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830005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7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兼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兼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兼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兼爱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课外资料,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2.通过单独罗列重点字词句,借助课本及工具书,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现代的中国,有“中国梦”,奔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秦时代的智者,也发挥着他们的智慧,畅想着一幅幅社会蓝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墨子的理想世界。一起学习这篇兼爱。(板书课题)二、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2.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依据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读通课文。(5分钟)四、自学指导

2、,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一(2分钟)墨子,名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中国古代 家、 家、 家、 家, 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其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 并称“显学”。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 ”、“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自学指导二(6分钟)自主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标注在课本上)重点实词:圣人、攻 、察、虽 重点虚词:以、焉、弗通假字:当察乱何自起? 词类活用:故亏父而自利古今异义:大夫各爱其家 特殊句式:子自爱 五、 自学展示,精讲点拨点拨一.翟 思想 教育 科学 军事 墨家 儒家 兼爱 非攻点拨二

3、.圣人: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以:把 焉:于是、才则:就 攻:治疗 弗:否定判断词,不察:考察 当:同“尝”,尝试 自爱:宾语前置句,“爱自”亏:使受损失 利:使受益 虽:即使 慈:慈爱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然:这样 室:家 身:指代自己 乱物:纷乱之事 六、 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重点实词:圣人、攻 、察、虽 重点虚词:以、焉、弗通假字:当察乱何自起? 词类活用:故亏父而自利古今异义:大夫各爱其家 特殊句式:子自爱论证方法七、 整理知识,背诵记忆。背诵当堂得重点实词、虚词等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疾:病B故亏

4、父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C盗爱其室 室:家D天下之乱物 乱物:杂乱的物品【答案】D项,“天下之乱物”意思是“天下的混乱之事”,“乱物”指纷乱之事,混乱之事。九、课后作业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知识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全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兼爱 第2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课本及工具书,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2.通过课文梳理,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理解作者的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旧

5、知导入。(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2.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理解作者的观点。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朗读课文三四段。(2分钟)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一(5分钟)自主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标注在课本上)重点实词:若使、犹、劝 通假字:故不孝不慈亡 故盗贼有亡词类活用:故亏父而自利特殊句式:谁贼 ”自学指导二(5分钟)1、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乱”主要指什么3、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4、第三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五、自学展示,精讲

6、点拨点拨一.若使:假如 若:像 犹:还、仍然恶施:怎么实行 亡:同“无” 谁窃:宾语前置,“窃谁” 有:同“又”攻:攻打、进攻 视:看待、对待 治:治理得好、天下太平 劝:鼓励 交相:互相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点拨二.1、 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2、中心句: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乱”在文中,主要指臣子不孝君父。3、墨子认为天下乱象有: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

7、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4、中心观点: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运用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 则天下治”的观点。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5、结论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即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六、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本文认为“乱”起于人们的“不相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爱自利。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图。论证方法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背诵全文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阅读下面的材

8、料,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答案:1孔子和墨子都主张“爱人”。2孔子的主张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主张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九、课后作业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知识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全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