Dn n1D 2D3D 4D 5D 6D 7D第38页/共81页2003.8n n小麦A组1A-1A7A-7A 联会,即同一染色体组内的同源染色体之间联会叫同源联会n n有时(当同源染色体缺少),1A-1B、1A-1D7B-7D之间也会联会,这种由于染色体组间的染色体可能有部分同源关系,因而出现联会的现象叫异源联会。第39页/共81页2003.8说明:说明:n nA组、B组与D组亲缘关系较近,有部分同源关系,当1A缺少时,1A可以和1B或1B或1D、1D发生联会。n n但不可能1A与2B

19、或2D7D的联会。n n相近物种的染色体上可能有相同基因,叫部分同源。第40页/共81页2003.8二、奇数的异源多倍体二、奇数的异源多倍体n nAABBDD AABB AABBDn n它们的遗传,由于多了一个染色体组,与单倍体或一倍体完全相同。第41页/共81页2003.8第五节、多倍体应用第五节、多倍体应用n n1.1.多倍体是生物进化的两个主要途径之一。多倍体是生物进化的两个主要途径之一。n n达尔文进化论,低高 渐进式:突变选择进化n n另一个是爆发式,指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成倍地增加。n n但据研究,这个多倍体形成不是无休止的,一般到8x,超过8x时,细胞分裂紊乱。第42页/共81

20、页2003.82.2.2.2.人工方法创造多倍体,创造新物种。人工方法创造多倍体,创造新物种。人工方法创造多倍体,创造新物种。人工方法创造多倍体,创造新物种。n n直接培育作物新类型:多倍体育种n n例 八倍体小黑麦 小偃麦(小麦偃麦草)n n小冰麦(小麦冰麦)8xn n小黑麦在高寒地区推广面积很大,主要是因为有黑麦的抗寒基因。n n黑麦(青稞)第43页/共81页2003.8其它:其它:n n洋葱洋葱大蒜大蒜葱蒜葱蒜 市场有售市场有售n n甘兰萝卜甘兰萝卜 1927 1927年,俄国科学家卡帕钦科,第一次用甘蓝与萝年,俄国科学家卡帕钦科,第一次用甘蓝与萝卜杂交,企图获得上结甘蓝球,下长萝卜的新

21、种,他的杂交是卜杂交,企图获得上结甘蓝球,下长萝卜的新种,他的杂交是成功的,但该杂种表现型是上长萝卜叶子,下长甘蓝根。他是成功的,但该杂种表现型是上长萝卜叶子,下长甘蓝根。他是第一个人工创造多倍体的人,也是第一个失败的例子。但他却第一个人工创造多倍体的人,也是第一个失败的例子。但他却在杂种的细胞中看到在杂种的细胞中看到3636条染色体。因此,在杂种创造上是成功条染色体。因此,在杂种创造上是成功的,的,19681968年,俄国进而试验,获得成功,(莫斯科夫)四季萝年,俄国进而试验,获得成功,(莫斯科夫)四季萝卜卜甘蓝。甘蓝。第44页/共81页2003.8n n还有很多例子,三倍体西瓜、草莓,东北

22、种三倍体甜菜,含糖量比2x增加4%;同源四倍体玉米生长高大,做饲草用,用来饲养奶牛,产奶量提高50%。n n3x番茄,Vc含量增加1倍。第45页/共81页2003.8n n但同时值得指出,人工创造的新的物种,是一个新的类型,但不一定马上能成为一个新的品种。这正像现有作物品种一样,在它们形成后,仍需要进化、积累优良基因到一个个体上,才成为一个新品种。创造的新物种也尚需有这个优良基因积累过程。因此,现在的萝卜甘兰、土豆番茄,只是物种上已形成,待进一步改造,才能实现人们的梦想。第46页/共81页2003.83.3.3.3.远缘杂交育种的中间亲本,创造代换系远缘杂交育种的中间亲本,创造代换系远缘杂交育

