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文高考真题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13386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语文高考真题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语文高考真题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语文高考真题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语文高考真题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 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 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姿轻轻摇里(y i),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喜爱,叶子清澈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胤(c h d n),引逗着人们去采撷。B.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一频(c i i)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鹫,娜(b i n g)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坚的人才。C.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瞿(c h G n g)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让

2、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狂(g d n g)鼎之作。D.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执物(n i i O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期(q i)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 3题。【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 材美 工巧 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势冬不修。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下海:本色,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乙】“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幸中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

3、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甥有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孜孜不倦 B.不露声色 C.或许 D.留存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 B.乙 C.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一些平台正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B.文化产业高质

4、量发展必须自觉承担起调动各种文化力量、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中国价值更受世人尊重而砥砺前行。C.近期,公安部联合主要媒体网站持续推出反诈骗系列报道,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扩大宣传精准性,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宣传体系,掀起全社会共同反诈骗的热潮。D.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应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在职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使用公筷广告语: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B.论文答辩致谢语:感谢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教。C.垃圾分类宣传语:

5、各得其所,细微处的文明之光。D.经典阅读推荐语: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近年来,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国宝,从感人的抗疫故事到热血的脱贫奇迹,从平凡的剃头匠到伟大的人民英雄,微纪录片以小切口、短时长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观照社会,在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食类纪录片向来最受欢迎。如微纪录片 早餐中国,不仅带观者吃遍全国各地,短片中更有故事有乡愁,一句 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味觉记忆。美食养胃,国宝养眼。2 0 1 7 年,如果国宝会说话横空出世,该片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

6、明,将精美与精彩浓缩在5分钟的短片中,推出之初便引爆相关话题,“国宝热”持续至今。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的身边,记录典型人物,宣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了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用镜头把各地的亮色呈现给相对固定在一地的受众,以小角度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1)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 5 个字。(2分)(2)“真实性”是微纪录片的基本要求。根据上文,谈谈对微纪录片“真实性”的理解。要求:语言简明、准确。(4分)答:二、现代文阅读(共 3 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7 9题。(10分)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

7、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时态。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1排列至U 10。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无 论1和10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

8、束之后,开 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体。许多散文写作者相对懒情,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一切,只是为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1到10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制作标本。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脸。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

9、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炼出来。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

10、;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写好并不容易。散文的耗材严重。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就 能 够 更“环保”地使用材料。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的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

11、到共分享。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指向未来的光亮。(周 晓 枫 散文的时态,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B .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C.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D.表 现“此时

12、此刻”,叙 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B .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1到1 0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C.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D.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

13、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性匮乏状况。9.上文所说的“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4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 0 1 3题。(2 0分)麦子红柯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 头 脾 气 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

14、,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窜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

15、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大,比麦粒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树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吃般的叫声:“长高了,长胖了。”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

16、出生的婴儿。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哭哇哭哇,快哭上一声。”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恭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老头端着簸箕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

17、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 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政委吃惊地

18、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大家发出惊叹: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找对人啦。”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

19、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一个顶三个。“你说我一个顶三个。”“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

20、老婆子开门啊。”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我们是簸箕命。”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老婆婆说:“咱不要财。”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有删改)【注】簸箕:用竹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10.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4 分)答:1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4 分)答:12.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6 分)答:13.探 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6 分)答: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分)(

2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1418题。(20分)答谢景山书 宋 蔡襄襄顿首景山足下:夏中辱示新文数十篇,其间景山所称道而仆所不愿为者,因事往问,幸而时中,欲景山思而从之,不敢陈于文辞也。近蒙示书,盈千百言,引喻称类,若固守而不移者。某欲终不言,然使景山固而不移,特罩于人,亦某过之大者也。某尝西景山好称学韩杜笔,语于人,今而日:“既师其意,又师其辞,何患?且嗜退之文辞,欲诱人同所乐也 上”某谓由道而学文,道至焉,文亦至焉;由文而之道,困,道 者 多 矣。是故道为文之本,文为道之用。与其诱人于文,孰若诱人于道之先也?景山前书主文辞而言,故有是云。襄岂敢鄙文词哉?顾事有先后耳。襄之为文,无能过人

