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372490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89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兼爱》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兼爱》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兼爱》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爱》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兼 爱墨子墨子悲丝一天,墨子与学生郊游,路过一座染坊,染匠将雪白的练放入染缸里,浸泡半日,捞出白练已变成黄练。染坊里一排五个大染缸,各置一色;白练进,色练出,染坊里染出五色之练。学生们看着好玩,啧而叹之。墨子先是不语,继而掩泣,最后竟号啕大哭。学生们不敢问,只好任他哭号。哭毕,墨子指着那一匹匹白练说:“可叹呀,可叹!白练入缸,再无白练!”情景导入回到家,墨子给学生们上了新的一课。他说:“今天讲一个字:染!白练入黑染黑,入黄染黄,入者变,色也变。一旦染上苍黄,再变不能也!”他巡视了一下学生,又说,“所染者,不光练丝,还有人,还有国!”禽滑厘问:“老师所说,是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兰者香,近鲍鱼

2、者臭?”情景导入墨子点头,说:“是啊,是啊,虞舜受许由伯阳的感染,夏禹受皋陶、伯益的感染,商汤受伊尹、仲虺的感染,周武王受周公、太公的感染。这四位帝王,受的影响熏染好,故为天子,有天下。与他们相反,夏桀受干辛的影响,商纣受崇侯、恶来的影响,周厉王受厉公、长父的影响,周幽王受博公、夷祭的影响。这四位君王受的熏染坏,行不义,失天下。你们想想染的问题,关乎生死存亡呀!”他还告诫弟子:“与人交,不可不慎;教与人,不可不慎。墨翟的学生,都应该做好人,做练丝,切不准污染人间!”情景导入【赏析】墨子认为,不但丝会很容易地被染成各种颜色,一国之君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功名蔽天地”的“仁义显人”,还是“

3、为天下谬”的“不义辱人”,无不是外来的影响所致。“士”也不例外,如果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慑于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兴盛,身体日益平安,名声日益光耀;如果所交朋友都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体日益危险,名声日益降低情景导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墨子(约前476约前390),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作者知识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创立了

4、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死后,其弟子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作者知识涉及诸多学问的奇书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文学常识“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空前的大震荡、大分化、大变动的局面,争霸战争接连不

5、断。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爱有差等”的观点。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重视。墨子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他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相关知识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当察乱何自起“_”同“_”,_。(2)故不孝不慈亡“_”同“_”。(3)故盗贼有亡“_”同“_”。当尝尝试亡无有又文言知识互相爱护、关爱弟弟、儿子文言知识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三级,大夫世袭

6、,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别人的封地文言知识名词作动词,残害,损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文言知识事务,事业于是治疗 这样即使 慈爱家卿大夫的土地纷乱之事完备,齐全文言知识考察哪里,怎么 实行鼓励互相文言知识5.请分析下面文言句式的特点,并翻译句子。(1)判断句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_”表判断)译文:_。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此_”表判断)译文:_。(2)宾语前置句察此何自起?(宾语“何”置于“_”前)译文:_?也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混乱也这也是天下所谓的混乱自仔细考察这些从哪里产生的呢文言知识1.阅读第一

7、段,分析第一段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提示:第一段从治乱开始,指出治乱先要明确“乱”的原因,再加以治理;接着用医生治病作类比;最后又从反面论述治理国家,不明确“乱”的原因,就不能治理好国家。论证方法: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研习课文2.阅读第二段,讨论:墨子认为“不相爱”的祸患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提示:墨子认为如果“不相爱”,就会出现不忠、不孝、抢劫、攻伐等恶果。而改变这一切的办法就是“天下兼相爱”。3.阅读第3段,讨论“兼爱”与“自爱”的关系。提示: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兼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

8、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研习课文4.阅读全文,分析墨子“兼爱”的思想内涵。提示:(1)从字面上看,墨子并不像其他学派那样单纯谈“爱”,或是像儒家谈“仁爱”,而是谈“兼爱”。“兼”者,加也。另外,还有一方对一方兼而有之的意思。(2)从内容上看,“兼爱”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所谓“兼爱”,包含着平等、博爱与相互友爱的意思。如文中提到的“君与臣”“父与子”,墨子认为,要让不平等双方彼此产生爱,必定是高贵的、强盛的一方,将理解、宽容以及援助更多地给予卑贱的、弱小的一方,让卑贱的一方生活处境得到改善。因此,“兼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努力做到出身高贵的爱护出身低贱的,强大的爱护弱小

9、的。“兼爱”反映贫弱者的心声,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研习课文5.墨家“兼爱”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试简要分析。提示:时代在呼唤“爱人”的伦理道德,是墨子“兼爱”思想大放光芒的时候了。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人需要爱,人与人之间也需要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化,人情味也不浓了。有了事情先为自己打算,只自爱不爱人,爱物胜过爱人,拜金主义、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出现,原因之一是“兼爱”这种有着古老智慧的思想没有得到弘扬。因此,现在应该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从墨子思想中汲取“爱人”的伦理思想,弘扬“兼爱”的传

10、统美德,让“兼爱”大放光芒。研习课文 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爱有差等”的观点。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重视。主旨归纳结构图示1.平实质朴少文采。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的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是异常震撼人心的。2.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写作特色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与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乱世之因,“亏父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兄而自利”“亏弟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臣而自利”“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等等皆为自私自利之结果。一言以蔽之,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素材提炼这表明,墨子有意凸显爱的现实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爱的幻梦色彩。而这一步骤又主要是通过把爱与利予以贯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说,爱必言利,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也就是我爱人人,人人爱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义务性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素材提炼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