23、种的中间亲本,创造代换系远缘杂交育种的中间亲本,创造代换系n n例:伞形山羊草CuCu,高抗叶锈,怎样把它转入小麦中呢?n n若AABBDDCuCu ABDCu AABBDDCuCun n成为8x,新物种在几十代中不能用,能否把有抗叶锈基因的染色体取出来呢?第47页/共81页2003.8第一步:创造六倍体种第一步:创造六倍体种n nAABB CuCun n (二粒小麦)n n ABCun n 加倍n n AABBCuCu (多倍体材料,农艺性状不好)第48页/共81页2003.8第二步:与普通小麦回第二步:与普通小麦回交交n n A A A A B B B B D D D D AABBCAAB

24、BCu uC Cu un n n n A AABABBDBDC Cu u A A A A B B B B D D D D n n (有一定育性)有一定育性)与小麦回交与小麦回交n n 选抗叶锈类型选抗叶锈类型 A A A A B B B B D D D D n n n n最后获得的材料为(最后获得的材料为(A A A A B B B B D D D D -CuCuCuCu)n n即山羊草中即山羊草中1 1对同源染色体代替了普通小麦中对同源染色体代替了普通小麦中D D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组中1 1对染色体,称对染色体,称代换系代换系。第49页/共81页2003.8第六节第六节 非整倍体非整倍体n n

25、所谓所谓非整倍体非整倍体,指染色体组内染色体数目不完整的个体。,指染色体组内染色体数目不完整的个体。n n类型:单体:类型:单体:2 2n n1 1双单体双单体2 2n n1 11(2n1(2n)n n三体:三体:2 2n n1 1双三体双三体2 2n n1 11 1n n四体:四体:2 2n n 缺体:缺体:2 2n nn n常见的为这些类型。其它或增加或减少染色体后的个体,或不常见的为这些类型。其它或增加或减少染色体后的个体,或不能成活,或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配子:因为染色体组内遗传物质能成活,或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配子:因为染色体组内遗传物质不平衡程度高。不平衡程度高。第50页/共81页2003

26、.8一、单体(一、单体(monosomemonosome)n n缺少一个染色体的个体。n n多倍体生物有单体存在,二倍体生物没有单体。n n因为2n,产生配子为n和n1,二倍体的n1配子不够至少一个染色体组,即染色体组中缺少生长发育必备基因,因而不能成活。n n多倍体的n1配子可育:染色体有部分同源关系。n n例小麦ABD,缺1A、1B或1D可代替它的功能。n n小麦有单体。第51页/共81页2003.8人例外人例外n n人,22对有时可育;少x、y时可育,它们一般只与性别有关。第52页/共81页2003.81.某一物种单体的种类为某一物种单体的种类为n个个n n即小麦21个,棉花26个。n

27、n记为2n1A,2n2A,2n3A2n7Dn n例,小麦5D单体2n5D比正常体晚熟710天。n n美西尔斯(Sears)用17年时间,制出了“中国春”小麦的21种单体。n n烟草,2n=4x=TTSS=48,有24种单体。第53页/共81页2003.82.单体的传递单体的传递n n2n配子为 n 和 n1n n理论上各为理论上各为50%50%,但小麦中测定:,但小麦中测定:n n雌配子雌配子n n占占25%25%,n n1 1占占75%75%。n n雄配子n占96%,n1占4%。n n原因:单价体丢失之故。n n 单体主要由雌配子传递。第54页/共81页2003.8单体的传递单体的传递n n

28、后代中:二体24%,单体73%,缺体3%。n 96%n1 4%n 25%2n24%二体2n11%单体n1 75%2n172%单体2n3%缺体第55页/共81页2003.8二、三体:二、三体:n n正常个体增加一个染色体的个体叫三体(trisome)故也有n个,二倍体、多倍体皆有三体。n n那么,玉米便有10种三体:n n2n1,2n22n10n n小 麦 有 21种 三 体,2n 1A,2n2B2n7Dn n番茄有三体共2n=24,12种三体,2n1,2n2,2n12第56页/共81页2003.81.三体的传递三体的传递n n2n1 n:n1=1:1n n减数分裂时,多余的一个单价体易丢失。n