22、,其句读高下,时亦类乎古人,无足怪也。又病景山嗟世人之不知己,务以文词求于有位,今而曰:“吾以文求正于有位,于道为无枉。古之人重其自进,我仕且困坠,求知于人无愧。”又云:“有数顷田,必归耕海上。”景山何乐于自进,而勇于自退乎?是未离乎躁也。妄者易进而难退,狷者难进而易退,妄与狷,君子皆不由也。君子之于进退,唯其道而已矣。景山又多取前世重人自进为比,苟有异于襄之说,虽前世重人,襄不从矣。其称仲尼,佛聆召而欲往,孟子不遇于鲁侯,斯二者何求哉?委乎天万待用者也。又病景山恤仕宦之颠蹶,今而日:“非恤美仕之未得,愤意外之横辱。”斯亦景山未之思与?夫圣人之言,吾畏之;贤者之规,吾愧之。有人加言于我,吾置其

23、喜怒而辨其枉直。使其言蹈乎圣人贤者之说,吾畏而且愧焉;其言异于是,吾将悯之,岂暇受而为辱乎?小人之辱,君子不辱也,景山取之哉,取之哉,抑愤之心日益损矣!景山又云:若使襄年四十而卑辱,未必能如己之恬然不苟也。襄又复而读之,益悲,岂行己之谬与?如景山且不能见信,尚何望于众人?虽然,襄无求信于人,自信甚明。身之穷泰,不得而知之,为学远近,力穷则已,其所自信者,不却行而利动也。今日视前日,犹能乐其所是,而僻其所不至:使年益加而虑益广,岂肯舍所乐而从所恨哉!与景山别久,思一相见,多道所怀。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不宣。襄 顿 首 上.

24、(选 自 全宋文)【注】谢景山: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天圣二年(1 0 2 4)进士,官许州法曹,有 谢景山诗集。佛 胜(x l):人名,与孔子同时。1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特唱于人唱:称道,赞扬。B.某尝病景山好称学韩杜笔病:批评,不满。C.君子皆不由也由:遵循,遵从。D.而恨其所不至恨:遗憾,后悔。1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困于道者多矣移其粟于河内B.委乎天而待用者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若使襄年四十而卑辱其翼若垂天之云D.以道所怀作 师说以贻之1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5、(3分)A.作者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体现,对谢景山沉溺文辞、倒置文道的写作倾向,抱有质疑、商榷的态度。B.谢景山年过四十,仕途不顺,感叹世间少有知己伯乐,怨愤自己遭受意外欺辱,急于以文求进,却又轻言放弃,常常急躁不安。C.作者希望谢景山能潜心向道,增进才识,不轻易为他人言语议论左右,不仿效前代高位之人自进的方式,不攀附孔、孟圣人。D.本文采用逐层辩驳的手法,表达作者淡泊名利、乐学自信、温厚雅正的处世态度,行文真诚坦荡、理直气刚、措辞精确凝练。1 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今 虽 谆 谆 其 词 非 求 胜 于 景 山 盖 陈 己 之 所 守 抑 未

26、 知 景 山 以 为 非 是 也 诚 以 为非 是 幸 亦 语 焉 襄 不 敢 惮 烦 于 屡 告 也1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师其意,又师其辞,何患?且嗜退之文辞,欲诱人同所乐也。(4分)译文:(2)襄又复而读之,益悲,岂行己之谬与?(4分)译文:(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 成 1 9 2 0 题。(8分)意难忘 山家 清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衰翁健饭堪夸,把瘦尊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漫生涯。【注】瘦尊:

27、即瘦樽,用瘦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1 9 .词 中“衰翁”的身份是。下片中“”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2分)2 0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6 分)答:(三)根 据 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21 22题。(6 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 语 颜渊)子贡日:“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子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 语 里仁)21 .(3 分)(D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2 分)答:(

28、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的例子。(1 分)答:22.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就 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恶名”。试举例分析。(3分)答:(四)古诗文默写。(6 分)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 分)(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论语)(2)哀吾生之须臾,o ,抱明月而长终。(苏 轼 赤壁赋)(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 白 蜀道难)(4)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 煜 虞美人)(5)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杜 甫 旅夜书怀)四、作文(60 分)

29、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 0 0 字。不得抄袭、套作。1.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选项分析】A项,摇 曳(y e)0 B 项,摒(b i n g)弃。C项,旁证博引一旁征博引。2.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选项分析】A项,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符

30、合语境。B项,不露声色:不让感情、想法从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不合语境,语境说的是器物上看不见刀斧加工的痕迹。C项,或 许:也许。符合语境。D项,留 存:保 存;存放。事物持续存在,没有消失。根据语境,这里取第一个义项。3.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选项分析】丙句中,应把分号改为逗号。该句为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且只有一个层次,所以要用逗号。4.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选项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 把“不但”调 至“用户”前 面;B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宾语中心语,可 在“市场力量”后 面 加 上“的重任”;C项,搭配不当,可 把“扩大宣传精准性”改

31、 为“提高宣传精准性”。5.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选项分析】聆 听:听。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此处用于专家评委,不得体。6.【参考答案】(1)示例:微纪录片:小视角呈现多彩中国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片(2分)内容真实。如:取材于百姓日常或传统文化。手法写实。如:用乡愁情结唤醒美食共鸣;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4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解题思路】(1)材料共三段,第一段说的是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以及这些微纪录片的特点、作用;第二段介绍了美食类、国宝类这两类受欢迎的微纪录片;第三段再次阐述了微纪录片的作用,即为时代画像。

32、把三段内容综合起来分析,即可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微纪录片记录时代特征。在拟写标题时,要能体现材料主要内容,且符合字数要求。(2)对于微纪录片的“真实性”的理解,可以从材料中进行概括。比如感人的抗疫故事以及各类美食都来源于百姓生活,这些内容都不是虚构的。再 如 如果国宝会说话“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可见其记录手法的真实性。【论述思路】第 一 部 分(第一段):指出散文写作者常以过去完成时态视角写作。第 二 部 分(第二至四段):分析小说和散文处理时序的不同方法。小说常从中间起笔,顺序多颠倒、错位、叠加:散文则为重述和平行回望。第 三 部 分(第五至九段):阐述运用正在进行时写作的好处

33、,即给读者以还原体验、使文章更美妙、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状况、给读者带来更生动复杂的审美体脸等。第 四 部 分(第十段):重申散文的创作要表现此时此刻(现在)。”【命题立意f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董妻麻念的含义的能力。【选项分析】A 项,“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错,原文第五段的表述是“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B 项,“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错,原文第六段说的是有些散文写得像小说是因为进行时态的介入,并不能说明这就是进行时态的特点。D项,“强调”内容虚构 无中生有。【干扰项分析】B项的干扰性较强,因为这种似是而非的表述在第六段

34、中出现过,但逻辑关系被打乱了。文本中说有些散文写得像小说是因为进行时态的介入,但这一说法不能说明进行时态的特点就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8.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选项分析】“小说创作应该遵循 冰山理论 错,原文第三段说“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 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此处说的是一种常见现象,而 非“应该遵循”。【易错警示】把相对性表述为绝对性,是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常用的设错手段。文本中只是说不少小说 都 遵 循“冰山理论”(文本中的表述为“常见”),而选项中则把其转换为“应该遵循”,这一绝对化的表述既不符合原文意思,

35、也不符合创作常识。这提示我们,做题时除了依据文本进行判断,还可以从常识方面加以考虑。9.【参考答案】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有意外,有翻转。重过程,多视角。(4 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审题题眼:概 括”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的表现。信息定位:第三、七、九段。具体分析:“叙述多维和立体”的意思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变的方法去叙述,使得所叙述的事件(故事)具有多面性和立体感。叙述顺序属于叙述方法之一,第三段中的“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即属于小说“叙述多维和立体”的范畴。第七段中的“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 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更

36、注重过程和细节”,第九段中的“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等有关叙述技巧的表述 也 属 于“叙述多维和立体”的范畴。综合以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_ 一【文章主旨】这篇小说通过讲述老两口儿一生驻扎边疆、拓荒种麦、努力生产的故事,表现了特殊年代里人们战胜恶劣环境的决心和毅力以及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揭示了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10.【参考答案】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4 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解题思路】

37、审题题眼:分 析“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的“用意”,即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具体分析:解答本题,可以从内容、人物形象、主题等角度思考。从内容上看,小说开头提到“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土房子“又矮又小”的特点,以及房子周边的环境特点,交代了人物生活环境的恶劣,突出了守护祖国边疆的艰难。从人物形象上看,环境的恶劣衬托了主人公守护边疆的顽强精神。从主题上看,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暗示了小说的主题,风整天乱跑,老天爷就用树这条“鞭子”抽它们,因为老天爷容不得谁整天乱跑,以此暗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常识拓展】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常有以下几点作用:交代故事背景,为