29、 n故,雌配子n50%n n n150%n n雄配子,n占绝大多数,n1几乎不参与授粉受精。n n故三体也主要靠雌配子传递。第57页/共81页2003.82.三体的基因分离三体的基因分离n n一个三体,只有一个同源组为三条,其余的染色体为二条。n n记为(n1)n n三体的基因组合有四种:n nAAAAA a Aaaaaan n三式二(复)式 单式 零式第58页/共81页2003.8单式三体单式三体Aaan n按染色体随机分离n n配子比率:A A aan n a a a Aan n a Aan nAAaaaa=1221n nA-aa=11n n若配子皆参与受精,自交后代显隐=31n n测交后

30、代显隐=11第59页/共81页2003.8二式三体二式三体AAan n分离n n A A Aan n A a A Aan n a AAn n配子比率AAAAaa=2121 n n A-a=51n n自交后代显隐=351n n测交后代显隐=51第60页/共81页2003.8三、非整倍体应用三、非整倍体应用n n1.基因定位n n2.染色体工程第61页/共81页2003.81.基因定位基因定位n n基因定位首先要测基因在哪个染色体上。二倍体生物一般较易测出,多倍体生物则较困难(异源多倍体有部分同源关系)。另外,第一个基因所属染色体怎样确定?因此常用非整倍体来确定基因在哪一个染色体上。第62页/共8

31、1页2003.8利用单体确定基因所属连锁群。利用单体确定基因所属连锁群。n n例,发现一特殊有芒小麦ss,隐性突变体,SS无芒,该s在哪一染色体上?n n测定方法:n n材料准备:21个无芒小麦单体。n n杂交:以无芒单体为母本,以有芒突变体ss为父本杂交,共21个组合。第63页/共81页2003.8设设S在在5A上上n n必定有一个5A单体:2n1S(2015AS)。20201 15A5AS S 20 201 15A5Ass ss n n n n 20 20 15AS 20 15Asn nF120 15As 20 Ss n n有芒 75%无芒 25%第64页/共81页2003.8因为因为,它

32、们的它们的5A是成对的。是成对的。1919 5 5A ASSSS1A7D1A7D 19 19 5 5A Ass ss n n n n195AS+19 5AS 19 5As n n19 5ASs 19 5ASsn n 无芒 二体 25%无芒,单体 75%第65页/共81页2003.8鉴定鉴定n n种植F1,有芒无芒=31的那个组合,(例是5A单体),其单体号就是S基因所在的染色体5A,其余20个组合芒性不分离,全为无芒。第66页/共81页2003.8 利用三体测定基因所属连锁群。利用三体测定基因所属连锁群。n n做该项研究,首先要获得全套三体,即有几个三体类型,并且标志,多的一条是那一条。第67

33、页/共81页2003.8例例1:测测番番茄茄叶叶形形基基因因c所所属属连连锁锁群群n n三体测番茄叶形基因所在的染色体:n n正常叶CC/马铃芋形叶cc,它在第几染色体上呢?n n首先准备一套三体(共12个)记为:n n(n n1 1)1 1,(,(n n1 1)2 2(n n1 1)1212n n 11 111 1,11 112 2 11 111212第68页/共81页2003.8n n设CC基因在第6染色体上,n n那么:12个三体的基因分别为:n n106CCCn n其余10CC1,25,712第69页/共81页2003.8用马铃芋叶形用马铃芋叶形用马铃芋叶形用马铃芋叶形(cc)cc)的

34、正常二体与全套三体分别杂交(共的正常二体与全套三体分别杂交(共的正常二体与全套三体分别杂交(共的正常二体与全套三体分别杂交(共1212个组合)个组合)个组合)个组合)n n第6染色体三体:n n106CCC106ccn n n nF1 106c10C10 Cc 二体10CC10CCc 三体第70页/共81页2003.8其余其余11个组合:个组合:n n10CC()10cc()n n n nF1 10Ccn n 10Cc第71页/共81页2003.8用用用用F F1 1中的三体植株与马铃芋叶形回交中的三体植株与马铃芋叶形回交中的三体植株与马铃芋叶形回交中的三体植株与马铃芋叶形回交n n第6染色体