38、情节发展奠定基础;暗示、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活动,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增加小说的真实性;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或深化小说的主题。1 r 像 隽 客 莉 把 麦 诞 的 老 魏 比 喻 成 豹 子,写出正丽f 藏诉竟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一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悦。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4 分)【命题立意】本题要求考生能准确分析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解题思路】审 题 题 眼:赏析画线部分比喻和象征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有什么作用。具 体 分

39、析:首先需要找出画线部分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具体体现。从比喻的角度看,“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突出了她和豹子一样强悍的性格,以及像豹子一样守护领土的意识。.她的手像一只跳鼠”,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一只跳鼠,突出老婆婆对麦子的喜爱和对丰收的喜悦。从象征的角度看,“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 窸窸窣窣”,运用了象征手法。成熟的麦子呈金黄色,麦子的金光洒在原野上,象征成熟的、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综合上述分析,分点作答即可。12.【参考答案】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诗化的语

40、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 我们是簸箕命”。(6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语言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题思路】审 题 题 眼:先分析人物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有何品格。具 体 分 析:首先需要分析文本中的人物(老头和老婆婆)的语言有什么风格,其次要分析这样的语言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品格。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分为人物个体的语言、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两人共同的语言。人物个体的语言,比如,老 婆 婆 说“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老 头 说 往 哪 搬?我搬走你住呀,此类语言都很质 朴;再如,老 头 说“我把泥土的光芒

41、端回来啦”,则富有诗意。两人之间的对话,比如小说中两人相亲时的交流,语言也很质朴。第二自然段中两人关于风和树的对话,老头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寓意和暗示性。两人共同的语言,比如,他 们 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此类语言也富有诗意。还有“我们是簸箕命”之类的语言相当含蓄,意蕴丰富。综合以上分析,人物语言具有三个特点,即质朴、诗意、含蓄,从中反映出主人公朴实坚毅、乐观、内敛不张扬、默默奉献等品格。13.【参考答案】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6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探究小说中重要物象的

42、作用的能力。【解题思路】审 题 题 眼:探 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也就是探究小说中重要物象的作用。具 体 分 析:首先,“麦子”作为一个重要物象,贯穿了全文,是小说的线索。其次,“麦子”是老头和老婆婆在边疆旷野中种植的,是他们垦荒的结果,是他们的劳动成果,“麦子”具有象征意义,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再次,从“麦子”这一物象与小说主题的关系的角度思考,老两口儿把麦粒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种植和守护,且 他 们 决 心“要一直守护下去”,坚守边疆土地,拓荒种粮,小说要弘扬的就是这种奉献精神,由此可知,“麦子”揭示了小说主题。14.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43、含义的能力。【选项分析】唱:通“倡”,倡导。15.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选项分析】D项,两 个“以”均为连词,表目的,可 译 为“来”。A项,介词,表被动/介词,至、到达。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连词,如果/如同,像。16.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选项分析】“不攀附孔、孟圣人”错误。文 中 说“其称仲尼,佛胜召而欲往 委乎天而待用者也”,意思是孔、孟两位圣人顺从天意而等待任用他们的人,作者希望谢景山也不要着急求进,要等待合适的机会,并未 说“不攀附孔、孟圣人”。17.【参考答案】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

44、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3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应先初步翻译语句大意,再根据标志性词语和句子结构等,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来推断,破解难点。本题中,可以先根据文言虚词来断句,该句中有句首语气词 盖,句 末 语 气 词“也 “焉,故 可 在“盖”前 和 也 焉 后断开。其次,可以根据句子结构来断句,“其词”、第 一 个“景山“、”所守”都作句子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最后,根据句子大意可知,诚以为非是”的意思是如果您认为不是这样,“幸亦语焉”的意思是希望也能告诉我,两者句意、结构皆

45、完整,其间应断开。18.【参考答案】(我)学习他们的精神,又学习他们的文词,还担心什么呢?并且(我)爱好韩愈的文章,想诱导他人与自己一样喜爱。我又再次读信,更加感慨,难道是我立身行事的差错吗?【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评分标准】关 键 词“师”(学习)、B(担心)、“嗜”(爱好)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关键 词“悲”(感慨)、修 (差错)、“岂 与”(难道 吗)各1分,句子大意1分。【参考译文】我恭敬地问候景山先生:夏天承蒙您拿出数十篇新写的文章给我看,其中有您所称赞但是我不愿意做的,顺着此事往回追问,幸好合乎时宜,想要您思考并听从我的言论,(但我又)不敢通过写文章来陈述