35、组合的F1中的三体n n10CCc10cc n n 正常叶:n n 马铃薯 叶n n =1:1 10c10C10 Cc 正常叶10 c 10 cc 马铃芋叶10C10 Cc 正常叶10 c 10 cc 马铃芋叶10C10 Cc 正常叶10 c 10 cc 马铃芋叶第72页/共81页2003.8其余其余11个组合个组合n n10CC10CC 10c10C10CCc 正常叶10c10cc 马铃芋叶10Cc10Ccc 正常叶10C10Cc 正常叶10Cc10Ccc 正常叶10C10Cc 正常叶第73页/共81页2003.8结论:结论:n n那个表现为51的组合(其余为1:1),C基因就在该三体组合的

36、那个染色体上,该三体的染色体号即为C所在的染色体。n n例第6染色体三体为51,C在第6染色体上。n n若5:1发生在第11染色体的组合中,那么C在11染色体上。第74页/共81页2003.8例例例例2 2:玉米甜质基因:玉米甜质基因:玉米甜质基因:玉米甜质基因susu在哪个染色体上?在哪个染色体上?在哪个染色体上?在哪个染色体上?n n非甜非甜SuSu对甜对甜susu为显性,目前发现至少三个为显性,目前发现至少三个SuSu。测定方法:测定方法:n n分分分分别别别别杂杂杂杂交交交交:用用1010个个显显性性非非甜甜三三体体为为母母本本,甜甜质质为为父父本本杂杂交交,共共1010个组合。个组合

37、。n n 9 96 6Su Su SuSu Su Su 9 9susususun n n n9 96 6 Su Su Su Su 9 9 6 6 SuSu 9 9 6 6 susu n n 9 9 6 6Su Su suSu Su su 9 9 6 6 Su suSu su第75页/共81页2003.8用用用用F F1 1中的三体(复式)与原甜质回交(共中的三体(复式)与原甜质回交(共中的三体(复式)与原甜质回交(共中的三体(复式)与原甜质回交(共1010个)个)个)个)n n9 96 6Su Su suSu Su su 9 96 6susususun n 9 9 6 6 su su n n9

38、 96 6 SuSu SuSu 9 9 6 6Su Su suSu Su su 非甜非甜n n9 9 6 6 su su 9 9 6 6 su susu su 甜甜n n9 96 6 Susu Susu 9 9 6 6Su su su Su su su 非甜非甜n n9 9 6 6 Su Su 9 9 6 6 Su su Su su 非甜非甜n n9 96 6 Susu Susu 9 9 6 6SusSu su SusSu su 非甜非甜n n9 9 6 6 Su Su 9 9 6 6 Su su Su su 非甜非甜第76页/共81页2003.8n n其余9个组合回交的籽粒为51,因为它们的

39、第6染色体为一对,F1为Susu,测交后为11。n n从而可测出su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第77页/共81页2003.8n n目前异源多倍体及二倍体常常用该方法对基因首先确定连锁群。小麦的基因主要依靠此方法。番茄也常用此方法。n n但也只能大致定出基因在哪一个染色体上,而不能测出基因之间连锁距离。第78页/共81页2003.82、染色体工程、染色体工程n n利用单、缺、三体技术,加上杂交、回交方法,可使一个物种染色体转到另一物种中。n n例西德,1973年把黑麦1R染色体替换了小麦1B染色体,叫替代系。n n哥伦比亚,1973年把5R转给小麦,附加系。n n蓝粒小麦:偃麦草中2E替换普通小麦2D。n n紫 粒 小 麦:茹 可 夫 斯 基 小 麦,是AABBGGAABBDD的产物。第79页/共81页2003.8谢谢同学们!谢谢同学们!第80页/共8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