46、。近来承蒙您给我来信,信中的话超过了千百句,引用类似的事例来称许同类,好像是要固执地坚守而不做改变的人。我想直到最后也不说,但假使您固执地不加以改变,还特地在众人中倡导(这种做法),(这)也是我的大过错啊。我曾经批评您喜欢称道学习韩愈杜甫的文笔,并以此来和别人交流,现在声称:“(我)学习他们的精神,又学习他们的文词,还担心什么呢?并 且(我)爱好韩愈的文章,想诱导他人与自己一样喜爱。”我认为从道理出发去学习文章,道理掌握了,文章也就掌握了:从文章出发去探究道理,被道理困住的人太多了。所以道理是文章的根本,文章是道理的载体。与其在文章方面诱导人,哪里比得上先用道理诱导人呢?您以前写信主张用言辞动

47、听的辞令叙述,所以我才有这样一番话。我哪里敢轻视文章辞藻呢?只不过事情有先后罢了。我写文章,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那些文章休止和停顿处的高下,经常也和古人类似,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又批评您嗟叹世人不了解自己,说自己致力凭借文章来求得官位,现在声称:“我凭借文章来正当地寻求官位,在道德上不能算不正直。古人重视他们的自谋仕进,我的仕途尚且艰难不顺,寻求别人的了解也没什么好惭愧的。”又说:“如果有几百亩田,一定回到海上耕作。”您为什么乐于自求仕进,而又勇于自我退却呢?这是没有脱离急躁啊。任性的人容易前进而难以后退,急躁的人难以前进而容易后退,任性和急躁,是君子都不遵从的。君子对于前进或后退,只以其中的道

48、理(为准则)罢了。您又常拿前代高位之人自谋仕进的例子来打比方,如果有和我的观点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前代的高位之人所说,我也不会听从。他们说仲尼被佛盼征召就想要前往,孟子不被鲁侯赏识,这两位追求什么呢?(他们)是顺从天意而等待任用他们的人。又批评您忧虑仕途的困顿,现在声称:“不是忧虑好的仕途不能得到,而是愤恨意料之外的欺辱。”这也是您没有思考的吧?圣人的话,我敬畏它;贤德之人的规劝,我愧对它。有人将评论强加给我,我把自己的喜怒放在一边去辨别其中的对错曲直。假使他的话遵循了贤明有才之人的学说,我敬畏而且羞愧啊;假使他的话和贤明有才之人的学说不同,我将怜悯他,哪里有时间听取并且当作侮辱?小 人(会因为

49、它)受辱,君子不会受辱,景山,听取这些话吧,听取这些话吧,抑郁愤懑的心情就会一天比一天减轻了!您又说:如果让蔡襄你到了四十岁还身份卑微被欺辱,不一定能像我一样安然不苟且。我又再次读信,更加感慨,难道是我立身行事的差错吗?假如您尚且不能相信我,还如何去期望别人(信任)呢?即使这样,我不追求他人的信任,相信自己且非常清楚。自身的困厄和显达,不能够知道它,做学问无论深浅,竭尽全力后才停止,那些相信自己的人,不以倒退求前进而是有所行动。从今天看以前,还能以其中正确的为乐,而因其中不能达到自己今日所想的而遗撼;假如年纪越大而思考得更加深广,哪里肯舍弃所喜欢的而遵从所遗憾的呢?和您分别很久了,想要见一次面

50、,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现在我虽然把话说得很恳切,并不是想要超过你,只不过是陈述自己所坚守的(主张),也不知道您是不是认为不是这样。如果您认为不是这样,希望也能告诉我,我不敢因为您多次告知而怕麻烦。不细说了。蔡襄敬上。【文言精读】顾事有先后耳:不过,只是又病景山恤仕宦之颠跋:担忧、忧虑困顿使其言蹈乎圣人贤者之说:遵守、履行抑愤之心日益损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定语后置句:亦 某 过 之 大 者 也(这)也是我的大过错啊被动句:困于道者多矣被道理困住的人太多了19.【参考答案】隐士(农夫)烂漫(2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解题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